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消费降级」的香港人,正在挤爆深圳

「消费降级」的香港人,正在挤爆深圳

公众号新闻

深圳再再再再再次被香港人挤爆了。

 

人北上消费的热情度和入境人数,刷新了纪录。

 

「深圳港人含量200%!

 

要问去深圳干啥,八成的港人都会告诉你:消费。

 

过关排队两个半小时,坐地铁一小时,再花一两个小时排号,港人耐心等上一天,只为了在深圳喝个奈雪瑞幸,吃个鲍师傅。

 

为什么香港人一窝蜂「北上消费」?

 

曾经的购物天堂,不香了?

 

 

 

一个字形容这两天的深圳,那就是——挤。

 

©星岛日报 

 

各大口岸挤,过关口岸人多得一眼看不到尽头。你永远也不知道拐下一个弯时前面还有多少人,要排多久队。

 

一位在口岸被堵到折返的大姐现场崩溃:

 

 

我从柴湾来啊!今天一大早啊!九点半啊!出发到莲塘,现在十一点多了!我放弃啦,现在回家去了。太过分啦,回家去沙田大埔玩。

 

 

香港市民陈女士也被人流冲击到,对着镜头茫然地表示:

 

 

很夸张,未试过。

 

 

港媒持续报道:

 

 

北上大迁徙,今早在多个口岸上演。

 

 

Vlog博主直击过关现状:

 

 

我这个镜头,怎么放大,都看不到尽头。人是十点出发的,我的躯壳,是下午两点到深圳的。

 

 

香港海关大厅电梯都被挤到停运,大批人拎着箱子转战消防楼梯。

 

如何用一张没有人的图展示人多?网友:

 

 

香港人蜂拥深圳的原因,是公共假期。

 

从3月29号开始,复活节、清明节假连放,又赶上周末,如果再向公司请几天假,打工仔可以手搓10天假期。

 

 

假期休闲娱乐,无脑冲深圳。

 

 

一句话,让我三小时出不去香港。

 

 

当然,也有不少人过关是为了回乡祭祖,一样被堵在山道上,硬是端着烧猪步行上山。

 

罗湖、落马洲等各大口岸,高铁站,还有港珠澳大桥全面沦陷。

 

入境处发文表示,3月28日至4月7日,预计会有1100万人次进出香港。深圳边检总站数据,3月29日复活节假期第一日,入境旅客88.2万人次,创下恢复通关以来最高纪录。

 

 

上水站(去深圳方向的港铁站)里挤得像沙丁鱼罐头,有不少人已经站不稳,只能举手示意车上没空间。

 

口岸表示压力太大,求求大家考虑下别的口岸吧。

 

 

为了提高过关速度,有的口岸选择直接取消安检环节。高铁地铁提前增加班次,西九龙到福田站每日都有超过100对来往班次,还是抵挡不住港人的北上热情。

 

为了赶上高铁,有港人一整个开启八百米冲刺,把海关小哥吓得够呛。

 

有网友调侃:

 

 

小米汽车发售要是有线下抢购,场面也不过如此吧。

 

 

落地深圳的港人,直奔各大商场开始排号模式。

 

到饭点,随便什么餐厅取号都是100+起步,奶茶店蛋糕店座无虚席,深圳人都没地下脚,餐饮店老板嘴都笑歪。

 

©微博网友@深圳渔村大勇 

 

聪明的深圳人早就已经接到消息,周末尽量不出门,把商场空出来,给香港游客腾位置。

 

 

香港人度假爱去深圳其实不是什么新奇事,自从疫情通关之后,每到节假日通关人数就屡创新高。

 

买空山姆、挤爆盒马都是常规操作,一周去三四次的大有人在。重阳佳节时,香港人让深圳海底捞的排号时间重回8小时。

 

香港人是如何爱上到深圳「反向消费」的?

 

每一个香港游客的理由出奇地一致:

 

 

平靓正(物美价廉)。

 

 

换句话说:

 

 

不是香港去不起,而是深圳更有性价比。

 

 

 

 

贵,是两岸同胞对香港物价的共识。

 

港媒采访问游客为什么去深圳,香港大叔吐槽:

 

 

(香港)我吃不起。

 

 

香港的寸土寸金的贵,贯彻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美食节上一串鱼蛋要六七十元;

 

餐厅里点一份白灼菜心要128元;

 

打车起步价30元;

 

 

连打工人最后的自留地蜜雪冰城和沙县,到了香港价格都要翻番。

 

 

难怪最新公布的2023年全球城市生活成本排名,香港荣登榜首。

 

©美世,2023年城市生活成本排名 

 

与之相比,深圳的消费,堪称「物美价廉」。

 

茶餐厅人均不过百,肠粉店8块能解决一顿早餐,蜜雪冰城能吃上3块钱的冰激凌,飘香拌面也恢复了10块钱一碗的价格。

 

 

美甲、按摩、唱k之类的服务业就更是明显了。

 

香港开价600+的高端美甲,到了深圳可以300块封顶。

 

北上的香港人挤爆了深圳68块钱欢唱3小时的KTV,有深圳人说,香港人盘活了当地的KTV产业。

 

 

香港爹妈也爱深圳。

 

因为商场的空间足够大,还有丰富的游乐设施,足够遛小孩。

 

当然,父母们爱深圳的原因还有一些特别,因为深圳允许打小孩,孩子到了深圳都特别乖。

 

 

香港人为何集体开始北上消费,总的来说,是一笔经济账。

 

香港演员余文乐拍过一个视频,从香港到深圳一趟车票只要68块钱,坐高铁耗时15分钟,来回半小时、一百多的成本,只要吃一顿饭就值回路费。

 

 

更别说假日旅行了,那是消费越多省得越多。就像香港人说的:

  

 

香港赚钱深圳花,真的很香。

 

 

港人到深圳的必备三件套,是鲍师傅、阿嬷手作奶茶和kumokumo芝士蛋糕。

 

有段时间,深圳人发现港人都整齐一致地拎着橙色方形包装袋,还以为是集体买了爱马仕。

 


©深圳特区报 

 

芝士蛋糕港人是真吃,爱马仕他们也是真买。Costco里十几万的爱马仕铂金包,开店十分钟就被抢购一空。

 

香港人去到山姆和Costco就像发现了新大陆,直呼这个好便宜,这个也好便宜,买买买,拿行李箱统统带回家。

 

 

山姆和Costco早就搞起了专门的代购团,不愁顾客群,很快加满1000人,跑腿代购根本忙不过来,而且跑腿费价格不菲,高达20%。

 

聪明机智的香港旅行社甚至开了山姆购物旅游团。429块钱一个人,两人参团还附赠一年的山姆会员卡。

 

 

香港永东巴士开通了跨港直通山姆的购物专线,每天13班,香港有10个上车点。

 

 

参团的香港阿叔阿婶,预算700块,发现山姆太实惠,带的旅行箱放不下,只好下次再来。

 

 

有媒体采访问为什么要「北上消费」,香港市民表示:

 

 

因为又便宜又舒服又开心啊!

 

 

哪怕价格相差不大,可是他会跟我说「欢迎回家」诶!

 

 

服务态度的冷热温差也是港人一到周末就「大迁徙」一大原因。相比香港,内地的服务确实能使香港人感到文化差异的冲击。

 

给香港人一点小小的服务业震撼,不是开开玩笑。

 

 

香港人最爱去的「湾区网红店」,除了山姆、纯K、鲍师傅,还有爱康健这样的口腔医院。

 

 

背后的原因令人感动:还是因为便宜。当然,还有速度快。

 

香港私立医院收费高昂,拔个牙要1500多,核磁共振花了10000,就连挂号都要收费500元。

 

而免费的公立医院排号是个难题,有患者需要在公立医院做手术,排号排到了6年后。

 

 

2022年6月到私人门诊看病,艰难约到2023年5月公立医院的外科门诊,终于等到看医生,被告知手术要排到2029年。

 

 

有香港阿叔表示:

 

 

在香港看专科排队论月计,论年计,有人死了都没排到,而在深圳根本就不用排。

 

 

到深圳看病,尤其是看牙,成了不少香港人的最优选。

 

不少香港人甚至干脆买起了深圳社保。

 

在社交平台上搜索「香港人到深圳」,自动就联想出了港人北上四件事:

 

 

逛山姆、打孩子、购物、看病。

 

 

眼见这北上的浪潮一波高过一波,谁能忍得住不感慨一句:

 

 

时代真的变了。

 

 

 

  

不用回顾多远,就往前数十年,这股消费热潮,还是内地人南下。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香港被誉为中国的「购物天堂」。

 

一方面得益于汇率差价和低税率,香港的奢侈品、电子产品价格通常低于内地价格;

 

另一方面,那时的香港几乎等同于一种生活方式:时髦、精致、小资、高品质。

 

有深圳的朋友说,她小时候每次过关,都要帮妈妈背很多的喇叭丸和Tempo纸巾回来,以至于她很长一段时间都觉得纸巾是非常高级的东西。

 

国人以前去香港想买的东西太多,抢奶粉、抢黄金、抢奢侈品、抢IPhone……直到2014年,还出现过少数香港人抗议要求限制内地游客数量的现象。

 

但不知何时,内地人不再热衷于去香港血拼消费了。

 

可能是因为香港服务业出了名的态度差、赶客,也许是随着跨境电商和免税店的兴起,香港不再拥有部分产品的垄断地位和性价比。

 

复活节3日假期,出港人次168万,访港人次仅33.8万,旅客逆差有近135万人次。

 

就像刘德华在广告里说的,今时今日,这样的服务态度是不足够的。

 

 

很多人试图从香港人的消费趋势中总结出一些更宏大的命题。

 

但不论是北上还是南下,都不过是普通消费者的理性选择。只不过在愈发便捷的交通条件下,人们交通的时间、金钱成本更低,选择变得更加自由了。

 

对于普通人来说,大家只是哪里性价比高往哪里去。

 

在消费降级的情况下,尽力不让生活降级。

 

这就是普通人对生活的最大的热情了。

 

 

本文转载自凤凰WEEKLY(ID:phoenixweekly)。作者:汽水。关注凤凰WEEKLY,做市井中最有深度的灵魂。麦子熟了经授权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跟父母学“消费降级”,我一个月省下了几千块钱终于,消费降级之风开始席卷外企......大衰退,老龄化,消费降级,房地产崩溃,怎么办?|日本研学天水麻辣烫出圈,消费降级能火多久?“消费降级”的香港人,正在挤爆深圳消费降级了,教育涨疯了魔都金融女也消费降级了全球消费降级!德国含泪清仓,被称为“冰雪皇后”的雷司令,现在一瓶只要几十块!中年人的消费降级,从“抢购清仓蔬菜”开始香港人买爆深圳,“反向代购”团队月入20万消费降级真来了?美国富人也爱便宜食品,沃尔玛收益大涨我们都被消费降级包围了?第一批教育消费降级的中产父母,已经后悔了……全球消费降级!1000多的米其林雷司令,惊现几十块!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消费降级!国际教育遭遇滑铁卢?中产家庭教育也要降级了?《星级男人通鉴》第75章 学者与贵妇法国行政效率要提高了?!注意这种感染,近期异常增加,可致死!消费降级是错觉?消费降级后的第一个暑假,魔都妈妈把国内营地挤爆了……银行「降级」:从咖啡银行到豆浆银行750万香港人买爆深圳:山姆囤货,看病,打孩子……香港零售业前景悲观 本地人在深圳消费降级 内地人不买奢侈品消费降级后,中产抛弃藤校选英本...全球消费降级!德国含泪清仓,一千多的米其林雷司令,只卖几十块!750万香港人买爆深圳:山姆囤货,看病,外加打孩子??第一批英语鸡娃消费降级的上海家长,已经后悔了…沙滩上的坚挺和融化中产爬藤“消费降级”第一剑,先斩补习班和夏令营!放榜后耶鲁大神大实话扎心了…消费降级后,中产家庭开始抛弃英美夏令营了…美股基本面 - 2024_03_02 * 晚报 * 起诉OpenAI和奥特曼,马斯克真“急眼了”?。说好的“为了人类”呢?马斯逆风也能帆航有感消费降级的北京中产们,日子过得一言难尽消费降级,你会先砍掉哪些项目?“仰卧起坐”成中产父母新常态?一边教育消费降级,一边根本躺不平……设计行业消费降级!大学生成了被白嫖的重灾区?经济不好!美国开始消费降级 人们都不去餐馆吃饭了《疏影 - 梅》9块9的咖啡新鄙视链,拴住“消费降级”的中产了吗?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