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被AI焦虑环绕的时代,更需要“反共识”的能力

被AI焦虑环绕的时代,更需要“反共识”的能力

财经
点击上图▲立即了解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有一位灯光师,纵横央视媒体三十多年,颇得名声。任何表演艺术家只往台上一站,灯光师喊他走两步,最美的那束光便能勾勒出她们的轮廓,一颦一笑间,将舞台氛围烘托到极致。


直到有一天,某位老艺术家彩排时,一脸疑问地问导演:灯光老师怎么不喊我走两步?因为不需要了。电视台找来了一台能深度计算的人工智能灯光机,灯光会自动伴随着表演者的走动而跟踪、调节。这位50多岁的灯光师“失去了工作”。


这是吴晓波频道58系列对谈直播第一场中,吴老师讲的一个他朋友的故事。唏嘘之处,无非是我们一直相信,一代总比一代强,“前辈是用来厮杀的,偶像是用来推翻的,传奇是用来颠覆的”,但真正的悲剧在于,取代人的不是下一代,而是技术和工具。


或许这个故事只不过是人工智能“替代叙事”中的一个聊胜于无的插曲,但这种焦虑甚至恐惧所引发的讨论却经久不衰: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和我们的下一代到底该如何生存?


带着这个思考和答案,吴晓波频道直播间开启了第二轮系列对谈。


此次入席的嘉宾,一位是漆远,他一袭白衣,滔滔不绝,海归精英的气质立马扑面而来,现为复旦大学人工智能与产业研究院院长;另一位是徐立,商汤科技CEO,一个典型的理工男,但总能冷不丁地抛出几个梗,炒热了现场氛围。





三人对坐,相聊甚欢。


2014年,他们都来到了命运的转折点:吴老师骑到新世界的背上,创办了吴晓波频道;漆远放弃美国普渡大学终身教职,加入阿里巴巴,参与创立达摩院;徐立则和汤晓鸥一起,创立中国第一家人工智能上市公司。


事实上,对人工智能的震撼、焦虑与应变,一直伴随着他们。


从1980年代起,吴老师接受了《第三次浪潮》《数字化生成》《失控》三本书的洗礼,决定赶上“第四次浪潮”,频道算是最早一批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自媒体,他还经常对员工说“我真为你们这代人担心”。



而对于那两位中国人工智能领域顶尖的科学家,ChatGPT的横空出世也让他们真实地感受到什么是“生产力工具”。而在此之前,IBM的深蓝,特别是谷歌AlphaGo战胜人类顶级棋手,同样带给他们震撼和思考。


他们认为,国际象棋是一个穷举搜索,只能算是算力突破,但围棋的复杂程度好比说,如果宇宙中的每一个原子都是一个每秒钟1亿次的计算机,那么从宇宙大爆炸到今天都算不完所有空间。战胜人类棋手,意味着AlphaGo突破了两件事:


▶▷ 第一,人类真正地认为有人工智能,解决了“反共识”,很多行业兴起正是因为“反共识”,它重塑了认知。


▶▷ 第二,并非刻意模仿,而是突破了路径依赖,机器可能出现人类共识以外的可能性,给出对未来的猜想和解决方案。


可以说,AlphaGo的出现,实际上真正让人工智能从概念到完成落地,也让这些科学家和企业家思考“科学—技术—应用”的关系,从而出现一系列改变生活和解放生产力的产品和工具。


其中,“反共识”成为后来吴老师总结时反复提及的一个词。





在谈及我们在人工智能时代所需要的几种能力时,徐立认为,“现在的问题是共识的凝聚、共识的形成太快了,特别是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下。而以前形成共识要花很长时间。”


而过快的共识,会产生一些问题。首先你有可能会怀疑自己。其次还会变成另一个极端,就是很容易被拖入到信念黑洞中,你用它来定义你的身份认同。有人挑战它,你认为是对你和族群的冒犯。在如今的舆论场中,就是出现种种非理性的行为。


最后,共识是一种实用主义,别人挣1块,你也挣1块,意味着会内卷。而今天中国商业的一大困境就是“一没共识就内耗,一没共识就内卷”。


因此徐立说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要有“反共识”,也就是绝大部分人都不认可,但又正确的观点。


举个例子。曾经有一个商业共识是:利润是公司的核心能力。但亚马逊的贝索斯通过反共识的思考,认为核心是现金流,即有多少钱能够投向未来。最后亚马逊在华尔街的嘲笑声中,完成了Prime、FBA、仓储货运、AWS云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了第二增长曲线。


在现场,OpenAI和它的语言大模型ChatGPT被反复提及,而它的诞生同样是一条反共识的路径:几年前的通用人工智能路径是“视觉—物理操作—推理能力—符号—语言”,而OpenAI则是从语言开始,语言是连接认知的桥梁。


“人工智能时代的我们,要构建反共识的能力,意味着要跳脱出原有的框架,去进行独立的思考。”徐立总结道。





在现场,徐立明显感受到观众在即将到来的“第四浪潮”前的焦虑。


当然在他看来我们是多虑了,还是应该关注好自己手上的事情,安静地接受人工智能带给我们的红利。


所以除了反共识,他和漆远还谈了谈一些看似“不重要”的能力。比如漆远认为正确的价值观和乐观态度,徐立甚至认为我们要有同理心,站在人工智能的角度思考问题。


这些观察被吴老师揶揄道很“文科”的同时,也不免让他想起康德的那句著名的墓志铭:“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仰望终生:一是我们头顶上璀琛的星空,二是人们心中高尚的道德律。”


总之,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思考人和机器的共存关系是一个躲不开的命题,它决定了我们是否能摆脱赫拉利所说的“无用之人”的焦虑。


对此,漆远也顺便提到了一本书,叫做《人有人的用处》,作者是美国学者维纳,阐述了控制论的基本概念。



维纳认为,人和机器在社会中扮演着相似的角色,即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来控制和减少混乱度(熵减)。既然信息能影响社会,当信息能够造假的时候,人们的共识都有可能被信息改变,所以作者强调了人类许多价值,人本身不能被机器化。


换言之,这就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在一个社会中的不同影响。


徐立也对“人的用处”抛出了颇具哲理性的思辩。他说,人类的用处是什么?“用处”本身就是人类定义的,而人类的存在就是最大的用处。



本篇作者 | 徐涛 | 责任编辑 | 何梦飞
主编 | 何梦飞 | 图源 | VCG

添加企业微信,

领取周年庆4场直播精华文稿

合作支持

直播场地:上海大世界、上海亚洲大厦
官方直播平台:吴晓波频道视频号直播间、吴晓波频道抖音直播间
联合直播平台:喜马拉雅、哔哩哔哩、腾讯新闻、新浪财经、百度App、爱奇艺知识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没有中间道路,“反以”必须等于“反犹”【生命系统中的能量】3. 光合作用I:收获太阳的能量西班牙语还是法语坚持长期主义:变化的时代,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舆情驱动下的时代,行业、个体该如此自处?【荐】AI时代需要“X型学生”《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限时优惠蔚来李斌,比中国家庭更需要乐道核酸检测可以退费?其实我们更需要疫情账本桶面进入5元时代,康师傅和打工人谁更焦虑?美股基本面 - 2024_03_11 * 晨报 * 金山云盘前涨逾14% H股大幅上涨近19% 小摩上调其评级至超配。比特币市讲故事的能力,需要牌照俄罗斯更需要中国多少人来云南小城,就为了这口魂牵梦绕的酸汤美国大学申请 | 什么样的学生更需要做升学规划?平价时代,得物“反性价比”潮流消费还行得通吗?“富婆140w买的慈禧风大圆床,收到后...”躺上去有种男宠环绕的感觉人口回升,移居香港人数不减反增!细数哪些人更需要香港身份没有任何时刻,比现在更需要捍卫私有产权滕泰:我国居民收入GDP占比是全世界最低的国家之一,比欧美国家更需要发钱今日份offer!被大都市环绕的“村校”?什么样的学生更需要做升学规划?《美国升学直通车》一日禅|有做恶人的权利,更要有做恶人的能力,但可以选择不做现在的我们,比以前更需要「菲比精神」|《老友记》开播 30 年The Shawnshank Redemption中文版话剧测测你 察颜阅色 的能力8000 血壮山河之军心似铁 序言被政治博弈缠绕的抗灾行动——浅谈潘季驯治水始末女孩子更需要好好学习往上走!否则被当成资源,吃的一点不剩一个北大的博士在答辩前夜自杀身亡!网友:有时候选择退学更需要勇气……高通称霸汽车芯片的时代,要变了哈耶克去世32年,世界却更需要他转型有道 | 不确定的时代,如何通过转型增强竞争力?【荐】AI时代需要“X型学生”,《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限时优惠面对早恋,我们比孩子更需要“被教育”最关键的全球博弈中,中国企业既要“赢得更多”,也要“活得更久”我和老伴(七)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