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着预测玉米行情,他成为农民心中的“股神”
01
晚上七点半,董大姐拿出手机,点开了一个直播间。
镜头里,一位叫贾胖子的年轻人正在侃侃而谈。他说一口亲切的东北话,从时下玉米的长势,讲到天气的影响,再聊到收购的价格。内容细碎,却有条理。
左下角不断有评论弹出,有人问最近该用什么肥料,也有人问现在玉米的价格合不合适。他稍加思量,一一给出答案。
董大姐认真听着,把这些知识牢牢记在心里。她知道,它们都能派上用场。
自从2020年转行做种植起,除了个别特殊情况,董大姐没错过一场贾胖子的直播。
她是吉林辽源人,原本在学校食堂工作,一年工资7200元,算是稳定收入。几年前生病后,她身体欠佳,这份工作没法做了,转而包了几块地,考虑以种植玉米为生。
作为农民家庭出生的孩子,董大姐读书不多,知道的种植知识都是祖辈传下来的,没有经历过系统的学习,等到要用的时候才发现远远不够。
抱着认真学习的态度,她来到快手,机缘巧合点进了贾胖子的直播间。
那时候,贾胖子刚直播不久,每天播的时间特别长,基本是从早上睁眼播到晚上睡觉。有时候,他吃着饭呢,看到直播间里有人提问,来不及等饭咽下去,就着急帮忙解答疑问。
这个直播间只有一个关键词:玉米。
无论是怎么种玉米、怎么储存玉米,还是怎么卖玉米,他都有一套自己的法则,愿意细细掰碎了讲明白。比如说玉米价格,他不只给结论,还讲逻辑,引导大家一起思考。
贾胖子的账号里都是玉米价格走势分析
通常,他会找出最近几周的拍卖价格,再结合当下的大市场行情,进行分析和预测:“现在几年前的陈化粮都能拍卖出这个价格,为什么新粮价格不能提高?”
贾胖子的坦诚,自然而然地获得了信任。尤其在董大姐听从贾胖子的指导,把库存的玉米卖出好价格后,这种信任更是转化成了佩服。
就这样,董大姐安安心心跟着贾胖子学起了种玉米。“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喷叶面肥,什么时候驱虫,什么时候打大斑病药,就连施肥的半径和比例,都讲得明明白白。”从春播到秋收,贾胖子都会在直播间里准时提醒,就连最后卖什么价格,都要叮嘱一遍,生怕大家辛苦一年吃了亏。
等到秋天丰收的时候,董大姐算了算今年的收入,比过去在学校食堂工作多出一倍有余。她情不自禁地开心起来,走在路上都觉得腰杆挺得更直了。
现在,每晚上快手看贾胖子,已经成了董大姐雷打不变的习惯。
02
与董大姐相隔两小时车程外的吉林四平,付哥守在同一个直播间里。
付哥是粮食经销商,说通俗点就是粮贩子。他会从农民以及合作社那里大批量收购玉米等粮食,再通过自己的渠道把它们卖到全国各地。
做他们这一行需要货源,也需要人脉。粮从哪里来,又卖到哪里去,都不是轻松事。有订单却收不到合适的粮,或者收到粮但卖不出去,都是常有的情况,付哥因此吃过不少亏。
“粮食市场就像天气,有时晴,有时阴,有时候有风,有时候有暴风雨。”最糟糕的一次,他囤了几千吨的粮食,硬生生放到霉掉也找不到销路,投入的钱都打了水漂。
通过贾胖子的直播间,付哥的困境得到了缓解。这里有种植玉米的农民,也有需要收购玉米的各种制糖厂、饲料厂、淀粉厂、玉米食品厂等等,付哥则是连接上下游的重要关卡。
他们汇聚一堂,构建出完整而丰富的产业生态。
直播间是公共空间,贾胖子提供的信息人人可见。于是整个产业链条的信息愈发公开透明,来源可溯,农民们卖货更放心,厂商们收货也更安心。
贾胖子的粉丝在讨论玉米价格
对于付哥这样的粮商来说,价格透明化带来的是被收紧的盈利空间,过去“低买高卖”那一套似乎行不通了,但“直播间把销路打开了,虽然单价降了下来,但整体收益提升了。”
这块蛋糕被做大了。
另一方面,付哥再也不担心收不到玉米,或者收来的玉米没有销路了。贾胖子的直播间为他提供了丰富的货源与销售渠道,这让他需要承担的风险显著下降,生意做得更踏实。
在四平,和付哥一样的粮商还有很多。贾胖子的直播间为他们的生意提供了优质的孵化平台,几乎每个人的订单量都比过去高出不少,销路打开到全国各地。
透过这个直播间,我们看到一个玉米产业带的缩影:
有人在这里学习技术、进行种植;
有人在这里收购产品、深入加工;
也有人成为齿轮,承上启下,衔接全局。
伴随着链条的顺畅转动,传统种植产业重新跟上了时代发展的脚步。
03
时间倒推回2019年,贾胖子第一次打开快手准备直播时,未曾想到自己小小的直播间能激荡出如此巨大的浪潮。
2019年末,不少商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唱衰玉米价格,造成价格踩踏。谷贱伤农啊,农民们辛苦一年种出来的好玉米,都被低价收走了,日子过得很难。“我下去田里收粮,有一次看到一对老夫妇蹲在地上捡掉落在地上的玉米粒,一粒一粒用手捡,一天能捡出三十斤,攒起来再卖掉。”这个画面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让他久久不能忘怀。
他想,自己必须得站在农民的立场上,为他们做些事情。
快手成为他发声的窗口。
2019年12月24日,他第一次开直播,专门讲自己的分析与预测的玉米价格走向。贾胖子知道口说无凭,干脆摆出一连串的数据,苦口婆心地劝直播间里的农民们,别急着卖,价格会回升的,现在卖就亏了!
他一连播了7天,最长一次播了17个小时,直播间里的人越聚越多,不少是来看热闹的。直到几天后,玉米价格果然回升,听他话的农民赚到钱了,看热闹的人服气了,贾胖子也播出名气了。
做直播之前,贾胖子也是传统粮商,从农民手上收粮食,再对外出售。
他的老家,吉林四平,属于“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这里的气温与降水恰到好处,能为玉米提供适宜的成长期,几乎家户户都种着玉米,并以此为生。
年轻时,贾胖子外出打工,后来看到家乡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肥沃的黑土地无人种植,思来想去还是选择回到老家,创业做起了玉米生意。
起初,他不懂那么多种植技术,索性从头学起,听了不少政府提供的免费课程,还找了当地种植大户请教经验。时间长了,他把知识融会贯通,攒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经验法则。
光是种出好玉米也不够,怎么保存也是大问题。他咬咬牙,直接贷款配置了大型烘干塔,能大大降低玉米损耗率,延长保存时间。
不过最难的,还是销售。几年前的四平玉米没有形成规模,品质虽好,名声却没打响,销路往往局限在本地,导致价格竞争大,收益十分有限。
贾胖子索性把视线投向更远的城市:“我背着包,里头装点玉米,自己去山东、去大连港、去山东的青州潍坊,可以说走遍了祖国很多的城市,发现我们的玉米在其它地区很受欢迎。”
靠着一步步走出来的渠道,贾胖子的生意日渐兴隆,也对玉米行业有了更深刻的见解。后来,他在直播间里分享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办法,以及新鲜有效的市场行业分析。很多都源于多年积累的经验,但他毫不吝啬地免费讲给无数人听。
在董大姐这样的农民眼里,贾胖子是个大好人,“太为我们老百姓着想,为我们服务了”。
粉丝们对贾胖子最淳朴的肯定
他们不曾预料到的是,直播之初,没有人支持他。
家里人频频反对,尤其是父亲。毕竟自己家就是粮商,他如此直白地把价格公开,显然会让自家收粮的价格变高,收益变少。那阵子,他一开直播,父亲就坐在身边骂他不务正业。
出于相似的理由,同行也颇为不满。有人直接跑去家里劝他别播了,还开玩笑说要带他出去旅游,只希望他的注意力从直播上转移开。
但他不闻不听,专注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
贾胖子的想法很简单。他想帮那些靠地吃饭的农民们改善生活,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即使自己成为众矢之的。
04
如今,贾胖子曾经的愿景成为了现实。
董大姐每年跟着他买种子、买肥料、卖玉米,——他给的价格公道,同样的种子价格更低,品质更好。这让种植成本降低好几千,收入增加不少,一家人的生活改善了很多。
付哥的销路也越走越宽,把四平玉米卖到了全国各地,总利润增长十分可观。
他们仅仅是直播间的几十万之一,还有更多人的生活发生改变,生存和就业问题得到改善。
黑龙江的一位大姐,因为生病卧床30年,总觉得自己是累赘。后来看了他的直播,把他讲的内容告诉了家里人,玉米多卖了不少钱。大姐说,“第一次感觉自己也能为家里做点事。”贾胖子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帮人们找回了久违的尊严。
一位四平当地的年轻人,碍于家里老人身体不好,无法出去打工,日子过得挺苦。贾胖子听说后,邀请了对方来自己的团队工作,既方便照顾家人,又增加了收入。日子有了盼头。
每年都会有数百个农民粉丝从四面八方赶来四平看望贾胖子,他们热热闹闹地聚在一起,杀猪宰羊,大摆流水席,庆祝丰收,也庆祝自己的日子越过越好。
贾胖子家里挂着很多家人们送的锦旗
贾胖子无疑是行业里的“出头鸟”,让整个玉米产业带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把产业链上的所有角色都变成了农民的同盟。“我原来是一个商人,现在我选择站在农民的立场上,收粮是服务农民的职业,我相信只要农民富了,我们自然就富了!”
传统的农村关系由此迎来了变革。
过去,农民们几乎没有议价权,靠天吃饭,能赚多少都随缘;但快手和直播间打通了从上游到下游的路径,价格变得透明,“农民坐在田间地头,乃至坐在炕上,晚上喝着茶水,都能知道自己的玉米能卖多少钱。”
与此同时,中间商变少了,“以前农民卖粮是通过中间人,中间人再找当地的商贩,商贩再卖给我们,中间环节很多,现在我们是提供一站式服务,直接面向农户收粮,让利给农民。”
不知不觉,这里里形成了一支线上“生产队”,既能讨论技术,也能分享行情,还能销售产品,囊括了生活与生产的方方面面。
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其中,因为他们都从中尝到了甜头。
上周,贾胖子以“快手十大农技人”与“幸福乡村带头人”的身份,参加了快手丰收节的直播活动。不少人涌向贾胖子的直播间,连麦表达自己的感谢。他们都是农民,说不出那种漂亮的感谢,但言语中透露出的兴奋和喜悦,足以让人动容。
贾胖子在直播间连麦
贾胖子原本觉得自己只是做了些微小的工作,说了别人不敢说、不愿说的真话,没想到引发了激荡的波澜,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与未来。
现在的他,对未来有了更多畅想,“我希望更多的人认识我,希望能把知识分享给更多人,帮助到更多人。”
为此,他正驱车赶往甘肃,寻找更优质的种子,为农民们来年的丰收留下崭新的期待。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