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开始羡慕月嫂、外卖员收入? 当蓝领的职业价值被重估
【导读】近期,《2023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发布,其中“蓝领与白领收入差距持续缩小,月嫂、外卖员等职业收入居前列”的分析引发热议。一方面,对蓝领高收入的质疑不绝于耳,另一方面,无论是请人装修维修还是雇佣保姆月嫂,人们获得蓝领服务的成本确实在上升。与此同时,有年轻人开始向往“轻体力活”,认为相比虽然体面却日益内耗、低薪的“坐办公室”,依靠劳动致富并不丢人。争议背后,必有群体内部的变化作为支撑。那么,近年来中国的蓝领群体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
本文指出,数字技术的运用和平台企业的组织模式,为蓝领行业带来诸多变化,培育出扎根第三产业、服务城市基础运转的新蓝领群体。他们的收入回报明显更高,薪资结算更为准时,准入门槛更低,职业的正向体验更强。
新蓝领所置身的新就业形态,不仅扩宽了就业市场的边界,也促进就业环境的改进,并倒逼传统蓝领行业向标准化、正规化转型。对蓝领行业观感的整体改善意味着,真正收入高的蓝领也要求“手脑兼用”。一个求职者能在两小时之内成为一名外卖骑手,却需要不断运用脑力和积累数月的经验,才有可能取得“跑单王”月入两万的收入。如何继续推动“多劳多得”价值观的内化,促使社会重新建立对劳动的尊重,如何进一步完善与新蓝领就业相适应的产业政策体系和社会政策体系,促进蓝领群体与社会共同发展,仍有待全社会共同努力。
本文为文化纵横新媒体·社会观察专栏特稿,由作者授权发布。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诸君参考。
体力劳动者价值的回归,也表现在不少上班族开始尝试体力劳动。去年初,“轻体力活”的风潮刮遍各大城市白领职场,有白领选择下班后兼职外卖骑手。在复杂、不确定的人际职场之外,他们享受着体力劳动“付出就有回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踏实感。尽管“脑力劳动者地位更高”的观念自古有之,然而新蓝领职业凭借有竞争力的收入、轻松不内耗的工作环境和相关劳动保障的完善,正在松动关于职业高低贵贱的固有观念。如何推动社会重新建立对劳动的尊重,对“多劳多得”精神的内化,关系到未来经济运行的积极性、主动性一面。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