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很知名的专家问我,你连一个传感器都没有,怎么叫感知?我现在可以告诉他,这就叫感知,感知是通过智能来判别这个世界的。这是我得到的第一个经验,在创业的时候不要起太早,因为看不到曙光。第二个,他们看不懂,看不明白,并且也不愿意学习。“他们”不止指资本,也指创作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们只能跟着潮流顺着大势而为。我想说一句话:“追风的人是没法飞起来的,因为风筝是逆风飞翔的。”我们要准确判断下一个点在哪里,从现在开始往下一个点走。第三个经验,投资绝大部分是FOM(afraid of missing),到今天为止,他们对这件事情看起来也是迷迷糊糊的,你去问投资机构,什么叫AIGC?他们只能说一个网上能查到的词,没有经过仔细思考,没有经过认真对产业调研的人很难明白AIGC的明天在哪里,这就是血淋淋的经验和教训。 03.自媒体用“炸裂”“吊打”是瞎说,大部分AI大模型公司在5年内死去
下面说说我们在积累经验之后又做了什么事,现在逐渐被大家关注起来了。资本眼中的AI大模型:以前100个人干活儿,通过AI自动化3个人干活儿,生成了各种各样的利润,裁员、财源。一个公司疯狂PR以后,被资本投了以后,创始人自己套壳,自己训练,结果一用自己的产品,这个东西不能用!这怎么办?疯狂地找,终于找到一个落地场景,然后跟媒体说,在这个场景我们可以做这件事,然后无限放大。自媒体用的什么词?“炸裂”、“吊打”、“惊艳”,这些词能在这儿用吗?这是瞎说。实际是什么样的?这就是它们的实际情况,这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因为马车在创造初期也不能一下子跑十公里,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局。我们现在的AI非常激进,仿佛进入了丰富且多元的生态,但如果我们用一用这些产品会发现,你的生气指数会上涨。但是我们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这件事情,十年以后的AI是什么样?它一定是非常丰富且充满了自动化的过程。我们还讲过一句话,今天的各种企业在这个行业的PR中,仿佛要使用AI这种技术把整个人都替代掉,让整个社会都工业化,其实换句话说,他们在制造“枪”然后来杀掉彼此。AI的初心应该是像《血战钢锯岭》一样,我不带枪,但是可以缝合这个世界,希望未来有更多做技术的人可以用这些技术来缝合这个世界,让每个人、每个个体都能够从中享受到AI带来的快乐,这很重要。人类的目光总是是很短浅的,他们想一口吃个胖子,所以在讲大模型,大模型意味着一个轮船可以海上跑、天上飞、地道里面钻,这叫大模型。但到头来解决问题的还是专用模型,轮船只能在海上,飞机在天上,有一天我们希望有两栖东西产生,但是现在这个时间点还不能拥有,此时此刻我们的生产力、物力、算法跟不上,需要等一等。大部分AI大模型创业公司会在5年内死去,我看到这个行业的人没有技术壁垒,也找不到应用场景,解决不了真的问题,而且没有钱继续烧。此时此刻我把这个话放在这儿,再过5年后你们翻回来找这句话,如果发现这句话是错的,请在评论下面骂我。我们不应该只谈大模型而放弃专用模型,不能只练大脑不练肌肉。 04.打造视听领域垂直AI大模型集群,联手华为推出视频配音工具Sora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