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档电影市场已经快不存在了……
现在是2022年9月29日,号称电影行业兵家必争之地的国庆档马上就要开始了。此时此刻,国庆档(10月1日-7日)的全国预售票房仅有1590.80万元……
这个数字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咱们就不跟前几年国产电影黄金时代的大片对比了,就跟今年的国产票房冠军——《独行月球》对比一下吧。《独行月球》仅仅定档三天,预售票房就超过了1000万元;在定档六天之后,预售票房突破了3000万大关。
换句话说,《独行月球》的预售票房,达到了迄今为止的今年国庆档预售票房的两倍之多。虽然明天国庆档预售票房还会继续增加,但是我觉得要增加到3000万以上已经近乎不可能了——《独行月球》的预售肯定会超过整个国庆档的预售。
当然,如果考虑到国庆节前的点映,票房数字会稍微好看一点。根据猫眼统计,国庆期间上映新片的“点映+预售”票房达到了4000万元。然而,就算使用这种宽泛的口径,这个国庆档的票房前景也十分不佳……
附带说一句,2021年国庆档的预售票房突破了1亿元,其中绝大部分是《长津湖》的贡献。今年的国庆档不但没有《长津湖》这个档次的片子,就连《我和我的父辈》这个量级的片子也没有。此前大家预测的今年国庆档冠军是《长空之王》(王一博、胡军主演),预售票房达到3000万,不逊于《独行月球》;可惜人家提前宣布撤档不玩了,今年的国庆档遂彻底群龙无首。
我们可以得出如下两个结论:
今年国庆档没有什么商业前景好的片子,大片都改期去搏贺岁档了,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搞出1590万的预售票房,观众已经很对得起院线了。
就算《长空之王》没有改期,今年国庆档的预售票房也仅有不足5000万,同比还是下滑一半;而且《长空之王》的票房要挑战《长津湖》几乎毫无可能,所以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今年国庆档的票房同比还是要大幅下滑。
想到这里,我不禁万分同情A股传媒行业的小伙伴们——这“国庆档电影行业前瞻报告”还写不写?怎么写?其实,写了也不会有人看的,君不见国内基金经理已经很少配置传媒股了,要配也是配游戏股。至于影视股,那是什么玩意?据说2015年有人重仓过,后来那些人都被开掉了……
最近上市的博纳影业可能是唯一机构关注度较高的A股影视公司了。不过,大家不约而同地注意到了,五年前它在一级市场的估值水平比现在还要高。
附带说一句,博纳影业在今年国庆档上映的片子叫《平凡英雄》,它的预售票房目前为135.47万元。嗯,差不多能在鹤岗买个顶级地段的豪宅?
最后还是一位天才小伙伴想到了:“乏善可陈”。我还记得那期周报的标题全文是:“2016年国庆档票房乏善可陈,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前进”。
众所周知,从那以后,中国电影市场一直在休息。其中固然也出现过2017年暑期档《战狼》、2019年春节档《流浪地球》的两针鸡血,但大部分时候还是维持着“乏善可陈”的状态。如果有人把上面那个周报标题一直沿用至今,应该也不会有多少投资者感到违和?(前提是这些投资者真的打开了周报进行阅读。)
2022年前9个月,中国电影票房约为256亿元。按照这个架势,哪怕贺岁档真的会有一堆大神级巨片扎堆上映,全年票房最多也就是300亿出头——这大约相当于2014年的水平。也就是说,过去八年中国电影票房的复合增速为零。事实上,我们在2019年还创造过641.48亿元的票房纪录。往事只能回味!
昨天我跟几位国内券商的小伙伴吃饭,对方说:“你相信吗?现在随便哪个券商的电力设备与新能源组,都会配置10个研究人员;但是传媒组往往只剩3-4个人啦。”
我说:“那也还不错嘛,我还以为大家都不配置了呢。”
今天看到国庆档票房预售数据之后,我不禁开始怀疑自己会不会一语成谶——尤其是考虑到游戏版号还是发的那么少,唯一可供传媒研究员藏身的地方也快消失了。管他呢,反正其他行业也好不到哪里去。目前A股真正算得上热门的行业仅有电力设备与新能源、电子元器件、食品饮料和医药;严格地说,其他行业都是可以撤销的。
对了,在仔细研究过国庆档几部电影的介绍和预告片之后,我决定国庆期间不去电影院,改为去附近的书店和博物馆参观,晚上回来之后再看看Netflix、Hulu和Apple TV+的最新剧集,相信它们应该能更好地满足我的娱乐需求。或许你也做出了类似的选择?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