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她们,无名,无分,无家

她们,无名,无分,无家

其他

《隐入尘烟》
 
在今天,女性主义有了更高的讨论度,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网络上受关注的性别议题大多限定在都市的视角中。我们讨论的、看见的,往往是都市女性的困境。有很多农村女性的处境并不在其中,她们面临的是更传统的和落后的生存和文化环境。
 
“乡村”对于很多都市白领而言是逃离都市生活的去处,但真正在农村长大的女性并没有选择。她们可能用尽全力才能逃脱,甚至有更多人只能一辈子留在村里。
 
“家乡”对于很多农村女性来说,并不会联想到的温暖、安全、依靠等等含义。那么家乡对她们意味着什么?她们中一些人为什么逃离,一些人又为什么困在原地?她们为何对家乡没有一点乡愁?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简化的切面了解一个农村女性可能面对的生活。
 

讲述 | Alexwood,《别任性》主播、性别研究者

来源 | 看理想音频节目《性别不麻烦》

 

1.
无名之人

 
很多底层的农村女性没有名字。不光是每个村子可能都有的“疯女人”,还有被当媳妇卖来的,被拐来的,外地嫁来的,往往都没人知道她们的本名。还有一些女人有名字,但她们的名字承载的不是家人的美好祝愿,而是漠视,甚至是厌弃。
 
《澎湃新闻》2023年的一篇文章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山西女孩直到28岁才知道,自己奶奶的名字叫“曹改小”,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希望下一胎能改成小子”。奶奶是一位生于上世纪40年代的农村女性,但这些名字并没有随着时代推进而消失。
 
根据《人物》2020年的一篇文章,全国至少有16557个名叫“招娣”的女性。娣是“弟”的谐音,“招娣”即招弟。除了招娣,当然还有“盼娣”、“迎娣”、“带娣”、“求娣”、“梦郎”、“保男”、“少婷”等等变形。
 
《人物》这篇文章是一名1993年出生在皖南的,叫“陈招娣”的女孩的自述,她的名字是重男轻女的奶奶随口给起的。
 
93年出生陈招娣第一次感到名字的羞耻感是在六年级,“外面来”的人来做卫生宣传,点到她名字的时候笑了起来。
 
如果说“曹改小”一代人对自己名字可能感到的耻辱大多时候来自自己,那么“陈招娣”一代则要面对更多一层屈辱感,来自每次她说出自己名字时来自旁人或嘲笑或同情的目光。
 
《我的姐姐》
 
跟随这些女孩一生的,除了名字带来的评价和判断,还有更具体而实在的负担,那是一种相似的命运。早年大家以小说《欢乐颂》人物“樊胜美”为之命名,近些年它有了字面上更形象的名字,叫“扶弟魔”。
 
“扶弟魔”是家中的二等公民,是弟弟的附属、供养者,这似乎从名字就注定了。网络上“日常”的故事比比皆是,而且在城镇乡村尤其常见:女儿决定考研的时候,父母强烈反对,因为父母希望她快点工作,来供弟弟上大学;姐姐结婚的时候,彩礼会用来给弟弟买房。
 
总之,一个女儿的终生发展都因为女性身份在父权家庭制度中的“劣等性”而被人为牵制、阻碍,甚至破坏。
 
其实招娣们和她们的弟弟们,都是父权性别秩序和等级中的符号。招娣们显然不仅仅是弟弟们的供养者,而是整个家庭和家族最底层的服务者。
 
短视频平台上有不少乡村祭祖的视频,你会看到一排排青壮年男人举着香火整齐划一地下跪、磕头、站起。女人们呢?她们躲在门口,等着这个浩大的祭祖活动结束,张罗这些男性子孙的宴席,即使她们才是“后代”的生育和主要养育者。
 
她们的劳动是被视为理所当然的,而她们是隐形的。这是一个虽然相对极端,但又很典型的场景。农村女性的社会地位被浓缩其中,当你在2023年看到这种视频,真的可能觉得时间停滞了。
 

2.
重要的是父系身份,而不是生命

 
根据历史发展,在乡村,女性的地位和利益处在一个暧昧模糊的位置。根据学者茱蒂丝·斯泰西(Judith Stacey)的研究,中国并没有像俄国布尔什维克一样,对旧家庭展开激烈攻击。相反,家庭的改革应该是为了扶助婚姻这种体制,促进更成功更和谐的婚姻和家庭生活。
 
比如1950年发布的《婚姻法》对女性婚姻权利有一定保护,而到了1953年,停止了对《婚姻法》的宣传,2021年开始施行的“离婚冷静期”也能感觉到这一方向上的限制。
 
另外,从夫居、半包办婚姻,甚至彩礼等传统都在农村留存下来,就如同它们所支持的父权制一样,沉默而牢固地存在于农村。
 
这种种传统与妇女权利明显是矛盾和撕裂的,而我们家庭相关规定的制定,至今一直在维护家庭和妇女权益两者间游走,但一直保持了传统家庭的连续性。

而农村家庭生活的稳定,农村集体的壮大,极大倚赖于妇女无偿的家务劳动,和低廉的“公共”劳动。而社会福利系统也基本等同于妇女无偿的养育、关怀、照护工作。
 
同时,人口流动、住房分配、收入分配等相关规定都在共同维护这种家庭结构的稳定性。比如福利单位以家庭为单位,这与从夫居的婚姻传统交叉,对男性劳动力的需求,与对人口流动的限制交叉,这些规定全面地让男性子嗣在农村的身份优越性保持了下来。
 
《隐入尘烟》 

再回到现实例子,在这样一定程度上受到加持的传统逻辑下,就算时代发展了,男尊女卑的性别秩序也顶多是变得更隐形,而很难被真正推翻。
 
大家可能还听说都过一些说法,在一些地方的农村,家里没有儿子会被全村人欺负,一辈子抬不起头来。如果你是男性,但没娶到媳妇,也是丢人的事。
 
一些地方单身汉也不能入祖坟,以至于当地会发展出“一日婚”,给一个老年单身汉花钱找个女人结一天婚,不领证,不入洞房,只办一场结婚仪式就算成家了。与此同时的某些地区,女儿仍不能进原生家庭的族谱,也不能进自己家的祖坟,因为女人无法单独立祖,这反映了农村女性身份的依附性。
 
我们会发现,似乎对传宗接代越为执着的地区,作为生养者的女性的地位反而越低。这就是父权的作用结果——人们更看重父系名分的传承,及其带来的利益和保障,而不是生命本身。
 
于是作为创生者的女性,反而成为这种利益体系下的生产和养育工具。无法完成传宗接代任务的底层男性也被视为失败的家庭成员。而在农村,家庭身份是与社会身份紧密挂钩的,所以社会奖惩机制会不断地巩固加强着种种不平等的性别传统。
 
但是,女性的“无名”只要进了族谱就真的得到弥补了吗?现实层面上,农村女性的地位在多大程度上有所提高,还是要看一些更硬性的指标,比如财产继承权。
 

3.
无分之人

 
无名即无分,农村女性在家族中的名分缺失和地位劣势对应着具体的利益损失。
 
如费孝通所说,一个典型农村的女儿一生有两个时期,一是从父时期 ,二是从夫时期。女儿在婚前是父系家族的“附从成员”,暂时被娘家养着,婚后成为其丈夫家族的正式成员。所以女儿在父系家族中没有任何必然的权利,比如宗祠和家产的继承权利,而是只能通过丈夫在婆家取得这些权利。
 
所以当一个农村女性离婚,她很可能面临利益侵害。因为她只有经由夫家才能获得稳定的村落成员的资格,一旦离婚,她就失去了作为主体的存在理由。
 
在婆家村没有获得承包地的农村妇女一旦离异,就不能再耕作经营夫家土地;即便是婆家村拥有承包地的离异妇女,离异后的承包地也是由其离异的夫家家庭继续使用、流转,或被离异的夫家村集体强行收回。而她的娘家村的承包地又因出嫁而被收回,或隐藏在娘家家庭承包土地权益中无法剥离。
 
除了土地承包权,农村离异妇女还可能因为失去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身份,失去宅基地使用权、土地征收补偿款分配权。
 
虽然法律上明确规定了男女的平等土地权益,但现实中,农村离异女性的利益保障是很大的挑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十五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依法取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这给予了男女享有平等土地分配权的上位法基础。
 
此外,在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回应了妇女的土地权益保护问题,增加妇女土地及相关权益的规定:“妇女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土地承包经营、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土地征收补偿安置或者征用补偿以及宅基地使用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隐入尘烟》
 
虽然新法肯定了离异妇女与男性平等的土地权益,但在基层的执行也阻碍重重。
 
首先,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大会被赋予了极大的自治权,所以村规民约在制定过程中,往往不会考虑离异农村妇女合法的土地权益保护。
 
对此,新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五十六条也做了规定:“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决定以及其他涉及村民利益事项的决定,不得以妇女未婚、结婚、离婚、丧偶、户无男性等为由,侵害妇女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各项权益。”
 
新的法律让离异妇女拥有了一样和不公正抗争的法律依据。但是农村离异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的问题不仅仅是个法律问题。土地制度上,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以户为单位;民俗文化上,农村是人情社会,基层自治的规定比法律的约束力更大。对离异女性来说,打官司对人际关系的破坏也是对自己不利的。
 
除了离异妇女,婚内农村女性和单身女性也常在土地权益分配,土地、房屋等不动产的继承问题上经历性别不公的社会排挤和利益损害。

性别不平等是农村贫穷女性化的重要因素。而与贫穷女性化平行的一个重要趋势,则是养老“女儿化”。
 

4.
在家庭中的女性,处于何处?

 
大家肯定听过“养儿防老”这句话。为什么是“儿”呢?因为根据父权传统,儿子有继承权利,也就有赡养父母的义务。这样根深蒂固的传统,背后是一套非常务实的逻辑,也就是财产和赡养这二者之间的交换。
 
在法律层面,早在民国时期的民法,以及现在的《民法》《婚姻法》等,都规定了女儿与儿子享有平等的家庭财产继承资格,但是这样的法规至今未能在乡村社会普遍实现,女儿的继承权经常被单系继承权的传统架空,也就是儿子继承。
 
与继承权对应的是赡养义务,理论上说,没有继承权的女儿也因此被免掉对父系家族的一些责任,包括承担家计、赡养父母等活动。

但在现实生活中,随着农村家庭变迁,传统的家庭赡养方式变得难以维系,虽然父系家族继嗣制度没有变化,女儿依旧比儿子地位低,但女儿也面临越来越高的赡养要求和压力,越来越多地共同承担了赡养老人的家庭责任。
 
在很多农村,女儿赡养父母的行为已经普遍化。老一代村民,在意识上都依然认为养老还是以儿子为主,即使女儿在以货币和实物赡养父母方面和儿子多半等同,甚至超过儿子。
 
而这其中还有很多残酷的事实:首先,在浙东地区农村的研究发现,女儿无论出钱还是出力都不被认为是正式赡养,因为在父系家族的代际传承规则和秩序下,儿子的赡养行为是规矩、是正式的,女儿的行为则被认为是自愿的、非正式的
 
儿子的赡养行为被称为“养”,女儿的被称为“孝”。所以就算女儿承担赡养行为,也依然没有对等的财产权利。
 
近些年在父母丧葬、大病等重大家庭开支中, 开始流行费用由儿女均摊,但是所收的“吊礼”女儿依然没份。
 
研究中受访的农村老人会说,“女儿再好也拿不到财产,儿子再不孝也有财产” ,因为对于儿子来说,其“正式”和“约定” 的赡养义务和资格,是通过他们在父系家族制度中的身份和名分,即传宗接代的继嗣人,加以天然合法化;而女儿的“非正式”、“非约定”责任或义务则被看作是自发自愿的行为。
 
《活着》
 
此外,在实际赡养行为中,研究者们发现,儿子的行为目标一般是提供父母基本温饱,并带有较强的交换色彩,需要以父母的财产转移和经济支持为回报。

那些有退休金有财产的父母通常能得到儿子较好的照顾,而没有财产传给儿子的父母有可能得不到儿子的善待。同时,女儿的赡养一般是没有回报的。
 
因为女儿被排除在父系代际传承制度之外,同时也被排除在带有协商和交换性质的代际关系模式之外,所以女儿组织代际联系的主要原则并非像儿子一样,基于交换和公平,而是基于养育之恩的亲情。所以女儿的赡养行为更多是单向、无偿和给予性的,而人们往往将此视为理所当然。
 
最后,即使女儿的赡养行为在家族体制中被视为是非正式的,且基于亲情,但女儿同样面临伦理约束,而且越来越多地担负实际的赡养责任和义务。

研究者分析,支撑赡养的两套动力系统同时也成为两种伦理压力系统,对儿子是“名分”和“责任”压力,对女儿则是“情分”和“良心”压力
 
“名分”是正式身份,儿子是拿了父母财产的人,有正式的和约定性的责任或义务赡养父母;“情分”和“良心”是一种软约束,是一种非制度化的存在,所以女儿有非约定性的、模糊的责任或义务。
 
但是在儿子赡养体制愈加崩塌的背景下,老人对女儿“情分”的依赖和期待愈加强烈,逐步转化为女儿赡养行为的规范和对女儿的伦理压力。

女儿如果不赡养父母也会被说成是“不孝”,会让父母感到“没面子”。就这样,女儿没有回报的赡养行为,在日积月累的行动中成为难以推避的责任和义务。
 
种种对儿子和女儿赡养行为的期待上的性别差异,和农村女性经历的性别不平等一以贯之。但必须强调的是,女儿成为父母养老的重要资源,这本来就是性别关系的进步因素驱动的。用受访女性自己的话说,“一是因为自由了,婆家管不了了;二是因为现在生活好了,手里有钱了”。
 
农村土地承包让一些女性的经济能力提升,可控资源增加,这意味着她在家庭中的权力增强,对于自己的精力、时间、劳动、收入,都可以更自主地支配。
 
这本应是女性个人发展的关键前提,但遗憾的是,很多农村女性的能力和权力增长,仍然难以转化为理想的个人发展,而是转化成她工具性意义的提高,在上述的不平等家庭义务中依然得不到等价的回报
 
《我的姐姐》
 
这种趋势的一个更大的背景是农村劳动力流失,男子相对女子更多外出打工,养老资源更加匮乏,而女性的付出又变成了农村家庭适应性调整中开发的新资源。
 
女性的工具性意义提升,或许的确在导向一些家族范围内的女性地位提升。随着女儿越来越多地在娘家的经济、资源和家庭福利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农村家庭的继承传统在发生缓慢的变化,比如一些农村父母现在会将部分财产留给女儿,尤其当女儿担当主要赡养者,她参与财产分割的话语权会加强。
 
妇女整体自我意识的提高,以及法律的推广和完善提供的救济基础,也为农村女性的权益提升奠定了必要条件。这意味着性别文化的变化,只是在我看来,这相对女性承担的负担与付出,仍然是不合比例的。
 
“传统”仍然是农村女性难以摆脱的掣肘,而在农村家庭结构发生剧烈变化的时期,在没有可行的替代方案的条件下,上层并不会过多干预农村“传统”的家庭安排和文化。
 
这一切因素意味着,部分农村女性随着个人意识的提高,视野更加宽广,对于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更高,但同时,她们依然面对沉重的家族责任,即使没有相应的身份和权益回报,也只能被困在原地。
 
这种主体意识需求和现实条件的不匹配,造成了更明显的痛苦感。于是我们听到了刘小样这样的故事。
 

5.
无“家”之人

 
2021年发表于《人物》的一篇特稿《平原上的娜拉》,让曾在千禧年初上过《半年天》节目的农村妇女刘小样重新为人所知。
 
她在《半边天》里表达自己和这个农村的“家”格格不入,后来她在四十多岁终于去了城市打工,然后五十岁的时候,回到村子,接受了自己就是“一个普通平淡的农村妇女”,努力让自己波澜壮阔的内心平静下来,就这样过完下半生。
 
刘小样自己知道,这是一种值得欣赏的悲壮,但不是悲剧。她出走家乡的渴望和实践,在农村女性中是有典型性的。她压抑不住自己探索外面广大世界的渴望,“它就是,看得见,摸不着,离得又不远,又不近。”
 
但是她又不是一个农村女性的典型样本,如《半边天》的主持人张越在《她们与她们》这本书里所写,她思维的勤奋程度超越绝大多数人,即使如此敏感,她仍然说“宁可痛苦,不要麻木”。
 
农村女性的离乡流动在变得越来越普遍,除了经济收入和农村家庭结构变化等原因,这种现象还有一种听起来更为诗意的解释:“乡愁是属于男人的奥德赛,逃离是刻进女性身体里的史诗。”或是伍尔夫的那句,“女人没有国家”
 
《隐入尘烟》
 
西尔维娅·费代里奇(Silvia Federici)在著作《凯列班与女巫》中也记录到,从13世纪开始,随着圈地的开始,经济生活的货币化,欧洲女性就带头离开农村,成为农村向城镇移民最多的人群。
 
即使她们在城里的生活条件恶劣,做着低薪工作,但她们因此获得了新的社会自主权。在这里她们可以独立生活,或者与孩子一起作为一家之主,也可以与其他妇女同居,组成新的社区,在城市里妇女对男性监护的从属性大大降低,也开始从事本来认为是属于男性的职业。
 
这种看似超越文化、国界和时代的相似性,是基于同样的父权和父系社会结构。
 
在传统父系谱系制度和随夫居的传统下,男性拥有与生俱来的地位和权利,女性的身份则永远带着“外来人”性质,只能用自己“工具”属性(包括劳动力、生育、性等功能)换取在村落生活的资格和保障,而从不是家族体系的既得利益者。
 
正是这种无法摆脱的“外来性”,让女性不需要,也难以对家族和家乡抱有男性一般的“忠诚”、“归属”,以及“乡愁”。
 
女性的流动性,不限于城乡之间,而是人文地理学对于全球国际范围内人口流动的发现。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数据,亚洲地区境外流动人口中,女性整体多于男性,印尼有60%,斯里兰卡有84%,而其中94%是去做家庭帮佣。
 
这和我们的农村女性去城市务工的职业选择相似。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相似的阻碍,女性能选择的职业相对更有限,收入更低,而且很多人在务工的同时需要养育孩子,在务工者身份上还有一层母职。
 
如果把孩子留在家乡,又很可能因为孩子的照护提前中断打工,或者无法安排规划自己的长期务工发展。
 
不过在新一代的中国农村女性身上,随着传统家庭的没落,父系氏族管控和支配力的降低,个人能力和资源的提升,离乡成了更明显的趋势。
 
《春江水暖》
 
微博博主@ieaber在今年一篇推送中写到一次回乡的经历,她出了航站楼就差点被光着膀子的司机拉上黑车,她骂退了司机,但是感到:
 
“女人真是没有乡情的,只能去往更文明的地方,只会向往更繁华的地方。喜欢文明,整洁和繁华靓丽是我们的本能。越落后的地方,越能凸显自己是个鸡蛋的尴尬事实,要努力留在橱窗里,不要落单到路边,被石头碾碎。
 
二十倍的房价是我付给橱窗的租金。我一点都不喜欢自己的故乡,尽管我有很多记忆,但离开故乡没有任何迟疑,也不会回去。”
 
根据《中国青年社会科学》上2018年的一篇研究《作为变革者:农村青年女性的依附性身份与外人气质》,农村未婚女孩的在原生家庭的“二等公民”身份,为她挣脱父权限制带来强大的驱动力。
 
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可以自主谈婚论嫁的女孩就利用自己是“早晚要嫁出去的外人”的传统理念,开始与家庭抗争,争取婚姻自由

因为“既然我迟早是要走的人,而且永远不会是父姓村落里的人,那么以何种方式离开娘家都是可以的,都意味着自己在兑现文化对自己的身份定义。
 
她们对传统的身份定义进行了非传统的实践方式,从而推动了传统的改变。打工经济兴起之后,父母对女孩的婚姻支配加速瓦解。其他研究均显示,妇女外出打工对农村家庭领域中的父权制文化有削弱作用,虽然如父系继嗣和财产继承制度并没有因此而消失。
 
即使是外嫁到其他农村的已婚妇女,她们的“外人”身份也提供了一些抵抗基础。在婆家这边,在男多女少、女孩打工外流的趋势下,女性在婚姻市场占据优势,过去对她们的诸多道德约束和禁忌,比如贞操观念,在逐渐放松。
 
而她们因为悬浮于夫姓家族与村落结构之上,从而使得她们能够在诸多事务、规则、血缘亲情及人情面子上置身事外。
 
她们将丈夫拉入自己的小家庭,减少对于家族和村落事宜的参与,以及家族邻里对小家庭的干预,从而进一步削弱了农村基于血缘的家族集团势力。研究者分析:已婚女性的“外来者”角色,对夫姓家族来说是“离心力”和分割力量,无疑是改变的潜在因素。
 
这篇研究的结论是,农村女性正在成为农村真正自主和能动的行为主体。我不知道这个发现能否适用于中国所有农村地区,但这种变化如果真的在发生,那么重要的原因之一一定是农村女性拥有了更多“出走的底气”。
 

尾声. 
一直在路上

 
《诗》
 
近些年,我们也看到更多中老年农村女性出走、自我解放的故事。2020年开始走红的“50岁房车阿姨”叫苏敏,她默默筹备了一年后,在56岁的一天开车逃离了三十年的婚姻,开始自驾周游全国。
 
她在2022年得到了一辆房车,在视频里动情地说:“这个真的是属于我的家。我终于有自己的家了。”今年早些时候,她终于趁回老家看女儿的时候办了离婚手续,正式得到了自由。
 
另外一位自驾阿姨张瀛,70岁,终身未婚,61岁考驾照。2023年的春节,她自己在老挝琅勃拉邦度过。她不接受别人介绍的对象,因为结婚后,两个人就一辈子待在农村了。
 
她也不后悔没有结婚生子,她说:“有的人是子孙满堂,最后还是孤独终老。他们把子孙带大了,盖个大楼房,最后把房子腾出来给儿子结婚,自己去住养老院。”她打算一直在路上,直到开不动为止。
 
因为知道身后被怎样的庞然大物追逐,所以我们必须不停向前。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女性,我们都在不断前往异乡的路上,家不在来处,家在远方。

*本文整理自看理想原创音频节目《性别不麻烦》第4、5期,由Alexwood主讲。文章有大量删改,完整版请至“看理想”收听。


🗒 🗝

看理想第一档

专注性别议题的音频节目



音频编辑:ruicen、香芋

微信内容编辑:林蓝

封面图:《活着》

策划:看理想新媒体部

转载请在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商业合作或投稿:[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奇特的天鹅兰,太美了感谢她们,贡献了又一种迷人的老去加州圣马刁县出台新法 救助无家可归者【就业】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招聘高层次人才及学科带头人66名,专任教师28名,辅导员8名"很危险,是一种毒素"纽约宣布社交媒体是公共危害;创历史新高,纽约成无家可归者大本营。奥斯汀居民为省钱搬进微型住宅社区,现在却面临无家可归国潮一哥,无家可归8.6分,性喜剧,无爱可做3人承认参与新泽西450万美元爱情骗局,受害者“身无分文,伤心欲绝”加州推动微型住宅望解决无家可归问题加州华女被抛尸荒野,疑似遭丈夫家暴后杀害!1亿美元!洛杉矶开发商诱导无家可归者进入“庞氏骗局”又一“豆瓣女神”结婚!靠颜值出圈的她们,搞事业挤不进上流社会?《繁花》大结局:看似围着男人打转的她们,最终都活成了自己的大女主太惨了!加拿大人的1000加币困境,网友:只能无家可归!(视频)加州无家可归者住20英尺地下洞穴,有家具壁画也有毒品武器找借口进诊所,无家可归者性侵女患者全城瘫痪!加拿大极寒天气引发"灾难":华人房主惨变无家可归!纽约水库发现无名男尸 官员警告:水煮沸才能饮用!女子用这个电器 引来大祸 20分钟后全家无家可归 很多华人家里都有这个从无名小卒到千古名君,他是每个普通人进阶的范本多伦多央街豪宅区将为无家可归者建房 邻居们反对被驳回!35岁生二胎的她们,被裁、患癌、差点离婚…却把日子过成了所有妈妈都羡慕的样子数据 I 纽约无家可归者全美最多女子按个按钮 引来大祸 20分钟后全家无家可归 很多华人都可能中招手指长度看穿你?研究:无名指比食指长,与精神疾病倾向有关加拿大要开放联邦政府空置大楼,给无家可归者做避难所洛杉矶无家可归者惨遭三车连撞身亡,无人停车施救普通的她们,成了很酷的妇女再相聚,又传奇先纵容,再打击!加州州长纽森要求最高法院允许驱逐无家可归者费城启动极寒蓝色警报救助无家可归者; 拜登与费城新市长一起当义工; 南泽西也有麻疹确诊病例无形的苦难不明白播客:Ian Johnson/江雪 - 星火 Spark宾州福吉谷(Valley Forge),秋景画卷澳洲一家人,一夜之间无家可归!损失$50万!都是因为这件不起眼的小东西…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