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彭凯平:如何熬过艰难的2024?

彭凯平:如何熬过艰难的2024?

其他


内容来源:沐心讲堂公益讲座2024年既《幸福的种子》新书发布会。

分享嘉宾:彭凯平,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系主任。


责编 | 若风  排版 | 若风
第 8030 篇深度好文:11397 字 | 29 分钟阅读

个人成长


笔记君说:


时代的洪流汹涌澎湃,无情凶猛地拍打在每一个人身上。在过去几年中,发生了诸多可以载入史册的事件。


疫情全面放开;ChatGPT引燃我们对于科技进步的忧虑;李克强总理去世;俄乌冲突未了,巴以冲突又起;A股3000点保卫战反复打响...


桩桩幕幕,使多数人对未来迷茫、焦虑、痛苦不安。


正如彭凯平教授说:


中国人民正经受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集体阵痛,除了生理上的痛苦。对我们影响最深的是,心理上造成的伤害,这个伤害是千变万化、长久、深层的。


这种伤害,让你我陷入痛苦的泥潭,自怨自艾、难以自拔、无法向前,失去行动的勇气,而原地踏步。


我们迫切的需要一种向上牵引力,一种积极的力量,将我们拉出泥潭,重新找到生活的希望,找到幸福和快乐。


近日,彭凯平教授在《幸福的种子》新书发布会上,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度解读,并给出重拾快乐,找到幸福的方式方法。


以下为正文:

一、时代需要积极的力量


1.社会所关注的心理话题


① 压力与抑郁


青少年的迷惘、年轻人的焦虑、中年人的危机,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几乎每个人都在超负荷地运转,很多人就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的心情。


去年的一些流行词——内卷、emo、丧,这些都反映出了这样一个问题——2023年,我们活得不容易,有很多压力,有很多抑郁。


② 低欲望


在社会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人们在某种程度上逐渐对自己生活的信心开始下降。远离自己的欲望、追求和梦想,不太喜欢表现自己,变得比较低调、压抑、内敛。


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了消费降级的趋势。


旅游的人,开始找便宜的地方;读书的人,开始找免费的书;买东西的人,去拼多多比价。


这说明当下没有了以前那种意气风发、朝气蓬勃的状态,低欲望成了比较大的社会问题。


还有一个让我们非常吃惊的现象,中国的结婚率、生育率都在下降,谈恋爱的比例也在下降。


我们那一代人,虽然活得很穷,但也还愿意和同龄的异性一起活动、交流,不一定是谈恋爱,起码可以结伴而行,而现在好像是互不理睬。


相比世界上的其他民族,中华民族其实不具有特别的宗教信仰,也不是特别讲利益,我们其实是热爱生活的民族。


如何让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同胞重新开始热爱我们的生活、欣赏生活?


③ 信息茧房


我们生活在自己选择、构造的世界中,我们看到的、得到的、听到的,都是我们相信、选择的结果,最终造成了信息茧房。


本来,我们的教育、宣传以及媒体都应该培养对世界、对社会有完整的、清醒的、全面的人。


但因为我们生活在自己构造的世界中,大量的信息都在精准投射,进而造成了我们的认知壁垒,让我们无法完全或者完整认识到真正的世界是什么样。


④ 自我认知


很多人对心理学的第一印象,是各种心理测试,包括NBTI、大五型人格、卡特16型人格,以及血型、星座等等。


而现在有更多的年轻人,都在谈论如何认识自我,如何塑造自己更好的品格或者性格。


2024年及以后的生活中,如何帮助自己的亲人或者自己应对压力,远离抑郁,如何让我们重新热爱自己的生活,如何打破我们的认知壁垒,如何真正认识到真实的自我,这可能要回到积极心理学的一些建议中来。


2.大脑的负面信息加工优势


从人类进化的角度来讲,人其实容易关注、容易相信、容易应用那些负面的信息,这就是人类大脑的消极偏差或者称为人类大脑的负面信息加工优势。



① 关注负面,生存机会越大


因为人的大脑如果只相信好的信息,那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假设700万年前,人类的某个先祖正走在非洲的草原上,突然看见前方风吹草动,如果他自动假设的是好的事情,去接近风吹草动的地方,但风吹草动也许是野兽出没,靠近就会被猛兽吃掉。


但如果他自动假设的是坏的事情,他可能远离那里,反而有可能活下来。


为什么我们人类感觉到幸福不太容易?


就是我们的大脑更容易关注那些消极、负面的事情,因为负面的事情能够保护自己,而关注好的事情,只会让我们活得好一点点,但如果不关注这些负面的事情,我们自己的命都可能没有。


所以,从进化角度讲,进化选择所剩下来的人,其实是有大脑的负面信息加工优势的人。


② 坏印象比好印象更容易形成


罗伊•鲍梅斯特在《Bad is Stronger Than Good》一书中,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了很多社会现象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人类大脑有负面信息加工优势,坏印象比好印象更容易形成。


比如你和一个人聊天聊得正开心,对他印象越来越好,分手时他突然用手指抠了一下鼻孔,然后用那只脏兮兮的手跟你握手,前面所积聚的好印象就在一瞬间被摧毁得一干二净。


③ 坏言行比好言行更影响人际关系


洛萨达比例揭示了沟通的黄金比例——5:1(5句好话配1句坏话,效果更好)如果全是好话,大家肯定不信;如果全是坏话,则容易伤人。



所以,说坏话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远大于说好话的影响。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不幸的原因总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伯克利加州大学的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还因此项研究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创建了心理经济学,即用心理学解释分析人类的经济现象。


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经济现象,它和负面信息加工优势有很大关系,这个现象被叫作价值方程不对称。


假设你丢了50元钱,基于大脑对负面信息的加工优势,你会伤心半天;而你捡了50元钱,你则会很快遗忘。


经常有人说这句话——“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碗来骂娘”,就是因为“吃肉”的好处容易忘掉,没得到的好处容易记得,“斗米恩,升米仇”讲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④ 防御性悲观主义


以上的事例都说明,人类大脑容易有消极性偏差,这也是2023年出现很多负面心理状况的重要原因,我把其称之为“防御性悲观主义”。


所谓“防御性悲观主义”,其实是一种心理保护机制。很多人其实特别想成功,想发财,想幸福,这样积极的动机其实非常强烈,但是又害怕失败,包括社会的评价、自己的面子、尊严等。


很多中国人其实生活在防御性悲观主义的压力之下,为了证明失败不是自己能力的问题,有些人就会创造一些理由出来,用这些理由来解释自己的失败,而这些理由往往就会成为我们失败的原因。



有些人参加重大比赛喜欢掉链子,总是肚子疼、腿抽筋等等,后来发现,很多其实都是心理问题。


为什么?太想成功了,太害怕失败了,结果自己给自己找了一个理由,这个理由就下意识地成为自己不跑或者跑不好的一个特别重要的解释。


金庸在小说《天龙八部》中描述了一个人物——西毒欧阳锋,欧阳锋特别不喜欢和人打交道,总是骂别人,攻击别人。


为什么?正如欧阳锋所言“最好应对别人拒绝的方式,就是先拒绝别人”。所以,他是怕别人来拒绝他,他就用攻击别人的方式先拒绝了别人。


比较严重的防御性悲观主义就是“自残”(self handicapping),为了让自己能够自我安慰,就自己伤害自己。


比如,明天要考试了,担心自己考不好,就故意让别人知道自己肚子疼、看电影了,自己给自己设立了一个障碍,让我们不能超越这些障碍。这就是消极倾向性的一种极端的反应。


我讲这些的目的,是要证明——积极是一种理性。


换句话讲,追求幸福是一种理性的选择。让我们不幸福,其实是我们的感性,是人类大脑的特性,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


闻到一个不好的味道,看到一个丑恶的画面,听到一曲扎心刺耳的话,甚至看到两国交战打得不顺你的意,你都会觉得难受、别扭。


其实那些跟我们没关系,但是我们觉得有关系,因为这个消极心理其实是感性,是自然,是大脑的加工特性,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


3.保持乐观主义心态


我们要追求幸福,追求理性,学习科学,要保持乐观主义的心态,才能平衡人类大脑的负面信息加工优势。


莱布尼茨认为,乐观主义是一种天然的、理性范畴的认知方式。



因为大脑是消极的,只有利用人类大脑前额叶的理性来强迫自己理性地、全面地、系统地、科学地认识这个世界,才能平衡大脑的负面信息加工优势。


可能有人说我是在灌输“心灵鸡汤”,我不认为这是“心灵鸡汤”,因为让我不开心很容易,让你开心却不容易。


你以为像阿Q那样没心没肺就好了吗?不,阿Q不幸福,也不积极。


那些所谓本能的东西,其实是让人类不开心的。而要我们开心,就需要有意识的奋斗。所以,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进化心理学发现了人有消极偏差容易生存,而积极心理学发现人有积极的反应才会让我们过得更好。


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说,积极是社会精英的一种道德责任。他发现,人类社会那种自私、龌龊、攻讦、抑郁、戾气等都是很容易产生的。


大家不要以为社会一直是顺顺当当的,其实各种磨难、打击,甚至恶意的攻讦、诬陷、勾心斗角都是很常见的。


如果我们这些还算活得好的人,不主动地追求积极的一面,不去传播积极的理性,不实践自己积极的样子,这个社会很容易堕落下去、沉沦下去。


如果我们这些热爱生活、喜欢读书的人不活出积极的样子,这个社会就没有希望,充满艰难,充满痛苦。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费孝通先生曾说:中国社会的文化传承靠的是士大夫。


士大夫是谁?就是热爱中国文化,承载中国文化的那些文化人、知识人。要想让中国文化活得好,我们就得以身作则,把活得好的样子活出来。


积极的人就得活出积极的样子,幸福的人就得活出幸福的样子,如果我们随波逐流,逢场作戏,把自己委屈成不开心的、不快乐的、不幸福的样子,以此迎合社会上、网络上那种悲惨的、暴戾的风气,那我们这个社会就没有进步的希望。



如果大家活得好的话,一定要把这种好的样子活出来,让别人追随、模仿、羡慕,这时候才能真正传递正能量。


二、寻找幸福的密码


1.恐惧管理,重新挖掘幸福的力量


① 恐惧管理与积极心理学的关系


1986年,美国堪萨斯大学的三位心理学家杰夫·格林伯格(Jeff Greenberg)、谢尔顿·所罗门(Sheldon Solomon)和汤姆·匹茨辛斯基(Tom Pyszczynski)共同提出了恐惧管理理论。


这个理论看起来和积极心理学没多大关系,其实应该算是积极心理学早期的理论之一。他们认为,人类的终极焦虑,是大家都没有意识到的“死亡焦虑”。


为什么人有“死亡焦虑”?因为人是唯一意识到自己会死的生物。


这种死的必然认知与不想死的求生欲望之间就产生了张力,这个张力就让我们感到了一种焦虑。


所以,我们现在谈到的很多焦虑、烦恼,本质上讲,都应该是死亡焦虑的一种体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提出了“恐惧管理理论”,恐惧管理有很多手段,今天我们从几个角度来讲如何重新挖掘自己幸福的力量。


② 恐惧管理的手段


第一,逃避。


逃避,就是眼不见,心不烦,假装这个社会没问题,假装事情很好,这就是典型的阿Q精神。


让自己否定现实、不关注现实,远离所有让我们产生焦虑的事情,其实很难,因为这个问题仍然存在。


第二,近端防御机制。


近端防御机制在意识层面告诉我们自己:这个事情很小,不算什么,或者用以前的幻想来解决问题。


弗洛伊德的这种心理防御机制让我们退化到小时候喊爹喊妈、求爷爷告奶奶的状态。



但你也会发现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大家都是成年人,靠这种自欺欺人的方式更容易给自己带来更大的伤害。


第三,让自己忘掉或者做很多事来麻痹自己的认知附和。


这也是人类经常采用的方法。


很多人心情烦躁的时候就去酗酒,然而“借酒消愁愁更愁”;或者继续工作让自己忘掉痛苦,或者拼命想别的事情,但这样的做法其实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更严重。


第四,亲密关系。


依靠人类爱的力量、关系的力量让自己超越焦虑、恐惧的状态,产生幸福的感觉。


哈佛大学组织了一项以「探寻健康快乐」的生活线索为目的的研究,这项研究持续了85年。


起初,研究人员只对哈佛大学的大学生到成年期进行了跟踪研究。同时,又挑了同样数量的波士顿地区的穷人家庭的孩子。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也想看一看不同的阶级出身和阶级意识会不会影响到一个人一辈子的幸福。


哈佛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大多数是资本家的孩子,而波士顿的研究对象不过是普通工人的孩子。


虽然哈佛大学的新生最终出现了一位总统(肯尼迪),也有几位大法官,而波士顿普通工人家庭也出了大法官,只是没有出总统而已,因为总统只是偶然现象。


结果,历时85年的研究证明了一个颠簸不破的真理:我们所认为的阶级意识,其实对人的影响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决定一个人一辈子的成就和幸福的,不是人的出身。


不会因为家里穷,就一辈子都没希望,如果我们有这样的积极的心态,寒门其实照样可以出贵子。


哈佛的研究发现: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的幸福的第一要素是亲密关系。


很多富家子弟,因为风流,因为出轨,因为对自己的配偶不好,结果家庭就很混乱,离婚率特别高,其实活得并不开心,连寿命都不长。


而那些穷人家的孩子,如果早早就有了这种爱的体验、爱的关系,反而过得很好。


今天,我们在一起享受思想的快乐,享受读书的快乐,享受幸福的快乐,这可能是我们延年益寿的一种极好的方法。


为什么亲密关系对人类有那么大的意义和作用?除了切磋温暖的知识、关系技巧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科学道理:


人在感受到关系亲密时,大脑容易分泌出一种神经化学递质——催产素(oxytocin),催产素让我们全身温暖,嗓子发紧,眼泪都会流出来,这对我们的焦虑情绪有特别的缓解和抑制作用。


第五,要有自尊。


自尊并不是自信,而是我们对自己的有用感、能力感的自我评价。自尊高低或许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但自尊不稳定对我们的影响是极大的。


在西游记中,沙和尚智商不高,任劳任怨挑着担,所有活得很开心。


自尊最不稳定的其实是猪八戒,猪八戒一会觉得自己很厉害,一会又觉得自己很差,所以他才容易被人PUA,才容易受到伤害。


2.挖掘人生的意义感


人生意义感的挖掘也很重要。


清华、北大的新生最大的人生冲击就是意义感的消失,他们从小读到中学,直到考上大学,期间都有明确的意义的感受,但目标实现之后,意义感也消失了。



所以意义感缺失是中国社会中比较大的问题,我们称之为“虚无主义”。


我们不可能实现我们所有的梦想,这是很多成年人都能意识到的问题,当我们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时,会突然发现也不过如是,仅此而已,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好。


我们再也不信上帝、不信神、不信灵魂,也不信来世,所以尼采说“上帝死了”,指的是人类活着但没有了意义。


现在发现,2023年,很多的人的困惑是“活着到底是干什么、为什么、图什么?”,这样的虚无主义恰恰是引起我们不幸福特别重要的原因。


加缪一有句名言:除了没用的肉体自杀和精神逃避,第三种自杀的态度是坚持奋斗,对抗人生的荒谬。


我们的生活肯定是有很多让我们觉得荒谬的地方,我们奋斗一辈子可能还是一无所获,投资股票最后所剩无几,这种欲望让我们觉得越是愤怒越痛苦,越是挣扎越失败。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又该如何去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呢?


加缪认为其实人生是有意义的,他举了西西费斯的例子。


西西弗斯是一个希腊的大力士,他被众神诅咒,一辈子只能做一件特别简单而又无用的事——把一个石头从山脚推上山顶,而每当石头到了山顶之后又滚下山脚,于是他只能跑下去重新把石头推上来,就这样周而复始地做同一件没有结果的事情。


按照世俗的观点来讲,这不就是无用功吗?很多人也认为,我们最终都会回归尘土,人生那么折腾又是干什么呢?


加缪却认为我们都错了,弗弗西斯其实找到了他生命的意义。


什么时候找到的?就当他站在山顶,看着费心尽力推上来的石头又滚下去的时候,那一瞬间他找到了一个意义,这个意义就是“我再下去把石头推上来”。


这不就是活着的目的吗?这不就是人生的意义吗?



所以,意义不是预先设定的,意义是我们活着的过程中找出来的。这是我对存在主义的一个特别简单的理解。


“存在先于本质”,是萨特的一句名言。


它说明了一个特别简单的人生智慧——活着本身就是意义。与其想“意义”,还不如好好地活着,这才能够真正地找到意义。


罗曼罗兰说,世界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很多时候,生活可能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完美,但是好好活着,我们就可能找到活着的意义。


这是积极心理学家王载宝提出的心理学关于人生意义的指导。


哲学、神学以及思想政治工作中所谈论的意义是“为什么活着?”“追求是什么?”“未来的终极价值是什么?”,这是目标导向所谓的价值,所谓的“活着的意义”。


生命科学,包括基因、遗传、生命的进化,谈论的是生命的谜底,研究的是“从何而来”的问题。


而心理学家比较强调生命的体验,认为搞清楚了“往哪里去(目标)”固然很好,搞清楚“从何而来”也还不错,但搞清楚该怎么活可能更重要。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讲,可能也想不清楚那些科学道理——人是怎么进化来的,我们可能知道一点点,但对我们来说感受并不深刻。


我们可能也不能像哲学家、神学家或者思想政治家一样谈论未来的目标,因为毕竟很遥远。但在当下,我们就得活出自己的情感,这才是生命的意义。


我非常欣赏保罗高更的名画《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也是他人生的最后一个作品,体现了人生意义的三大问题。


我更喜欢一个重庆码头工人,一个中国社会最底层的人对人生意义的理解。


“肩上抗着的是家庭”,回答了“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我们的家,我们的父母,我们的祖国,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和人,这是我们的历史和传承。


“手中牵着的是孩子”,展现的是“我们到哪里去”。让下一代活得比我们好,活得比我们自由,活得比我们幸福,这是所有中国同胞对人生意义的最简单的理解。


“嘴里叼着的是自己”,我觉得这个重庆码头工人应该搞明白了“我是谁?我怎么办?我应该怎么活?”的问题,让自己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自己爱做的事情、自己能做的事情。


积极心理学其实可以回答人生意义的话题,我们可能不去探索“我们从哪里来”这类科学问题,我们也不能够过多地去挖掘目标价值,但是我们起码可以活出来我们对现阶段、此时此刻自己的愉悦的、快乐的感受。


幸福,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我们人能够体会人生意义的特别重要的地方。


小说家毛姆在《人生的枷锁》有句名言:



千万不要相信,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你的压力只会转化成病历,人真正的动力,源自于内心深处,对于快乐和兴趣的追求。


要战胜所有的痛苦、沧桑、挫折,自己内心一定要有幸福的感受。


这是感受人生意义的重要的体验方法,它和恐惧管理理论所衍生出来的积极心理学的含义,二者之间逻辑是相通的。


我在回国的15年间,写了15本书来推广积极心理学,就是希望这些东西能让中国的普通老百姓能感受到,把自己当下活出“心花怒放”“福流澎湃”的生命,它就是生命最大的意义。


不必化太多时间去思考哲学问题,那些问题我们也想不清楚,当然,如果有这样的信仰也很好,但如果没有,就一定要热爱自己的生活、热爱自己身边的人,热爱自己美好、愉悦、幸福的体验。


3.追求幸福,先改变三个心态


2023年年底,在迎接2024新春恳谈会上,我提出了中国同胞应该尝试在三个方面的心态的改变。


① 从预防到开放


三年疫情,让我们形成了特别强烈的保护心态——怕出事、怕得病、怕犯错误。人如果总是活在这样的预防心态下,我们就没有了主动精神,就没有了奋斗精神,就没有了创造精神。


所以,人不能老是担心出事,人应该活出开放的心态、勇敢的心态、探索的心态。



如果中国人都生活在怕犯错误的心态中,这个社会就冒不出那些敢冒险的人、敢创新的人、敢担当的人。


我也希望,积极不是一个简单的“乐呵”,而是一个行动的趋向,这个趋向就是要开放。


② 从被动到主动


有段时间,我们基本上都是被动的,等着别人给我们关怀,等着给别人照顾,等着别人来保护我们。


但我们不能总靠白衣天使的牺牲来对抗瘟疫,有时候我们自己得主动适应,主动创造;


不能总靠警察来维护社会的正义,也不能靠那些义士去弘扬正义、惩罚恶人,有了坏人,我们也得挺身而出,我们也得担当“正义”。


正如李大钊先生所说“铁肩担正义”,我们总得自己去承担一份责任。


我们应该慢慢地从被动的、受受保护的、受照顾的、受支持的心态变成主动地去创造、去实现我们自己的一些梦想和追求。


③ 过去到未来


很长时间,我们的心态都是讲过去、讲历史,我们现在应该憧憬未来,想想2035年,想想2050年,想想美好的中国梦。别总是想着过去受帝国主义的欺负,要报仇雪恨。


这个社会的心态应该向积极的方向上去发展,起码这是我作为积极心理学家已经认识的一个重要问题。


只有积极,才能真正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等待、靠别人都是难以持久的,但靠自己往往可以做得到。


4.追求幸福,要有四个体验


我的老师,克里斯托弗皮特森教授,也是积极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曾经写了一本书《追求美好的生活》,在书中谈到了他的一项研究。他发现,真正美好的生活:


不是有多少钱,有人家财万贯活得也不开心;


也不是学历有多高,博士后未必比博士幸福,博士未必比硕士幸福;


也不是地位,高级干部自杀的比例比普通人也不算低;


也不是长得漂亮,长得漂亮的人还往往受欺负。


所以,这些我们认为让人活得好的因素其实都不是人类幸福的决定因素。他发现,真正美好的生活来自于四个重要的体验。


① 活出爱的感受


而这个爱,不是简单的做爱,人类对爱的需求远远大于做爱的需求。没有人会因为做不了爱就想死,如果有,那就是疯子


但确实有不少人会因为得不到爱而不想活,“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都是为爱而殉情的例子,所以有“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感慨。


积极心理学所提倡的爱,不是男女之间的“做爱”,而是人类大爱的情怀,爱同胞、爱文化、爱读书、爱听音乐、爱做事,这些都是真真切切的美好生活的感受。


一定要有这种爱的感受,不能让自己沉浸在仇恨之中,笼罩在愤怒之下。科学研究发现,恨、焦虑等负面情绪容易让大脑产生一种化学酶,阻断大脑前额叶对自己身体前端的控制。


为什么愤怒容易让人失去理智,就是因为那个化学酶让你变得愚蠢。



所以,煽动仇恨的人,其实让我们变得愚蠢,让我们被他们PUA。所以,幸福要远离仇恨,要拥抱爱的感受。


如果你实在做不到的话,你可以做一个试验,主动拥抱你自己喜欢的人,你爱的人,孩子、老公、老婆、父母,抱着抱着,就会全身发热、嗓子发紧,眼泪都快流出来。祝贺你,这就是这你爱的激素(催产素)的分泌。


所以,2024,从幸福开始,向幸福出发,首先就要培养大爱的情怀。


② 培养幸福的感受


这个幸福也不是抽象的,不是玄妙的。


它是一种愉悦的体验,大脑分泌出各种积极的神经化学因子,如多巴胺、催产素、内啡肽、血清素等,让我们产生了有意义、有意义的体验。


我曾经用“flow”(中文翻译为“福流”)来描述这种极度幸福的体验,做某一件事,觉得特别有价值、特别有意义、特别喜欢,是沉浸其中、物我两忘、酣畅淋漓的幸福的、美好的感受。


2024,从幸福出发,要多多体会这种澎湃的福流,让我们有特别愉悦的、快乐的、幸福的感受。


③ 培养被需要的感觉


研究发现,人在觉得自己被需要,能成全别人、帮助别人、服务别人的时候,其实特别容易开心。雷锋做好事,为什么一定要写在日记本上?看到雷锋的日记,那一种被需要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


所以,能成人之美,能让别人开心,让别人有意义、有价值,这种有用的感觉非常重要。


我曾经因为一段话被网爆,我说“结了婚的男人比不结婚男人平均多活7.5年”。


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男人结了婚之后,被需要感上升了很多。但很多网民却认为我是在歧视不婚人士。


其实我想表达的是,结婚之后被需要感在上升。假设结婚之后没有被需要感,老婆不理你,丈夫不睬你,孩子不照顾你,你就没有幸福感,所以仅是结婚也没有用。


不结婚,如果被需要感也很强,你也会幸福。



比如你有钱,大家都向你借钱,“富在深山有远亲”,这种被需要感也很强。或者你长得漂亮,大家都来找你搭讪、聊天,让大家开心也是一种被需要感。


假如你是单位领导,大家都来找你签字报销,这时的被需要感也很强。权力不是“春药”,权力其实是一种被需要感。


大脑会分泌的血清素(solotony),对我们心情振奋有特别大的意义和帮助。


研究发现,有钱人逛商店会大量分泌血清素,为什么?因为那么多东西都可以买,但他就是不买,这种感觉他会觉得特别好。而真正买了以后再计算值不值、亏不亏、赚不赚,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所以,让人觉得自己有资源、有能力做任何自己擅长的事情,都能让我们产生有用的感觉,这种福流其实就是一种被需要感。


④ 培养意义感


在我们的生活中间,其实能够感受到那种愉悦的、积极的力量。我的兴趣,我的追求,我的动力,都是由我在生活中体验、发掘出来的。


这个意义感不一定来自于预先的设计,也不来自于自己的政治信仰,也不来自于自己的宗教追求。它是我们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的灵性、悟性、感性和德性。


一个人看山看水看云,都会感受到意义。看云卷云舒,看潮涨潮落,看花开花谢,你都会有所感悟,这就是你的意义感。能够以这样的慧眼禅心认识我们的世界,我们周围的人,肯定是有价值、有作用的。


实在不行,就读书。各种书籍,其实给了我们认识世界意义的一种扶手。它能帮助我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发现世界,而这本身就是一种意义的探索。


所以,看好书、读好书,思考人生的问题,容易让我们产生意义的追求与感受。


三、智能革命时代,人类还有哪些优势?


现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很多人担忧自己被机器取代。


从心理学教授塞里格曼认为,人类有一种能力是机器取代不了的,那就是想象未来的能力。


人工智能本质上是机器学习,它根据人类过去的经验预测下一步行动,“大语言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也都是机器学习,它是把人类的各种预测行为配上权重、概率所推算出来的。



所谓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本质上是文字的接龙游戏机器学习的原理,也是根据过去的经验来预测人的下一步行为或者机器的下一步行为。


人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还能创造出经验来。我们虽然没去过月球,没有任何经验,但我们可以想象出来,而这种想象力,这种憧憬未来的能力,是机器永远取代不了的。


此外,哈佛大学Daniel pink教授认为上帝送给了人类四个天使,是人类的保护神。这四个天使,机器没有,动物没有,只有人才具有。


首先,人有同理心。我们可以知道别人的想法,可以感受别人的感受,但机器做不到。


其次,人有自控能力。人能控制自己的欲望、冲动和本能,但机器做不到。人工智能驾驶的汽车其实是安全的,但我们还是不放心,为什么?


就是谁来负责任的问题。人能控制自己不做违背良知的事情,但机器完全不考虑良知,人类害怕机器失控。


然后,人类有道德之心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人类有自己的道德标准,而机器没有。


最后,人类有智慧之心。人类通过长期的思考探索,形成了对问题的一种直觉判断,这就是人类具有的特殊能力——黄金直觉(golden intuition)。


股市发展到什么地方,模型告诉我们没有问题,但自觉就是有问题,这是机器取代不了的。


很多女生都有辨别男人的直觉,可能从各项数据来看,一个男生很不错,但女生一看就感觉不对,为什么不对?其实也说不清楚,道不明白。


人类具有感染力。人的一句话就能感染别人,但机器说出来就会干巴巴的,没有感染力。人类还有召唤力、讲故事的能力。


我自己曾经把这些所有能力归纳到一起,总结出了ACE的理论。


人类的孩子一出生就有三个天生的本能,这是人类能够保护的、机器不能取代的能力。


A(审美),到目前为止,所谓的人工智能绘图其实都是有问题的,middle journey做的东西还是缺乏人类的美感的。


我们曾经用人工智能画一副积极心理学的新年祝福,发现并不美:首先,画得太实,把所有东西都画出来了,而中国画讲究留白,这是机器所不具备的;


其次,画得太艳,颜色特别鲜艳;然后,风格太单调,没有丰富多彩的个体差异。


C,是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E,是我们能够理解他人、成全他人和他人进行合作的能力。


人最伟大的能力之一是善于合作,单打独斗,人斗不过老虎、狮子、豹子,但为什么人类最后战胜它们?


是因为人类掌握了进化的秘密——互惠互利,互相合作。


我特别希望中国同胞一定要希望合作的力量,不要以为你个人优秀就一定能够做成事情,没有别人帮你是做不成任何事情的。


所以,人一定要擅长讨人喜欢、与人交往、成人之美、互惠互利,这可能是我们能把事情做好的特别重要的原因。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分享、点赞、在看,3连3连!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谷歌 vs OpenAI:决战2024?创业理工男转FA的2次申请之路 | 从CBS录取谈起: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申请辅导A股市场复盘与展望:跌宕起伏的2023和危机共存的2024|智氪特斯拉:艰难2023,煎熬2024拍电影如果有选择,选最艰难的决定,就不会有遗憾杨东平:如何从应试教育突围?——关于教育源头减负的思考81、长篇民国小说《永泰里》第十六章 生死一线(5)艰难|加拿大央行2024年或只降息一次!?现在买房利率选固定还是浮动小模型性能直逼GPT-4?北航等提出基于强弱模型协同的ICL增强新范式遭AI冲击引硅谷裁员潮!27家公司宣布裁员,H1-B持有者该如何熬过寒冬?任泽平:2024中国经济展望让“小人物”的生活更加艰难的,往往是一些不必要的障碍伦敦剧场的2023年回顾与2024年期待彭凯平:如何熬过艰难的 2024?李在明遇袭:曾主张打击财阀,50名警察未能阻止意外发生,2024新年祝词称“这是一个‘艰难困苦的世界’”任泽平:2024年中国经济的几个关键问题2024展望:价值终将回归,熬过冬天者胜自由书写线上工作坊 | 如何看清和开启自己的2024?再写醉花阴 步G-host 诗友半阙碾压GPT-4?谷歌发布最强AI模型,解读来了任泽平:如何用“新”激活吉林民营经济的“一池春水”?头部GP如何看待2024?B?darzewska-Baranowska: The Maiden\'s Prayer, Op. 4最艰难的时刻已经到来,一定要做好这3件事联合国预测:2024年澳洲通胀率仍将相对较高,全球经济将依然艰难彭凯平: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5390航班 艰难的生死表决半导体的2023与2024Claude 3全面超越GPT-4?我们上手实测了一波。一板一眼,做回自己《星级男人通鉴》第51章 爱开始纠错对谈武志红:2024,最难的时候,心态决定一切优等生归来,谷歌最强大模型Gemini能否打败GPT4?|甲子光年谷歌深夜放杀器Gemini,最强原生多模态碾压GPT-4?2024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 任泽平:抢抓新能源和人工智能产业革命机遇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