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看了电影《第二十条》,看完有点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我是冲着网上的好评去看的。看不到不止一个大V说这是张艺谋自《活着》《秋季打官司》之后最好的一部作品。不过,首先我还是要说一下这个电影的优点。单从叙事上看,导演确实做得不错——多线叙事很流畅,所有的线又都围绕主题、服务主题,将一个人们长期关心影响重大的法条用相对诙谐易懂的方式讲出来,三个案件不亚于平行空间,让每个人都有代入感。另外,台词上也让我很舒服,自然、克制、人物对话和表演都很贴近生活,尤其是雷佳音和玛丽这对夫妻与初恋高叶这三角之间的戏份和台词,很精彩。可以说,除了最后结尾的慷慨陈词(煽情说教),整个电影下来几乎没有令人很尬的地方。电影的主题是“正当防卫”,讲述生活中发生过的3个事例:1.公交车上司机见义勇为,反被定罪。2.校园霸凌事件,见义勇为学生反被起诉。3.强奸妇女,受害者正当防卫造成对方死亡,反被坐牢。里面有好几个真实新闻的原型,例如于欢辱母杀人案和于海明反杀案等。“正当防卫”这个话题近年来在网络上争议极大,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敏感的现实题材,也只有国师这种级别的导演才敢碰、才能碰,换着其他导演,估计过审都难。如果这是一部架空的非现实题材的电影,我认为应该算得上是佳作。比如,张译演的那个学校教导主任,感觉他的权力比警察和检察官还大,还要牛。一个检察官的儿子在学校见义勇为打伤了教导主任的儿子,检察官和他的妻子至于那么紧张吗?况且还有一个警队队长的大舅子,在中国稍有生活经验的人都清楚,这样家庭在当地绝对是食物链的顶端,他的儿子不管在哪个学校都是校领导优先照顾的对象,会因为见义勇为搞得如此狼狈?韩明低三下四求张教导主任、送花篮、门口堵人,还找另案当事人的律师去做中间人找人撮合。这检察官当的也太窝囊了。这剧情实在太假了。我敢说在现实中,教导主任不但不会追究,还会尽量息事宁人。还有,在剧中张主任说张科是否有霸凌同学已经汇报给学校,学校保卫科在查。真是笑话,校园霸凌是学校内部事务吗?是违法犯罪案件啊,归警察管啊,哪个学校有权力查?《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报告制度,只要疑似受到侵害或者面临其他危险情形,任何人、学校都应当向公安报告、检举、控告,不得隐瞒。韩雨辰有个当大队长的警察舅舅,他们不想着让警察去查校园霸凌,而是等教导主任自查,这是什么样的脑回路?电影中,感觉张教导主任是学校的老大,一切他说了算,不是还有副校长、校长吗?还是说他们是一伙的,抱团来对付当地的一个检察官。这也太魔幻了吧。更假更不符合现实逻辑的还有,村霸范伟老师饰演的刘老爷子动不动就带着一群流氓围堵检察院大门、当着检察官的面绑架证人,逼人签字、绑架孩子……
这剧真不把检察官当干部,没有十年脑栓写不出这样的剧情。
农村的生态我还是比较了解的,村霸们对弱势的村民做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来都有可能,但是在公家人面前(比如剧中的检察官)借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如此嚣张跋扈。
身在农村的刘老爷子有什么强大的背景吗,没有,只是仗着自己是烈士的家属而已。
刘老爷子为了给政府和司法部门施压,把刘文经的棺材抬到市政府门口,拉横幅、喊口号、围堵市政府出入口,整天带着一群流氓去郝秀萍家打砸、骚扰、威逼;公开两次绑架郝秀萍女儿逼迫郝秀萍签字,导致郝秀萍跳楼。
这手段随便一条都完全符合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件。奇怪的是,公安也没有对妨碍证人作证和绑架进行立案,导致刘老爷子等黑恶势力有恃无恐。
要知道,现实生活中我们在朋友圈吐槽一下执法人员都会以寻衅滋事由被抓起来。
是张大导演离普通人的生活太远,已经完全不了解基层现实了,我觉得不是。导致这些问题肯定有妥协的成分,这里就不便展开说了。
其实,类似于是否“正当防卫”的案子,推动的主体从来不是检察官,而是媒体和律师。不管是于欢“刺杀辱母者案”还是“于海明反杀案”,都是在因为媒体和律师介入后,引发舆论风暴后,才迎来的转机。结果,在电影中,媒体和律师彻底隐身了,把在现实司法案件中存在感最低的检察官推到了一个无比伟光正的位置。最后,检察官把本属于律师的台词给说了。
只能现实中说缺什么,在电影中就补什么。这也是国师的作用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