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完这本高考“神书”,我豁然开朗……育儿2024-05-19 23:05我的儿子南瓜今年11岁,在家门口上公立小学,今年五年级。自从他上学之后,我就一直在“应试鸡娃”和“素质培养”间摇摆不定——按流行说法,我属于“仰卧起坐”型家长。一方面,我不想让孩子变成刷题机器,想要培养他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我们毕竟在体制内读书,无法与现实对抗,最终还是要走上那座独木桥。这两条路径带来的纠结与矛盾,一直是我家庭教育中的“主旋律”,直到我看到了一本书:《高考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23)》。这本书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编纂。初看到这本书,我就大为震惊!作为“清华妈妈”,我也算一路比拼学习和考试成绩上来的,自认为对于考核规则也算相当了解。而这本书还是颠覆了我对高考的传统观念。于是,我又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把这本厚厚的“宝典”,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反复研读,还做了不少笔记。研读完这本书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我立即调整了对自家孩子的教育方式。另一个意想不到的作用是:当我在朋友圈分享《高考蓝皮书》的内容时,朋友们都说,看到这个以后,反而就不焦虑了。《报告》里面总结了新高考的许多特点,也指明了未来辅导孩子学习的大方向。我来分享一下我研读的心得,和提炼的要点,给大家一个参考。高考指挥棒早就变了,但小学并未“有效联动”我们先看书中的几段摘录:“‘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这五唯是当前教育评价指挥棒方面存在的根本问题,是当前教育改革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在现有教育‘剧场效应’造成的普遍焦虑压力下,很多家长不得不采取一种以子女为中心。父母倾向于在子女成长和发展全过程进行干预以及在经济上非常昂贵的养育方式。这种养育和教育方式最大的问题在于它不断压缩孩子自由成长空间,让一个孩子不断交出和让渡独立的权利,采取全程安排、保护和控制的方式,这种方式严重干扰了儿童自主性和能力的发展,与教育的本质和人的成长规律背道而驰。”“国家下决心进行教育改革,就是以壮士断腕的勇气花大力气解决教育中的各种顽疾。对高考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就是要从根本上扭转教育指挥棒的方向,从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出发,培养一大批人格健全、意志坚定、敢于担当、勇于奋斗,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而不是只会考试做题的机器。”国家进行教育改革之坚决,从近年的双减政策和实施力度就可以看得出来。而高考作为最终决定方向的指挥棒,是必须要改革的对象。2020年1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明确了高考的“三个转变”。2022年,前三批14个省市的新高考已经平稳落地,第四批7省市的新高考将于2024年落地。到底高考都做了哪些改革?最快的方式了解新高考改革特点的话,记住三条线就可以:核心价值金线能力素养银线情境载体串联线这三条线贯穿高考所有考试科目,掌握了它们,就相当于掌握了新高考的精髓命脉。由于篇幅有限,我以“核心价值金线”在学习、考核中的融会贯通,来给大家解析。理解“金线”是什么首先,“核心价值金线”是指围绕“立德树人”这个中心原则,来考查学生的政治立场和思维观念、世界观和方法论、和道德品质。其中最关键的四个字就是:立德树人。什么是“德”?一个孩子有没有理想志向,是否热爱自己的国家,是不是对自己的文化有自信,这些都是“德”。青少年对国家命运是否有所关切,这一点直接体现在了新高考的改革中。国家希望孩子不能只是封闭在自己的小世界、沉迷于自己的小确幸小感伤里,而是要“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事关心”。2022年全国乙卷理科数学第4题,就是以嫦娥二号卫星深空探测为背景进行出题。👆作者供图而2022年全国乙卷理科综合第14题的背景,则是天宫二号空间站的“天宫课堂”。👆作者供图这背后的大背景,是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近几年迅猛发展。如果孩子对什么是“嫦娥二号”“天宫二号”都一无所知,那么高考就会比较吃亏。新高考的特点之一是,“无价值,不入题”。实际上,从2022年开始,不管是文科理科,这类以国家重要发展领域为背景的题目数量都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未来的比重会更大。跟着“价值金线”,科学“鸡娃”知道了“价值金线”,怎么落实到孩子日常的教育中呢?再说国家每天有那么多大事发生,怎么才能让孩子了解呢?毕竟平时孩子大人都忙,没那么多时间啊。我自己也不是精力特别旺盛的人,所以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达到最大的效率,是我一直重点努力的方向。我的习惯是,每天花1分钟浏览下新闻。“央视新闻”每天早上6点会发布一条推送,叫做“新闻来了”。👆作者供图每天国家发生的主要大事,都会写在这个推送里。我现在已经养成了习惯,每天早上起床快速浏览一下今天的新闻,看多了就对国家重点关注的领域心中有数了。比如科技发展、航空航天、人工智能、乡村振兴等,都是国家重点发展的领域。第二步,我会每月选一个主题,召集孩子的朋友们,一起来聊。为啥不直接跟孩子讲这些新闻呢?一是孩子大了,完全不愿意听你叨叨,就算你强迫讲给孩子听,其实也根本进不了脑子,效果不大。所以我就邀请邻居的孩子一起来讨论,我的PPT会有一个大背景,然后提前罗列出重要的问题。这样既能把一个主题讲深,孩子们在一起也开心。👆我“朴实”的PPT去年5月份神州十六号成功发射,我就简单攒了个PPT,我的PPT非常简单,甚至都没用模版。总共就写了4个问题:载人飞船和火箭是怎么分离的?飞船怎么找到核心舱?神州十六号去干啥?(戴眼镜的)普通人能上太空吗?前两个问题,搜索B站会有一大堆科普视频,选择点击量最高的即可;第三个问题,我直接拷贝了一篇关于神州十六号的新闻报道;第四个问题,我找了桂海潮教授的生平和故事,放一些图片。等孩子们聚齐了,活动的过程非常简单:我会先给他们抛出问题,比如:神州十六号是干啥的?火箭是怎么上天的?上天了之后为什么不会掉下来?先用问题引起他们的兴趣,然后按照PPT的顺序给他们看视频。在介绍人物的时候,我也会选一些有趣的点来讲,引起他们的兴趣。比如,桂海潮教授当时博士论文答辩的时候,自己用毛笔写了个海报,是不是很有意思啊?他虽然眼睛近视,但是勇敢地去申请当载荷专家,而且在几万人里脱颖而出,你们有没有做过勇敢的事情啊?整个过程一定要学会“偷懒”,不断地问孩子们问题,让他们多发言,自发地讨论和思考。这样大人不累,孩子也得到了锻炼。👆孩子们的一次讨论活动家长们可能会觉得“这也太麻烦了吧?”或者“这样有用吗?”我认为“价值金线”的培养是个长期过程,需要氛围的熏陶。一个月一次这样的讨论,会让孩子把国事潜移默化地放在心中,让他们从内心生发出对国家的关切和自豪。在青少年心理问题频发的今天,让孩子走出自己的小世界,融入到国家民族的浩瀚海洋之中,这难道不是解决心理问题的一味良药吗?写在最后这本《高考蓝皮书》,真的值得每位家长仔细阅读。尤其是对于焦虑的家长而言,与其沉浸在鸡娃群里、盲目听信各种博主的“危言耸听”,不如从源头上,多看看一手的资料和方向型文件。新高考会有两个重大的转变:一是从“考知识”到“考能力”的转变;二是从“解答题目”向“解决问题”的转变。它会进一步增强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创新性,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力度。它所带来的必然改变是:大家都会觉得高考越来越“难”了——其实不是越来越难,而是越来越“活”。只注重课堂背知识、刷题的传统学习套路,必将遭到巨大挑战:因为新高考恰恰不再重点考察死记硬背了多少知识,而是重点考察一个人的品德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课内的转变,可能会严重滞后,有能力、有见识的家长,不妨提前学习下这本书,思考能为孩子做哪些补充。关于中考高考,你有哪些心得体会?在留言区聊聊吧~编辑丨曲安题图丨纪录片《高考》截图独家专访海淀爸妈:体育平平的小学生,体育新中考拿满分有窍门!看了北京小学生今年的课表,我从迷茫到豁然开朗......“培养一个创新型人才,其实到大学已经晚了”中考之前,他们被劝签放弃承诺书✍️|作 者 招 募 & 投稿|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