从宁夏战役到西路军西征
西路军虽然最终失败了,但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笔。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简称西路军,是指1936年10月由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主力2.18万人(占当时红军总数的五分之二),遵照中共中央的决议组成的一支军队。西路军西征的目的是在甘肃和宁夏开辟新的根据地,从而打通和共产国际联系的陆地交通线。但是因为中共中央战略意图在随后屡屡变更,使西路军进退失据。加之指挥失误,装备落后,没有群众基础等原因,5个月后西路军大部分被马家军歼灭。
宁夏战役早有计划
为了红军的生存和发展,在东征之后,党中央决定实行宁夏战役计划,旨在打通国际路线,建立红军在宁夏的根据地。这一计划在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前就已经做出了。
十九兵团进军宁夏(图片来源:网络)
1935年8月4日,中共在毛儿盖以南的沙窝召开政治局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政治形势与任务的决议》,决议指出:“西北各省是中国反动统治及帝国主义力量最薄弱的地区,在地理上又接近苏联及蒙古人民共和国,这更造成苏维埃与红军发展的有利条件”。
9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甘肃省迭部县俄界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作了《关于与四方面军领导者的争论及今后战略方针的报告》,他认为应该首先打到甘东北或陕北,经过游击战争,打到苏联边界去,打通国际路线,得到国际的帮助,整顿休养兵力,扩大队伍,创建根据地,再向东发展。11月,由莫斯科回到陕北的共产国际代表林育英向中共转达了斯大林的指示:不反对中国红军主力从北方(外蒙方向)和西北(新疆方向)靠近苏联。按照计划,彭德怀率红一方面军占宁夏;红四方面军进青海,西拒马步芳,配合西北军占河西走廊;红二方面军居中策应东北军控制甘肃。
9月27日在甘肃通渭召开的榜罗镇会议上,中共中央决定改变俄界会议关于首先打到甘东北或陕北,以游击战争与苏联发生联系,取得国际帮助,创建根据地的原定战略方针,作出了把红军长征落脚点放在陕北的决策,提出保卫与扩大陕北苏区的新战略方针。决定派一支部队与国际联系,取得国际的技术帮助。“取得共产国际的帮助”也是西路军西征的目的之一。
10月22日,吴起镇会议总结俄界会议后红军的行动,确定新形势下陕甘支队的行动方针。毛泽东报告俄界会议以来的形势与陕甘支队的任务,并作会议总结发言。批准了榜罗镇会议把红军长征落脚点放在陕北的战略决策,决定党和红军今后的战略任务是建立西北苏区,以领导全国革命,从而宣告了中央红军长征的完结,开创了党中央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陕北的新的历史时期。
宁夏战役戛然而止
1936年6月1日,陈济棠、李宗仁、白崇禧联合反蒋,两广事变爆发,蒋介石调镇守西北的胡宗南主力往湖南。中共致电共产国际,希望迅速获得苏联武器装备,以实施西渡黄河计划。共产国际电报回复,同意红军占领宁夏、甘西,但不同意其进入新疆,援助先经由宁夏提供。
8月,红二、红四方面军抵达甘南。8月底,蒋介石和平解决两广事变,胡宗南部队再次北上,组织通渭会战。于是中共中央决定提前实施宁夏作战计划,红二、四方面军北上陕甘,与红一方面军先取宁夏,后取甘西,后来的三大主力会宁会师目的即是实现此计划。
10月11日,中共中央与中央军委下达了《十月份作战纲领》:“四方面军以一个军率造船技术部迅速进至靖远、中卫地段,选择利于攻击中卫与定远营之渡河点,以加速的努力造船,十一月十号前完成一切渡河准备”。三个方面军由朱德任总司令、张国焘任总政委,依照中共中央与军委的决定统一指挥。李先念领导的红30军接受了造船渡河的任务。
10月16日,蒋介石下达“进剿令”。10月19日,中共军委电令:“三十军渡河以至少备足十个船开始渡为宜,恐船过少,载兵不多,不能一举成功。”10月20日,朱德、张国焘率红军总部离会宁赴打拉池,行前交代,前线作战事宜由徐向前和陈昌浩负责。10月22日,蒋介石坐镇西安督战,徐向前率方面军总部离会宁抵甘沟驿指挥作战。同日,国民党军占领会宁。10月23日晚,30军在从红咀子渡口初渡黄河失败。10月24日晚,30军于靖远以南40里处的河抱口成功渡河,并突破马家军的河防阵地。朱德、张国焘、彭德怀在打拉池得知渡河成功后,即致电中共中央军委和徐向前、陈昌浩:“钳制西兰大路十月份在我手中之任务已大体完成,三十军渡河成功,开辟了执行之(新)任务的第一步胜利。”“根据中央军委前次关于战略方针指示,我三个方面军在这一期间以占领宁夏地区,扩大甘北地区和尽力巩固陕甘宁赤区,以及维持和扩大西兰大道以北广大活动地区,吸引胡、毛、王、关诸敌于西兰大路一带,接通远方,争取抗日统一战线的公开形成为战斗目的。”
10月26日凌晨,中共中央军委同意9军渡河,电文称:“三十军、九军过河后,可以三十军占领永登,九军必须强占红水以北之枢纽地带,并准备袭取定远营,此是极重要一着。”27日晨,9军及红四方面军总部渡河完成。10月29日,中央军委同意31军渡河,但因彭德怀建议,30 日军委又改变命令,令31军掉头赴麻春堡。而负责警戒的红一方面军红5军,由于关麟征师向靖远进发,于是朱德、张国焘令其渡河。由此,红四方面军的30军、9军、红一方面军的5军一共2.18万人在河西,与河东的红军分割开来,而渡河的这些部队仅带三四天的干粮。河西走廊人烟稀少,且缺乏饮用水源。渡江红军在无援的情况下只能北进一条山,开始孤军征程。
西路军的成立
红四方面军主力西渡,揭开了宁夏战役的序幕。但由于处境困难, 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过河部队改为西征,旨在建立河西根据地,进而打通国际路线。陈昌浩和徐向前作部署,计划以30军为前锋,占一条山、五佛寺地区,控五佛寺渡口;以9军占锁罕堡、打拉牌等地,阻西南援敌;以5军居后,驻三角城警戒兰州来敌;总指挥部居中,位于赵家水。30军很快占据了一条山村寨,李先念和程世才将军部设于双龙寺,然后程世才率88师两个团攻占五佛寺,并控制了渡口。而9军军长孙玉清、政委陈海松则指挥部队消灭了打拉牌等地的守军,并围困锁罕堡的600多守军。10月30日,中共中央军委电令:“九军、三十军暂控制眼井堡大路、三塘驿、五佛寺,休息待机。”11月1日,朱德、张国焘在关桥堡会见林育英,而后致电陈昌浩、徐向前,称苏联援助的军用物资已准备好,何时到达定远营尚待通知;河西的部队要准备单独出宁夏。陈昌浩和徐向前致电中央军委要求西进平大古凉(平番,大靖,古浪,凉州)。
11月3日,中共中央同意河西红军西进,但要求河西红军一部留守一条山、五佛寺地区。同日,共产国际致电中共中央,决定不采用从外蒙援助的办法,改成从新疆援助。红军与马步芳部全线激战。11月6日,陈昌浩、徐向前等制定“平大古凉战役计划”,决定西进,于平大古凉占据立足点。同日,陈昌浩、徐向前决定放弃一条山、五佛寺地区。11月7日,陈昌浩、徐向前致电中央要求组织西北前委和军委西北分会。11月8日,中央决定放弃宁夏战役计划,提出“作战新计划”。以一方面军、二方面军组成南路军出陕南,四方面军河东2个军组成北路军,待机入晋,河西红军组成西路军,在河西建立根据地,打通去苏联的路线,西路军因此正式成立。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副总指挥王树声,参谋长李特,政治部主任李卓然,政治保卫局局长曾传六。
西路军下辖三个军:
第五军:军长董振堂,政委黄超,参谋长李屏仁,政治部主任杨克明,辖2师4个团,3000余人。
第九军:军长孙玉清,政委陈海松,参谋长陈伯稚,政治部主任曾日三,辖2师6个团,6500余人。
第三十军:军长程世才,政委李先念,参谋长黄鹄显,政治部主任李天焕,辖2师6个团,7000余人。
另有骑兵师,200人马,全军计21800人,机关、医院、伤病员及勤杂人员占40%左右。
11月11日,中央两次去电询问西路军是否有把握单独西进接近新疆取得接济,与盛世才部会合,有意让西路军东返。11月12日,西路军领导回复:“二马主力约全数三分之二已受我打击”,“现时即不能与主力互相策应,依据现在敌力我力估计,我们可以完成任务”。徐向前在会上表示西路军已不能在河西走廊耗费兵力时间,应极力进攻新疆,并带部队先向凉州进攻。
11月13日,红九军攻打古浪,吸引马家军主力,但是损失惨重。而红三十军则围困凉州,并继续西进攻占永昌、山丹。
11月14日,朱德、张国焘电西路军鼓劲:“对你们之敌现马步芳、青两部,又分散,又(便)于你们各个击破,后东追之敌并不多,守甘、凉、肃之兵力亦不充足,最利你们各个击破敌人,夺得甘、凉、肃根据地和打通远方任务,这是你们独立可能完成的。”同一天河东的彭德怀却对中央军毛炳文可能渡河追击西路军的前景表示忧虑,提出河东红军主力派出一部“向靖远、中卫、中宁、会宁、静宁活动调毛敌,声援西路军,否则西路军陷于孤立”。而毛泽东则认为还有更好的办法“声援西路军”,即在河东打一仗,打击胡宗南:“据彭电,胡敌续向豫旺进攻,不消灭其一部不能南进。似此有打胡敌之机会,自以集中一、四、十五、三十一军在数日内打一仗再南进为有利。”
11月16日,中央军第三十七军毛炳文部果然开始西渡黄河追击西路军,河东朱、张一改两天前的信心满满,变成了忧心忡忡:“毛炳文部可于巧日(十八日)渡河完毕,对西路军判断,认为我西路军已无再东渡可能”,“我们须急设法帮助和策应他们,因他们太孤立,并须急打通远方,得到接济至关重要”。紧接着,西路军首长也一改几天前的信心满满,11月17日提出了“任务次序之询”:“是否我们控制肃州、甘州在手,由远方(即新疆盛世才当局)负责与我们打通,还是我们主力进行玉门、安西或到新疆才有办法。如打通远方为主要任务,我在现地区创造根据地不能不居次要地位。如遇特别情况时,是否我们将去打通远方,请速详示”在这个很关键的时刻,11月18日毛泽东致电朱德、张国焘,指出:“只有战胜胡军才便开展局面,才是策应河西的好办法”。
西路军的失败
11月18日,河东的红四、红三十一军先在甜水堡重创中央军精锐主力胡宗南部第一师第二旅;11月21日,河东红军的三个方面军主力取得山城堡战役胜利,歼中央军精锐主力胡宗南部丁德隆第七十八师。河东主力红军主力也一战改变了被动战局,在陕甘宁地区站住了脚,原拟南进乃至“再来一次长征”的筹划随之搁置;还增加了张学良、杨虎城与共产党红军合作逼蒋抗日的信心。张学良在山城堡战役之后,态度从低调秘密联共开始转向高调公开联共。
此时中央军委来电要求西路军停止西进,而在永昌、凉州建立根据地。徐向前主张部队应抓紧时间西进,而陈昌浩则主张停下、建立根据地为上策。双方争吵激烈,但因陈昌浩是政委,徐向前无法自行从事,于是双方致电中央,而中央复电仍要西路军就地作战。此时马家军调整部队开始强攻,双方在四十里铺、东南八坝、水磨关、永昌、山丹发生战役,马家军与红军各损失六千人,西路军兵力减至一万五千人。
12月12日,西安事变发生,马家军因此忽然停止对西路军进攻。此时西路军内部仍然就东进和西进方针而争执不已,徐向前及大部分西路军将领主张继续西进。24日,中央致电要求东进,以减轻陕北红军压力,而此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27日,中央致电西路军继续此前西进计划。12月底,西路军开始西进,并迅速攻占高台、临泽。此时,中央军委却忽然电告西路军停止西进,在甘肃地区建立根据地。西路军走走停停的战略,使得马家军有足够准备进行追击和围攻。
1937年1月12日,马家军攻占高台,红五军全军覆没,军长董振堂牺牲。16日,中央电报要求西路军东进;23日,马家军组织七万兵力开始围剿东进的西路军。2月中旬,中央致电西路军放弃东进计划,而改为西进,并反对西路军东出青海大通。2月21日,西路军从倪家营子突围东进,并在西洞堡歼灭尾随而至的马家军宪兵团,缴获颇丰。而此时徐向前与陈昌浩再次就行军方向产生分歧:陈昌浩主张重返倪家营子、建立甘北根据地,并指责徐向前是“右倾逃跑主义”。重返倪家营子后的西路军面临的是马家军的重新围攻,在经过七昼夜的战斗后,西路军再次突围,此时已剩三千余人。
3月14日,部队在石窝山开会,军政委员会决定陈昌浩、徐向前返回延安;现有部队分散打游击。剩下部队兵分三路,由王树声、张荣、李先念分别带队,以红三十军剩下的五个营组成左支队,由李先念、程世才率领向南,深入祁连山区游击。西路军工作委员会成员随部行动;以红九军剩下的五千余人及百余骑兵组成右支队,由副总指挥王树声带来向北,依托祁连山北麓展开游击;以总直特务团两个连和伤病组成中支队,由红五军参谋长毕占云率领就地坚持游击。其中最后只有李先念带领的一支七百余人部队经过祁连山、抵达新疆;其余河西西路军全军覆没。
徐向前、陈昌浩返回陕北向党中央汇报情况,陈昌浩更声称要回陕北跟中央斗争。徐向前一个人沿着祁连山昼夜兼程,在平凉,徐向前遇到了由刘伯承、张浩率领的援西军的前哨——耿飙的部队,顺利地回到了延安。在保存下来的红四方面军改编为八路军一二九师后,徐向前担任了副师长,成为八路军中的一员重要将领。陈昌浩则回了老家,1937年6月辗转来到武汉,抗战爆发后才回到延安。
西路军余部分成三个支队后,由李先念率领的左支队历尽艰险,于4月底到达新疆东大门星星峡。在星星峡期间,西路军余部配合盛世才消灭了占据哈密的尧乐博斯部队。西路军余部437人到达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支队”,对外称“新兵营”。他们学习汽车、装甲车、炮兵、无线电、航空、骑兵、军医和情报等技术。为培养抗战人才,“新兵营”成为训练抗日军事干部的重要基地。1937年12月,李先念、李卓然等高级干部返回延安,部队交中共中央代表邓发管理。李先念回延安后,一度被降为营级干部,后经毛泽东安排到新四军开辟鄂豫边根据地。1940年2月,新兵营大部人员返回延安。
西路军二万一千八百人在河西走廊几乎全军覆没,其中七千多人阵亡,被俘九千多人。被俘后五千六百多人被杀,回到家乡者二千多人,经营救回到延安者四千多人,流落西北各地者二千多人。由于兵力损失惨重,1937年3月张国焘遭到批判,被免除红军总政委一职,改任边区副主席,后叛变投靠国民党;陈昌浩1937年10月返回延安后,在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和马列学院教书。1939年8月,他请求去苏联“养病”,获批准。自1943年至1952年,陈在苏联孙文书籍出版局工作,翻译了《列宁文集》两卷等政治书籍和文艺作品,并参与了《俄华辞典》的编辑。1952年陈被批准回国,任中央马列学院副教育长。1953年起任中央编译局副局长。文化大革命中,他遭受迫害,于1967年7月服毒自杀。1980年8月21日平反。
对西路军的评价历经波折
随着对西路军研究的深入,现在已经越来越清楚,西路军失败的原因是在河西走廊滞留时间过长,而滞留时间过长的原因又是其任务的变幻不定所致。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对西路军的定论基本上是把西路军及红军西征的失败归咎于张国焘错误路线。直到80年代初,很多西路军的参与者和研究者不断呼吁和呐喊,才使得真相得以逐步浮出水面。对西路军以及红军西征实事求是的评价,历经了很长时间才得以实现。
毛泽东在1936年12月所写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说:“为敌人吓倒的极端的例子,是退却主义的‘张国焘路线’。红军第四方面军的西路军在黄河以西的失败,是这个路线的最后的破产。”1951年出版的经毛泽东本人审定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针对这段文字的注释为:“一九三六年秋季,红四方面军与红二方面军会合后,从西康东北部出发,作北上的转移。张国焘这时候仍然坚持反党,坚持他一贯的退却主义和取消主义。同年十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后,张国焘命令红四方面军的前锋部队二万余人,组织西路军,渡黄河向青海西进。西路军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在战争中受到打击而基本失败,至一九三七年三月完全失败。”将西路军的失败与张国焘的分裂路线联系在一起,是明显不符合历史实际的。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81年11月22日,陈云同李先念谈起西路军问题,指出:“西路军过河是党中央为执行宁夏战役计划而决定的,不能说是张国焘分裂路线的产物。”1991年6月,经中共中央批准的《毛泽东选集》第二版出版发行,新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所收入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就对西路军的注释这样写道:“1936年7月,红四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会合后,由于中共中央的积极争取,并经过朱德、刘伯承等以及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斗争,张国焘被迫同意与二方面军共同北上,于同年10月到达甘肃会宁。10月下旬,四方面军一部奉中央军委指示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11月上旬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决定,过河部队称西路军。他们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孤军奋战4个月,歼敌2万余人,终因敌众我寡,于1937年3月失败。”
2004年,由兰州西路军研究会编纂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文献卷》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洪学智在为该书所作的序言中指出:“很长时期,西路军由于被当作是‘张国焘路线’的牺牲品,其史实及研究都被视为‘禁区’,尘封了半个世纪,幸存者大多命运坎坷,备受压抑和屈辱,受到极不公正的对待。”这段文字也是对西路军评价问题一波三折的有力注脚。
纵观从宁夏战役到红西路军西征,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红四方面军主力部队西渡黄河及西征是党中央战略部署的组成部分之一,西路军军广大指战员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永远值得景仰。西路军虽然最终失败了,但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笔。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一九三四——一九三五)》,第528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
2、《中共党史参考资料》 第15册,第520页,北京: 国防大学出版社,1986年。
3、《历史的回顾》,第508页.522页,524页等,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
4、《西路军问题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 《炎黄春秋》2004年第8期。
5、《红军长征全史(第三卷)》,第415-418页。
6、《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第881-第882页,884页,887页,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
7、《巩固和发展陕甘苏区的军事斗争(1)》,第849-第851页,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9年。
8、《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文献卷(上)》第418页,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
9、《西路军天山风云》,第264页,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
中国国家历史又双叒叕上新啦!
《中国国家历史》邮局征订套装(征订代码:28-474)正在火热进行,一套四本,一次性拥有全年装!
识别下方小程序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直接购买!
欢迎转发朋友圈 公号转载须经授权,不得用于微信外平台
商务合作、订购微信号:zggjls01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邮发代号:28-474 QQ群:460382533 电话:13372012240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