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5个大哥骑着自行车呼啸而过,哥看了看左边的树、右边的海,终于陷入沉思:本该奄奄一息的清早选题会时间,我们居然在厦门的海边骑行??本该狂敲键盘的6点钟,耳边竟响起了男大女大互吐爱意的歌声??都到这么浪漫又有爱的地方了,身边还只有一群同事?!好吧,其实我们是应哥迷@阿文 之邀,来厦门团建的。
据说这地方本来是服务老年群体,结果在年轻人里破圈了,有的热门点位顾客直接从三楼排到一楼。想想也是,大城市的很多上班族没时间也不会做饭,只好天天点外卖,这种小区边上就能吃口热饭的食堂,让哥回想起去年爆火的“小饭桌”。
不用跟小孩哥抢饭吃,也不用给小孩姐“孝敬”哇哈哈,炫就完了!哥的四菜一汤15元,阿文的10元(因为他常吃办了会员),便宜又干净嘿。点餐时问了下工作人员为啥这么便宜,回答是他们不为挣钱,收支平衡即可。除了厨师发工资(我们吃的这家大厨没有左手掌,也算是为社区内的残疾人士提供岗位),其他人员都是社区志愿者,有些老人家在家闲着没事就来赚点公益积分。这些积分又可以用于定期的团建活动、社区的儿童课程。那种餐厅老板让人“对暗号吃免费餐”的暖心之举,时不时就上新闻,但多是个例。厦门这种全城几十家爱心餐厅的规模,就很值得一提了。据厦门日报,目前全市六区共有66家“爱心餐饮店”,为支付困难、就餐困难、无助独居老人等群体提供免费“爱心餐”。
一个数据是,自22年9月到23年11月,约有6900人次吃过厦门的免费餐。跟阿文一样,很多顾客得知自己吃饭的这家是“爱心餐饮店”,也会主动捐出几块几十块,让老板不至于贴太多。厦门的爱心,跟之前提过“浙里办”的服务很像,都是建立在他们有钱的基础上的,不过有句古话叫仓廪足而知礼节,可能这也不算错觉。记得前一阵子,很多外地ip都刷到了一条厦门的公园通告,如下图。讲真,我们去的那几天除了热,啥都好,美景不用P原图直出,推荐给出去玩拍照总挨骂的男友们。作为运动与文化兼修的狠人,哥不仅去了集美学村和最美图书馆;
跟着当地市民骑完海上自行车道,再骑海边“蓝丝带”慢行道;去社区的免费健身房跑了几公里,又感受了穿汉服射箭的公益课程。晚上去对外开放的小学场地散步消食,看着孩子们在场上踢球,大人在塑胶跑道上夜跑,挺好。
难怪哥没在北京交过啥厦门朋友,原来厦门人在老家这么爽。当然了,作为游客,我们在中山公园看老头老太太打麻将,也很欢乐。现在是日出而搓,日落还没搓完,顶着自带的小电灯势要决战到天明。所以看到旁边的大榕树上窜过几只小松鼠,哥震惊了,它们不嫌吵吗?
中山公园就有个“茶桌仔”(闽南语小茶桌),也就是便民泡茶点,男女老少都在喝茶“话仙”。
据说这是厦门独特的“古早味”记忆,江湖地位不一般。
哥以为是自己拿个保温杯去接点热水,没想到哈,人家提供的是一条龙服务,独立湖景区,成套桌椅,全套茶具,很有内味儿。
划重点,全免费!
必须再感叹一句“有爱厦门,羡煞旁人”——哥喝茶时现想的标语,希望厦门文旅看到给我打钱。
不过茶叶得自己带,我们趁兴而来啥也没有,只好厚着脸皮跟旁边的阿姨讨一包。哥观察到,大家离开时都自觉收拢折叠椅到指定点,桌上垃圾都归位垃圾桶,洗干净茶具再放进消毒柜,成本这不又下来了?之后又去了公园的相亲角,那一圈又一圈的“简历”,人挤人挤人的阵仗,给我们看起劲了。旁边还有正在面聊的有情人,感慨真是三月杨柳醉春烟,厦门的老帅哥也有春天。快要离开时我们才发现,厦门的爱心确实很有存在感,在日趋完善的社会服务上,也在一个个细节里。
用新闻妹的话说,有种“厦门人背着大伙儿吃这么好”的感觉。
其实从前文的讲述中也不难看出,这是一个运转流畅的现代化城市——有余力的老板对弱势群体施以援手,爱心越滚越大,生意越发兴隆;健身成本降了,市民更有好体力挣钱交税;公园提供免费泡茶点,享受到便利的市民也随手做点文明事……它并不是只有一两处亮点可夸,而是环环相扣、上下游共同发力,厦门的文明、爱心,是货真价实的。时间原因,哥没跟新闻妹她俩去鼓浪屿管风琴艺术中心听什么“人生音乐会”。但回北京那晚,一位不知道是当地人还是游客的女士,在登机口弹起了爱丽丝。
[email protected]
来呀 一起搞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