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计划全面禁售一次性电子烟;我国科学家实现植物基因组部分人工合成 | 环球科学要闻
将环球科学设为星标
周一至周五
第一时间掌握
最新鲜的全球科技资讯
此前,研究人员已经实现了多种细菌的基因组全合成,并即将完成酿酒酵母的基因组全合成。然而,多细胞生物的基因组合成一直是一大挑战。据《科学》新闻(Science News)报道,近日,我国科学家首次部分合成了苔藓植物小立碗藓(Physcomitrium patens)的基因组,相关论文发表于《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小立碗藓的完整基因组大小约为酵母的40倍,该研究为合成苔藓基因组计划(SynMoss)及人工合成其他多细胞生物的基因组奠定了基础。
苔藓基因组包含26条染色体,研究人员选择了18号染色体的短臂进行改造。他们移除了其中的转座子、添加了标签、交换了基因位点并替换了终止密码子。最终,研究人员成功将该部分染色体的长度缩短了56%,并将改造后的苔藓细胞培育成了完整植株。该植株大小、形状等表型与普通苔藓无异,并且长出了繁殖结构,能产生孢子。不过,基因组改造区域某些基因的表达比正常苔藓更为活跃。该研究证明了转座子对多细胞真核生物并非必需的观点,研究人员也将继续尝试改造18号染色体的其他部分,甚至是合成整个苔藓基因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计划在未来10年内实现该目标。(Science News)
当地时间1月29日,据BBC报道,英国政府计划取缔一次性电子烟,禁令可能在明年初生效,以解决儿童、青少年吸电子烟人数上升的问题。现在,电子烟通常被认为比普通香烟的危害要小得多,而且在帮助成年人戒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成年人选择使用电子烟,18岁以下的使用者也逐渐增多,尤其是一次性电子烟。相比于可重填充电子烟,一次性电子烟通常具有色彩更为鲜艳的包装和诱人(比如水果味)的口味,因此被指控引诱青少年购买。此外,一次性电子烟经常被当作垃圾丢弃,且很难回收,因为它们部分是塑料,且含有铜线和锂离子电池。但对此,有人担心,这或许会让一些消费者转向使用非法一次性电子烟,而其中可能含有危险化学物质。
另外,其他一些国家也计划禁止一次性电子烟,包括澳大利亚、法国和德国。目前在澳大利亚,人们只有在医生的处方下才能合法获得含尼古丁的电子烟。新西兰也在2023年12月对一次性电子烟出台了严格的新法律,包括限制其尼古丁含量。(BBC,New Scientist)
当地时间1月30日,福泰制药(Vertex)公司宣布,其非阿片类急性疼痛药物VX-548在治疗中至重度急性疼痛的3期临床试验项目中达到了试验的主要终点。福泰制药表示,VX-548目前已在美获得治疗急性疼痛的突破性疗法和快速通道资格,计划于今年年中前向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提交新药申请。如若获批,VX-548将成为二十多年来首款能替代阿片类治疗急性疼痛的药物。
VX-548是一种选择性钠离子通道NaV1.8抑制剂,与阿片类药物不同,它不作用于大脑,只对周围神经起作用,因而有望避免成瘾。共1118名腹壁成形术后患者和1073名拇囊炎切除术后患者参与了该3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患者接受VX-548治疗后,0~48小时的疼痛强度相比于安慰剂有显著改善,达到3期临床试验主要终点。此外,VX-548也能比安慰剂更迅速地起效和有效缓解疼痛。在长达14天的治疗中,VX-548显示出了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无药物相关严重不良事件。不过,在与氢可酮(一种阿片类药物)和对乙酰氨基酚的组合药物对比时,VX-548并未显示出更佳的效果,因此未能达到该次要终点。(Vertex)
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根据不同场景,以不同节奏执行同样的动作,许多动物也会根据伴侣或其他环境线索控制发声节奏。近日,一项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的研究显示,大脑会改变动物对绝对时间的感知处理以适应实际需求。
研究人员选择了一种褐鼷鼠(Scotinomys teguina)作为研究对象,它能发出一串音符,在数秒时间内,这些音符会逐渐拉长,就像歌曲一样。而且,褐鼷鼠之间还会通过歌声相互应和。为了研究其大脑神经回路如何控制歌曲节奏,研究人员在模拟与之二重唱的同时记录并分析了其口面运动皮层(OMC)的神经活动。研究人员发现,OMC的神经元参与了一个名为“时间缩放”(temporal scaling)的过程,能随着歌曲持续时间而延长或缩短神经元的放电间隔,即以相对百分比的方式编码相对时间。这一发现为大脑如何控制发声交流提供了新的见解,同时还有助于解释大脑的其他部分是如何计算时间的,以使我们能够相应地灵活调整各种行为。(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人们一直知道人工光能吸引飞虫,但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一直不明。之前有研究提出,昆虫可能将人工光当成了一条逃生路线,或是昆虫被光源致盲,此外还有很多其他理论。近日,一项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指出,人工光可能会破坏昆虫相对地平线的准确定位能力。
研究人员利用高速红外相机追踪了昆虫在自然环境和实验室环境下的三维飞行路线。他们研究了一系列光条件(包括点紫外光源和散射紫外光源)下的各种昆虫,包括飞蛾、蜻蜓、果蝇和天蛾。结果显示,昆虫有一种“背部光反应”,即通过纠正自己的飞行路线来使背部朝向光源。对于太阳这类自然光源来说,这种反应能让昆虫准确定位地平线,以保证稳定的飞行路线。但研究人员指出,人工光会导致它们持续对飞行路线进行修正,导致昆虫眩晕并出现我们认为受到人工光吸引的行为。这些研究结果或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何飞行昆虫喜欢聚集在人工光周围。
撰文:王馨仪、黄雨佳、王怡博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