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62岁与93岁,一对上海父子同居养老的12年

62岁与93岁,一对上海父子同居养老的12年

公众号新闻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62岁的占峰是上海人,至今未婚未育,与93岁的父亲生活在一起。认识他是个偶然,在一个专门面向老年人的社区网站“老小孩”上,我点进占峰的博客,像是翻开了他的日记,生活在他笔下静水流深又充满生趣。他写在公园锻炼、写父亲用微波炉做菜、写和网友们一起吃澄黄的松鼠鱼、写如何用推子给自己和父亲剃头发。
我很好奇,一个已步入老年生涯的人,如何给父亲养老,如何安排自己的老年生活。占峰的答案是,对两个年龄加起来超过150岁的老人而言,养老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养老。
聊完后我意识到,在老龄化加剧,人均寿命变长,同时年轻人生育意愿又普遍低下的当今,占峰与父亲的生活也许是我们很多人三四十年后会面对的图景。

以下是占峰的讲述:



实习记者|魏昭阳

编辑|王海燕

62岁与93岁

从我房间的窗户望出去,有几棵比四层还高的大树,葱郁,安静。楼下栽着桂花树,开花时可以在阳台闻到很浓的花香。

这栋楼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上海市徐汇区龙山新村,楼有六层,没有电梯,我们一家就住在四层,全屋五十几平方。

占峰和父亲的合照(受访者供图)

我今年62岁了,少时读的是上海玉石雕刻厂工业中学,毕业后很自然地进厂里工作,雕刻过飞鸟走兽,也从事过玉石抛光,后来厂子不景气倒闭了,员工被遣散到其他地方。我身体不是很好,五十几岁提前办了退休。

我父亲退休前在上海飞机制造厂工作,和我母亲是同事。我还有个弟弟,比我小两岁。最早的时候我们一家四口住在一起,后来弟弟学习优秀,去美国当大学教师,一年回上海一两次,就只剩下我们三人了。

母亲退休后喜欢看书,经常和我一起去上海图书馆借书还书。她有时也讲究一些生活情调,比如我过生日,会把朗姆酒和雪碧兑在一起,配成鸡尾酒。2012年夏天,79岁的母亲因结肠癌过世。只剩下我与父亲,今年,我父亲93岁了。

两个老人的生活是很简单的。早上四点半,我先起床,烧开水,要烧三壶,一壶做凉开水,同时洗脸刷牙,简单做一些健身活动舒展身体。父亲起床后他做早饭,一般是红薯、南瓜配上他自己做的凉拌萝卜丝,最近他新做了一罐鸡肉松。

父亲在烧饭(受访者供图)

父亲很喜欢买菜做饭,不让我和他抢。他烧饭只用电磁炉和微波炉来煮菜、煮汤、蒸鱼、炖蛋等,油、盐、糖都放得少,谈不上多好吃,讲究的是清爽干净,营养健康。买菜做饭之外的全部家务由我包揽。洗碗、擦灶台、扫灰尘、拖地板,父亲要求我每两天洗一次厕所。我从前看到作家迟莉写的一句话:“长年累月地做家务,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的确如此。不过往好处想,做家务也是一种锻炼。我弟弟曾建议我们请个保姆,我父亲不同意,我也觉得没必要,每月多支出五六千元不说,活都让保姆干了,那我闲在那里干什么呢?

早饭吃好以后,大概 9 点左右,我就步行十分钟到徐家汇体育公园散步,不打拳也不舞剑,只是绕着圈子走路,光着头,充分吸收阳光,补钙。下午我一般写书法,用时兴的话说,我是个“宅男”。我父亲退休前不怎么看书,如今则每天坐在藤椅上看书,他最近看的两本书,一本是《马斯克传》,另一本是《扎克伯格传》。父亲只在白天看书,晚上他是从不看的。

占峰在徐家汇体育公园散步(受访者供图)

某个午后,父亲曾对我说:“反正我也看不到你的……(结局)”也许是想到我未婚未育,孑然一身,父亲曾主动提出,过几年,如果他生活不能自理了,我们两个就一起去住养老院。不过父亲的自尊心很强,他一直认为,人最好的状态是能够劳动,能够锻炼。直到如今,哪怕上医院,他也不让我陪。去养老院接受他人的照料,对他来说,实属无奈之举,不过真到了那一天,他肯定也是能接受的,毕竟岁数大了,身体又差了,哪有选择的余地呢。

如果有条件,我其实不想和父亲一起住进养老院。我感觉养老院暮气沉沉,不如在家自由。我心中的理想状态是,给父亲找一家好的养老院,我住在家里,每周去看看他。我还没有一个人住在家里过,年轻时可能也想过远走高飞吧,现在倒不想了。

不过这个理想状态应该很难实现,因为养老院费用很高,我们家这个情况,可能要把房子卖掉才能住,那就得两个人一起住养老院了。

在家里我自己也没有明显的在给父亲“养老”的感觉,他身体还很健朗,去医院的次数甚至比我还少,生活自理的情况下,他最依赖我的时刻,就是让我网购。父亲拌酸奶时喜欢加亚麻籽,需要我上网买。我隔三差五地下单,第二天就可以去家附近的站点自提。网购、医院线上挂号这些都是我来做,另外,我会每个月去银行柜台取5000元现金交给父亲,让他支配。

一直到现在,和父亲吃饭时,他都会把菜里好的部分先挑给我,比如吃鱼时,给我夹鱼肉,自己吃鱼头和鱼尾。他不会说什么话,就是很自然地这么做。这让我想起这样一句话:不管你长到多大年纪,在父母心中永远是个孩子。

父亲做的早餐(受访者供图)

到我们这个年龄,其实生活就是养老,养老就是生活,就是两个人很平常地在一起过日子,相互照料。不过毕竟父亲90多岁了,不能要求他在我生病时端屎端尿地照顾我,所以我右腿骨折的康复期里,没有完全遵医嘱躺在床上,毕竟条件有限。

相伴变老

直到如今,我们家说了算的主心骨一直是我父亲,在我12岁时是,62岁时也是。

家里的大事都得我父亲拍板。什么算大事呢,比如给房间换扇新窗户。去年我弟弟回上海,提出要把家里的窗户都换成双层玻璃的,质量更好,一共2万多元,弟弟出钱。我父亲嫌贵,坚决不同意,为此还爆发了一场争吵,随后还是弟弟强硬坚持,让工人上门安装了。

父亲的节俭思维贯彻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穿的都是旧衣服,买东西时几块钱也会斤斤计较,节省到我都看不过去,但我也没法当面说他,说不动的。大多数时候,我都认可父亲的饮食习惯,可偶尔也觉得,他对健康的追求有些偏激了。我们祖籍是福州,福州的鱼丸是很有名的,年轻时我一餐可以吃好几个,现在不吃了,因为我父亲说鱼丸里面的肉馅猪油很多,不健康。有时我想吃蹄膀或猪爪,和他说,他也拒绝买。一起生活了这么久,我知道他现在是五分乖戾,五分温情,那还是以他为主,况且我也不能在家里面自己再开个火,另起炉灶烧菜吧。

其实我不觉得自己很老,也常有人评价父亲“看上去绝对没有九十岁”。但衰老是不由分说的,它像鞋里的一颗砂粒,藏匿在平静下,但时不时刺痛你,提醒你。我曾转发过西川写的一首诗:“一个人老了,在目光和谈吐之间,在黄瓜和茶叶之间,像烟上升,像水下降,黑暗迫近。”

父亲在体育公园锻炼(受访者供图)

身体的反应最直接。父亲爬四层楼的速度肉眼可见变慢了,下蹲也有点费劲,好像人老了,要重新驯服自己的身体关节。有一次我着急去医院,父亲先我一步下车,我突然惊觉他的脚步颤颤巍巍。

我近两年患上干眼症和高眼压症,眼睛常常干涩不舒服。血糖有时会升到临界值,元宵节再也不敢吃汤团,先前我是很爱吃的。去年夏天,我在体育公园跑步时,一不小心,右腿胫骨平台骨折。年轻时也不是没受伤过,不过那时很快就好了,并不在意。现在总担心会不会有后遗症,是不是容易再次受伤。那次以来,我就不再跑步了。

我在努力跟上时代。手机用得算是熟练,电视新闻每天都看,有什么不懂的,也会百度搜索,也不算特别落伍吧。不过年轻人流行的东西,我都不懂,也学不会,算是跟上时代的一半。今年春节,我和弟弟一起到浦东美术馆看画展,午饭在那里吃西餐,上来一盘新西兰烤羊排,要怎么个吃法呢?我第一次吃西餐,不知所措。全靠弟弟手把手教我,先用叉子叉住,再用刀在这里割。

我父亲不太会用智能手机,也不愿意学,想联系他只能通过家里的座机。但家里的座机,现在基本不再响起了,会打这个号码的,都是我父亲的朋友,年岁淌淌向前,他们大多已不在人世。

父亲坐在藤椅上看书(受访者供图)

我从二十几岁起就喜欢写写东西,诗歌、散文都写的。如今每天清晨起床后、上午散步回来、下午和晚上,我都会坐在我的小房间里,打开电脑登录“老小孩”网站——一个专门面向老人建立的网络社区。我会先浏览一遍好友们发的博客,跟帖,之后写下自己的博客。我不是每天都写,写文章蛮累,我打字是单根手指在键盘上敲字母,速度慢。“老小孩”之于我,有点像微信之于年轻人,有些依赖的。

去年十一月我生日前,印了自己写的诗集15本,散文集5本当作给自己的生日礼物。我拜托了“老小孩”的网友“一庆”帮我排版,再去网上找商家下印。拿到后送了几本给邻居,福州的姑姑和沈阳的表兄也各寄两本,还有一些分送网友。但我没有和我父亲说自己印了书。他这个人脾气蛮怪的,对我写东西,老喜欢挑这个不好,那个不好,有时候我给他看我写的文章,他都摇头不看。

我听好友们说,现在写博客也不是很时髦了。但“老小孩”里的老人是比较团结的,大家谈得拢,关系也很好,线下也常聚会。我写博客时,父亲常在听收音机,听天气预报和《活过一百岁》这档健康养生节目。我父亲是很想活过一百岁的,我也希望他活得久一些,两个人能一起相互陪伴,有人聊天说话,总归是更好些。

“老小孩”网站上和我交情最深的几个朋友,都比我年长,有的身体也不好,经常会在主页挂条博文:“我要去医院一段时间,近期无法来网站了,请不要挂念。”

与老小孩网友在一起(受访者供图)

到了我们这个年龄,离别常常骤然,可是花开终会花落,挽留不能。

父亲说他已经做好了时刻迎接死亡的准备。而我在“老小孩”网站上有个签名,“尽人事,顺天意”,这也是我对死亡的态度。

如今,我母亲的骨灰盒还在我家大衣柜的上方,我们打算找个机会去海葬,这是她生前就交代过的。我们家对这个都比较看得开,我父亲也说,他的骨灰到时候撒掉就算了,不用特别去花钱买个墓地,祭拜的话,在自己的心里,在文字里,在脑海里就好。父亲常说,再怎么样人死就空了。我也同意的,就像小时候读到陆游的那句诗,“死去元知万事空。”

占峰在写书法(受访者供图)

望着父亲的身影,我有时会想起自己年轻时写的一首诗,《回归》:

我的美好、温暖的家,

忽然变成了原始、蒙昧的洞穴。

父亲不是在抽烟、喝茶,

而是在剥一张血淋淋的斑纹虎皮。

母亲不是在台灯下缝衣、衲线,

而是在呼呼作响的火盆上烧煮虎肉。

摆弄枪矛的父亲冷眼向我,

“这小东西长大后能做什么?”

母亲的眼睛常含双泪,

担心父亲有一天会有出无归。

长大后的我喜欢画小弟在河边捉鱼摸虾,

喜欢用蝌蚪文记月亮倒在山坡上……

近在咫尺的风卷云压、寒欺暑逼,

无边无岸的虎啸狼嚎、山摇地动,

不要,不要吞没这情趣不多的家庭,

不要断绝他们的子嗣繁衍……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树树 / 审核:然宁


招聘|实习生、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实习生、撰稿人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捡漏:4620~6299元,华硕X570P主板10种配置他是清华校长的儿子,担任央视主持人32年,如今62岁为何仍单身?三十岁,以前是五十岁,现在是十五岁英伟达一季财报全面超预期:营收增长262%,净利暴增628%,官宣“1拆10”拆股计划93岁加拿大老太靠养老金生活,给孩子一份礼物!结果却被收4万税……可怕的14岁,恐怖的17岁:父母最大的卑微,就是孩子到了青春期!中国有一座非常适合养老的城市,距离广州、深圳都很近,而且环境宜人、房价不高、生活节奏缓慢《星级男人通鉴》第78章 你亲我一下13岁女孩将2岁女童从17楼推下坠亡,称有智力障碍!轰动全英的杀人犯只有10岁,永远不要低估他们的恶......千金散去的蔡澜,独自养老的费翔“百发百中”的出海大佬发新游戏了,还跟莉莉丝对上线?堪忧未来-美撒开科幻级战争大网上海科技大学周智课题组与合作者揭示溶酶体功能缺陷对睾丸衰老的调控机制安省这市巨鼠横行 商户投诉:邻居养肥了它们!广东人,又一次扛下了所有!养老的事,国家急了一旦和黑车师傅对上眼,就逃不掉了......想要美好晚年?盘点移民养老的黄金地带27岁,36岁,45岁的你,应该掌握什么?加拿大女司机都这么猛吗?!93岁老奶奶一脚油门,冲破警方路障撞飞女记者,32岁姐姐15个月里3次危险驾驶…洛杉矶少年生日派对上差点被打死 躺在重症监护室click bait flow n numbers up (ZT)“吮吸我的JB”!布碌仑17岁少女派对上拒绝渣男无理要求,惨遭枪杀...和嫂子同居,和嫂子妹妹恋爱!在LA开毒趴…嫂嫂作证:拜登次子教她吸XX50岁与80岁,一对母女的抱团养老小红书招聘年龄底线35岁,猎头:超32岁基本没戏;小米汽车员工实发工资曝光,年入百万不是梦;极目银河老板欠62亿跑路 |AI周报金姐新恋情实锤?男方小他12岁,又是体育明星。卡戴珊家不愧是球星收割机...成立2年产出280篇论文,一个顶尖数学家兼亿万富翁和他打造的新型“科学帝国”|纪念吉姆·西蒙斯(1938-2024)33岁叛国,62岁造反英伟达一季财报全面超预期:净利暴增628%,营收增长262%暴雪创始人最新采访:22岁与校友创业、暴雪是如何成长崛起的?枝叶认知被洗脑(MD/JD职业操守) =树根利益权力 (ZT)博主发文的真实和虚假一位投行老兵对上市公司做并购的一些思考80年后 100岁二战老兵终与96岁爱人结婚Dragon School夏令营!适合8-12岁,少量位置!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