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0,又一次被央视好片狠狠震撼
身为中国人的你,肯定读过以下诗句,甚至用它们当过签名: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临江仙•送钱穆父》
此心安处是吾乡。《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人间有味是清欢。《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春景》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或者,你还可能听过王菲的那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品尝过“东坡肉”,逛过西湖美景“苏堤”……
很多人不知道它们都指向一个共同的名字:苏轼(苏东坡)。
2023年,央视推出了一部关于苏轼的宝藏纪录片《定风波》。
围绕诗文、书画、美食、旅游、民生等主题,回顾了苏轼跌宕起伏的一生。
让今天的国人依然能从苏轼的处世态度中获得鼓舞和力量。
定风波
导演: 邓武
编剧: 张海龙
主演: 周志强 / 蒙曼 / 濮存昕 / 麦家 / 康辉
聂远 / 张天阳 / 廖慧佳 / 杨祺如 / 李佳乐
类型: 纪录片
首播: 2023-07-31(中国大陆)
集数: 5
单集片长: 50分钟
《定风波》中的苏轼由聂远饰演。
米芾在给苏轼所写的挽诗中形容他“方瞳正碧貌如圭”;黄庭坚在《东坡先生真赞三首》中说他“眉目云开月静”;孔武仲则在《谒苏子瞻因寄》诗中称其“华严长者貌古奇,紫瞳烨烨双秀眉”。
聂远的扮相,基本符合这些描写。
45岁的聂远一个人塑造了20岁到中老年时期的苏轼。
初入仕途的英姿勃发,为民筹谋的艰苦卓绝,乌台诗案时的绝望,被贬后的乐观豁达……
每个人生阶段的苏轼都被聂远演活了,可以称得上是最好的一版苏轼了。
《定风波》全片共5集,分别是《出川记》《湖山记》《摩羯记》《悬壶记》《结庐记》。
唯美的摄影让整部剧的观赏性提升不少,十分贴合苏轼诗词的意境,随手截图都能当壁纸。
苏轼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个热爱生活的文学大家。
然而,其实他的一生颠沛流离,遭人陷害,数次被贬,受尽磨难。
可以说苏轼的经历放在任何人身上都足以击垮身心——
20岁丧母,28岁丧妻,29岁丧父,42岁想投水自尽,43岁被贬黄州,48岁丧子苏遁,57岁被贬惠州,60岁被贬海南
然而,苏轼却在最低的人生境遇中,活出了最高的人生境界。
他的乐观与豁达,至今仍鼓舞着身陷低谷的人们。
1037年元月,苏轼出生在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的一个书香门第,两年后,他的弟弟苏辙(1039年——1112年)出生。
父亲苏洵(1009年——1066年)给他们分别起名为“苏轼”、“苏辙”,
“轼”的本义是车前的扶手,“辙”的本义是车轮行驶碾下的痕迹,寓意兄弟二人要相亲相爱,彼此不可或缺。
父子三人并称为“三苏”,同列唐宋八大家。
苏轼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过人的才华,7岁读书,10岁做文章,21岁中进士,25岁拿下制科考试“百年第一”。
年纪轻轻就名扬天下,深得仁宗赏识,前途无量。
人们争相传阅他的诗词、文章,就连当朝的曹太后也成了他的忠实粉丝。
风光无限,正是人生得意须尽欢时。
19岁的他还迎娶了毕生挚爱,16岁的王弗。
王弗聪慧谦谨,知书达理,与苏轼恩爱有加。
然而,天命无常,王弗27岁就病逝,苏轼随后写下了那首感天动地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正是为了悼念亡妻王弗。
命运似乎总在捉弄苏轼,给予他的,又要一一收回。
年轻时的高光时刻,转瞬即逝。性情率真的他,不适合复杂的官场。
王安石变法期间,苏轼不仅得罪了主张变法的新党,也得罪了反对变法的旧党。
在新旧党争中两边不讨好,招来他人的排挤和陷害。
他请求出京任职,想远离纷争。
之后,苏轼曾两次任职杭州。
当时西湖长期没有疏浚,淤塞过半,湖水逐渐干涸,湖中长满野草,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
于是苏轼率领百姓疏浚西湖。
他动用民工二十余万,开除葑田,恢复旧观。
把挖出的淤泥集中起来,筑成一条纵贯西湖的长堤,堤有六桥相接,以便行人,后人名之曰“苏公堤”,简称“苏堤”。
为了预防淤泥淤积和水草疯长,苏轼还想出了个一举三得的妙计:将岸边湖面租给民户种植菱角。
种植菱角时必须按时清除水中杂草,一来农民可以及时清理水草,保证不再淤泥;二来可收取民户的租金,将这笔钱用于西湖的整治维护;三来可解决一些民户的生计。
疏浚西湖之后,苏轼在西湖水最深处建成三座石塔,明令从苏堤到这里的水域不得种植菱芡,并显示湖泥淤积情况。
形成了后来著名的西湖美景“三潭印月”。
苏轼曾经做过八个州的知州,是地方上的一把手。
当时他要做成一件事很容易,可以集合全州的资源去做。
然而,当他的身份是犯官阶下囚时,依然尽力去帮助百姓。
被贬惠州时,他甚至还修了两座桥(东新桥和西新桥)。
黄州、惠州、儋州,这三个他被贬之地,在宋朝时还属于蛮荒之地。
苏轼的到来,给三地带来了文明的火种。
纪录片中曾这样评价苏轼:“他眼里见不得百姓疾苦,他一直是一个眼睛向下看的人。”
在苏轼眼中,世间没有可恨之人,只有可怜之人。
苏轼每到一处,每至一城,都会想方设法地帮助有需要的人。
正是这种慈悲,让他受到百姓的爱戴。
凡苏轼任职过的地方,至今仍有当地百姓纪念他的痕迹。
然而,朝中那些嫉恨苏轼的人却没有放过他。
元丰二年(1079年)四月,苏轼给神宗写了一封《湖州谢上表》,这本是例行公事,但苏轼是诗人,笔端常带感情,即使官样文章,也带着个人色彩,他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
这些话被新党利用,说他“愚弄朝廷,妄自尊大”、又讽刺政府,对皇帝不忠,如此大罪,死有余辜。
七月二十八日,苏轼被逮捕,押往京师,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成为苏轼一生的转折点。
身陷牢狱的苏轼受尽侮辱、刑讯之下,只得屈打成招。
已经准备自杀的他,写下了绝命诗“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后来,经过多方营救,尤其太皇太后曹氏劝谏,才让神宗免去苏轼一死。
但苏轼被贬黄州,不得过问公事,也没有什么俸禄。
44岁的苏轼跌入人生低谷,风光不再,连生活来源都成问题。
好友不忍看他生活困苦,向当地官员申请,将黄州城东面缓坡上的一块营房废荒地,划给他耕种。
苏轼给自己取了个东坡居士的雅号,因为他要在东坡种田。
从此,苏轼成了苏东坡。
初到黄州的苏轼郁郁不得志,整日昏睡,只有夜里才独自外出散步。
他在《卜算子·黄州定惠园寓居作》中写道:“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然而,三年后,苏轼的心态转变了。
作出了著名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别人都在奔跑避雨时,他在雨中怡然自得,缓步前行,一支竹杖一双草鞋,比骑马更轻快。
苏轼晚年曾在《自题金山画像》中这样总结他的一生:“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黄州惠州儋州,都是他被贬流放之地。
被贬黄州是他创作的高峰期,苏轼一生一共写过300多首词,其中在黄州写了将近100首,占他一生词作的近1/3。
如果没有被贬三州,苏轼很可能不会取得后来的文学成就。
在中国文学史上,苏轼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他不像李白那般超凡脱俗,也不像杜甫那样胸怀国事。
曾居于庙堂之高,也曾行于江湖之远;一生在风波之中,也始终立于风波之上。
纪录片《定风波》让当下的人们穿越历史看见苏东坡,从他的处世态度中获得超脱逆境的力量。
正所谓“不惧来时风雨,诗酒趁年华,一蓑烟雨任平生。”
我们赞赏李白,敬重杜甫,但最想结交的还是苏轼。
因为他就是“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里面,与你我同行的那个人。
*本文作者:RAMA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