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钱了,润出地球!
有钱就能上宇宙
一张票200万至300万,就有可能在2025年去太空旅游一趟,这就是未来中国商业航天的重要突破发展之一。
严格来说,太空旅游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进到太空中的国际空间站中,另一种则是使用双机身航空运载飞机直接将游客送到太空,最后一种则是近年极受关注、技术较为成熟的亚轨道旅行。
提到亚轨道旅行,2021年,美国蓝色起源公司的“新谢泼德”火箭以及英国维珍银河公司的“太空船二号”的载人成功发行正式拉开了亚轨道太空飞行的历史序幕。
作为曾经的世界首富以及亚马逊的创始人,大众对杰夫·贝索斯这个名字应该不算陌生,而蓝色起源也是杰夫·贝索斯旗下的商业太空公司。
在美国当地时间2021年7月20日,这位蓝色起源的CEO与另外3人一起搭载了自家的火箭跨越了海拔100km的高度,成功地体验了3-4分钟的失重感旅程,从太空看到更多的地球样貌。
继该次成功飞行后,今年8月,仍借助新谢泼德亚轨道飞行器,蓝色起源又将6人送到了太空边缘,创造了第一位葡萄牙人、埃及人进入太空的历史。
而按照之前贝索斯公布的“蓝月”月球登陆器的开发计划,2024年,这个登陆器将准备就绪,经过研究发展,将有可能帮助人类在月球下留下持续性的印记。
类似地,早在同月11日,英国维珍银河公司的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也搭乘了自家的飞行器成功地实现了一次太空旅行,而这也是该公司开展太空旅游商业业务最后的测试之一。
作为蓝色起源的一大竞争者,维珍银河也致力于太空旅行,降低人与荷载进入太空的成本。作为更致力于亚轨道旅行的私营航天企业,维珍银河在2021年之际已经拥有了至少5架“太空船二号”。
按照原本的规划,维珍银河曾预计于2022年全面开展商业太空旅游业务,在2021年之际已以20-25万美元的平均票价收到了超700张座位的预订金。但受疫情下供应链运营受阻的影响,其首次商业化载人飞行已推迟到2023年的春季。
不过,就其目前的资本与发展来看,未来在其一系列航天器的运营下,人类即将可以前往太空旅店,更大范围、更舒适地感受太空失重之旅。
除此之外,作为首家将航天器送往国际空间站的私营公司,马斯克的SpaceX自然也在太空旅行强者榜单上,甚至有人将马斯克的SpaceX、杰夫·贝索斯的蓝色起源、理查德·布兰森创造的维珍银河三者间的竞争称为太空旅行的“三国演义”。
作为首家将人送至太空与空间站的私营企业,SpaceX于今年4月成功将历史上第一个“全私人”的4名游客宇航团队送到太空中进行了长达半个月的太空之旅,可以说是商业太空飞行的里程碑事件。
而除了英美国家外,俄罗斯火箭航天企业Energia也曾表示将于2023年实施2名普通游客参加的太空旅游计划。
这么看起来,这场太空旅程,发达国家已然拉开了时代序幕。
2025年,中国开启太空旅游?
关于太空这些事,作为世上唯二两个空间站(分别是国外多国组建的国际空间站、我国独立运营的天宫空间站)之一的缔造者,我国虽然没有过私人太空旅行的案例,但以往几十年的航空经验都给中国的太空旅游事业打下了基础。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立以来至1958年10月,我国一共发射了200余颗卫星,14艘神舟飞船。在1964年至1966年期间,发射的多枚生物火箭携带着小白鼠、大白鼠、小狗等动物飞上了天,为生物体在外太空的飞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时间来到1970年,当国内第一颗自行研制的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后,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5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也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
而中国包括太空旅行在内的商业航天的发展元年,当属2015年。
这一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商业航天事业,开始承认并纳入了民营企业的活力与创造力。在央企与民企的合作下,国内商业航天事业蒸蒸日上。
同样从2015年起,国内商业航天规模快速扩大,行业产值不断从2015年的3764亿元上升至2020年的10202亿元,年均增速超过了20%。
到2021年底之际,国内已披露的商业航天产业相关投融资规模达到了近400亿元。今年6月,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的发射也已取得圆满成功。
其中,关于怎么发展中国的太空旅游事业,2016年之际,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总裁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高峰论坛的“航天事业新动力”分论坛上就公布了三步走的时间计划。
第一阶段,2020年至2024年,中国将会利用10吨级别的亚轨道飞行器来相继实现60-80公里轨道高度的商业载荷飞行,并允许搭载3-5人享受太空观光、短时间失重体验等飞行服务。
未来的2025年至2029年,预计会使用100吨级别的亚轨道飞行器来实现120-140公里轨道高度的飞行并允许搭载20人;至2030年到2035年,将会开展全球快速点对点航班、长期空间飞行的商业化支持业务。
而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国内是预计2025年开始载人太空旅游,虽然比预想的2020-2024年开始实现的规划晚一些,但是相差不大的发展与时间,表明我国正在一步步实现太空旅行预想。
至今,国内商业航天已从1.0时代进入2.0时代,有望5年内再进到3.0时代。与美国相比,虽然我国的商业航天、太空旅游发展起步较晚,纳入民营企业活力与创新力的时间里程还较短,但“长征十一号”火箭首任总指挥表示,中国有实力能够在10年内追上美国的发展。
这样的发言,或许是原先国内航天工业央企积累了丰富的基础知识与经验,逐渐与民营企业形成互补发展格局提供的底气,也在于国内工科高校不断培育的航天人才储备丰富。
该总指挥还表示,国内商业航天的“春天”将于2027年到来。虽然目前200-300万元的票价仍不能被许多人接受,但随着技术的发展,或许未来价格的下降会有可能让更多的人能到外太空旅游一趟。
亚轨道,也算太空?
上面提到,目前的太空旅行分为三种,亚轨道旅行就是其中技术最为成熟的一个,作为当前较为热门的航空航天话题,亚轨道旅行也将会是未来商业航空发展的重要趋势。
所谓亚轨道,一般指的是距离地面20-100km的空域,处在现有飞机最高飞行高度以及卫星最低轨道高度之间;亚轨道旅游则一般达到超过地表80公里的高度。而轨道飞行起码要300公里以上,国际空间站的运行轨道则高达400公里。
与另外两种太空旅行相比,亚轨道旅行最大的特点之一在于其并不能环绕地球一周,也达不到脱离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所以到底最高点之后的亚轨道飞行器后续就会一直下降直至落地。
不过,在最高点前后的一定的高度内,飞行器中的搭乘人员还是可以感受到失重的感觉的,就是时间比较短,基本3-4分钟而已。
但是与其他两种太空旅游相比,亚轨道旅行在技术上、成本上、体验感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先说技术上,亚轨道旅行所用的亚轨道飞行器在发射时能够大幅度缩短发射需要的时间,同时也可以大大降低单位有效载荷的运输成本。
而对于飞行器的回收问题,许多国家与企业都在不断研究其回收技术,作为亚轨道飞行的载体,亚轨道飞行器在完成任务后可返回地球,得以重复使用的同时减少了对太空及地球的污染。
且就目前亚轨道旅行的技术而言,其能解决火箭保障逃逸、生命保障等问题,技术相对更成熟。
亚轨道旅行的另外一个优势则在于其成本较低,所以票价相对低一些。当前国外亚轨道旅游价格大多或平均在25万美元左右。
与之相比,太空深度旅游往往会涉及更远的地方、更高的技术要求以及更多的服务体验,如英国的太空游旅行社“火箭突破”公司就计划于2027年运营“航行者空间站”酒店,为到达该空间站酒店的旅客提供健身、酒吧、餐厅等五星级酒店标配服务。
而这样也就意味着前往更高的飞行轨道旅行或到达空间站时,旅客需要支付更高的票价成本。按照之前Axiom Space(休斯顿一家私人太空公司)的规划,2022年将两位富豪送往宇宙空间站并逗留8天的费用将高达每人3.6亿元人民币。
这样比下来,还是亚轨道旅行更有可能随着价格的降低而吸引到更大的消费群体。
除此之外,与深度太空游相比,由于亚轨道旅行距地面的高度在三者中最小,需要克服的重力也更小,大部分普通人通过一小段时间的训练就能够很好地适应飞行带来的失重感、晕眩感等问题,这种太空旅行方式对游客心理素质要求相对更低,更便于快速地商业化推广。
综上优势,未来一段时间内,在这个新兴的旅游市场中,亚轨道旅行将会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当然,随着太空旅游业的深度发展,未来的轨道飞行、空间站旅行、星际旅行商业化也有望成为现实。
不要盲目涌进火箭与卫星相关赛道
面对如此昂贵票价的太空旅游,其潜在的市场价值自然不低。
按照维珍银河公司测算,2025年太空旅行的累计总收入就能达到10亿美元;而NSR(北方太空研究公司)则预计2028年的亚轨道市场规模将达到28亿美元;摩根斯坦利也认为2040年,太空旅游产业将达到1万亿美元。
在各类公司的看好下,太空旅游赛道已经涌进了不少的企业与投资者。
以国内企业为例,目前国内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市场已经有超过100家的投资机构进入商业航天领域。
在2022年第一季度,国内超过21家商业航天企业实现了成功融资,仅披露的融资金额就超过了37亿元,其中,以火箭相关厂商占据了融资的“半壁江山”以上。
全球范围看,2021年,包含美国、加拿大、英国、中国、阿根廷等国在内的25个国家发生了多起商业航天投融资活动,其中仍以美国作为最活跃的国家,占据了投融资事件总数的40.3%,投融资总额的65.5%。
这也难怪,毕竟目前蓝色起源、Space X等美国企业在太空旅行的发展上如火如荼,而且美国境内的蓝色起源、Space X公司又是全球航天领域的领头企业,其进展的融资活动、取得的成果大概率也会更多。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本涌入国内的商业航天赛道,“长征十一号”火箭首任总指挥也表示,虽然目前国内投资热点以火箭与卫星为主,但显然投资这些领域的企业数量已然足够多。
虽然国内鼓励民营企业加入商业航天赛道,但要考虑到国内这个领域尤其是太空旅行还处于初期阶段,加上航天事业本身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持,试错成本、运营成本都非常高,并不适合大部分企业的涌入。
加之这一行业也存在很高的技术壁垒,盲目进入有可能会“血本无归”。
而在行业供应链上,上下游的商品与服务供应仍有待拓展。作为重要的配置工具,发动机、导航、遥感系统等都不可或缺。
或许未来涌入航天赛道的企业可以考虑从薄弱的供应链环节入手,事先抢占先机,也有可能凭借一定的市场份额获得不菲收益。当然,这个过程肯定没那么容易了。
而在面对如此庞大却又处于初期的市场领域,太空旅行发展还需解决许多问题。
就比如现在技术相对更为成熟的亚轨道飞行器,也需要在技术上考虑性能与成本之间的平衡,争取最高的性价比来以更低的价格为乘客提供太空旅行服务。
在安全性上,亚轨道旅行的商业化也需经过不断的运营与测试,连地上跑的自动驾驶汽车都是经过多次的运营测试才开始商业化落地与推广的,更何况这种要在近100km高空飞行的工具。
此外,太空旅游还有一个一直以来都受到关注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完善太空旅游的法律法规。
或许之前的法律囊括了宇航员在内,但当太空涌入更多的普通者时,如何确认他们的法律地位、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合理地实施损害赔偿制度等仍有待考量。
而随着新兴的太空旅游业进一步发展,这些问题必然需要提前做好改进与完善工作。
文章用图:图虫创意,Wikipedia
本回完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