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王小波,生日快乐

王小波,生日快乐

公众号新闻
王小波(1952年5月13日—1997年4月11日)


所谓弱势群体,就是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就是因为这些话没有说出来,所以很多人以为他们不存在或者很遥远。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


中国当代思潮的流行和转移,常常是缘于一些专家学者对西方各种时髦学说的宣扬。与二十多年前无书可读的情形相比,时下的知识多得目不暇接,而且转瞬就已过时,令人感到知识的不能承受之重。

知识一旦成为信息,就如同自然山水变成了旅游景点,看到的不再是风景,而是络绎于途的游人和垃圾。

因此现在出了一个王小波,沉静地守着某种知识并把它作为自己的信念而不是资本,这使人们趋时的心感到某种清新。

王小波的力量在于他拥有一个常识的立场。


▌关注现实生活本身,直接洞悉事物的真实



渊博的学者指出他的思想来自英国式的自由主义,这也许是对的,但他的文字更像是表达了某些常识,而不是某种主义。

在本质上他不是个诗人而是小说家,这可以从他不唱高调,比如不喜欢崇高或激情之类中发现。

他关注的是现实生活本身,对于时下的一些理论和主张,他都把它纳人常识的范畴中来观察,这使得他的随笔具有种简洁明白的效果。

所谓常识,不过就是明白日常事理的能力,顺任自然和习俗,大至民族历史,小至个人经历,都可以拿来作思想的参照。

人类精神的成长,其实是很缓慢的,根本的东西就那么一些,例如苏格拉底、耶稣、释迦牟尼、孔子、老子等等。现代人弄出许多博大精深的学说,实质上并没有给人类精神增加什么新的含量。

何况先哲的言论原本也都是出自常识,只是后来由于文化的积淀,它们才变成了知识权威。

所以面对复杂的世界,各种各样的学说,往往倒是平常的心智来得可靠。

王小波喜欢在书中叙述许多个人故事,就因为倘若离开了寻常经验和常识的描述,任何学说都可能成为谎言。

服从常识往往能使人通情达理,因为它总是直接洞悉事物的真实。鲁迅先生说过:“世间许多事,只消常识,便得了然。”

▲ 鲁迅


常识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直接的方式,其精髓在于自然,而一个不能靠常识作出判断的人,通俗的说法是没头脑。

在王小波眼里,他的姥姥是个有头脑的人,她在50年代的运动时期不相信一亩地会产三十万斤粮食,因为这不符合常识。

尤其她还是一个普通人,面临没有饭吃的问题,因此她的常识中还包含着利害的成分,而懂得利害关系的人往往懂得事理,已经没有饭吃还说形势大好,就不是承认事理,而是顺从思想。

其实常识正是思想的底子,王小波明白这一点,对于应不应该抢救被洪水冲走的国家财产,他认为首先应问问值不值得,捞木头尚称合理,捞稻草就太过分,这是通情达理,也是真实不欺。

服从常识还意味着使用简洁明白的话语,让思想的表达举重若轻。

朴素的语言也能说出真理,而且说得更好。

这方面,古今中外那些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为我们树立了典范,他们的文章总是明白易晓,与人沟通。如果一个明白的道理,却非要表达得很复杂,做出很有学识很有思想的样子,其结果往往是显得举轻若重。

▲ 大跃进时期

王小波曾谈到一个生产队长,在常识领域中他十分聪明,而且有趣,但他偏想要有思想,说点“革命”时代的时髦话语,结果很闹了些笑话。

那个队长恰恰忘记了,一句蕴含着生活经验的话语也许比任何迷人的理论都更有价值。

我们曾生活在一个失去常识的年代,动乱后的拨乱反正就是全民对常识的恢复,比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比如小岗村村民的大包干,其实全都是常识。

后代的人将不会明白,这样的言行当初竟然能使全民激动不已,他们更不会明白,为了这些常识中国人曾付出了几十年的苦难代价。

我们的社会不缺乏理论,缺乏的是常识,像王小波姥姥那样的常识。在生活中,任何伟大的思想并不比一位老农的看法对人们更有益。

如最近的报纸所透露的,50年代末的科学家们还曾奉最高指示,开展“粮食多了怎么办”的科研课题,要将吃不完的粮食转化成有机化工原料,而当时的状况早已是哀鸿遍野了。

在任何时候这都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耻辱:多年来我们就是这样习惯于寻求一个关于世界的普遍性理论,用某种思想或主义来对现实进行解释而不管生活本身是不是这样。

这里奉行的是格勒定律:如果事实和理论不一致,这事实就必须被抹去。



▌密涅瓦的猫头鹰划破夜空,王小波的常识是一种反思的“常识”

造成20世纪灾难的这种思维定势今天仍在延续,看不出有多少改变。许多人不明事理,却喜欢高谈思想,谈学说。

比如二十几年前的上山下乡对个人对国家都是悲剧,一代人的读书、工作和婚姻都被耽搁了,如今他们中大多数人又面临着下岗,承受着家庭生活的重负。但有些人却以一种精神被虐狂的理宣称“青春无悔”。据说这就是生活的辩证法。

然而,什么时候黄土高原变成了鲜花盛开的原野?无望的生活变成了田园牧歌?辩证的理论怎么可以如此侮辱人们痛苦的经历?

▲ 上山下乡

但许多人不能明白,很多事并不需要高深的理论,只要让判断停留在常识中就行了,如果不具备真诚与思考的素质,追求理论的结果往往会败坏人们的正常理解力。

思想出于持续的恐惧,这是20世纪人类经验的核心。

在王小波的思想背景中总有着过去年代的威胁。他说,知识分子最怕生活在不理智的时代。

他对事物的理解,大多也是源于那个年代,告诉人们不要相信什么,而不是像有些人,总喜欢叫人们相信什么,所以他的常识是一种“反思的常识”。

他所反对的都是过去几十年的东西,以及从过去延续下来的那部分现在。

对于人文知识分子所反对的物欲横流,他并不特别关注,他关注的是过去年代幽灵的复活,那些试图改造人们思想的倾向,还有信仰的滥用,比如90年代中期的“重建精神家园”、反对“西方文化霸权”等等。

▲ 在美国时的王小波


的确,与过去的“突出政治”、“反帝反修”相比,当代的精神迷恋实难说取得了多少历史进步。

而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思想改造后,仍然有人对全民的一统世界观感兴趣,这恰好说明,只要过去的许多事情没有说清楚,没有得出一个常识性的结论,任何历史就都是当代史。

这似乎是80年代启蒙的主题,其实正是当代中国的基本问题。每个时代每个民族的人都会有他们自己的基本问题,不应该越过这个基本问题去探讨理论,否则就是对着风车挥舞旗帜。

非洲饥民、前南地区、高加索当然是人类的悲剧;西方社会物质主义的危机我们也从小就被告知,但这些都不是属于相同社会的同一层次的问题,人们无法对某一遥远地方发生的事保持恒久的关心,这是人的能力所限。

且不说在这个方面,我们对西方社会的缺乏常识(如认为他们不重视家庭生活)——如西方知识分子曾经对我们的看法缺乏常识一样(如有的西方学者就曾把我们的自我批评看成是一个美好社会纯洁心灵的体现),但西方知识分子毕竟是出于对自身境遇的反抗,可我们则是为了什么?

说到底,我们自己面临的问题才更加迫切,倒是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然而,在每天大量制造的文字中,我们却绝口不提那些真正的问题,以及问题的真正原因。

这些问题,即使没有知识分子的公共领域的写作,也早已是人们私下谈论的常识了。


▲ 南非著名作家纳丁·戈迪默 获得1991年诺贝尔文学奖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缺乏南非作家戈迪默所说的那种“基本姿态”,即真实面对自己生存的境遇,并用最简洁明了的语言将它传达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对终极目的的关怀掩盖不住他们对基本问题的逃避。

人们目力所及往往是形式大于内容的文章,操着同一种言说方式,例如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及一大堆时髦空洞的词语荒诞、焦虑、优患、颠覆、建构、预设等等。

90年代以来,这似乎已成为一种新的报刊文章腔,人们争先恐后地奔向那些二三流中外教授学者制造的各种理论流派,满心以为那些貌似高深的概念中包含了比千百年的常识更多的真理。

这种现象可以称作一种“大词崇拜”,拼命转弄着概念的魔方,可就是不通情达理,与现实相去甚远。读这样的文章,你会觉得它们全都是在举轻若重,就像王小波喜欢引用的那则拉封丹寓言所说,大山临盆,天崩地裂,生出的是一只耗子。

把它们全部加起来,也抵不上18世纪孟德斯鸠论亚洲的句话:“在那个地方的一切历史里,是连一段表现自由精神的记录都不可能找到的。”

▲ 孟德斯鸠

积久会成习,从本世纪初到现在,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思想和方法的学习,好像就只学会了“人类的眼光”,却没有学会多少常识的眼光。

而一个民族正是靠着常识生活过来的。

鲁迅先生30年代在上海,早就说过这样的话:“我们常将眼光收得极近,只在自身;或者放得极远,到北极,或到天外,而这两者之间的一圈可是绝不注意的。”

当代文化思想界的热闹背后,其实是荒芜,从写身边琐事的散文到谈论各种思想的学术随笔,正是鲁迅所说的“身边”和“天边”的文字。这样的枝头上显然是结不出任何果子的,只有那些注意“两者之间的一圈”的人,才有可能接近真理的地界。

一般来说,常识或经验的东西被认为表现了心灵的局限,不能达到深刻的境界,但几十年来更沉重的教训却是,做一个有思想的人不易,而承认眼见的事实,做一个明白人则更难。

直接的经验常识往往可以戳穿谎言,照亮被思想蒙蔽的心灵。

1975年夏天,我在川东一个县城实习,那时候正在开展对资产阶级法权的批判,广播里终日宣传着革命的大好形势,对现状我虽不十分认真,但也谈不上怀疑,出于多年来思想培养的潜在影响,我完全可以自我安慰,也许每天看到的现象并不是本质和主流。

相比之下,我当时倒是更喜欢跟朋友讨论那些世界大事。

我们的政治老师平时是个风趣的人,有天晚上我们去郊外散步,经过一处破败的农舍,看见几个筋骨毕现的老人躺在门板上纳凉,像牲口一样喘息,那个政治老师忽然冒出一句:“苦难深重的中国人哪!”

说完他就沉默了。

这句话当时对我的震动是难以形容的,它不过道出了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却改变了我对整个社会的看法。

也就是说,我从此学会了常识的立场。


5月13日是王小波的诞辰,如果他还在世,今年已经72周岁了。

有趣的灵魂独行,无趣的人生合群。王小波,这个离群索居者,不因异见而焦虑;不因落寞而悲伤;他的不合群,恰恰成为他人格独立,思想自由的先决条件。


今天,我们站在21世纪往回看,尽管王小波依然时不时被大众提起,他的名字也化为一个“接头暗号”,然而特立独行的头脑依然是这个时代的稀缺品,沉默的大多数依旧不会看他的作品。正如刘瑜所说:王小波代表的精神,在中国很缺乏。


他就像沙漠中的胡杨林,是这个思想沙漠时代中的绿洲。而我们是这片沙漠中的旅行者,虚无的沙子无时无刻不在侵蚀我们,王小波这片绿洲就是一处必不可少的精神栖息地。


为此,先知书店诚挚推荐一部迄今为止被公认为最好的王小波传记——《王小波传》,这部书对于尚未阅读过王小波的读者来说,是读懂、读透王小波的最佳入门之选;对于熟悉王小波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对王小波及其作品与众不同的深刻领悟,能帮助我们重新理解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王小波;即使是因王小波身上种种争议的而一直对他望而却步的读者,这本书所描写的王小波平实、质朴却又诗意的人生故事同样让人感动。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赠书活动】世界读书日快乐加拿大国民品牌Tim Hortons 60岁生日快乐!要做加拿大的麦当劳梅拉尼娅迎“难熬”生日,川普庭外祝妻子生日快乐母亲节:愿天下母亲节日快乐!王小川又融资,估值130亿元女儿生日和我的生日,为什么都离不开珍珠?母亲节必备…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人到中年,不如猪狗引儿【长篇】(五十三)百川智能首款 AI 应用主打懂搜索,但王小川不做搜索 2.0独家|王小川又融资,估值130亿王小川想提出中国AGI第三种可能性英伟达一季净利暴增 6 倍,AI 芯片年更;王小川、李开复拒绝跟进大模型降价;ChatGPT 可引用多家报纸内容 | 极客早知道建校百年!祝母校麦吉尔大学,203岁生日快乐网络上的尴尬和争斗你有过吗?祝母校帝国理工,117岁生日快乐!梅拉尼娅迎“难熬”生日!川普庭外祝妻子生日快乐Stability CEO自己跑路:没董事会控制权;月之暗面Kimi火爆至宕机,已扩容5次;王小川怼李彦宏:活在幻觉中|AI周报最航运 | 保持热爱奔赴山海和集装箱68岁生日快乐!长篇奇幻浪漫小说《双灵星》第十章:火娘的秘密才德驱动万物 | 华威大学,59岁生日快乐!祝母校UC Berkeley,156岁生日快乐!Tik tok上爆火!警察和父母纷纷分享,生日会可别轻易去...王小川评AI大模型“价格战”:在中国市场,API服务对创业公司是走不通的;科大讯飞:讯飞星火Lite版永久免费丨AIGC日报在王小波的笔下,浪漫不仅是性与爱王小川的第一个 AI 应用来了!主打 AI 搜索+智能助手Perstare et praestare | 祝母校NYU 193岁生日快乐!葡萄牙波尔图大教堂(Porto Cathedral ),地标大教堂汉堡王70岁生日啦!为庆祝生日请你免费吃一周美食!北大,126岁生日快乐!王小川:不烧钱推AI应用、大模型价格战是云厂商的游戏罗塞塔石碑的破译和托马斯·杨夏洛特9岁了,生日照却无限悲伤:消失的女王变成了花,守着她的女孩们王小鲁:市场与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澳洲最长寿!祝她110岁生日快乐!自称e人,百岁还在开车经管40年丨张建弢:感谢母校老师的指导以及学院曾给予的氛围,祝福学院生日快乐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