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纽大社会心理学教授:手机里泡大的孩子们,终于把自己熬成了“焦虑的一代”

纽大社会心理学教授:手机里泡大的孩子们,终于把自己熬成了“焦虑的一代”

公众号新闻
本文授权转自:外滩教育(ID: TBEducation)
作者:周滢滢 

几年前,纽大社会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在其畅销书中指出,过度保护和精细化教育,正在让孩子的心灵变得娇惯,使他们成为“脆弱的一代”。如今,在社交媒体无孔不入的侵袭之下,他发现,事态正在变得更为严峻。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脆弱的一代”正在变成“焦虑的一代”。

“爸爸,你能把iPad从我手里拿走吗?我正努力把眼睛从屏幕上移开,但我做不到。”

6岁女儿的这句求助,给纽约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Jonathan Haidt),带来很大的心理冲击。

作为一名社会心理学教授、以及两个孩子的父亲,几年前,乔纳森曾在畅销书《娇惯的心灵》中提醒,过度保护和过度教育,正在让孩子成为“脆弱的一代”。

如今,他发现,今天的孩子已经远非“脆弱”那么简单。对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依赖,正在引发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导致孩子们成了“焦虑的一代”。

《焦虑的一代》乔纳森·海特著

尤其在95后青少年群体中,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不断上升,这一情况发生在所有教育水平、社会阶层和种族的全球青少年身上,尤其是正在经历青春期的女孩。人类的童年正在发生历史性的改变。

他们将大部分时间、精力投入在管理自己的社交账号;

每天花很多时间浏览朋友、熟人、偶像的帖子;

观看越来越多的用户生成的视频,它们由自动播放和算法提供;

花在与朋友和家人玩耍、交谈、接触、甚至眼神交流的时间大大减少…….

社交媒体在以无法想象的方式,重塑童年,使他们成为“焦虑的一代”。

“焦虑的一代”

手机和社交媒体,改变了青少年的社交生活,也重塑了很多孩子的童年。

2015年Common Sense的一份报告显示,青少年平均每天在屏幕上花费近7个小时(不包括学术和家庭作业),其中包括玩电子游戏、社交媒体或色情网站上观看视频。

即使当这些青少年,看上去是坐在教室里、吃一段饭,或者与他人交谈,他们相当一部分注意力都在担心社交媒体上发生的事情。

与此同时,Z世代的童年和青春期阶段,恰恰和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的诞生,相当吻合。

从2010年,智能手机开始带有前置摄像头,方便用户拍摄自己的照片和视频;

2012年,基于智能手机和自拍的社交媒体生态开始出现;

接下来,越来越强大的“滤镜”和编辑软件,使社交媒体生态变得更加诱人。

当女孩的社交生活转向社交媒体平台时,男孩则更深入地沉浸在虚拟世界,特别是在线多人视频游戏、色情网站等。

全球范围内,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程度也在不断下降

乔纳森通过挖掘更多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数据,还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焦虑患病率、以及抑郁症(感到悲伤、空虚、绝望)的激增,主要集中在Z世代。

图源Pixaby

在以手机为基础的童年,孩子们的自我意识、身份定位、情感和人际关系,都在发生变化。

乔纳森表示,Z世代的心理健康结果,要比千禧一代差得多。无孔不入的社交媒体和短视频,正在给他们带来四大危害。

01.危害一:社交剥夺

人类大脑的进化,使青少年特别容易感受到来自群体的威胁,比如被排斥或者被羞辱。比起身体的死亡,他们更担心的是“社会性死亡”。

因此,青春期的孩子其实更容易感受到社交压力,缺乏安全感。

可社交媒体,反而削弱了孩子与社会、他人的联结。调查显示,青少年大量使用智能手机后,与朋友在一起的时间急剧下降,面对面交谈、同伴玩耍的机会更少。

相比过去,今天孩子的空闲时间,更可能是独自坐在卧室里,无休止地消费其他人的内容,玩数小时的网络游戏,或者发布自己的内容,等待其他人点赞或评论;到2014年,近三分之一的青少年女孩每周在社交媒体网站上花费超过 20 个小时....

图源Pexels

这些活动很难建立真正的友谊和社交关系。

正如有学生在给乔纳森的信中写道,“Z世代是一个非常孤独的群体,我们的人际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交媒体控制的。

校园里几乎没有社区感。讲座现场,学生们坐在一起,完全沉默,专注于他们的手机,不敢说话,也不敢被同龄人听到。这导致了进一步的孤立、自我认同和自信的削弱。”

今天孩子的社交能力、甚至社交自信,正在被剥夺。

02.危害二:上瘾

对社交媒体或视频游戏的行为成瘾,与大脑回路里释放出的神经递质——多巴胺,密切相关。

多巴胺的释放是令人愉快的,但它也会增强“不满足感”,诱发个体想要追求多巴胺的更进一步释放。

这种成瘾机制,就是社交媒体APP开发人员,用来“钩住”青少年,使他们成为产品重度用户的钩子。

且未成年人前额叶皮层——涉及发展自我控制、延迟满足和抵抗诱惑等能力——直到25岁左右才能成熟,而青少年正处于发育的脆弱阶段,更加难以抵抗这一诱惑。

因此,很多重度使用社交媒体、短视频或网络游戏的孩子,被迫与之分离时,会出现悲伤、焦虑和易怒等网络成瘾的戒断症状。

图源Pexels

03.危害三:注意力分散

因为前额叶层还不成熟,青少年应对刺激的能力有限。来自社交媒体无止境的干扰,很容易损害青少年的专注和思考能力,导致持续的注意力分散。

社交媒体背后的算法,还会改变大脑寻找信息的方式,使得孩子们渴望持续不断的刺激,进而陷入困惑、眩晕、心不在焉的状态。

且在孩子小学和中学时期,大脑需要培养的主要技能,就是制定计划并执行计划的能力,它对应着自我控制、专注和抵抗诱惑的能力。

使用手机,会干扰这一能力的发展。

04.危害四:睡眠不足

社交媒体使用量与睡眠质量之间,也存在显著相关性。在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诞生后,青少年的自然睡眠模式,发生了变化,普遍开始出现晚睡。

睡眠对学生的良好表现,至关重要。睡眠不足的青少年,难以集中注意力、或记忆,也更容易发怒和焦虑,学习成绩、人际关系都容易出现问题。

根据《青少年大脑认知发展研究》结果显示,当青少年睡眠被剥夺或受到干扰时,还有可能变得抑郁,且对女孩的影响更大。

如果睡眠不足持续较长时间,其生理系统也会受影响,导致体重增加、免疫抑制和其他健康问题。

图源Pexels

乔纳森直言,从2010年至2015年间,“以手机为基础的童年”宣告诞生,它标志着“以玩耍为基础的童年”的终结。

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末出生的孩子,是历史上第一代在虚拟世界中经历青春期的孩子;那么2000年后出生的Z世代,则是在智能手机里长大的一代,他们就像在火星上长大一样。

“这简直是人类对孩子进行的最大的一次不受控制的实验。”

社交媒体对女孩的危害
比男孩更大

“以手机为基础的童年”,取代“以游戏为基础的童年”,已经成为青少年精神疾病在全球蔓延的主要原因。

不仅如此,乔纳森发现,社交媒体对女孩的影响,要比男孩更大;且大量使用社交媒体,与女孩患精神疾病之间存在明显的联系。

一项英国研究,追踪了大约19000名在千禧年左右出生的儿童,随着他们从青春期走向成熟。从下图可以看出,社交媒体重度用户,比轻度用户更容易产生抑郁,女孩尤其如此。


英国青少年抑郁率与每周社交媒体使用时长的关系
数据来源:millennium Cohort Study
图源《焦虑的一代》

但这是为什么呢?

乔纳森表示,虽然男孩和女孩都开始花更多的时间上网,但是男孩更喜欢看视频、玩在线多人游戏;而女孩则成为社交平台的重度用户。

且相比男孩,女孩的社交媒体使用习惯和心理需求上也不太一样。

 1.女孩更容易受到视觉社交比较和完美主义的影响  

几乎所有青少年都会关心自己的外表,并努力弄清楚自己在群体中的定位。但是,与男孩相比,女孩在社交媒体上,更容易受到关于外貌、身材的审视和评判。

社交媒体上,女孩们发布精心编辑的完美生活片段、带有滤镜和美颜的照片,也让其他女孩陷入巨大的容貌压力和身材焦虑。

越是有完美主义倾向的女孩,越是容易受到社交媒体的伤害。

一位13岁的女孩,这样描述自己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其他女孩的感受。


当我在TikTok上发现了一个女孩,她真的是完美无缺,我非常嫉妒她,我无法停止与她进行比较。然而不管我尝试什么,我仍然感到自己丑陋。


研究人员提醒,社交媒体还会激发一些无意识的焦虑。哪怕对那些一闪而过的图片,大脑也会不受控制地进行比较、进而自我贬低。

2.女孩的攻击性更具有关系性 

当青少年的社交生活转移到网上,男孩面对面的欺凌行为有所减少,而女孩的网络欺凌行为则出现激增。

这是因为,相比男孩,女孩的攻击性,往往表现在社会交往和关系当中。

比如,一个女孩对另一个女孩的打击,经常是散布流言蜚语,在群体中孤立对方,并降低她作为朋友的价值。

这样的“间接攻击”,很容易让女孩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焦虑感急剧上升,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抑郁,甚至考虑自杀。

青春期已经是一个充满焦虑的过渡期,而社交媒体,则加剧了青春期的不安全感。

图源Pexels

3.女孩更容易分享和沟通情绪  

从2010年开始,青少年女孩的焦虑和抑郁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飙升。

心理学家发现,不仅快乐的情绪具有传染性,抑郁也会在网络中传播,且它的传染性更强。

女孩更善于通过社交媒体暴露自己的情绪,这也导致,抑郁的情绪更容易在女孩中传播。

研究表明,当一个女孩变得抑郁时,她的亲密朋友患抑郁症的可能性会增加142%;当一个男孩变得抑郁时,对他的朋友则没有可衡量的影响。
女孩需要的友谊质量,胜过数量
4.女孩需要的友谊质量胜过数量  

临床心理学家认为,就女孩之间的友谊而言,“质量胜过数量”。最快乐的女孩,不是拥有最多朋友的人,而是拥有强大的、支持性友谊的人,哪怕只有一个很棒的朋友。

而当女孩们涌向社交媒体,她们用于维护网络社交关系的时间大幅飙升,亲密友谊和深度关系的数量却在下降。

这也是社交媒体的巨大讽刺:你越沉迷其中,你就越感到孤独和沮丧。

可以看出,社交媒体对女孩的吸引力更大,伤害性也更大。

图源Pexels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男孩就可以“独善其身”。

有大量证据表明,男孩也在遭受痛苦。自2010年以来,青春期男孩的抑郁、焦虑、自杀率,同样在上升。

男孩的心理健康状况下降,主要和现实世界的脱节有关。

乔纳森指出,社交媒体出现之前,男孩就出现缺少目标、感到无助和迷茫的趋势。加速到来的数字媒体、网络游戏,则为他们提供了更多方式来脱离现实世界。

做网络时代的“园丁”

《园丁与木匠》这本书里写道,抚养孩子最好的办法,是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与园丁,为植物创造一个受保护和有营养的环境,铲掉杂草,给它们浇水,然后后退一步,让植物自己生长,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乔纳森表示,父母在虚拟世界中对孩子保护不足,就好像是没有为成长的后花园“除草”。

想要枝繁叶茂,家长需要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做好“除草”的工作。

01.幼儿阶段:(0-5岁)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都不适合年幼的孩子。与其他物品和玩具相比,这些设备传递强烈而引人入胜的感官刺激,鼓励被动的吸收信息,还可能会延迟学习。

在屏幕接触方面,来自美国儿童与青少年精神病学会有如下建议:

在孩子1岁半之前,限制屏幕使用,仅限于与家人进行视频聊天;

1岁半至2岁之间,屏幕时间应限制在有看护人陪伴的情况下,观看教育节目;

对于2-5岁的儿童,非教育性屏幕时间限制在每个工作日约1个小时,周末3个小时内;

此外,还要鼓励健康的屏幕使用习惯。

比如,在家庭用餐和外出时,应关闭屏幕;避免使用屏幕作为情绪安抚者或电子保姆;在睡觉前30-60分钟,关闭屏幕并将它们移出卧室。

02.小学和初中阶段:(6-13岁)

这一阶段,孩子的很多学习活动都离不开手机和平板电脑,但是要限制孩子将其用于娱乐活动的时间

比如,每天的屏幕娱乐活动时间不超过两个小时;使用设备监控程序,避免孩子访问不适合年龄的网站和APP。

还可以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仪式感。

比如,共进晚餐时应该关掉手机;定期举行家庭电影之夜;尽量不在就寝时间使用手机;若有条件,每周设定一天“无手机日”,在这一整天里不使用屏幕设备。

此外,建议推迟孩子开通个人社交媒体账户的时间,比如推迟到16岁,让孩子好好度过脆弱的青春期早期阶段。

图源Pexels

03.高中阶段:(13-18岁)

与13岁前的孩子相比,这一阶段的青少年,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和自决权,也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不过,父母依然需要设定一些规则:

比如规定什么时间可以使用手机、什么时间则严令禁止;

观察孩子在社交媒体使用上是否有上瘾的迹象;

引导孩子甄别网络信息,掌握媒体使用技巧等。

家长可以多与孩子们谈论,在网络上发布公开内容或分享个人信息的风险,帮助孩子提高警惕。

如果出现以下这些迹象,父母就需要与孩子好好进行交谈了,甚至求助于专业人士的介入。

比如,开始干扰到日常生活和课外活动、需要经常性地翻看社交媒体、为了上网而撒谎或欺骗父母、熬夜玩手机影响睡眠时间等。

当然,对“焦虑一代”的拯救,也需要来自政策层面的干预。

去年3月,美国犹他州州长签署了一份法案,要求社交媒体公司对犹他州居民申请开设、使用社交媒体账户的用户年龄进行核实;其中,18岁以下的用户,需要获得父母同意,才有权开设或使用社交媒体账号。

此外,该法案还要求社交媒体公司创建一个默认的宵禁模式,阻止孩子在网上10:30至早上6:30之间访问App....

在芬兰,同样存在课堂是否禁用手机的问题。如今,芬兰政府也在考虑用立法的形式,限制在课堂上使用手机。

技术快速变革的时代,更需要各方力量共同扮演好“园丁”角色,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空间,而不是任由年轻的生命困在手机里。

本文转载自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聚焦中国K12国际化教育。
我们致力于专业、前沿、有高度、有温度的内容。帮助学校和家长实现融合、创新、有效、以人为本的教育。
▼精英说优质视频推荐
“在看”我吗↓↓↓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新大陆 (4)心理学家:父母要养育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就戒掉这5种“有毒人格”司法心理学 vs. 犯罪心理学|心理学细分专业介绍看了火锅店点菜崩溃的孩子,终于明白:软硬不吃的孩子,心里在想什么?加州大学河滨分校,优越的气候和丰富的文化活动|教育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心理学硕博项目介绍美国社会心理学教授:手机里泡大的孩子们,终于把自己熬成了“焦虑的一代”加州大学教授创办,拟募资超1700万美元,无细胞技术初创申请IPO,正在生产“下一代”分子这支强大的神秘力量,终于把美国逼到了墙角!英国心理学留学项目应该怎么选?UCL发展心理与教育学教授来分享啦!山中寺庙原来我写了那么多字啊在这充满焦虑的年代,“停下来”是最大的进步,“躺平”是最大的正能量!被群嘲“巨婴”的中产家长, 为何活成了全社会最焦虑的一群人?堪萨斯大学,心理学是优势专业之一|心理学相关项目介绍福建舰完成首次海试后,境外怎么看?有人“惊艳”,有人“焦虑”,还有人酸了……怎样过好这一生?哈佛心理学教授的12条建议我是否适合心理临床工作?临床心理学和咨询心理学的区别是?硕博项目有什么差异?滨海学习,迈阿密大学 | 精神健康咨询/咨询心理学/应用行为分析/心理学硕博介绍莱斯大学,工业组织心理学排名第一|心理学相关项目介绍环球旅居、没有坐过一天班的心理学博士亲授:心理咨询师如何打造个人IP?耶鲁大学教授:情商是天生的能力吗?给予孩子情绪上的接纳和许可激光雷达的“焦虑”工程心理学:Engineering psychology|心理学细分专业介绍《生命和家园 10》如何才能养育不焦虑的一代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经验交流大会在滨开幕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妇专委派员参与发现未来的心理学家 | 华东人才2024咨询心理学夏校开放申请夏威夷大学,享受南太平洋的悠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社会工作/公共健康硕博项目《阴阳鱼》连载第43章:时间如刀,空间如砧板,而你我都不过是鱼肉[拜拜]我手机里的一代表情包顶流 今天去世了……“不坑穷人”的爱马仕,终于把富婆惹急了!事事“玻璃心”的孩子,背后都有个焦虑的家长特拉华大学,坐落风景宜人的小镇 | 人类发展与家庭科学/学校心理学/心理学硕博项目介绍大咖讲座|伦敦大学学院(UCL)发展心理与教育学教授:走进英国心理学专业(助力营专享)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心理学细分专业介绍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