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安立格」完成一亿元A轮融资,专注微界面反应强化解决方案|36氪首发
南京安立格的“微界面传质强化技术”已量产推广应用,成功在石油、环保、化工、新材料等领域落地。 |
封面来源|企业授权
36碳获悉,新一代多相反应技术平台服务商南京安立格有限公司(简称“南京安立格”,其前身为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于近期完成近一亿元A轮融资,由川流投资领投,天际科技投资跟投。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
南京安立格源于南京大学微界面强化技术团队。该团队经多年积累打造出了独家的“微界面传质强化技术MIR-5G”,可以在微米级尺度大幅提高相界面积和分子传质速度,提升化学制造产业的效能,并成功在石油、环保、化工、新材料等领域落地。
据悉,南京安立格的“微界面传质强化技术”既可用于对存量化学制造生产线的改造,又可直接用于新上装置,目前已成功应用于百万吨级的柴油加氢制国六柴油、单线40万吨级以上的丁辛醇生产、20万吨级以上的醋酸生产、十万吨级以上高盐高COD工业废水的处理等炼油、石化、精细化工、新材料、环保等领域。
化学制造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约涵盖30%左右的GDP。化学反应则是化学制造的核心,涉及到气、液、固等多相体系不同相态之间的物质接触和成千上万种不同化学物质之间的反应组合,而化学反应必须在反应器中进行。在生产过程中,当催化剂和工艺条件等影响本征反应速率的因素确定之后,反应效率就直接受制于相界面上的传质速率。
因此,先进的反应器平台(反应工艺和反应装备)就意味着传质和反应的高效率,是解决当前化工生产高能耗、高风险、高排放(化工“三高”)的核心技术之一。数据显示,仅化学制造过程降碳价值一项,估计将超过1000亿元。
从传质和反应的界面尺度划分,我国工业上多相化学反应器平台技术从上世纪20年代的1G(≥10-2m),到70-80年代的2G(10-2m~10-3m),发展到目前的3G(≥10-3m),而一些西方跨国公司已实现3.5G(10-3m~10-4m)。由于反应器平台技术直接关联化学制造的“三高”和效益,因此在当今大背景下,反应器平台技术及其配套的工艺流程技术亟待创新突破。
南京安立格过去2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解决这一“卡脖子”问题。创始人張志炳告诉36碳,他们原创研发的微界面反应强化技术MIR-4G(10-4m~10-5m)已经在工业上投运测试10年,目前已批量推广应用于10万吨/年~100万吨/年的多条工业生产线之中;正在升级研发的微纳界面反应强化技术MIR-5G(10-5m~10-8m)已进入1万吨/年~10万吨/年生产装置的工业测试阶段。
MIR-5G可以在微纳尺度上大幅提高分子传递速度和反应效率,具有使目前3G~3.5G的生产装置能耗再下降15%-40%,成本再下降10-35%的潜力,在整体上实现对国内外现有同类技术的领先和代际的超越。
以丁辛醇生产核心工艺技术为例,目前全球绝大多数生产企业都购买D公司的工艺包技术,其中也包括反应器平台技术,该技术事实上处于垄断状态。而若采用南京安立格基于MIR-5G技术开发的丁辛醇工艺包,丁辛醇的投资和能耗将再下降20-30%。
“无论是在科学上、技术上,还是工程上,MIR-5G技术都处在国际前沿。对于客户来说,该技术可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压力,大幅提升本质安全性,同时提高装置效率和降低能耗物耗,以及消除被“卡脖子”的隐患,可以说兼具经济和社会效益”,張志炳表示。
据悉,截至目前,该技术已申请国内外知识产权600余项,已获国内外专利和商标授权300余项。
在完成反应器平台MIR-5G开发基础上,南京安立格正在进行多个重点化学品生产工艺包的开发,使其从装备平台升级为全套工艺技术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工艺和装备一体化服务。
团队方面,创始人張志炳是我国化工领域一名重量级的实战型专家,中国化工学会首批会士,中国化工学会侯德榜化工成就奖获得者,同时也是南京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国家“双一流”学科的主要创始人。
20年前,張志炳教授就开始构思和设计“微界面传质强化技术”,并不断升级迭代成为“微纳反应强化技术”,领衔承担研发和设计逾150余项产业化项目,其中包括具有世界级难度的“3kt/a二氢月桂烯醇项目”、“120kt/a超高纯甲烷氯化物项目”、“100kt/a聚乳酸单体丙交酯项目”和“1.2Mt/a超低压柴油加氢生产国VI标准柴油项目”等等,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化和产业化经验。
此外,核心技术团队包含了两位院士、30余位教授、高工、博士和博士后研究人员,产业化和管理团队也具备多年项目拓展和生产运营经验。
化学制造涵盖众多领域,在践行“双碳”战略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背景下,提质增效成为化学制造产业发展的主旋律,这也为南京安立格等科技企业作为化学制造技术的服务商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
“安立格的定位是做全球首创的新一代反应技术平台服务商。”張志炳表示,未来安立格会不断拓展应用领域,把项目越做越大,应用面越做越宽,为我国化学制造业提质增效和碳减排贡献力量。
独家、深度、前瞻,为1%的人捕捉商业先机
36氪旗下精选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