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攻守易势

攻守易势

公众号新闻

自古以来,军事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文明演变有决定性影响。随着科技的进步,战争形态会在进攻方占优(闪电战)和防守方占优(消耗战)之间来回切换。

战车时代:攻方占优

中国象棋里面,威力最大的棋子当属“车”,“车”的活动范围极大,足以左右胜负。“车”这枚棋子,对应的是古代的兵种——战车。

公元前11世纪,中国历史迎来了商周之变,兴起于陕西的周部落,灭亡了强大的商文明。自此之后,分封制代替了部落联盟制,以血缘为基础、嫡长子为核心的宗法制成为社会运行规则。事实上,无论是科技、人口、经济实力,周部落都远不及商文明,为什么周人能击败殷商呢?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战车的使用。

牧野之战:

在牧野之战中,商朝主力虽然远征东夷,但凭借雄厚的国力,商纣王依旧征召了17万大军。反观西周联军,总共只有4.5万人,在兵力上处于劣势。但周军却有自己的秘密武器,那就是战车部队。据史料记载,周武王亲率“战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组成了负责冲锋的第一梯队。商朝作为中原文明,对战车的运用远不及西周,很多商朝士兵第一次见到战车,纷纷吓破了胆。在周军战车方阵的冲击下,商军战线迅速崩溃。就连最精锐的殷商禁卫军,也被战车击溃。最终,大势已去的商纣王只能选择自焚,商朝灭亡。

战车在先秦时期一度成为决定性兵种:

凭借战车,西周在“牧野之战”中开创了闪电战的打法。此后,各诸侯国纷纷效仿,组建自己的战车部队。以至于战车数量一度成为衡量国力最重要的标准,春秋时期通常有“千乘之国”、“万乘之国”的说法。诸侯会盟时,也会将战车数量视作外交筹码的一部分。

古代战车结构:

然而战车的最大特点就是昂贵。首先,打造战车部队需要足够多的马匹,普通战车由两匹马拉动,高级战车则由四匹马拉动。其次,一辆战车通常搭载三名士兵,中间的士兵负责驾驭马匹,左边的士兵负责远距离射箭,右边持戈的士兵负责近战。这三名士兵要想协同作战离不开长期的训练,因此只能由贵族担任,从小开始练习。因此《周礼》才提出过“君子六艺”的说法,要求贵族子弟必须掌握“射”和“御”,即射箭和驾驭战车的技术。

长江中游出产的“四羊青铜方尊”:

在先秦时期,无论是生产战车还是铸造兵器都需要耗费大量青铜,铜产量决定了各诸侯国力上限。哪怕是在今天,铜也是非常关键的战略资源。铁器普及之前,铜的价值比白银还要高,先秦时期所谓的“黄金”,实际上指的是铜。为什么被视为“南蛮”的楚国能迅速崛起,成为春秋霸主,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楚国埋藏着丰富的铜矿。这使其能打造一支强大的战车部队,接连消灭周边几十个诸侯国。

中国铜矿分布:

如果说长江流域的楚国拥有铜矿优势,那黄河流域的晋国则拥有马匹优势。晋国长期与北方的狄人打交道,不仅掌握了骑射技术,还控制大量产马地。另一方面,在各诸侯中晋国的铜矿资源仅次于楚国。晋国发源于汾河流域,附近的中条山储藏大量铜矿,这是晋国得以崛起的基础。整个春秋时期,只有楚国和晋国能长期维持4000乘以上的战车部队,这让其它诸侯望尘莫及。因此春秋时期的主旋律就是晋楚争霸,黄河沿岸的宋、卫、郑、鲁等小国只能在晋楚之间左右逢源,长期充当战场。秦国和齐国则成为次强,秦人擅长养马,齐人坐享东海鱼盐之利。可以说,春秋时期晋、楚、秦、齐的崛起绝非偶然,其背后都有资源作为支撑。

除了中国之外,战车也改变了其它文明的进程。亚述曾靠战车部队成为西亚霸主,雅利安人则凭借战车优势征服了印度,埃及、波斯等文明也高度重视战车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战车是闪电战的鼻祖。

铁器时代:守方占优

到了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的广泛应用,曾经横扫四方的战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从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工具的生产成本降低。在自然界,铁比铜要丰富得多,可以大量生产供平民使用。不仅如此,铁的硬度和韧性,可以打造锋利的刀剑。为什么战国时期楚国会走向没落,除了制度落后的因素,失去铜矿优势也是重要原因。

铁器的大规模应用带来一个后果,那就是平民被大量征召,军队人数迅速膨胀。在青铜时代,由于兵器资源稀缺,只有从小习武的贵族会被投入战场,平民上战场只能充当炮灰。但在铁器普及后,兵器锻造成本下降,平民被大量武装起来。战场规模从几万人扩张至几十万人,原本以战车为主体的战斗模式发生动摇。因为随着步兵阵线越来越密集,战车的冲击能力被大幅削弱。特别是在山地,战车的机动性受到限制,在与步兵的抗衡中逐渐失去优势。

弩的结构:

另一方面,弩的发明也加速了战车淘汰的过程。相比于弓箭,弩不仅精度高,而且平民只需接受简单培训就能操作。另一方面,与骑兵相比,战车的缺点在于很难转向,习惯于直线行驶。弩手在射击时,可以根据战车行驶方向估算弹道,很轻易就能对战车上的人进行杀伤。由于弩的造价比战车低很多,战车的性价比明显下降,逐渐被各国淘汰。

在战国时期,“牧野之战”式的闪电战打法很难被复制,先进武器的作用下降,战争成为国力比拼,各国倾向于通过防守来降低战争损耗。典型的例子是长平之战,这场战争秦赵双方对峙了三年,谁都不敢主动出击,直到赵国粮草消耗殆尽后,才被迫寻求决战。另一方面,周灭商,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秦国统一天下则异常艰难,可谓“奋六世之余烈”。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之一在于军事技术的变革,随着战车被淘汰,以及守城技术提升,大国之间的攻防战变得异常惨烈。交战双方倾向于等待对手粮草耗尽后再发起行动。

科技的进步带来了政治的变革。在青铜时代,只有从小学习驾驭技术的贵族才能操纵战车,掌握了暴力机器的贵族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铁器时代,平民被大量武装,获得了对抗贵族的实力。不仅如此,随着铁制农具和耕牛的普及,土地开垦效率大幅提升,井田制走向瓦解,地主阶层登上历史舞台。

随着贵族的衰落和平民的崛起,华夏进入“礼崩乐坏”的时期,社会形成两种思潮。一种是以儒家为代表的改良主义,主张“克己复礼”,恢复西周旧秩序,维护贵族统治;一种是以法家为代表的变革主义,主张“严刑峻法”,实施耕战体制,以功绩作为授予爵位的标准。在某种程度上,秦灭六国以及楚汉争霸,背后都是平民政治与贵族政治的较量。以血缘为纽带的旧贵族势力被平民出身的官僚取代,中央集权的制度得到巩固。

马镫时代:攻方占

随着冶铁技术发展,以汉朝和罗马为代表的农耕文明迎来了黄金时期。汉朝的马匹数量虽然不及匈奴,但凭借铁制武器、铠甲和弩的优势,汉军无论是白刃战还是远程对射均碾压匈奴人。汉武帝之后的几百年里,中国北方边境逐渐安定下来。

罗马士兵标准配置:

罗马建立帝制后,逐渐停止了对外扩张,转为防守。为了抵御蛮族的入侵,罗马人沿着莱茵河与多瑙河修建防线,并驻扎了20多个军团。罗马士兵通常配备短剑、标枪、长盾,进攻不足但防守有余,击退了一个又一个的对手,罗马也成为地中海最强大的文明。

然而随着马镫的发明,华夏和罗马都迎来了各自的危机。在马镫发明之前,骑兵的战斗力不如重步兵,因为骑手大部分体力都用于驾驭马匹,以防止因为失去平衡而跌倒。由于只能单手作战,骑兵在面对步兵时处于劣势,更多承担侦查和骚扰粮道等辅助作用。

马镫发明之后,骑手可以通过双脚保持平衡,进而解放了双手。不仅如此,马镫发明后,骑兵在冲锋的时候不用再担心因反作用力而坠马,可以将全身力量集中于一点。凭借着马匹带来的惯性,骑兵能对步兵造成重大杀伤。随着马镫的普及,游牧民族迎来了黄金时期。

马镫的发明使骑兵战斗力明显超过步兵:

在东方,胡人大量内迁,最终引发“五胡乱华”。胡人之所以能爆发惊人的战斗力,除了人口因素外,也跟马镫的发明有关。在各民族中,鲜卑人最早将马镫投入实战,打造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凭借骑兵优势,鲜卑人成功统一黄河流域,建立了北魏。此后的一千多年里,马匹成为最关键的战略资源。拥有河套产马地的隋唐,可以轻易压制周边游牧民族。失去了燕云十六州的北宋,在面对契丹和女真的时候只能被动防御,依靠岁贡维持和平。

匈奴入侵欧洲:

在西方,罗马遭遇“蛮族入侵”。匈奴人在首领阿提拉的带领下,大举入侵欧洲。在马镫的作用下,匈奴骑兵的战斗力得到极大加强,曾经不可一世的罗马军团在匈奴人面前占不到任何便宜,意大利北部一度沦陷。随着匈奴入侵,以哥特为代表的日耳曼人纷纷涌入罗马境内,成为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导火索。

凭借城墙和地利,君士坦丁堡挡住了蛮族入侵

马镫发明后,进攻方相比防守方拥有较大优势,因为骑兵战斗力和机动性都远强于步兵,战争效率大大提升。不仅如此,由于速度差异,当骑兵击败步兵时,可以打出歼灭战;当步兵击败骑兵时,只能形成击溃战。与罗马城相比,君士坦丁堡修建了厚重的城墙,并借助三面环海的地形维持补给,这才挺过了蛮族入侵的大动荡时代。

蒙古骑兵配置:

放眼整个中世纪,拥有骑兵优势的一方扩张效率极高。阿拉伯骑兵仅用十多年的时间就灭亡了萨珊波斯,并从东罗马帝国手中夺走叙利亚、埃及等地,建立了璀璨的伊斯兰文明。蒙古人凭借反曲弓和骑射技术,以“闪电战”的方式击败一个又一个文明古国,占领了大半个亚欧大陆。

随着骑兵重要性提升,贵族重新掌握了话语权。在中世纪的西欧,培养一名骑士需要巨额费用,往往只能从贵族子弟中挑选。骑士不仅需要担负盔甲和武器的费用,还要从小习武,掌握各种兵器知识。作为物质奖励,骑士拥有不能世袭、但可以征税的采邑。骑士阶层成为维护封建制和教会的重要力量。

在中国,平民和贵族的政治地位与骑兵的兴衰有关。在隋唐时期,骑兵在统一天下的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关陇士族也一度成为最有话语权的势力。另一方面,以骑兵为作战主力的元朝和清朝都保留大量贵族,元朝实施四等人制度,清朝则有八旗勋贵。相比之下,缺乏产马地、以步兵为作战主体的宋朝和明朝则推行平民政治,寒门子弟可以通过科举等手段跻身决策中枢。

火药时代:守方占优

在某种意义上,中国的四大发明改变了西方历史走向。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勘探新大陆并建立殖民体系,印刷术则带来了宗教革命。

15世纪中叶,奥斯曼人用火炮轰开了君士坦丁堡的城墙,持续了一千多年的东罗马帝国灭亡。大量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书籍被逃亡学者带到了西欧,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发展,敲响了中世纪的丧钟。

中世纪晚期,随着锻造技术进步,骑士们喜欢穿戴板甲作战。相比于锁子甲,板甲可以抵御普通刀剑和弓弩的攻击。然而火绳枪发明后,板甲逐渐失去用武之地。与弓箭相比,早期的火绳枪无论射程还是射速均不占优势,但火绳枪用的是化学能,枪口动能超过2000焦耳,具有破甲属性。在80米的距离内,火绳枪可以轻易击穿板甲。随着火绳枪的发明,骑兵开始强调速度而非防护。只不过由于火绳枪精度较差,骑兵在战场上依然发挥巨大作用。

欧洲的火枪线阵:

到了17世纪,燧发枪得到普及。与火绳枪相比,燧发枪使用燧石点燃火药,可以降低恶劣天气的影响,射速也得到提升。不仅如此,为了对付骑兵,火枪手特意配备了刺刀,以代替长矛兵的作用。为了弥补精度不足的问题,欧洲发明了线阵步兵战术,通过密集射击打乱对方针脚,然后上刺刀冲锋。

近代的火枪并没能真正淘汰骑兵,在拿破仑战争时期,法国胸甲骑兵依然发挥巨大作用。火枪的真正意义在于提高了平民的军事和政治地位。在火枪普及前,欧洲各国主要依靠由贵族组成的职业兵作战,战场往往是骑兵之间的对决。火枪普及后,由于操作门槛很低,平民被大量征召入伍,贵族的话语权下降,欧洲军事制度从职业兵转向常备兵。

不仅如此,在封建时代,全副武装的骑兵在面对装备简陋的平民时拥有绝对优势,欧洲农民起义的难度非常大,大部分都被镇压。只有波西米亚的胡斯起义,农民军利用车阵和火器,才勉强挡住了神圣罗马帝国的重甲骑兵。然而随着火枪技术进步,平民掌握了对抗封建王权的力量。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是一场由平民自发组建的反抗运动。保王党的军队虽然武器精良,但赶制出大量火器的平民军队也不是吃素的,愤怒的第三等级最终掀翻了贵族与教会的统治。

棱堡结构图:

着骑兵作用的削弱,进攻效率下降,近代欧洲各国的战争变成比拼资源消耗。在预备役建立之前,动员军队需要很长时间,战争的节奏被拉长,通常以年为单位。比如“三十年战争”、“八十年战争”。不仅如此,火炮发明后,城堡的作用大幅降低。作为应对,欧洲人发明了“棱堡”,通过增加接触面的方式,使防守方可以运用交叉火力打击敌军,抵消了火炮的威胁。欧洲也迎来了修建要塞的热潮,这使进攻效率进一步降低。一场战争不打个几年,很难分出胜负。

铁路时代:攻方占优

19世纪初,欧洲迎来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火车、轮船改变了人类社会形态。工业革命最重要的资源是煤炭,原本实力较弱的普鲁士,意外地在鲁尔区勘探出煤矿,国力蒸蒸日上,从农业国逐渐发展成工业国。

德意志铁路网:

普鲁士的版图较为破碎,为了加强本土联系,普鲁士以政府的力量推动铁路建设。德意志关税同盟诞生后,私营部门也参与进来,掀起了铁路建设狂潮。到了19世纪中叶,普鲁士铁路里程已经超过法国,跃居欧洲第二。为应付战争的需求,普鲁士参谋部亲自设计铁路调度系统,以求在最短时间内把军队调至前线。

普奥战争形势图:

1866年,普奥战争爆发,凭借高效的铁路管理系统,普鲁士在外线作战的情况下,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把25万军队运输至前线,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不仅如此,普鲁士还发明了后膛撞针式步枪,与前膛枪相比,后膛枪从枪管后方装弹,这使士兵可以在卧倒下射击,隐蔽性和射击速度均得到提升。虽然后膛枪牺牲了气密性,导致射程受限,但由于采用膛线设计,精度得到保障。不仅如此,装备后膛枪的普军放弃了传统的线阵战术,改为散兵作战模式,灵活性大大加强。在萨瓦多战役中,普军始终保持了五倍于奥军的火力密度,奥地利被打得溃不成军,被迫求和。

普奥战争耗时不到两个月,这使欧洲其它列强大跌眼镜,原本打算坐山观虎斗的法国失去了干预机会。在马车时代,军队调动极为缓慢,战争往往需要几年才能结束;铁路普及后,运力提升了十倍,战争效率大幅提高。普奥战争后,普鲁士统一了北德意志,仅剩南德四邦仍被法国控制,法国也成为阻挡德意志统一的最大障碍。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论军队实力,法国在普鲁士之上,但俾斯麦成功煽动起德意志民族主义,使整个德意志都加入反法阵营中。在装备上,普法互有优劣。德国配备了性能更先进的克虏伯重炮。法国则设计了气密性更好、射程更远的后膛枪。但在理念上,普鲁士领先法国太多。相比4年前,普鲁士参谋部对铁路的运用更上一层楼,仅用了10天就将40万普军运送到法国境内。反观法国,由于糟糕的铁路系统,法国花了一个月才在边境集结了20万军队。

除了铁路外,普鲁士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对电报的应用。在电报普及前,军队主要依靠骑兵来传信,通信效率很低,哪怕是军神拿破仑,在指挥大兵团作战时也力不从心。普法战争期间,为了协调几十万军队,普鲁士采取参谋部+电报的组合,这使普军的指挥效率大幅提升。最终,普鲁士战胜了法国,为德国统一奠定道路。

19世纪下半叶,随着铁路、电报、后膛枪的应用,大兵团快速机动作战成为可能,进攻变得简洁而高效,以往的消耗战变成了闪电战。正因如此,德国才能在列强眼皮底下实现统一,改变了全球地缘格局。

埑壕时代:守方占优

南北战争时期,美国发明了加特林机枪。这款机枪有多根枪管,利用人力手摇的方式装弹,射速极高。但早期的加特林机枪过于笨重,造价昂贵,不被军方重视。到了19世纪80年代,马克沁机枪被发明出来,这款机枪利用火药点燃产生的后坐力自动装弹,靠水冷的方式为枪管降温,性能得到极大提升。机枪发明后,骑兵的价值被削弱,逐渐沦为辅助兵种。

在日俄战争中,日军先后投入十多万兵力,打算攻占俄军驻守的旅顺要塞。俄军虽然人数较少,却配备了几百挺机枪。在机枪的扫射下,日军习惯的步兵冲锋战术遭遇失败,丢下几万具尸体。

1914年,一战爆发。各交战国参考普法战争经验,认为战争会在半年内分出胜负。毕竟相比于19世纪下旬,一战时期各国对铁路的运用更上一层楼。西欧密集的铁路网,使交战国能在一个月内向前线投送上百万兵力。然而这场战争一打就是四年,原本预估的速战速决变成漫长的消耗战,俄国、奥匈帝国、德国、奥斯曼帝国先后被拖垮。为什么会这样呢?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机枪和壕沟的应用。

埑壕战

在普法战争时期,进攻方主要依靠炮击来破坏敌方防御工事,步兵再随后发起冲锋,占领对方阵地。然而相比于要塞,壕沟可以有效削弱火炮的杀伤能力,这使进攻方的优势大幅下降。不仅如此,机枪和铁丝网的应用使步兵冲锋变成送死行为。在“索姆河战役”中,英军投入了40万兵力,试图突破德军防线。然而在德军几千挺机枪面前,英军仅一天的时间就损失了6万人。

1915年的战线:

1915年开始,交战国逐渐放弃了固守要塞的打法,转为残酷的埑壕战。在几百公里的战线上,士兵只能待在挤满老鼠和虱子的壕沟里,常年晒不到太阳。漫长的战争带来了饥荒与瘟疫,欧洲的繁荣化为乌有,为殖民体系的瓦解埋下伏笔。

一战还导致贵族制走向终结。火药发明后,骑士阶层逐渐没落,欧洲各国纷纷组建常备军,平民被大量征召入伍,但大部分军官职位仍由贵族担任。一战爆发后,贵族们积极踊跃参军,试图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然而在机枪面前,冲在第一线的贵族军官大量阵亡,很多古老的姓氏消失在历史舞台,贵族失去了对暴力机器的垄断地位。另一方面,由于战争带来的就业紧缺,工人和妇女的社会地位也得到提升。一战后,英国所有成年公民都被授予了选举权,完成了普选制改革。

机械时代:攻方占优

一战之所以会打成持久战,主要是因为壕沟和机枪给进攻方带来阻碍。尽管飞机和坦克已经发明,但由于发动机限制,早期的飞机无法挂载炸弹,坦克则经常面临抛锚问题,只能承担辅助作用。

但到了20世纪30年代,内燃机技术得到改进,功率和使用寿命大幅提升。这让坦克具备远程奔袭能力,也使飞机能携带几百公斤的炸弹。坦克+飞机的组合,成为埑壕的克星。坦克厚重的钢板能够抵挡机枪的扫射,履带能翻越壕沟和铁丝网。飞机则可以无视地形限制,向对手纵深处发动打击。在此背景下,闪电战横空出世,进攻效率大幅提升。

事实上,由于《凡尔赛和约》限制,二战初期德国坦克的性能并不如法国,但德军的理念却比法军先进。法国陆军沉浸在一战的埑壕模式,主张消极防御,龟缩在“马奇诺防线”后面。不仅如此,法军高层仅把坦克当作辅助兵种,将其编入步兵序列。与之相反,德军则专门成立了装甲部队,把坦克集中起来使用,以此来突破对手防线。

法国战役:

法国战役期间,英法联军判断德军不会强攻马奇诺防线,而是会从比利时绕道。联军主力直扑比利时战场,打算御敌于国门之外。然而德国装甲部队从阿登森林杀出,包抄英法联军后路。在德军斯图卡战机的轰炸下,联军主力很难集结,无法组织有效抵抗。德国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击败法国,占领了巴黎

德国“闪电战”战术:

为什么二战时期德国闪电战威力那么大呢?因为当时飞机和坦克几乎没有天敌。由于配备了装甲,轻武器对坦克无法构成威胁,口径再大的机枪子弹打在坦克身上只能是挠痒痒。重武器虽然能对付坦克,但命中率非常低。在苏德战争期间,德军为了对付苏军“T-34”坦克,特意使用了88毫米高射炮。然而与碉堡等固定防御工事不同,坦克是可移动目标,距离越远越难命中。二战时期的坦克犹如中世纪的骑兵一样,在战场上所向披靡。

飞机也是如此。由于飞机速度较快,二战时期地对空武器命中率很低,飞机只有在俯冲轰炸的时候才容易被击中。在实战中,高射炮平均需要打3000发弹药才能击落一架飞机。对付飞机的最佳武器,是飞机本身。在海洋上,飞机的优势就更大了。由于水的密度是空气的800倍,具有不可压缩性,鱼雷对军舰的杀伤力远大于炮弹。舰载机的应用,弥补了鱼雷射程短的缺点,使航母取代战列舰成为海军主力。

然而“闪电战”也有一大短板,那就是燃料的限制。坦克是烧油大户,在加满油的状态下仅能行驶200公里。“闪电战”在法国战役能发挥奇效,一方面是因为法国面积狭小,另一方面是因为西欧铁路网发达,有利于后勤补给。但当德军入侵苏联的时候,“闪电战”效果就大打折扣了。苏联拥有上千公里的战略纵深,而且苏联的道路质量非常差,德军后勤补给压力成倍增加。特别是到了二战后期,德国石油产能急剧萎缩,很多坦克因为缺油只能就地抛锚,沦为一堆废铁。

在内燃机时代,石油成为最关键的资源。对轴心国阵营来说,“闪电战”为其带来战术胜利,石油匮乏则使其走向战略失败。

芯片时代:守方占优

20世纪下半叶,半导体技术逐渐成熟,但一度缺乏民用价值。在越南战争中,美军发现安装了芯片的导弹命中率比普通炸弹高得多。原本需要几百枚炸弹才能破坏的桥梁,只需4枚精确制导炸弹就能摧毁。在军方订单的驱动下,半导体行业迎来井喷期。

巡航导弹结构图:

到了80年代,在芯片的辅助下,制导系统得到升级,发展出电视制导、红外制导、激光制导、卫星制导、地形匹配制导、数字场景制导等多种模式,精度相比传统的惯性制导高得多。对一枚导弹来说,发动机决定射程,战斗部决定杀伤能力,制导系统决定精度。只需一块指甲盖大小的芯片,就能让过去难以击中的可移动目标成为活靶子。

俄乌战争初期,俄军试图复制“闪电战”的效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基辅。然而俄罗斯空天军和装甲部队遭到乌军顽强抵抗,大量坦克和装甲车被击毁,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芯片的发明,使导弹命中率大幅提升,能以较低成本杀伤敌军高价值目标,防守方重新获得了优势。

“毒刺”防空导弹和“苏-34”战斗机:

在二战时期,地对空火力很难命中目标,高射炮对抗飞机犹如大炮打蚊子。然而配备了芯片后,导弹具备识别和追踪能力,对飞行目标的威胁大幅提升。在俄乌战争中,一枚造价20万美元的“毒刺”防空导弹可以击落单价3600万美元的“苏-34”战斗机。廉价防空导弹使俄军在空袭的时候遭遇巨大损失,上百架飞机被击落。

“标枪”反坦克导弹和“T-80”主战坦克:

二战时期,由于命中率较低,击毁一辆坦克需要上百枚炮弹。然而在俄乌战争中,安装了芯片的“标枪”反坦克导弹命中率提升至90%,能在2.5公里内击穿敌军坦克装甲。在基辅战役中,俄军装备部队和后勤车辆经常遭到乌军反坦克导弹袭击,一枚“标枪”反坦克导弹仅7万美元,一辆“T-80U”主战坦克价格超过200万美元。价格的差异让坦克退化为辅助兵种。由于采取红外制导方式,导弹可以热源进行追踪,具备发射后不管的能力,方便射手转移阵地。

被俄军击毁的西方坦克:

防空导弹和反坦克武器的进步,降低了飞机和坦克的生存能力,使俄军试图无法复制“闪电战”的效果。不过这种限制是双向的,去年乌军由守转攻,试图收复扎波罗热,却导致自身从优势方转为劣势方。在反装甲武器面前,西方提供的坦克和装甲车像纸糊的一样被打穿,成为名副其实的铁棺材。

由于进攻效率下降,2023年以来俄乌战线变动不大:

在俄乌战争上,进攻方面临的损失远大于防守方,俄乌和乌军都倾向于防守而非进攻。由于坦克等重武器失效,装甲穿插战术被淘汰,双方在交战线挖起了壕沟,陷入一战式的“埑壕战”。短期内战争无法分出胜负,只能比拼国力消耗。俄罗斯的短板在于财政,乌克兰的短板在于兵员,战争的胜负取决于美国大选结果。

遭到哈马斯火箭弹袭击的以军装甲部队:

在巴以冲突中,尽管哈马斯装备处于明显劣势,但仍给以军造成重大杀伤。长期的物资封锁导致加沙极端贫困,哈马斯自制的火箭弹甚至要用白糖作为推进剂。即便如此,一枚800美元的哈马斯火箭弹仍可以对单价600万美元的以色列“梅卡瓦”坦克构成威胁。防守方的巨大优势,使以色列不得不耗费数十倍的财力与哈马斯打巷战。

“莫斯科号”巡洋舰被击沉:

战后,内燃机功率并没有太大提升,但信息技术却突飞猛进。廉价的导弹能够轻易摧毁飞机和坦克等高价值目标,防守方的优势大大加强,这是俄乌战争和巴以冲突陷入持久战的重要原因。海上亦是如此,如今的军舰无论吨位还是航速相比二战时期并没有提升太多,但现代反舰导弹命中率和射程远高于二战时期的海岸大炮。乌克兰仅用了两枚单价100万美元的“海王星”亚音速反舰导弹,就击沉了俄罗斯造价高达7.5亿美元的“莫斯科号”巡洋舰,性价比不可谓不高。反舰导弹的存在,对登陆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无人机:进攻方的机遇

90年代的海湾战争,美国开创了“信息化战争”的打法,美军利用隐身战机、巡航导弹和电子战瘫痪对手雷达系统,然后大量使用精确制导炸弹,对伊拉克地面部队发动全方位打击。

海湾战争看似开创了新的进攻范式,然而风光的背后是一千多亿美元的军费开支,比伊拉克全国的GDP还高。为了追求胜利,美军采取无差别轰炸战术,有时候为了摧毁一顶帐篷就要消耗一枚价值几百万美元的巡航导弹。在某种程度上,“信息化战争”相当于升级版的“闪电战”,只适合对付伊拉克这样缺乏防空能力和战略纵深的小国,遇到稍微大一点的国家就力不从心了。

相比于海湾战争,俄乌战争才是大国对抗的常态,更多比拼的是资源消耗和战略决心,仅靠几件高科技武器很难改变战局。事实上,俄罗斯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和美国的“海马斯”火箭炮一度大放异彩,但很快就被找到了破解办法。在俄乌形成僵局的背景下,双方都在寻求新的战术体系,以改变进攻乏力的现状。

展望未来,无人机+人工智能的组合,或许能让进攻方重获优势。

正如前文所说,在反坦克导弹+防空导弹+反舰导弹面前,大部分高价值进攻性武器都失去了发挥空间。在这种背景下,低价值进攻性武器受到重视,典型的代表就是无人机。相比于大型轰炸机或直升机,无人机的载弹量、航程、功能性都远远不如,但无人机有个最大优点,那就是便宜。由土耳其研发的“TB-2”大型无人机造价仅50万美元,成本不到战斗机的几十分之一,即便被击落也不是那么心疼。

至于小型无人机,那就更便宜了。普通的侦查无人机造价仅几百美元,可以为己方炮兵提供敌军坐标,大幅增加火炮命中率。察打一体化无人机造价几千美元,既能攻击坦克等高价值目标,又能袭击躲在壕沟里的敌军士兵。

俄罗斯一半的炼油厂处于乌克兰无人机打击范围内:

由于不用考虑生存问题,无人机还能执行自杀式任务,可以打击一千公里范围内的目标。俄罗斯经常使用导弹攻击乌克兰电网,削弱其生产能力,基辅动不动就停电。乌克兰则喜欢用无人机袭击俄罗斯炼油厂,使俄罗斯炼油能力下降了10%,造成了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美军用昂贵的防空导弹拦截廉价的胡赛无人机:

在俄乌战场上,无人机成为性价比最高的进攻性武器。一枚单兵防空导弹价格几万美元,拿来对付几千万美元的战斗机很划算,但拿来打几千美元的无人机就得不偿失了。而且无人机雷达反射截面较小,红外特征不明显,自带隐身效果,普通的防空导弹不一定能打中。红海危机爆发后,为了对付2000美元一架的胡赛无人机,美军被迫动用单价200万美元一枚的“标准-2”防空导弹。一直这么耗下去,就连财大气粗的美国也扛不住。

无人机不仅造价便宜,操作门槛也低。在大规模空战中,最大的瓶颈不是飞机,而是飞行员。战斗机操作过于复杂,飞行员需要培训数年才能胜任。西方可以向乌克兰提供上百架F-16,但很难在短期内给乌克兰培训上百名合格的飞行员。相比之下,无人机操作极其简便,只需学习几天即可上手。而且无人机保养成本低,不像战斗机那样需要大量地勤人员和配套维修设施。只要产能跟得上,无人机可以被大规模投入战场。

俄军电子干扰系统屏蔽了战场上的GPS信号:

在海湾战争中,美军使用大量精确制导武器,给伊拉克军队造成巨大伤亡。但在面对俄军的时候,精确制导武器威力大幅下降。原因在于俄军使用电子干扰系统,对战场上的GPS信号进行大范围屏蔽,方圆几百公里都变成无信号区。这招足够狠,因为俄罗斯和美国的卫星频段很接近,俄罗斯的做法相当于把自家的卫星信号也屏蔽了。但效果也很明显,因为美国大部分精确制导武器都依赖卫星制导。曾被寄予厚望的“陆射小直径炸弹”(射程150公里版本的“海马斯”),由于GPS信号被屏蔽,命中率从70%下降至6%,失去了用武之地。

陀螺仪决定了惯性制导精度:

为了弥补乌军远程火力不足,美国决定提供ATACMS陆军战术导弹系统。但在GPS信号被干扰的情况下,这款导弹只能切换成惯性制导,靠陀螺仪来修正航线,平均每飞行1秒钟就会积累0.25米的误差。如果射程是300公里、飞行速度是3马赫,那精度会降低至75米,只能依靠导弹碎片来实施面杀伤。

在俄乌战争初期,俄罗斯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对乌克兰构成巨大威胁。相比巡航导弹,高超音速导弹能以5马赫以上的速度突防,降低被拦截概率。但去年以来,俄罗斯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经常被乌克兰的“爱国者”防空导弹拦截,这可能是因为俄罗斯电子技术不过关,无法克服“黑障”效应,导弹在末端状态必须把速度降至5马赫以内才能捕捉雷达信号,这使其具备了被拦截的可能。

相比精确制导炸弹和高超音速导弹,无人机更适合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作战。首先,无人机可以使用多种制导方式,在GPS信号被屏蔽的状态下依旧可以作业。虽然可以通过电子干扰等手段压制无人机,但在距离较远的情况下,普通的电磁手段效果有限。如果改用大功率干扰设备,成本可能比无人机本身还高,缺乏性价比。

总之,无人机具有成本低、隐蔽性好、操作简便、适应能力强等优点,比飞机、坦克、精确制导武器更实用。但无人机也有缺点,那就是载弹量较小,需要一定数量才能形成威慑。当前俄乌双方都在拼命增加无人机产能,乌克兰计划2024年在本土生产100万架无人机,利用海量无人机让俄军防空系统过载。俄罗斯也不甘示弱,开战以来俄罗斯无人机产能增加了17倍,每天可生产上千架无人机。

要驾驭数量如此庞大的无人机群,光靠人来操作是不够的。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未来或许会出现无人机+人工智能的战场模式,成千上万架无人机在人工智能的指挥下,以蜂群的方式对敌军发动打击。在某种程度上,人工智能之于无人机,犹如电报之于大兵团作战,可以大幅提升指挥和通信能力,实现去中心化机动作战。

总结

不同时代的优势方:

关键战力

占优方

战车时代

战车

攻方

铁器时代

步兵

守方

马镫时代

骑兵

攻方

火药时代

火器

守方

铁路时代

铁路、电报

攻方

壕沟时代

机枪、壕沟

守方

机械时代

飞机、坦克

攻方

芯片时代

导弹

守方

结合历史,可以发现随着科技进步,有些时候是攻方占优,有些时候是守方占优。在当下,由于导弹技术成熟,防御性武器威力大增,飞机、坦克、军舰等高价值目标生存能力下降,防守方在某种程度上更占优势。在实战中,无人机和高超音速导弹虽然能起到辅助作用,但暂不具备改变战局的能力。未来如果人工智能技术能完善,结合无人机或能为进攻方带来新的优势。

军事技术的变化对国际政治有决定性影响。在进攻方占优的时期,武力手段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凭借铁路和电报,普鲁士依靠“铁血政策”统一了德国。但在防守方占优的时期,武力扩张的成本太高,和平发展或是更好选择。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