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少年杀人案:玫瑰无需绽放,悲剧要为此立碑情感2024-03-18 12:03无需为他立碑,只愿玫瑰年年为他绽放。——鹿道森2021年,鹿道森用生命为代价,请求世人:“请停止校园霸凌吧!”然后离开人世,消失于舟山的深海。离开前,他说:无需为他立碑,只愿玫瑰年年为他盛放。 3年过去了。玫瑰年年绽放。霸凌却从未停止。就在这几天,舟山千里之外的邯郸,一个少年,被3个同学霸凌而死。小小的孩子,在2024年早春,死在铁锹之下,埋于泥地之中,致死未曾发出一声遗言。曾为鹿道森哭泣的人们,重新掉下眼泪。人们用各种悲辞,表达憾意。也用各种正义之声,表达怒火。声囂喧天,言辞慷慨。可是,然后呢?我们为第N个发声了,然后又准备为第N➕1,N➕2......N➕N个么?伤害不是第一天发生的。早在邯郸少年死去前,他已经在霸凌中,被伤害了太久,太久。他曾多次被关在厕所旁边的“劳动小屋”;他被欺辱、折磨,日渐绝望;他曾多次想到自杀。他在赴死之前,清楚自己3个同学叫他前去,是凶多吉少的不归路。却依然前去。临走时,只告诉爷爷奶奶:“同学叫我去玩。”之后再也没有回来。为什么他不得不去?因为被长期霸凌的孩子,无人倚仗。长期旁观的同学视若无睹。家人无法给予切身有效的保护。学校千方百计推卸责任,从一开始,就咬死了“没有霸凌行为”,班主任拒绝承认事实。法律呢?因为未成年人保护法,施暴者连有罪必罚,杀人偿命,都难以做到。于是,关闭了求助通道的冰冷现实里,一个孤独无依的孩子,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一步步走向绝境。雪崩时,没有一个人认罪。但没有一个人无辜。如果这其中任何一环,给予了切实有效的保护,悲剧就不会发生。可为什么所有环节失效?为什么家长不保护?为什么同学不帮忙?为什么班主任视而不见?为什么学校隐瞒?为什么少年恶魔那么隐忍无情?为什么少年罪犯能逃脱法律的大手?你看,只要一个人帮了他,就不会有这个悲剧。只要一个人!!!一个人,就够了!!!但。。。没有这样一个人!!!我看了现场一些采访和照片。一个深切的感觉就是,这样一个惨绝人寰的悲剧进行时,之于旁人,一切都是寻常的。天是寻常的天。菜地周围是寻常的泥与草。学校门口,也是一如往常的光景。什么都没有异样。学生不会觉得,一场摧毁生命的悲剧正在发生。他们可能觉得,大家只是“闹一闹”。被害的孩子只是“心情不太好”。而施暴者只是“性格有点过分”。甚至杀了人以后,杀人的孩子依然能像寻常日子一样上学。一样玩游戏。表情与言行并没有什么异常。但恰恰是这种“寻常”,更觉恐怖和压抑。因为这样灰扑扑的“寻常”里,大家都默许了更进一步的伤害发生。缺乏边界、命名、规则、惩戒的伤害频频出现。需要对弱者关注、共情、负责的保护机制频频失效。受害者求助无门。甚至,连求助的声音,都无法发出。他只是日渐痛苦。直至失去生机,甚至生命。而在地狱般的日子里,他们很难等到尽心尽职拉他们出深渊的人。恰如真实的陈念,等不到一个小北。真实的鹿道森,等不到一个救世主。真实的邯郸13岁少年,等不到一个拉住他的手。 保护弱者与孩子,就这样成了一个无法落地、无法实现的口号。这个口号,保护不了邯郸13岁离世的少年王子耀。保护不了鹿道森。保护不了你和我的孩子。我还注意到一个现象。太多霸凌,多数都借一个似是而非的理由发生。这些受害者可能家里穷,可能成绩差,长得丑,可能性格孤僻,可能父母自己也不尽责,或者根本不在身边。就像王子耀。成绩不是特别好。性格内向。父母不在身边。就像鹿道森,因为长相有些秀气,就使得他不受欢迎,成为异类,被整个集体排斥。欺凌发生时,没人觉得这是大奸大恶。大家会像看着孔乙己在咸亨酒店“闹笑话”一样,发出一阵阵“快活的哄笑”......完全不当回事。这是比典型霸凌者与典型受害者的冲突更容易被忽视的情节。因为被忽略,被漠视,被划分为异类,受害者就被“正当”地、“合理”地欺凌下去了。直到无法收场。收场也不是施暴者收的。而是受害者用无法释放的痛苦,经年不息的噩梦,替“平庸之恶”来买单。这种方式,一是自行离开。二是被迫离开。后来我们知道了。鹿道森决定告别。他与朋友吃完最后的宴席。告别了“风雨飘摇”的人生,“如浓雾一般”的宿命,“无法动弹”的生活,去往“天涯流浪”。而王子耀,因为无力反抗、无法反抗,伤害一步步升级。他的无力,鼓舞了施暴者。他的无助,助长了罪恶的念头。2024年3月10日,被3名同学用铁锹杀害于邯郸某一个大棚之内。他被发现时,面目全非。他的脸庞血肉模糊,被铁锹铲得无法辨认,手法残忍,令人发指。而那些杀人者,现在何处?他们愧疚吗?忏悔吗?没有。他们面不改色,拒不承认,百般推诿,千方百计脱罪。别奢望罪人有良知。面对暴徒,只有严苛的法条,才能令他们畏惧。只有监狱与刑责,才能令他们缩回持刀的手。人世不是桃花源。许多恶都在潜生滋长。甚至有不少,提前生长在孩子的世界中。靠劝诫,靠说教,靠感化,都无法令恶人真正回头。只有法律与制度,监督与惩戒,罪刑与处罚,才能将恶关进笼子。另外,面对日常化的霸凌,家长与学校要更用心地去区别、辨认、保护。很多时候,霸凌躲在日常之中,看不见硝烟,听不见尖叫。施暴者会以玩笑之名,日复一日地欺负受害的孩子。反对校园霸凌,一定要看见那些无声的角落——看见无助的孩子在恐惧中,在孤独中,在被日常化的伤害中,一直叫不出那句“救命”!看见拳头扬起的时候,周围眼神日渐冷漠,而身心重创的孩子正在所有人的围观中,一点点失去抵抗的能力。校园霸凌案件一次次发生,如果我们只是围观,却不反思和推进改变,悲哀之雾将继续弥漫。因此——恳求法律做到“公平、公正”。 别让受害者心寒,别让家长肝肠寸断。整个中国家长都在期待一个掷地有声的回应。也恳请每个父母,每个老师,真正看见孩子们。看见他们正在经历的战争,并为他们保驾护航。他们他们正在被摧毁的相信与爱的能力,并用成年人的力量与智慧,为他们重建一个安全港。看见他们。保护好他们。而这,是鹿道森的遗愿。应该也是王子耀的遗愿。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