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来临,优化血糖管理的10项“秘诀”
今天是立夏,炎热的天气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运动以及生活规律带来一些不利影响,进而导致血糖波动,甚至失控。
因此,糖尿病人尤其要注意生活规律、合理进食、规律用药、定期监测、情绪稳定、饮食卫生等方方面面的细节,以确保平安度夏。
1
进餐务必定时定量
天气炎热,人们普遍缺乏食欲。尽管如此,仍应尽可能保持规律进餐,不可随意减少餐次或食量,尤其是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否则很容易导致低血糖。
病人宜多吃些新鲜蔬菜,如苦瓜、洋葱、茄子、黄瓜、豆角、西红柿等,尤其是苦瓜,它本身含有一种胰岛素样的物质(苦瓜皂苷),可以辅助降低血糖。此外,考虑到喝粥机体吸收快,对餐后血糖升高明显,因此,建议多喝水、少喝粥。
2
出汗较多勿忘补水
天热出汗多,身体失水量较大,如果不注意补充水分,会导致血液浓缩及血糖升高,严重者还会导致高血糖高渗性昏迷。有些糖尿病患者因为担心多喝水会引起多尿,所以尽管口渴却不敢喝水,这是非常错误和危险的。
糖尿病人每天饮水量不要低于1500ml。老年患者由于感觉迟钝,即便是体内缺水,也往往没有口渴的感觉,更应该注意主动补充水分。建议多喝白开水或淡茶水,但不宜饮用可乐、雪碧等含糖的碳酸饮料。
3
瓜果虽香不可贪食
各种时令水果纷纷上市,有的病人管不住嘴,吃起来完全没有节制,结果导致血糖失控。当然了,糖尿病人也不是绝对不能碰水果。
在血糖控制良好的前提下,糖尿病患者可选择吃些糖分低、水分大的水果(如草莓、樱桃、橙子、西瓜、猕猴桃等),避免食用含糖量较高的水果(如香蕉、荔枝、芒果等),注意一次进食量不宜多,并且最好是在两餐之间(如上午10~11点,下午3~4点)或睡前食用,同时正餐主食的量需相应减少。
例如,晚上睡前吃500g的西瓜(包括瓜皮),则晚餐应减掉半两主食。严重高血糖、病情不稳定的糖尿病患者应禁食水果,可以用西红柿、黄瓜等蔬菜代替水果。
4
运动锻炼仍需坚持
天气炎热,但不能因为天热就不活动,这样不利于对血糖及体重的控制。夏季早、晚气温相对凉爽,可以选择在此间步行、游泳、做操、打太极拳等。尽量避免在高温、闷热的天气进行户外运动,注意运动强度不宜太大,运动过程中要及时补充水分,以防出现中暑、脱水或低血糖。
5
规律用药不可随意
许多糖尿病患者都有这样的体会:夏季的血糖往往比其它季节略低。原因有三:
➤首先,夏季气候闷热,人们往往食欲欠佳,吃的少而清淡,热量摄入相对偏少;
➤其次,夏天昼长夜短,活动出汗多,新陈代谢旺盛,能量消耗较其他季节大;
➤第三,夏天人体内对抗寒冷的肾上腺激素(升糖激素)分泌减少,胰岛素抵抗明显减轻。尽管夏季血糖控制相对容易,但糖尿病也不可大意,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酌情调整药量,切不可贸然停药(尤其是应用胰岛素的患者),以免造成血糖波动,导致病情加重。
6
情绪稳定远离失眠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往往让人心浮气躁、睡眠不佳,而情绪波动和失眠又会导致血糖波动甚至失控。临床上,许多糖尿病人空腹血糖高与失眠有大关系,失眠解决了,血糖就下来了。因此,糖尿病友一定注意控制情绪,保证睡眠质量,做到息其怒、静其心、安其神,以达到心静自然凉的状态。
7
讲究卫生预防感染
天热,食物容易变馊,而糖尿病患者本身抵抗力较差,如果吃了生冷不洁食物,很容易引起急性胃肠炎,呕吐或腹泻可导致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诱发“高渗性昏迷”。
糖尿病患者在夏季要勤洗澡更衣(尤其是在在运动之后),保持皮肤洁净清爽,避免细菌和霉菌感染(如脚癣)。睡觉应避免迎风而卧、久吹电扇,空调不要开的太低,以防受凉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夏季要格外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以防感染。夏季被蚊虫叮咬后,可用花露水、清凉油等止痒,千万不要用力搔抓痒处,以免皮肤被抓破后引起感染。
8
时刻牢记足部保护
夏天穿凉鞋甚至光脚对一般人很正常,但对糖尿病人却不太适宜。
因为许多糖尿病人由于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致使肢端的感觉明显迟钝甚至丧失知觉,脚很容易受伤,而且伤后自己毫无觉察。岂不知一个小小的伤口就可能引起“糖尿病足”,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截肢。所以,夏天糖尿病人不宜穿暴露脚趾、足跟的凉鞋或人字拖,更不宜在户外草坪或沙滩上赤足行走,以免被沙石、玻璃、贝壳等划伤。
9
注意提防“低血糖症”
由于天热,人们往往食欲欠佳,吃的偏少,同时,出汗多、代谢快,消耗较大,在这种情况下,病人很容易发生低血糖。因此,患者要根据季节变化,在医生的指导下,适时调整降糖药用量。此外,平常外出时,要随身携带含糖食物,如糖果、巧克力、饼干等,以备不时之需。
10
血糖监测不可放松
由于受气温、饮食、睡眠、感染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病人夏季的血糖往往不太稳定,波动性很大。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常是出汗失水严重、血糖很高,但由于感觉迟钝,病人没有口渴症状,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发生“高血糖高渗昏迷”等急性并发症。因此,判断病情不能完全依赖症状表现而忽视血糖监测,患者应对每次监测结果作详细记录,以此作为评价病情、指导用药的依据。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