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接下泼天富贵的哈尔滨,与她不为人知的百年努力

接下泼天富贵的哈尔滨,与她不为人知的百年努力

财经

酷玩实验室作品
首发于微信号 酷玩实验室
微信ID:coollabs


今年冬天最大的赢家,莫过于哈尔滨。

2024年元旦3天假期,哈尔滨笑拿“3天60亿”的旅游业季。三天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实现了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

等于说,平均每个游客,在哈尔滨3天内,每天花了600元钱,对于一个城镇居民人均日消费支出在55.9元的城市,游客惊人的消费力很明显刺激了哈尔滨经济的复苏进程。


纵观2023年,根据1月26日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哈尔滨一共接待了游客1.35亿人次,同比增长145.78%。同时,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692.45亿元,同比增长239.03%。


由于哈尔滨2023年的GDP还没出,如果我们将哈尔滨2022年的GDP *预期增速进行估算:


2023年哈尔滨预期GDP :

5490.1亿元*105.4%=5786.6亿元


那么,旅游总收入1692.45亿元占了总GDP的29.2%。


虽然说旅游收入不能等价于旅游的GDP贡献(GDP算的是增加值部分),但我们也可以看出,现在旅游业很明显已经成为了哈尔滨的主要经济引擎。


而且,旅游引擎的转速,还没被彻底拉满。


哈尔滨的供应,依旧跟不上愈发疯狂的冰雪文旅需求。



01

哈尔滨接下了泼天富贵


比如说,在2023年,已经预期到了游客增长的可能性,冰雪大世界在开园前就进行了升级扩建,最终的占地面积有八十一万平方米。并且增加了人员、设备来做好准备。


结果,还是没预料到这泼天的富贵直接把景区砸“瘫痪”了。


界面新闻的《流量唤醒哈尔滨》中,就采访了这么一个事情:

第二天下午2点多,李宁来到冰雪大世界,打算找网红大滑梯的排队队伍,她走了很久,“快出园了,也没看到队伍尾巴在哪。”又去找网红摩天轮的队尾,发现了队伍中一块指示牌,写着“预计人数1500人,等待时长7小时”,指示牌后还排着老长的队,李宁决定放弃。


为了照顾好热情的游客,也就是“南方小土豆”,哈尔滨也启动了“宠粉模式”


游客说想看兵马俑冰雕,管理方立马请冰雕师来雕。



小孩调皮把冰雕龙牙拔断了,管理方选择不予追究,请人给修了,理由是冰雕就是消失的艺术,冬天过了也化了。



除了“冰雪大世界”外,为了“讨好”游客,哈尔滨市政府也动用各种关系来丰富旅游资源。


游客觉得哈尔滨景点不够丰富,文旅局就把远在深山里的鄂伦春族请到中央大街与游客互动;游客觉得哈尔滨夜景不够好看,哈尔滨把沈阳人都不怎么见过的飞天凤凰给借了过来。



类似“欠人情”的事情此起彼伏,有人统计,哈尔滨为了丰富旅游体验,找内蒙古借了骆驼,找鹤岗借了丹顶鹤,甚至还找俄罗斯借来了模特。



有的网友想在哈尔滨见到网红“陈泽”,文旅局一通电话下,陈泽成了哈尔滨的必玩旅游景点。



除了官方的细致招待,哈尔滨本地民众也展示出了自己的热情与诚意。


小土豆吃铁锅炖,全街停电,老板直接打市长热线要求恢复供电。



糖葫芦专“宰”本地人,见到南方游客免费送:“一串糖葫芦卖本地人15元,卖小土豆2元钱。”


破例让游客燃放烟花爆竹,马路边就是警车和消防车维持秩序。



不得不说,在政府与民众的配合之下,这次泼天富贵,哈尔滨确实接住了,而且可以预期,哈尔滨在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上,已经走出了一条独立且成功的道路。



02

坐不住的所有人


哈尔滨火了之后,其他文旅局都坐不住了。


很多网民觉得,哈尔滨的成功,来源于其对流量的把握,能玩得懂抖音最热的梗,于是纷纷催促当地文旅局“重用00后”,靠恶搞破圈。


比如说贵州文旅局的恶搞视频,让无牙仔在贵州知名旅游景点上跳舞。



最为离谱的则是河北文旅局,受到高人指点之后,将“鸡你太美”改成了“冀你太美”,谐音烂梗收割了全网流量。



虽然文旅局的这些“不正经”的创新受到了网友的一致好评,但并没有对当地旅游产业产生出质变效应。


就算连河北文旅局,把流量做成点赞、转发双10万+,也依旧无法撬动旅游业季么?有没有可能,网络上对哈尔滨成功的理解,产生了误会。


大部分人把哈尔滨的成功,仅仅总结出了表层原因,也就是流量模式:网络流量造势、政府服务到位、地方百姓热情,觉得做到这3点,就能创造出一个现象级的网红城市。


或许在短期内,确实能对旅游经济产生刺激作用,吸引大量游客因为好奇而来。但我们将时间轴以年为单位拉长,会发现这样的刺激方式,或许是一把双刃剑。


比如说,2023年首个依靠流量模式走红破圈的,或许是旧重工业城市——淄博。通过宣传淄博烧烤的好吃、服务到位、政府热情,让周边的游客坐着高铁蜂拥而至。


在百度地图发布的《2023年五一假期排队大数据》中,淄博“八大局”名列榜首,甚至超过了长城、天安门、迪士尼。



但把“烧烤”作为一个城市的名片,可替代性确实太强,随着淄博烧烤火了之后,我在绝大多数城市,都可以在外卖平台点到名为“淄博烧烤”的煎饼卷烤肉套餐,味道也差不了太多,那需要坐高铁几个小时才能到的淄博,对我的吸引力也就会随时间渐渐下降了。


比方说九派新闻的《淄博烧烤流量退潮后:营业额降至四分之一》一文中,就说了几个案例:


4月,淄博烧烤的特点在于烤肉要就小葱,用小饼卷着吃,所以李毅投资了小饼的生产机器,但热度退潮的速度比想象中快。6月底,等李毅将厂房装修完善、一切准备就绪时,已经过了供不应求的阶段,他的产品最终走向滞销。


还有一位刘静,她店铺11月的营业额仅仅只有5月份的四分之一。到了冬天,不少“年轻”的烧烤店转让、歇业,烧烤的上下游也受到了冲击。


所以说,成为网红城市,只是刺激产业的第一步,后续怎么运作流量,保证流量留存,是一个更大的问题。除了流量留存问题,游客看不到的“管制问题”,其实也会影响着流量之后的旅游成效。


比如说10月3日,河南南阳举办了迷笛音乐节,当地政府也表现出了极大的诚意,为乐迷大开绿灯。可相应的安保方案没有健全,当迷笛音乐节结束后,有乐迷发现周边村的一些村民,明目张胆地进入园区偷窃。


“拿你个灯啊,帅哥”



有的甚至直接开着小皮卡进园区偷电脑、音响啥的,不知道的以为是来进货的。


如此恶劣的事件,就因为安保环节的缺失,让流量变成了负面流量,吞噬了未来的旅游成长可能性。


就算是流量、治安、配套措施都做好了,旅游深度、旅游底色不足,也无法产生像哈尔滨旅游一样的超预期效应。


比如说2023年大热的“贵州村BA”,带动了贵州的乡村经济,但全国级别的流量曝光,并没有带来绝对的超预期增长。


2023年,贵州省接待旅游人次、旅游总收入、游客人均花费分别恢复到2019年的113%、119%和105%,甚至可以说是不及预期。


同样还是线上线下的问题,我在短视频里能看到贵州村BA有什么好玩的、猎奇的,我再去线下一趟并不会增加我太多的体验感,那如果我是追求贵州本身的自然美景体验,有没有村BA的流量,我都会有去的想法。


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2023年,可以说是网红旅游大年,从“周边glamping”到“citywalk”,“从5天爬五岳”到“特种兵旅游”,这些旅游现象的持续性都很差,可以说只是昙花一现的“流量彩票”。


那哈尔滨究竟牛逼在哪呢?



03

哈尔滨的旅游之殇


很多人说哈尔滨“接住了泼天的富贵”,也有人说哈尔滨成了“网红城市”,但我觉得哈尔滨的成功有其必然因素,并非一蹴而就的。


其实,在17年之前,哈尔滨因为一些旅游团、出租车、KTV、酒店乱象,被一些游客称为“宰客之城”。


首先是旅行社价格虚标,套餐上看起来价格便宜,但实际到了哈尔滨后各种诱导消费、货不对版的情况层出不穷。


如在2004年,有个游客王小姐报名参加了哈尔滨响水河二日游,除了饭菜差等问题之外,行程表上原本安排他们去“中华牡丹园山庄别墅”居住,结果到了地点,才发现是土炕农家乐。



类似这样⬇️


而且,价格还极不透明,你不知道到底要花多少钱。


2005年,哈尔滨发生了数十起与黑酒吧有关的刑事案件。


因为当时网络交友火了,黑酒吧便请了一些女酒托,在网上聊天,把小伙骗到哈尔滨喝酒,然后收取高额酒费,不给钱就揍,轻者遭恐吓打骂,重者被致残致死……



比方说一个小于,是从南方来哈尔滨做生意的,7月的一天,在旅店没事干,就到附近网吧上网,认识了一个“大眼美女”的网友,便相约到哈尔滨南岗区XX酒吧聊天,点了几罐啤酒、红酒后,小于十分开心,准备离开后,老板拿了张单过来:“一共1400元”


由于小于身上只有200多块,便跟老板吵了起来,老板遂叫来打手群殴,结果一不小心把小于打死了,打死了怕追责,老板干脆把小于碎尸了。


宰客不成,这下真宰客了。


同样的,你也不清楚,一个在其他地方看似免费的东西,在哈尔滨究竟要不要钱。


有个网友去中央大街散步,看到一个米老鼠在冲他摆手,她便高兴地去与米老鼠合照,拍完照后,米老鼠拿出了一张牌子,上面写着:“残疾人基金,收费十块。”



2006年,有个山东小伙郭先生,下火车后想着顺便剪个快剪,看到有个发廊挂着“5元理发”的招牌,便进店,再次找店员确认,店员拍着胸脯担保:“剪头5元”



但剪了一半,小郭发现这剪的也不行啊,脑袋剪得坑坑洼洼的,便让理发师暂停。

理发师说:“暂停可以,要20元。”


小郭觉得可以,到前台结账,服务员说:“一共300元。”


因为理发确实是5元,但洗头、洗脸、洗手、按头、捏肩膀都要收钱,小郭没问罢了。最后,小郭跟服务员讨价还价,交了160元,带着剪了一半的头型愤怒地离开了。


但不管怎么样,最坑的还是过去哈尔滨的“黑出租车”。你坐上这些黑出租,就跟进了量子切糕一样,你测不准2公里的距离,究竟是付200元还是2000元。


在2017年之前,哈尔滨的本地人都知道,下了机场,一定得坐机场大巴,不能坐周边的出租车。这些小范围的黑恶事件叠加,就会产生对哈尔滨严重的舆论刻板印象,间接冲击哈尔滨旅游业,忍无可忍的哈尔滨政府,决定重拳出击。



04

哈尔滨的反击


2017年4月,张庆伟刚刚履任黑龙江省委书记,就决心解决哈尔滨黑车问题。看起来是个小事儿是吧,那为什么要出动省委的力量呢?


首先,在17年的时候,网约车、地图导航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很多游客到了哈尔滨,想的就是多花点钱,叫个出租车直达目的地。


可黑车的普遍存在,让游客不敢来哈尔滨旅游了,2公里收你100块,谁敢来啊。黑车多了,正规车没生意,就会转去做黑车,黑车就更多了,游客更更不敢来了。


由于“黑车”泛滥,到2014年初,出租车司机的月收入已降至三四千元,而哈尔滨的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295.92元。收入没有吸引力,出租车司机便转行做黑车。


哈尔滨交警在查处黑车的时候,发现黑车的数量并没有显著减少,究其原因,是营商环境,黑车背后,已经彻底产业化了,并且在政府内部也有了保护伞。



首先,地方黑社会会向当地的出租车、货车,在人流量大的地点收取保护费。


出租车在火车站、机场、景区这地方交保护费,很好理解,这地方来活儿多,如果你想赚钱,你就得在这经营。


另一方面,黑车也愿意交保护费,因为这样交警就不会查你。


举个例子,黑出租在车上贴带“福”字的红苹果,字朝车外的“禁止吸烟”等,被买通的交警就知道这些车交了保护费,就不会查这些车。


交纳保护费的截图,图源:ZAKER


货车也是同理,交了保护费之后,可以超载、超速、闯红灯、在大街上横冲直撞,还不被扣分,就跟充值买了游戏会员一样畅快,结果就是,这些货车被当地人叫做“疯狂大货车”。



那么,又是什么手眼通天的人物在保这些黑社会呢?答案就是当地公安局的管理人物。


在出租车这边,2017年1月25日,哈尔滨市纪委、监察局发布了《关于严厉查处非法营运出租车辆及对相关人员处理的通报》。通报显示:截至2017年1月24日,共计查获非法营运车辆124辆,调查涉案人员39人。其中,对涉嫌违法人员行政拘留3人、刑事拘留3人,查处违纪公职人员8人。


在货车这边,2018年6月25日,哈尔滨市纪委监委公开通报了122名领导干部及公职人员为“疯狂大货车”充当“保护伞”的案件。这122位公职人员中,出自公安系统的就有108人,其中交警达100人之多。



哈尔滨的交通运输局在当时被称为“系统性腐败”,其中支队长王洪生、政委李伦、法制科科长徐文平;副调研员肖明虎,若干名大队长都均因腐败寻租问题被处分。

至此,哈尔滨的黑出租现象才暂告一段落。


天价出租的事件,也越来越少。有人在2019年问:“哈尔滨还有黑出租吗?”


一个本地人的回复是:


当交通网络健康了之后,想要吸引游客,下一步就是优化营商环境。


为了应对天价宰客问题,黑龙江整治之余,还成立了诚信基金。


因为游客怕取证、申诉手续多麻烦,所以只要投诉了,黑龙江直接用这500万元的基金先行赔付,再慢慢去查实。



随后是重拳打击各类旅游乱象,制定了严格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


举个例子,如果你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的,赚1万,那咱们就罚1~5万。



结合2016年,我国开始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鼓励东北创新。到2021年,大力鼓励“冰雪运动”,推动冰雪旅游项目。


理论上来说,拥有冰雪大世界、历史名胜众多的哈尔滨应该在此期间就爆发了,但十分不巧的是,因为全球疫情问题,哈尔滨旅游产业的涌现期被延后了。


2022年之后,黑龙江省领导班子换届,更加年轻化,也更有动力去振兴哈尔滨经济。他们依然是选择优化旅游的营商环境。


比如说,面对近期大火的旅游市场,交警部门的工作方案是“一景区一策”,增加出动的部署警力之外,也根据不同景区的车流、人流状况进行调控。围绕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风景区、中央大街等热门景区实施大客流交通保障方案,日均出动警力2500余人次,警车400余台次。


像这样出动警力保证交通的方式,有些三四线城市的市政力量是很难做到的。



而这些只是政府层面的看不见的努力。但在哈尔滨的城市底色层面,我觉得哈尔滨不止会做一个网红城市,并且很有可能完成彻底的产业转型,做好短期流量与长期运营的交接。

05

哈尔滨旧日的辉煌


首先,作为旧日“共和国的长子”,率先靠重工业发展的哈尔滨,其基础设施和交通肯定不会差,5个小时能从北京朝阳坐高铁到哈尔滨西站。便利的交通,是刺激北京、上海等高线城市游客流入哈尔滨,而不是去阿尔卑斯体验雪景的根本原因。


第二,是哈尔滨的旅游资源积累极其雄厚,旅游产业素养很高。


在冰雪大世界之前,哈尔滨就有了冬天赏冰雕、冰灯的先河,从1963年开始,哈尔滨市第一届冰灯游园会在兆麟公园开幕。



而随后数十年的发展,让哈尔滨旅游产业详尽刻画了游客画像,究竟如何组织冰雪展,游客喜欢什么,需要如何管理、准备什么预案,这些都是哈尔滨的历史经验。




1999年,为了迎接2000年千禧年的到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园,又导致全城涌入,依靠着成熟的经验,逐渐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冰雪旅游胜地。


第一届冰雪大世界


随着版本不断迭代,直到2023年,假设你们是园区高管,你们遇到了一个游客多到要“排队7小时”的现状,你们要如何组织工作人员维护秩序?他们该吃什么?喝什么?哪里上厕所?东西丢了怎么办?发生拥挤踩踏怎么办?


是不是想想就头疼?但实际情况是,冰雪大世界的舆论上,基本没有出过这种问题。


闹得最厉害的应该是退票事件,但冰雪大世界巧妙应对,主动退票、道歉,并安置好游客,反而得到网友点赞。并不是什么某个工作人员突发奇想解决了危机事件,而是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市场营销部副部长孙泽旻所说:“冰雪大世界已经举办20多届,各种应急预案都有。”


因为旅游公关,乃至许多市场消费公关都会遇到这么一个问题,顾客舒服了,是不会给好评的,但顾客不爽了,一定是会骂街的。


但哈尔滨面对泼天的流量,中央大街、圣索菲亚大教堂、伏尔加庄园之类的景点,面临的问题最大或许只是“供不应求”的市场调节问题,没有什么负面事件,足以说明其产业的运作有序。


第三,是哈尔滨有独特的文化,最美的风景的确是人。


很多人看短视频觉得,哈尔滨人太热情了,送这送那的,有十分显著的东北文化色彩。


但这也塑造了哈尔滨的文化独特性。


黑龙江作为昔日的工业重地,在如今其教育普及程度依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由于黑龙江这个地方处于多国交界地带,与俄罗斯、日本相近,所以也较早地进入了工业化阶段,间接让哈尔滨的老一辈率先得到了更高的知识教育,以及文化接受度。


就像美国前贸易总代表查琳·巴尔舍夫斯基说的:“我的母亲多次提到过,在上个世纪上半叶,哈尔滨的人文环境比欧洲更宽松,那里有自由发展的经济环境,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和最高水平的音乐会,中国人和犹太人像个大家庭一样融合在一起。”


而且,由于大批俄罗斯人久居哈尔滨,也推动了哈尔滨的艺术发展,哈尔滨是联合国认定的“音乐之城”。



在一战期间,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大批俄罗斯人、犹太人迁居到哈尔滨,流亡的贵族、资本家、高级知识分子在哈尔滨开始定居,并且修建教堂,让哈尔滨成为了一座具有国际视野的都市。


十月革命后,在哈尔滨的俄国军人


东正教神父与哈尔滨老百姓


白俄老爷坐黄包车


白俄人与哈尔滨人打拳击比赛


这种悠闲、乐呵、积极的哈尔滨生活氛围到了新中国时期,也没有改变。


你可以看到70、80年代的哈尔滨人悠闲地在公园里划船。



年轻人在湖边glamping约会。



在海边密密麻麻地游泳划船。



在城市里骑行、CityWalk。



升旗跳舞。



一派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


直到国企倒闭,大下岗之后,哈尔滨的热情才渐渐被经济的冰雪所覆盖。


有人说哈尔滨玩懂流量了,玩明白了,知道怎么“宠游客”了,我觉得只不过是经济的春风以产业转移的形式吹到了这里,哈尔滨人体内的基因恰好从冬眠中复苏了。


充满艺术、闲暇、热情的居民生活方式,其实是吸引游客最重要的一环。


小红书总有人说,哈尔滨人太能说会道了,哈尔滨再内向再i的人,出了哈尔滨,都是个热情的e人。


总结而言,哈尔滨治安管理得当、基础设施足够好、旅游景点文化底色足够深刻丰富、居民素养够高够具有特征,才是哈尔滨在流量之下,所看不见的冰山。



06
旅游,是老工业城市转型的出路么?

在我看来,旅游为啥叫资源,是因为它也能被消耗。


我们可以把旅游产业的发展简单总结成有三个阶段:


// 阶段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文物吃文物


一个地区天然地就有文物古迹,大海、雪山啥的,都不需要怎么加工就会有游客来欣赏。


这种模式天然就是旅游圣体,只要硬基建(机场 公路 货车)到位了,就可以进一步增加游客和投资的引入。最典型的就是泰国。


就好像文明6中的自然奇观,只要你的城市坐落在珠穆朗玛峰周边,你就可以自动获得信仰值。



但现实中,这种旅游模式的严重问题在于,它做不大。


一个小旅游景区,游客来走马观花一下,本地人能开个售票站、搞个卖烤肠的、小卖部、导游、保洁、缆车、拍短视频的、拍婚纱的、运货的,这些的就业加起来能有1万人不?


而杭州一栋写字楼,所带来的就业总量以及衍生的支撑就业量,那肯定不止1万人了。


要想做大就涉及到在固有旅游资源基础上的扩大投资,比如最典型的操作就是,围绕本地的一段古代历史,修古街,建古城。


这种模式即便抛开债务包袱不说,它最大的问题,就是千篇一律。


你在厦门环岛路,能吃到的轰炸大鱿鱼,味道一定跟海南没有区别。


千篇一律的步行街、酒吧和弹吉他的大学生、招呼你喝酒的小哥、卖你玫瑰花的大妈、一瘸一拐的乞丐、缆车上去、索道下来,还能吃一根烤肠+康师傅方便面。


这时候,原本属于本地的独特体验就被稀释掉了,也就是旅游资源就被消耗了。


游客心生疲惫,“早知道还不如在家里待着”,或者想着开始寻找冷门景点了。


这时候,所有旅游城市就要进入阶段二了。


// 阶段二:生活方式


那些举债建古城地方官员,其操作虽然令人喷饭,但不得不说,他们还是抓住了一个有关旅游的本质问题:


游客不是来走马观花乃至寓教于乐的,游客是来跨越时空寻找一种跟日常不同的生活方式的。


去阿尔卑斯滑雪,去伦敦看足球,去东京感受热浪。


这对于哈尔滨、淄博这类的旧重工业城市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挑战在于,在当年工业开发的过程中,原本的自然景观和名胜古迹必然会遭到一定程度的消耗乃至破坏。


但旧重工业城市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人文积淀深,由于工业化率先发展,就要求工人接受教育;

2、基建发达,工厂需要运货,催生了马路和铁路的交通网络发展;

3、最重要的是,软设施丰富,工人在工业初级阶段有购买力,结合本地地理文化,必然会形成一些本地特色服务业。

而淄博政府就是围绕本地的烧烤服务业,整治环境,加码营销,为游客提供了这样一种不一样的生活方式。


淄博的交通位置十分优良,往北是北京、天津,往南是杭州、上海。一二线年轻人多,“淄博烧烤”成为了淄博的一张名片。


用流量催化这张名片,然后服务好年轻人周五到周日小三天的旅游休闲生活



淄博打响了名片,虽然有些昙花一现(毕竟烧烤这种服务业的门槛实在太低),但也给许多重工业城市指引了方向。类似的还有石家庄,拿出的名片是“摇滚之城 Rock Home Town”,虽然引发了一些叛逆青年的反弹,但是思路是这么个思路。


而哈尔滨我认为已经彻底实现了二阶段,已经可以把旅游当作重要的支柱产业了。


哈尔滨拥有的优势是为期3个月的冰雪经济。经此一役,哈尔滨美丽的雪景、人性化的服务、热情的居民三位一体,已经让许多人都把哈尔滨与冬天必去景点结合在一起了。


如果哈尔滨能把国企时代那种本地人避暑休闲的方式再搬出来,流量+服务,滑滑小船、玩玩水上乐园,就有望再获得3个月的“避暑经济”。


但做到如此,还不够,哈尔滨甚至还有望进入到阶段三。


// 阶段三:灵魂归宿


美国人喜欢自称为山巅之城,在圣经中的原话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将成为一座山巅之城。所有人的眼睛都在看着我们。”


意思大致就是美国文化得天独厚,有吸引力。这句话虽然是在吹牛逼,但放在旅游业,确实存在着这么一种山巅之城,就是大家不止希望来这里旅游,甚至还希望在这里定居、养老,把自己的下半辈子交代在这里。


或者说得浪漫一点:“把这里当做灵魂归宿。”


比如说迈阿密。


迈阿密是佛罗里达州的一座城市。说佛罗里达因为其形状,被称为美国之吊。



当然,佛罗里达人之奇葩、随意的生活方式,也十分之吊。


比方说在医院等得不耐烦了,佛罗里达男子偷了辆救护车回家。



又比如说,佛罗里达男子因为用披萨攻击父亲被逮捕。



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造就了人们对“佛罗里达人活得随性”的刻板印象。


迈阿密更是佛罗里达皇冠上的明珠,热带风情,无拘无束的老墨,时刻整活的城市,让你每天都感觉自己生活在一个都市动物园之中。



由于其独特的文化色彩,让迈阿密吸引了大量移民,成为了全美人口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


比方说罪恶都市的灵感城市,就来源于迈阿密。



还有《迈阿密热线》,其色彩风格就取材自迈阿密的拉美人聚居区。



为什么像这样一个抽象的地方会成为全美甚至全球的旅游胜地?


我觉得这背后是现代都市生活节奏,与人类这种东非大草原懒散直立猿的本性,存在着根本性的冲突。


“我不知道我理想中的生活是怎样,但肯定不是996到点去吃预制菜。”所以我们几乎是本能地在寻找一个可以让自己懒散、随性,不遵守大城市的规矩的地方,去安排我们下半生,即便暂时无法长期定居,也要把心安放在那里。


在中国,有没有类似的地方呢?


我觉得至少有一个地方已经进入了阶段三,那就是云南的大理。


首先云南的文化底色同样也是随性自然,云南人身上有一种独特的松弛感,你总能听闻云南人吃菌子住院的新闻,云南人在互联网上整活的能力即便放眼全球也是相当炸裂的存在。


其次,是云南大理地处于边境地带,除了景色美好,能生产咖啡和茶叶这种闲暇食品之外,较为宽松的管制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促进了多民族的文化交融。



较低的物价,就可以享受到大理美好的风景,让云南也在早期成为了穷逼中国嬉皮士的驻足之地,在这些流民自发开发完云南文化之后,经由媒体长时间的发酵。


热门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也是在大理拍的


如今也是数字流民的定居之选。



我们借由这两个例子,可以总结出几个因素:文化独特有趣 ;生活轻松多彩;物价较低; 旅游资源丰富;气候宜人。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家乡成为全球工业中心或者高科技之都,但这种天生需要集中提升效率的产业,没有任何可能扩展到中国的所有地方。那么,发展好旅游业,用自己的自然资源名胜古迹乃至生活方式,服务好在别的地方赚了钱的人,就成为了中国很多城市必然会走上的道路。


“你可以不在这里赚钱,但你必须在这里花钱。”


那么,哈尔滨有没有这个潜质呢?我觉得很有可能。


首先,东北人就是天生的喜剧人,只要不挑衅东北人,东北人的讲话方式本身就十分逗乐有趣。比方说你看看现在抖音快手比较火的聊天主播,基本都是东北人。


而东北物价低、哈尔滨地价便宜、医疗水平较为发达,加之哈尔滨政府治安治理得当,让哈尔滨成为一个潜在的宜居地点。


难题在于,哈尔滨夏日的生活,尚未被开发出来,比方说我到夏天的哈尔滨,最大的想象就是凉快,但在冬天的哈尔滨,我的想象就是玩雪、小土豆、看冰雕等等,但冬天又太过寒冷,导致哈尔滨冬天的出行欲望降低。


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如果哈尔滨变成了北欧,或者是中国北佛罗里达。在哈尔滨可以买上一套小房子,拥有独特的社区氛围,那么或许哈尔滨就能达到第三阶段,成为大家彻底的宜居之选。


只能说道阻且长,让我们拭目以待!



酷玩实验室整理编辑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酷玩实验室(ID:coollabs)
需转载,请后台留言



酷玩实验室视频号
热点视频推荐↓↓↓
道阻且长,拭目以待!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泼天富贵!澳洲2亿乐透巨奖被2人瓜分!官方全网搜寻另一位神秘获奖人!醒来账上多了1个亿,这是什么感觉?年入400亿!哈尔滨爆火的“泼天富贵”,全留给这个小县城了俩月4650套房!哈尔滨楼市“泼天富贵”要来了?你的心防有多重?一分钟测出不为人知的心理“面具”2023 年崭露头角的 7 款不为人知的 Linux 发行版 | Linux 中国承包整年好运!包妈和田玉/朱砂溯源直播,泼天富贵惊喜送不停!莲花味精接住了泼天富贵好羡慕,21岁的她接住了李娜的“泼天富贵”!魔幻!爱马仕继承人800亿遗产全部留给园丁?突降泼天富贵惊呆网友!“泼天富贵”就在今天!澳洲强力球迎$1.5亿巨奖,华人排长龙争当“锦鲤”半夜惊坐起:迎接泼天富贵雨,投资只需做到这一点?十一月和十二月给王友琴博士的礼物与问候:既是对过去的记忆,也是对将来的希望B站9.8分纪录片寒假必刷,专门为孩子揭晓紫禁城里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繁花》经济爆火,谁接住了“泼天富贵”?专家学者看大陆经济超美 (图 smh)哈尔滨的“泼天富贵”,留不住多久了!城市旅游热的“泼天富贵”,哈尔滨啤酒怎么接?甘肃,就是想要一个泼天富贵!truth还有个时变性/人能得到碎片factsGPU的“泼天富贵”,英伟达一家吃不下英国顶级豪门少爷12刀捅死挚友:泼天富贵铁窗泪张郎郎:关露及其他赚翻的哈尔滨,快把本地人逼哭了!软件发展史上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女生内裤的这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你一定要知道2024,AI芯片大厂绝对厮杀,泼天富贵人人有份!我的1976年甘肃麻辣烫走红复盘:淄博作业抄得好,泼天富贵少不了别再卷你们的文旅局长了:泼天富贵哪有那么容易真不是淄博尔滨命好,先天不足的天水接不住这泼天富贵京东、小红书争抢春晚“泼天富贵”哈尔滨,泼天富贵之后泼天富贵!列治文华人小伙独中5800万加元大奖!要去学吉他...中产遭遇背刺?揭秘马耳他移民不为人知的一面哈尔滨启示录:抓住流量时代的“泼天富贵”,2024重新定义国潮文旅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