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假期人挤人,调休永远不会改
一想到调休,好多打工人就开始精神恍惚。
上六休一,忍忍就过了。
真正凄惨的是那些本来就单休的朋友。
调休叠加单休意味着他们可能需要连上7-12天班。
在很多人心里,调休就是个恐怖故事。
一则,它会打乱作息节奏,甚至造成内分泌失调。
为了连休五天,连上n天班的小伙伴常常陷入记不清今天是周几的症候。
二则,出于对生活的尊重,大家普遍会利用长假,把身体诚实地挪到旅游景区去。
这就带来了扎堆出行的烦恼。
哪儿哪儿都是一亿人,难免让旅行者有种外出渡劫的痛苦。
当桂林山水挤成水泊梁山——
当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被人流隔成两个次元——
当兵马俑参观者发出“兵在哪儿,俑在哪儿,我在哪儿”的天问——
当水漫金山沦为人漫金山——
当去寒山寺消除108种烦恼的游客被人群挤了108下——
……
长假早就褪去了它应有的惬意。
所以,只要媒体询问大家愿意“短假无调休”还是“长假有调休”,多数网友都会选择前者。
骂归骂,调休却始终坚挺地横亘在我们的生活中。
原因无他,只因假日经济的规模效应实在太香。
对消费者来说,人挤人会必然影响旅行体验,可也正因为有规模效应的支撑,很多景区才能打出假日特价,给那些平时不敢消费的中下层打工者发福利。
对国家来说,只要人从众的盛况出现,就说明调休确有刺激经济的作用,那么这种凑假模式注定会继续下去。
身边统计学也能说明些问题。
尽管调休在网络世界里面目可憎,可我发现现实里竟然有不少人是支持它的。
有些朋友在离家很远的大城市工作,五一假期正好回家看看老人。
如果没有长假,他们整个五月都很难找到机会回家。
至于那些舍不得买高铁票的打工者,他们更盼着长假回家多呆几天。
有的朋友是上班族,平时沉迷工作没时间捯饬生活,正好利用五天长假一边休息,一边清洁家里的角角落落。
还有的朋友是宝爸宝妈,他们就趁着假期天晴把家里大人和孩子的衣服、被褥进行换季整理。
工程量之大,没个四五天还真整不完。
总之,除了出门旅游,大家还有很多种把长假过充实的方法。
每次网上讨论调休的话题,都有一些激进的网友出来骂骂咧咧,说“调休忽视民意”,“变相割韭菜”。
还有人呼吁国家向隔壁俄罗斯看齐,多送些法定假期。
(可惜,连放十天不调休已经是俄罗斯的老黄历了。
调休的风目前已经吹到俄罗斯。)
可你看,网友的态度很多时候只是民意的冰山一角。
很多喜欢调休长假的人未必会上网表态。
在假期安排上,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人群有自己不同的诉求。众口难调的状态很难传达出整齐划一的民意。
如果翻翻五一放假史,你会发现无论国家怎么安排假期,都会有人呼天抢地地宣泄不满。
2000年到2007年的时候,五一节放假三天,通过调休连上前后的双休日,总共可以放七天假。
央视还有档综艺节目叫“五一七天乐”。
可那会儿很多人并没从七天中收获快乐,反而只体验到交通拥堵和出行困难。
而且他们觉得七天假期太冗长,影响赚钱。
当时我国经济处在飞速发展的阶段,遍地是机遇。
比起休假,好多人确实更爱工作,以只争朝夕的态度追求财富和进步。
还有一些网友看到某个邻国对咱们的传统节日虎视眈眈,相当担忧。
种种理由交织在一起,使得“取消五一长假”的呼声不绝于耳。
一位叫蔡继明的教授就在两会期间提出:
变黄金周集中休假为分散休假,增加部分传统节日为法定节假日,全面推行带薪休假。
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尽管黄金周可以为旅游业带来大量的收入,可股票、证券交易、外汇、期货、外贸,包括会展业,在黄金周期间都会停业,这笔损失不会少于黄金周所带来的利益。
另外由于人们集中出行,黄金周期间游客对旅游景点、著名旅游景区的破坏较严重。”
后来,国家采纳了这些建议。从2008年开始,五一放假七天的模式被废止。
原来劳动节的三天假期被拆给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国家法定节假日从10天增加到了11天。
照理说多得一天假期,大家应该觉得满意吧。
可那些期待“五一七天乐”的网友心态又崩了。
有人感慨:
“只有黄金周家人才可能同时放假团聚,带薪年假也不能保证所有家庭成员同时休假。”
“如果将‘五一’分解到清明端午,大家做的多是祭祖、包粽子之类的事务性活动,还是没功夫休闲。”
还有一些背包客旗帜鲜明地反对取消五一黄金周。
理由是出行机会变少了,而且这么调假可能让大家集中在十一黄金周出行,交通压力反而更大。
学者们还担心,缩短五一假期会给企业带来压榨员工的机会,因为:
“黄金周假期长,政府机构这段时间都不运作,从一定程度上也迫使中小企业给员工放假。如果改成现在的分散休假,打工人的假期很难得到保证。”
还有一些服务业的从业者哭诉,拆掉五一黄金周,是拆掉了他们在五月的生计。
各方吵成一团。
极端人士甚至把蔡继明当成发泄对象,对其掀起一轮接一轮的网暴,从他的家人骂到他的祖宗十八代。
他女儿一度在外面都不敢提自己的父亲是谁。
为了照顾各方情绪,从2020年开始,国家又通过调休的方式把五一的一天假变成了五天长假。
这下五一黄金周又回来了。
然后新一轮的骂战又开始了……
横也被骂,竖也被骂,就挺难的。
项目管理界有句名言:“用户永远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如果你总是根据用户的想法来推进自己的case,你会发现自己将面对一个又一个的信息茧房,而你的项目一定会在“一三五往东走、二四六往西走”的状态里迅速跨掉。
搞公共政策同样如此。
无论怎么做,总有人会不满。可如果因为有人东骂西骂就束手束脚,那注定什么都做不成。
政治学上有一个概念叫“muddling through”(在泥泞中前进)。
它告诉我们,在信息不对称和制度资源分散的情况下,任何决策都会有瑕疵,能凑合应对当下的局面即是成功。
放假安排同样如此。它需要综合考量国家经济的形势、不同行业劳动者的意愿,还有企业的生产安排,如何从中画出同心圆是门大学问。
其中的磨合与让步,更是大有门道。
虽然大家对调休态度不一,但必须承认它确实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增量。
文旅部给出的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668.9亿元,同比增长12.7%。
出境游也相当火爆。欧洲全境旅游同比去年增长118.4%。
各大洲都有中国游客钟爱的旅游目的地。
也许是那三年宅得太久,也许是因为平时被豢养在格子间无法体验光合作用的妙处,现在大家只要有时间就疯狂地想要出去玩。
肯德基的运营商都看透了这种趋势,今年准备把30%的新店开在高速公路休息站等位置。
当经济运行到存量博弈的阶段,所有人都想抓住珍贵的增量。
这也是部分网友骂不走调休的根本原因。
当然,想让假日经济的增量持续下去,也并非只有调休一种办法。
目前我国现行法定节假日为11天,周末休息104天,带薪年假5-15天,总天数处在国际中等偏上水平。
如果能在此基础上增加法定假期,肯定更利于打工人灵活安排时间,错峰出行。
如果不新增假期的话,落实好带薪休假和周末休息制度,同样利于旅游经济的繁荣。
无论如何,人们只有休息好了,才有力气继续搬砖,才有闲情雅致出门消费。
但愿有一天,扎堆出行不再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END-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按钮关注
后台回复“投胎模拟器”
我把投胎模拟器的地址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