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4种小众的能力,帮你更好地适应未来

4种小众的能力,帮你更好地适应未来

其他


本文编号 240125
全文共有 4000 字
如果觉得页面很长
那是因为留言很多



新年伊始,又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未来的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能力?这已经是一个很老的话题,已经有许许多多讨论了。但这其中,可能有一些是容易被人忽略的,或者不容易被注意到的。

我想跟你一起分享,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实践。

希望这4种小众的能力,能够给你一些启发和思考。


1. 将自我放大的能力

很多人经常问我: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接收信息越来越简单,比如现在就已经有了AI文章总结、AI信息提炼、AI搜索……那么,我们还有必要读书学习吗?

的确如此。从整个社会来讲,我们的信息越来越丰富了,接触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了。许多信息被打包成更易于消化的产品,许多工具被开发出来帮我们「咀嚼」信息,整个社会对信息的利用率越来越高。

但这是针对整个社会而言。具体到个体,人与人之间的「知识差距」,只会随着信息便利性的发展而进一步加剧。

原因很简单:马太效应是永远存在的。如果一件工具被大范围地使用,那么一定是拥有更多资源和能力的人更能够从中受益。

举个简单的例子:现阶段AI已经十分流行,许多人都会用AI来获取信息,但AI给出的结果往往是似是而非的,未必完全可靠。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更好地从中获益?是更懂得AI的人吗?不是的。是知识面更广,思维能力更强,懂得鉴别哪些信息有效、哪些信息无效的人。

AI的本质是一种工具,它并不能凭空为你创造知识,而只能基于你所知道、所了解的知识基础上,「放大」你的视野。

同样,随着技术的发展,有许多低成本、低门槛的工具被发明出来,比如零代码工具、建站工具、内容创作工具……什么样的人更能够从中收益?是把这些工具用得很好的人吗?

不是的。是那些具备「交叉知识领域」,懂得用户思维、产品设计、内容创作、市场营销、团队管理、战略思维……的人。

许多人容易把目光放在「硬技能」上,总想着要去掌握更多的工具、学习更多的技能……这些当然也没错,但实际上,更重要的可能是「软技能」—— 也就是你的知识面。

如前文所说,工具本身只是一个「放大器」,它并不能独立创造价值,而是放大你的价值 —— 你的知识体系越全面,越能够形成一套自己的系统,就越容易跟工具相结合,产出各种各样的成果。

因此,面对着汹涌而来的信息革命,学习,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变得更加重要。

如何让自己更好地适应未来?非常关键的一点在于:让自己拥有更宽广的知识面、更多的「知识触点」,也就是在不同领域都有一定的理解和涉猎,能够更好地将多个领域的知识交叉、串联起来,结合工具的帮助去创造价值。

可以这样理解:知识就像一张网,你涉猎的领域越多,能够串联起来的「交叉领域」越多,这张网就越庞大,它的「表面积」也就越大。那么,能够被工具所「放大」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我将其称为「将自我放大的能力」。

所以,我的建议是:我们不但要学习,并且要更广泛地学习,接触更多的不同领域。不用追求非常精通(实际上也不现实),但最好什么都懂一点,知道这个领域的范式和基本概念,拥有辨识这个领域信息是否可靠的能力,也拥有自学这个领域的能力。

不要局限于自己工作上的一亩三分地,也不要汲汲于去掌握、摸索新工具,而是多去了解涉猎诸如: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哲学,商业,管理学,IT,自然科学,数学,行为科学,认知科学……

知识是有网络效应的。你涉猎的知识越广泛,就越容易将它们联系起来,涌现出超越单科领域的整体性。

或许它们未必能够在短期内为你提供足够的回报,但长远来看,它们将会是使你的能力被不断放大的稳固根基。


2. 习惯性动手的能力

我在去年的文章里,讲过一件令我印象很深刻的事:

2023年2月,我写了一篇讲 ChatGPT 的文章,里面提到国外的一个案例:有人用 ChatGPT 搭了一个「童年的自己」,并向她提问、跟她对话,寻求内心的答案。

3天后,在评论区里,有一位读者兴奋地告诉我:她按照我给的这个案例,自己试着动手搭建了一下,得到了非常好的反馈,也切实解决了自己的实际问题。

这位读者的行动力令我惊叹,同时也令我感到汗颜。因为我自己也无法做到像她这样,看到一个有趣的想法就立刻动手去实现。

很多时候,一个优秀的人,或者一个在别人眼中「成功」的人,一定比别人懂得更多、认知更深刻吗?不一定。很可能只是因为什么呢?在每一个别人选择「算了」「下次吧」「再看看」的关口,他都选择了「动手做一做,让我试试看」。

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系统的改变是需要引入外力的。我们日复一日重复着每天的生活,是不可能「自动」发生改变的。你觉得现在忙,不想去改变,那么可能过了一年、两年,你还是处于忙碌之中。难道就一直不去行动吗?

有效的思维应该是:如果我想寻求改变,尽管我现在可能很忙、没准备好、觉得它们不重要……但我始终可以为自己的生活腾出一点可能性,留出一个「接口」,让我去动手尝试一些新东西,探索一些新事物,看看能不能对我现有的系统起到一个「助推」的作用。

哪怕这点可能性只占你生活的5%、10%……它跟「完全不去做」,也是天壤之别。

如果你很忙,那么可以先压缩去动手行动的时间,哪怕把它压到每天15分钟、半小时也不要紧,重点是你要迈出去。慢慢来,一步步来。

如果你还没准备好,那么不妨一边积累「已知」,一边探索和试错「未知」,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调整,一步步去适应变化,找到新的契机。

我自己在坚持的一个策略就是:把生活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多数」,去做确定的事情,获取确定的积累;另一部分是「少数」,去探索种种可能性,寻求变化可能带给自己的机遇和收益。

这个思维脱胎自塔勒布的「杠铃法则」,我自己把它叫做「15%可能性」:用85%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日常生活,积累优势;剩下的15%则去做各种各样的尝试,去投入到不确定和未知之中,让自己试错。

你可以利用这15%的时间去做什么呢?

  • 了解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什么,别人在讨论什么;
  • 思考这些变化可能会带来什么,分享自己的见解;
  • 试着把自己想做的东西做出来,把自己的点子付诸行动;
  • 看到一个有趣的方法,不妨立刻上手试一试;
  • 写下自己脑海中的问题,动手去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
  • 认识更多的、不同的人,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不妨试试养成这么一个习惯:一旦脑海中产生一个想法,第一直觉永远是去问:我第一步该做什么?

许多人会容易陷入「过度准备」的困境里,容易对一个想法翻来覆去地想,去斟酌得失、权衡利弊……但正是在这种翻来覆去的考虑之中,很容易把它无限延期,最终不了了之。

不要多想,先迈出第一步再说。一旦你走出去,你的惯性就会驱动你一直把它做下去。

一旦把「动手试试」变成一种习惯,你可能会发现:原来我是能做出这么多东西的,原来我也可以拥有这么多的积累和成果。


3. 忍受不一致的能力

大脑有一个底层的需求:维持一致。

简单来说,当我们接收外界的新信息时,我们会期望:外界的新信息,跟我旧的、固有的预测框架是一致的。所以,我们会倾向于用旧的模式、旧的思维,去解读外界的信息。

当我们脑子里同时存在几个观念时,我们会期望:这些观念之间是彼此一致、彼此相容的。否则,我们就会陷入「认知失调」,感到不适,必须去调整某个观念,使其跟其他观念达成一致。

这种对一致性的追求,是大脑的底层工作模式。在过去的百万年里面,它都是有用的 —— 它能帮助我们建立一个稳定、持续的预测模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外部事物。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的时代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不确定性。一切都在急剧的变化当中,过往的常识,也许马上就会被改变;昨天的路径,也许明天就会有更好的替代。

在这种不确定的大环境下,有一种因素会被明显放大。我把它叫做「内生的不一致」。

举个例子:对小孩来说,世界上的人无非好人和坏人。但长大后,我们知道,这样的分类是不完备的。每个人都是复杂的,都在依据自己的目的和习惯行事,经常会非理性。一个好人,当然也有可能做坏事—— 这就是一种「内生的不一致」。

这一点很好理解,但现实中,我们却往往落入其他的陷阱。

比如:一个行业的形势,究竟是好还是坏?一个决策究竟是对还是错?一个业务,究竟是有益还是无益?—— 很多时候,这些问题都是无解的。因为它们可能既好又不好,有对的可能性也有错的可能性,短期可能有益、但长期可能反而有害。

所以,为什么公司做得好好的,突然要转型?为什么这个举措以前都成功了,这次就不奏效?很多看似不合理的问题,其实往往都是内部各种复杂性相运动、博弈的结果。

这些,就是一个事物内生的不一致。如同你永远没办法去定义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许多事物,你都要理解和接受:它们是可以同时具备、容纳诸多看似矛盾的部分的。

因此,一个具备「忍受不一致能力」的人,最大的特征是什么呢?是能够接受事物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不会试图用一个简单的判断去下定义,更无需试图用逻辑去说服自己,去调整事物的矛盾和冲突,消除它们的不一致。

心理学家 Jacob Lomranz,在一篇 2015 年的论文中,把这种能力称为「Aintegration」。什么意思?就是「ain't integration」:能够无须「整合」种种观念和认知,任由它们独立存在,彼此颉颃,互相抵牾。

想象一下:我们对各种事物的认知,都由许许多多块碎片组成。大脑的需求,是把它们拼装起来,整合起来,让彼此间不留空隙、不留锯齿 —— 但具备「忍受不一致能力」的人,无需这样做。

他们能够接受:这个世界从本质上,就是矛盾、冲突、不协调的,无需拼凑出一个和谐的假象。好与不好,对与不对,都能共存,互不侵犯。

随着未来科技的发展,这种「不一致」的现象会越来越突出和明显。如果我们还抱持着追求一致的固有思维,那就很容易遭受到冲击。

因此,不妨记住一点:我过去的知识可能会成为将来的阻碍,我对一样事物的认知也可能是不全面、不正确的。永远允许自己出错,也允许自己推翻和修补过去的自己。


4. 高质量聆听的能力

2023年,我写了许多关于「聆听」的内容,为什么?原因在于: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职业,其重心会落在与人的沟通之上。越来越多的经验、知识和竞争力,会集中在「人」身上。

我们的信息可能会被极大丰富,对信息的挖掘和利用也可能会高度发展,在这个前提下,我们作为人的主体性,其实不是被削弱,而是增强了。

换句话说,人的经验、思维、智识,以及对外在世界和他人的影响和干预,将会居于更加重要的位置。

而包括AI在内,科技在一段时间内无法完全替代的,就是与人的相处。

因此,如何更好地跟人沟通,会是未来的一个重要课题。

整体来说,我在践行的沟通原则和信条是这么几条:

1)让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保持平衡。

这两者无论哪一种盖过了另一种,都是不好的。一个更好的皇台,是有意识地、主动地去平衡这两者,做到大约50%:50%。

心理学家 Mark Davis 把这种状态叫做「移情关怀」(Empathic Concern)。简单来说就是这样:
  • 先通过镜像神经元获取对方的状态;
  • 通过适当的情感共情,让自己体验到对方的感受;
  • 用认知共情覆盖情绪共情,思考对方需要什么、我能够为他提供什么。

2)多聆听,少评判,试着去理解和接纳。

比如:
  • 不要自作主张,而是多提具体问题;
  • 不要妄加评论,而是表达鼓励和关怀;
  • 不要急于建议,而是提供支持和援助;
  • 放下自己的表达欲和主导欲,而是尊重对方作为一个主体的自主性。

3)通过有效沟通,让交流变成双赢。

我在2018年提出过一个「沟通金字塔」,它由硅谷创业之父 Paul Graham 的「反驳金字塔」调整而来。


↑ 这是 Paul Graham 的「反驳金字塔」



↑ 这是我调整之后的「沟通金字塔」

这是我对自己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希望能够做到「有效聆听」的基本前提。

另一个比较完整的要求和规范,是上周四的这篇文章:
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沟通者?

其他关于聆听和沟通的文章,可以参看:

每个人都需要被看见

人际交往中的黄金法则

为什么有些人害怕麻烦别人?

多聆听,少评判


与大家共勉。



——  闲聊时刻  ——

今年会照例做个微信红包封面,周末或下周发出来(要看多久能通过审核),大家敬请期待哟。

祝大家新的一年,万物更新,生机勃发。


微信调整了推送规则
如果你想第一时间看到我的推送
欢迎将我星标



————

这是近期的其他文章:

2024年,我的一点小建议

我的思考工作流(2024年版)

心情不好时,请打开这份清单

对我帮助最大的三个习惯

越早知道越好的8个道理







THE END

-  晚  安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2024种草指南:10个超有趣的小众旅行灵感!健康|如何防血栓远离中⻛?这4种天然抗凝血剂来帮你~我们用3000多道测试题,帮你找到了最聪明的大模型《2023未来就业报告》发布:未来五年,哪些专业的就业前景会更好?1月哪些东西值得买?别错过绝佳购物月,帮你在一年内省钱停掉娃的“鸡肋”兴趣班,最后只留下这个小众的!比钢琴好坚持,还帮我省了一大笔钱成年人最难得的能力:钝感力上海交通大学:2023中国候鸟式养老冬季栖息地适宜度指数报告2024年,是时候拓展自己的创业投资能力,迎接未来新挑战《疏影 - 兰》今日开课|《数据/商业分析求职实战·基础班》即将截止,帮你掌握核心技能,高效斩获心仪Offer!比努力更重要的,是沉静思考的能力比橙子更好剥、比橘子更好吃!中国沃柑看广西,广西沃柑看武鸣!伴侣多做这个小动作,真的能让你更快乐 | 研究实锤一个人最了不起的能力,是管理好人生半径净空法师: 清净平等觉就是佛上海交通大学:2023中国候鸟式养老夏季栖息地适宜度指数报告不一样的感恩节荐号丨成年人最难得的能力:钝感力1月哪些东西值得买,帮你在一年内省钱地理视角,帮你更通透地理解三国历史资深设计师才知道的买衣服门道,帮你避开90%的坑!大胸显胖,小胸空杯?这款爆火的「豆乳内衣」,帮你一秒「换胸」我们用3000多道测试题,帮你找到了最聪明的大模型 | 文末附下载比哈佛文凭更能征服麦肯锡和高盛的,是这些你从没当回事的能力......40个小技巧,帮你Java性能优化[汽车] 一个极度小众的杂牌燃油车车主聊一聊:你买过啥小众的数码产品?30岁提前“垮脸”?有它在,帮你稳住年轻态美哭了!大人、小孩都想要的“圣诞礼物”,帮你准备好了!未来不缺答案,缺的是这样的能力IRS推出免费在线报税工具,帮你省钱!佛乐: 《一声佛号一声心》这个脚本,帮你一键整理骑兵or步兵!a spirited cat video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