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吃在香港不便宜。下馆子,吃个茶餐厅都要平均一个人100来块。但居家过日子,主要是买菜做饭。这一点香港就有优势了,遍地都是便利店和小超市,出门就可以有很多选择,而且菜很新鲜。回到北京的家,位置在金融街,附近几乎都没人了,出门就是路。遛弯真是宽敞啊,但想买个菜?难。走到胡同深处有个小小的街道菜市场。有一天他特别想吃糖油饼,愣是骑了10分钟共享单车到处找。我说,10分钟不错了,至少还能买到。以前早晨吃的鸡蛋灌饼,现在跑到六环外都未必找得着。这是城市化必然的结果。宏大的立交、规整的街区吞没了生活过往的便利,北京中产生活得越来越美式,他们不买菜,每周开车20分钟去一趟山姆会员店来一场预制菜的大采购。有时候,我看着很多人一起在山姆餐吧站着啃热狗,会有一种当年街边吃煎饼果子的感觉。热狗哪有煎饼果子好吃?可没有煎饼果子,只有热狗。香港小,才能留住了一丝烟火气。不过,现在香港也在消费降级,出现了一种新型的餐厅:两送饭、三送饭。原来做餐厅的做不下去了,就开始卖盒饭。跟食堂一样,一份饭加两份菜收你30块,加三份菜40块。我心想,这不就是711…想起那股大锅饭的味道,移居香港突然给了我一种「艰苦创业」的感觉。帝都魔都挥金如土、吃香的喝辣的日子结束了,为了小孩的教育忍下了所有——40平米的房间、30块的盖饭,便捷但不松弛的交通…好在我们这代人都是艰苦过的,能上能下、能屈能伸,有一点儿阳光就灿烂,善于在简朴之中找快乐,只要目标明确。前一段时间作家@毛利 为小孩上学去了新加坡。人在坡县和朋友追忆往昔,聊起在上海看房,朋友点评了下古北一号,6000万,建在马路边一开窗吵死人,随后话题就转到坡县乘坐公交车,真的方便…入乡随俗,无缝切换。和放弃北京的房,毅然带娃赴港搞教育的朋友一模一样…只能说这一届爹妈过于伟大。伟大而无私地为下一代奉献的劲头儿,让大家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安之若素、甘之如饴。如今只盼被伟大父爱母爱供养出来的下一代,不负所望吧。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