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水!美联储急踩QT刹车,背后原因是……财经2024-05-02 04:05本文首发于“见闻VIP”作者乐鸣,为见闻付费会员文章,现作为粉丝福利免费试读,欢迎订阅“见闻VIP”。本来市场对于今天的美联储议息会议预期不太好:因为通胀和就业都很坚挺,美联储很可能重申继续保持高利率及降息需要更多信心,并极可能“确认”今年不会降息的市场预期。结果果不其然,而且美联储在本次会议声明中还新增了:“近几个月在通胀下降方面缺乏进一步进展”。但意外的是,美联储宣布了给QT踩刹车:美联储称,6月起,美国国债的月度缩表上限从600亿美元降至250亿,机构MBS上限不变,超过MBS上限的本金用于美国国债再投资。这一超预期的声明,几乎是一顺间,让美债收益率下降。尽管美联储已经提前预告过结束QT,但令市场意外的是这一天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猛。这背后是美联储面对的日益上升的美债国债发行压力和流动性压力……超市场预期的QT刹车虽然早在两周以前,美联储就已经吹风过要结束QT:纽约联储当时预计,可能明年年初或年中结束缩表,银行准备金将从目前的约3.6万亿美元降至2.5万亿或3万亿美元,资产负债表规模将缩减至6万亿或6.5万亿美元左右。当时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仍高达7.4万亿美元。图: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变动趋势按照“预告”来看,美联储未来还有9000-14000亿美元的缩表空间。因为美联储一直以来的策略是让缩表被动进行,即“自动到期”不续作的方式,让QT在“后台”默默运行,主要目的之一是不要让QT对市场造成“干扰”,以便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完成缩表。当时美联储的缩表速度差不多是950亿美元/月,要再缩掉9000-14000亿美元,考虑到中间降速的影响,怎么样也得到2025年四五月份才能结束。比起上次结束QT时节奏,这次宣布结束QT好像有点急。上次美联储缩表是从每月500亿美元规模往下降,每月缩减规模降至450亿美元,降速10%。而这一次一上来,就砍掉了三分之一以上的缩表速度——这并不符合美联储对待QT的一贯态度,“刺激”意图明显——通过远超过市场预期的QT降速给市场的流动性预期放水。流动性紧张预期大幅缓解通过超预期的QT刹车,市场对流动性紧张的焦虑得到大幅缓解,美债上涨。图:美联储公布超预期QT刹车后美债收益率下跌(对应美债价格上涨)图:目前市场流动性的重要观察指标,隔夜逆回购仅剩4000多亿美元更快的QT结束速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上次美联储吃过药之后的结果:上次美联储宣布2019年6月开始降速QT之后,没想到仅仅过去2个月,就需要QE。图:上次QT刚刚降速一个月,就需要再大幅度QE因为当时出现了流动性危机,美联储不得不通过快速扩表的方式救急。这说明美联储对于QT降速的掌控能力和流动性测算是有问题的。这一次很显然美联储希望给自己多留点容错空间。这也就意味着市场经受流动性枯竭惊吓的概率降低了。另外,从单次降速的力度来看,QT可能比预期更快结束。国债需求压力缓解另外,从降速结构上来看,这次降速QT还对国债流动性有明显的偏向性:“美国国债的月度缩表上限从600亿美元降至250亿,机构MBS上限不变,超过MBS上限的本金用于美国国债再投资。”今年美国国债的流动性面临史无前例的压力:2024年,有创纪录的8.9万亿美元美国国债(约占美国未偿债务的三分之一)将到期,需要续作,如果再加上今年需要净发行的规模,2024年美国财政部需要拍卖超过10万亿美元的国债。如此大的到期规模,跟现在美债发行的结构有很大关系。图:美债现在只能主要通过1年内的短债进行融资和再融资而美债的传统结构是以中长债为主体,大量滚动发行短债是新冠之后才有的现象。为什么?答案很简单,中长债卖不动。为什么卖不动?归根结底是市场在本质上对美联储降低通胀没信心,觉得T*D美债净发行量的前景明摆着现在是越来越大,又是战争需求又是再工业化需求,上哪里降通胀去。如果市场对美联储降低通胀真的有信心,那结果应该是美国的中长端债券随便卖,都将被一抢而空,供不应求:道理很简单,随着通胀的下行,整个收益率曲线都会下行,而长端债券将给在利率见顶区域买入的持有者带来巨大的资本收益,期限越长收益比例越大。但现在市场不敢买中长债是个什么道理?是怕这个中长端的收益率因为美债发行和通胀还要往上涨,如果现在买了就会出现巨额的资本损失,所以现在流动性都躲在货币基金里面看情况,而货币基金主要持有的是1年内的短债。但是由于市场流动性被慢慢吸走,美债的净发行、美联储的QT、美股的上涨等等,可以继续用于再融资的短期美债流动性越来越少——再少下去就连短端都要卖不动了,流动性一紧张,所有的资产价格都得跌,美债美股都一样。这时候美联储赶紧结束QT,相当于即将每年给市场增加1.2万亿美元的流动性(原来是通过QT吸流动性,QT结束之后,这部分流动性就“释放”出来了),如此一来还能再给美债的疯狂发行再续两秒——这还不够现在美债一年净发行量所需要的流动性。相应的,通胀回到2%的目标,也就变得更加遥遥无期。⭐星标华尔街见闻,好内容不错过⭐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不代表平台观点,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觉得好看,请点“在看”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