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耐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 对于知识、体验的积累来说,好奇心是一个很重要的驱动因素。一个人如果对周围环境和新鲜事物没有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就不会主动探索,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就会打折扣。纵观历史,无论是在科学上还是艺术上能够取得进步的人,往往都并不满足于他们在某个领域或某一阶段已取得的知识,相反,是对知识的好奇引导他们不断走向新的和未知的方向。说到好奇心,很多人会联想到“好奇心害死猫”这句众所周知的谚语。可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好奇心真的会使我们受到伤害吗?其实,“好奇心害死猫”是1920年美国著名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剧中台词。再往前追溯的话,在尤金·奥尼尔之前还有另外一位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他在自己的小说中写了这样一句幽默的话:“Curiosity can do more things than kill a cat.”(好奇心能做到的事远远不止害死猫。)正是这句话被后来的剧作家奥尼尔简化为“Curiosity killed the cat”(好奇心害死猫)。而在更早的莎士比亚时代流传甚广的一句谚语其实是这样的:“Care kills a cat.”care是悲伤、痛苦的意思。由此可以看出,传播中的信息偏差导致“好奇心”在百年前背上了“害死猫”的黑锅。而在此之前,“好奇心”一直作为一种积极品质被人们广泛称赞。与好奇心相比,人们更不能忍受的是痛苦和悲伤,所以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悲伤害死猫”,而不是“好奇心害死猫”。英语单词“curiosity”源于拉丁语的“curiosus”,意思是“好奇”和“小心”。可见这个概念既包含外在的探索,也包含内在的自我保护。早期的哲学家将好奇心解释为一种驱动力,认为它是对未知信息的探索欲望,是对知识的热情和渴望,当然这种渴望也许是痛苦的。丹尼尔·伯莱茵(Daniel E. Berlyne)是心理学好奇心研究领域的一位开创性人物,他将好奇心描述为一种由复杂刺激带来的唤醒状态导致的探索行为。婴儿从一出生就开始了探索世界的行为,这便是其好奇心的作用。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认为,好奇心是思考的自然资源,孩子天生的好奇心是他们学习、经历的基础。先天的大脑机制让我们具备了基本的好奇心,但是人类的好奇心在个体之间差异很大,这主要取决于后天环境的影响。要知道,孩子从出生到成年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依靠成年人生活。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他们会不断观察、提问、学习,与周围的信息互动,以此观察周围的人,尤其是父母的反应。有科学家曾经估算,一个孩子在两岁到五岁的这段时间里大概会提出4万个“为什么”的问题,如此庞大的数字需要家长付出极大的耐心,一旦解释不当,就很可能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已经有明确的证据证明,教师对学生的启发式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相反,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在这方面则收效甚微。当然,具体的科学量化标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但是我们应该鼓励教育改革,理想的教学方法应该将学习环境与学生的内心世界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追求,鼓励学生成为积极的、有好奇心和创造力的思想家。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