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吹爆的美国天才夏令营,有多少家长在当韭菜?公众号新闻2024-05-04 04:05文/留学全知道微信号:EduKnow又到了各大夏令营“开闸”抢生意的时候。说到夏令营,就不得不提一度在国内红到发紫的美国三大天才夏令营——西北大学CTD、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CTY和杜克大学TIP(两年前已经改为pre-college项目)。“爬藤必备”、“哈耶普认可”、“录取Top 5%的天才儿童”,这些话术成为它们吸引家长们的卖点。甚至还有名人加持:“ Facebook创始人Mark Zuckerberg、Google创始人之一Sergey Brin、Lady Gaga都曾经参加过的天才营”;就连本土的星二代也趋之若鹜。17岁的黄多多赴美参加西北大学的CTD夏令营一波操作下来,家长们乖乖为孩子的未来一掷千金。这两年,无论国内外,中产家庭的日子都不好过,方方面面都在消费降级。虽然东亚父母的人生观里,再穷不能穷孩子教育,但即便是家里有矿,也不能轻易当韭菜让人家随便收割。作为久居美国、每年给娃没少砸钱参加夏令营的华裔家长,今天这篇文章,我就帮咱们中产家庭的父母们深度分析一下这些打着“天才”、“资优”旗号的夏令营到底值不值得参加?01在美华人家长评测:玩可以,但别对学习和爬藤有期待我家孩子目前读小学二年级,每年暑假夏令营是孩子生活的重头戏,私校的学术营、度假村的户外运动营、博物馆的手工制作营我都试过水。眼瞅着孩子越来越大,我对那些一直如雷贯耳的天才营也动了心,想着先了解清楚,再过两三年送娃去“镀个金”。做了一番调研和打探后,我对这些天才夏令营的滤镜有点碎。两位孩子参加过西北大学CTY、和约翰.霍普金斯CTD的家长给了我如下反馈:A家长:我大女儿疫情前去的约翰.霍普金斯的CTY,八年级暑假,上的博弈论 (Game Theory)。去之前,我觉得不划算,三周要五千刀。老婆说这个是有名的天才营,不是想去就能去的,孩子得参加CTY的考试、或者SAT, 分数够了才行,八年级就考SAT,可不是人人都行的,能成功申请这个夏令营对以后申请名校有帮助。既然能证明孩子的实力,那必须参加。我赞同了。结果开营送孩子的路上,女儿告诉我,申请考试SAT数学500分就够格了。这是什么概念?乘法表背不全也能考500,哪来的高含金量?过了三周接女儿回来,我和老婆的态度完全逆转。我觉得满意,因为女儿说她很开心,比去迪士尼、回国玩都有意思。她那个班有香港、上海、 欧洲、 以色列等来自不同地方的孩子,大家在一起过三周类似大学生活,算是有趣的经历。就冲这一点,我认为这钱也是值得的。但老婆不满意,因为实事求是地说,营地里各种活动和舞会非常多,社交的成分远多于学习。从学东西的角度看,确实会让人失望,这不符合我老婆的预期。营里有一位从国内来的家长也是不太满意,她本来想送孩子来练练英文口语、和不同国家的孩子接触增加国际化视野。没想到这里过半都是中国孩子,她女儿来了也是扎堆和国内的孩子玩,与国内参加夏令营无异。总结一下就是:如果你不在乎花一大笔钱让孩子开心,那就是值得;如果你的目的是花一笔钱让孩子学新知识、或者学术能力上有进步,那注定失望。B家长:我儿子是八年级去的西北的CTD,选的无限与悖论(Infinity&Paradox)。上课第一天,老师就说大家不要担心,这门数学课很简单的,最多用到分数除法。果然,儿子上完后告诉我这不是一个math camp, 而是一个fun camp。儿子玩得挺开心,但是回来告诉我不值得,不建议弟弟妹妹们再去浪费钱了,这个钱全家回国一趟,体验好多了。如果你选择STEM课程,大部分是亚裔、其中50%以上的华裔, 很多从国内飞过来的学生。而且以中国父母提前学的优良传统,夏令营里学的那些东西是“喂不饱”孩子的。所谓的“天才选拔”含金量也就是那么回事,考试考过一次通过就可以去,以后想去都不用再考,考试题目普通孩子突击一下都能过。我的建议是:如果从学东西的角度出发,这么贵的钱(不在本地的家庭还得加上学生和家长的往返机票)家长注定失望,Top50大学里学术型的夏令营用一半的价钱就能获得同样的效果,性价比确实不高。还有就是家长一定要知道:这种项目和爬藤、申请名校完全无关,就是玩、认识一些朋友、让孩子独立生活锻炼一下、对家长来说娃可以脱手三周,等于给家长放假了。家里不差钱的,初中的孩子玩玩可以,认真你就输了。听下来,咱们可以给这类天才夏令营一个中肯的评价:玩、见世面、增加一些社交技能可以,从学习和申请名校的角度来看,别指望。众所周知,东亚父母擅长鸡娃,我想会不会是我们太看重考试和分数、导致对这类夏令营失望了?所以,我又去网上查了非华裔家长给出的评价,结果也是不尽如人意。02国外家长吐槽:如果有零分可选,我不会打一分相比于华裔家长执着于“学东西”的角度,本土的国外家长通常会从师资、服务、户外活动、社交等更全面的角度去评价一个夏令营。他们打出了什么样的分数?先看约翰.霍普金斯CTY的Google评分:3.5分。我在网上搜索了近两年(也就是疫情后)的评价(主要是Google Review、Yelp、Facebook上的留言)。2022年,有不止一位家长爆出CTY 48小时前临时取消的消息,一半的项目被取消,还是在周五临下班一个多小时前这样的尴尬节点,家长根本联系不到相关工作人员。机构给出理由是“人力短缺”。排除“不可抗拒”的原因造成的差评,参加项目的人也给出了如实评价:划重点:1、教师们的英语水平差、对所教学科的掌握也不够,住宿助理在几天后因高度压力和个人紧急情况消失了。2、夏令营里对电子设备不设限,所以孩子们很容易沉溺于视频、游戏和上网。3、家里的大学顾问澄清了,CTY对申请名校无意义;4、说是“天才”参加的项目,但越来越不挑学生,成为交钱几乎就能去的圈钱项目。亮点:住宿和伙食还可以。还有一个评价是八个月前写的,划重点:营地教练不关心学生、工作态度消极。再来看看西北大学的CTD项目,评分2.4分。近两年的评价也是惨不忍睹:划重点:1、购买了机票,结果开营3周前被通知取消了,原因是“教师家庭紧急情况”,机构没有任何后备方案。2、上课体验差,老师几乎什么都不做,就是给材料让孩子自己学。3、完全不值得花这个钱,课程没有任何有趣或互动性的内容,相当于花上千美元去学一些YouTube上能找到的免费视频。4、过度营销,参加完一次后,家长的电话和邮件会被“狂轰乱炸”。至于杜克的TIP我搜遍全网也没有找到评价,它们在2022年关闭了天才夏令营项目(关闭原因说是疫情)。两年过去了,这个项目也没有再恢复,现在变成了针对6-11年级的pre-college program(大学预科项目)。评价如何我目前查不到,但价钱很美好。13天的项目,学费加住宿费共计4700美金(约人民币35000元)我还顺手查了一下这两年在国内逐渐红起来的、被称为美国第四大天才营的SIG(Summer Institute for the Gifted),评分和近两年的评价也是不忍直视。老师和工作人员很nice,但三周花七万多元,去学一堆油管和网上免费就能获得的东西,不值得。03不当韭菜,选夏令营记住这几条虽然中国的父母为了孩子的教育和前途,不介意倾尽全力去托举,但咱们赚钱也来之不易,不要随便被收割。所以,想让孩子参加一个性价比高的夏令营,应该如何选择?首先,家长要摆正观念:当下流行的这些夏令营虽然有教育和娱乐的成分,但内核是商业机构。“商业机构”不是一个负面词,只是它与家长心中期待的“教育成分”可能有差异。“天才”、“资优”、“名校”这些原本应该反映孩子学术能力的词汇,放在商业背景下更多是营销话术。去掉这些词汇,滤镜就会少很多。真的是天才娃,不需要上这些夏令营去证明,不是天才娃,在营地里住两三周也变不成天才。其次,家长对夏令营要摒弃功利心态。虽然夏令营很烧钱,但它本质上不是暑假弯道超车,不是为了让孩子提升分数、增加申请名校的筹码。孩子参加夏令营的目的准确来说只有两个:家长能甩开娃轻松几周(尤其是住宿的夏令营)、孩子玩得开心,顺便提升一些软技能。家长甚至不要对孩子提升英文水平抱太大希望。因为这些“网红”夏令营吸引了不少中国孩子。两三周的项目,出于惯性和安全感,说同种语言的孩子必然会扎堆一起玩,指望孩子提升啥英文。我认识一些来美国的访问学者,带着孩子来这边读一、两年小学,访问结束后孩子英文也没有自己预想中的突飞猛进。因为只要不是完全纯英文的环境,英文进步就没那么快。一两年尚且如此,何况是两三周的夏令营。让孩子跨国来参加夏令营,提升最多的软技能可能就是见世面、认识自己学校外的几个伙伴、看看名校的学校和教室长什么样子。如果你想孩子假期猛抓学习、弯道超车,参加夏令营可能不如让孩子在家刷题、做卷子,或者找个私教上课效果来得好。最后,选有名的、贵的夏令营、不如选适合的和对的。让孩子参加夏令营,家长不能抱着“既要、又要、还要”的心态——要涨知识、要沟通和适应能力变强、要能找到自己的兴趣、还要户外运动充分、要开心……钱花出去能踏踏实实占好一头就不错了。所以,夏令营的选择与其选贵的、当红的,不如选对的、适合孩子的。什么叫对的、适合的?我认识的一位华人家长,孩子读五年级,写作不太行。作为第一代移民,无论你当年留学的托福和GRE成绩多好,对下一代的英文写作也是束手无策。所以,他只能外包,暑假给孩子报名两个写作夏令营。他不挑广告多、名声大的机构,而是找了附近两家私立学校在暑假举办的写作专营,都是该校任职的教师授课,他们一直在一线教学,带过很多移民家庭的学生,知道孩子的写作壁垒如何攻克。这个夏令营也没有舞会、户外运动其他安排,就是每天阅读、写作、练习,单一、纯粹。我去年给儿子报了附近私校的一个夏令营,半天学术——搞化石和植物研究,半天运动,当时想的是劳逸结合、激发兴趣。上下来发现效果并不好,学不透、也玩不好。最后转了纯粹的运动营,每天足球、游泳轮着来,孩子玩得尽兴。通常,夏令营分为帮忙看孩子型、户外运动型、学术型(各项主科学习)、软技能培养型(比如辩论类、领导力培养类),家长要会抓需求、分优先级“对症下药”。举个例子,如果提升孩子的英文水平、体验当地生活是你不辞万里飞过来参加夏令营的目的,那本地博物馆、非盈利的青少年机构、当地警察局(想不到吧,警署也会和当地的学区合办夏令营,主要项目是教授运动和防身技能)、不知名的私立学校开设的夏令营更符合你的需求。因为这类夏令营通常中国飞来的孩子参加的不多、不知名私立学校和非盈利机构的生意机构做的也少,费用合理、local味更强。我所居住的地方当地警署和学区合办的夏令营项目其实,我一直觉得夏令营的功能不是教会孩子什么,而是它提供了一个空间和平台,能让孩子在这里看到世界和人的大不同、有机会去结识志同道合的伙伴,再共同努力完成一些事,这个努力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乐趣和成长。家长唯有放下功利心态、多投入时间去获取一手信息,才能够做出理智的判断——这个夏令营到底值不值得去上!倡导理性阅读,离梦校更近一步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点个「在看」吧!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