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云储新能源」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打造数字能量计算系统|36氪首发

「云储新能源」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打造数字能量计算系统|36氪首发

公众号新闻

云储新能源与中国移动、铁塔、华电、三峡、国网、南网等大型央企行业头部建立了合作关系,打造了多个行业标杆级项目。


王方玉
编辑苏建勋

封面来源视觉中国

36氪获悉,云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储新能源”)于近日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次融资由乾道基金领投,正海集团跟投。沐宸资本担任财务顾问。融得资金将主要用于产能扩张、技术研发和补充流动资金。

云储新能源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能源互联网核心网络设备、解决方案、运营服务提供商。公司目前已具备GWh级的数字储能系统交付能力,其垂直行业解决方案已经广泛应用于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数字储能系统及基站/机房/数据中心的数字UPS系统等应用场景。

近两年,储能成为新能源产业链条上最受关注的赛道之一。储能可有效解决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供给间歇性与用户用电需求持续性之间的矛盾,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有望发挥关键作用,被认为是新能源下半场最大的风口。

在此背景下,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一直是储能行业的核心关注点,也是我国电化学储能产业发展的关键,决定着储能行业能否实现规模化发展,打开万亿级市场空间。

当前储能系统中信息流与能量流分属不同管控体系,且这些管控体系之间缺乏紧耦合的互通互联的机制。以储能系统为例,储能系统中能量管控一般由BMS/EMS/PCS共同组成,这里面的核心问题是BMS/EMS都是面向毫瓦级信号的控制系统,而PCS是面向千瓦级信号的控制系统,三套管控系统之间没有互通互联机制,但是被控的主体是同一组电池,这是造成当前电池储能系统使用效率、可靠性、安全性、成本等方面问题的根本性原因。

云储新能源突破了原有的叠加式系统集成模式,研发数字能量处理与计算系统,可以采用一套控制系统同时处理毫瓦级信号和千瓦级信号,将传统方案中需要相对独立的多套管控系统融合成一套信息-能量深度耦合管控系统。

云储新能源总经理高红告诉36氪,这一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了信息流和能量流分立处理所带来的成本和效率等问题,实现了电池单体与电池储能系统的解耦。同时该技术范式还可以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电池乃至配电等领域。

“‘动态可重构电池网络技术’是由公司首席科学家慈松博士于2006年全球首次提出的,是目前电池储能领域唯一一套本质安全的技术体系,也是唯一一套从原理上根本消除电池短板效应的技术体系。”高红表示,这一技术颠覆了电池自发明200多年来固定串并联的电池应用范式,从根本上解决了电池系统“短板效应”的难题。

可重构电池网络与固定串并联电池组的电池管控原理对比示意,图片来源:企业授权

在传统电池固定串并联的刚性体系里,纳入的电池单体数量越多,短板效应就越明显;系统中任意一个电池单体故障,就能把整个系统拖垮,从而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因此国内外电池厂一直在追求电池的一致性。
而云储新能源的方案采用由程序控制的柔性连接体系代替固定串并联刚性体系,可以把电池模组当做每个能量的管控节点来作为管控对象,把疑似故障电池模组切除,从而消除电池系统短板效应。
据介绍,云储新能源参与承担的“百兆瓦级动态可重构电池储能技术(共性关键技术)”项目获得2023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重点专项支持。
凭借独有的差异化数字储能技术,云储新能源与中国移动、铁塔、华电、三峡、国网、南网等大型央企行业头部建立了合作关系,打造了多个行业标杆级项目。据高红介绍,云储新能源2023年收入超2亿元,签约订单超7亿元,目前多个订单交付中,今年处于业绩爆发阶段。
团队方面,云储创始人、首席科学家慈松是清华大学电机系研究员、博导,IEEE Fellow,信息能源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主任,德国慕尼黑工大全球客座教授,曾任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终身教授,国家能源局中国能源互联网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首席科学家,曾主持多个国家级项目。总经理高红曾任日立、ABB全球副总裁,具有超过30年的电力及工业领域的管理经验。公司拥有管理、研发、生产与交付团队200余人,并持续吸纳专业人才。
当下国内电化学储能市场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多家权威机构预测,2024年我国的新型储能装机量将同比翻一倍。高红表示,云储新能源今明两年将专注于动态可重构电池储能产品的不断推广,及垂直行业解决方案的不断迭代,逐步形成储能即服务的商业模式,努力成长为能源互联网及储能领域的头部企业。

独家、深度、前瞻,为1%的人捕捉商业先机

36氪旗下精选公众号

👇 真诚推荐你来关注👇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100%合成数据实现99.9%抓取成功率,通用具身智能技术公司「跨维智能」完成战略轮融资|36氪首发固理新能源完成数千万元融资,专注于钠电负极磷碳材料研发丨36氪首发印花税与房地产获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聚强智能」量产新型激光雷达|36氪首发「动量守恒」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加速PEM电解槽核心材料与器件国产化进程|36碳首发柏川数据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打造高阶智驾数据底座丨36氪首发狗引儿【长篇】(七十五)磁控溅射一步干法复合集流体制造厂商「臻锂新材」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36氪首发「霓星NAXEON」完成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前力帆董事长创业,首款电摩产品I AM.已在欧洲上市丨36氪首发42、长篇家庭伦理小说《嫁接 下》第十四章 缘起缘灭(3)自研国产测绘级激光雷达,「珞珈伊云」完成数千万元融资|36氪首发「天鹜科技」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成功交付多款AI设计蛋白质|36氪首发人形机器人公司「加速进化」完成新一轮数千万融资,源码资本领投|36氪首发「生数科技」完成数亿元Pre-A轮融资,百度投了|36氪首发「芯算科技」获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主营高维光计算|36氪首发连续三年收入翻倍增长,实时互动边缘云服务商「庭宇科技」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36氪首发「心永科技」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连续血压监测产品升级、量产|36氪首发「南京安立格」完成一亿元A轮融资,专注微界面反应强化解决方案|36氪首发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惠尔智能」自研L4级无人小车、已获大笔海外订单|36氪首发「LEMMO」完成近千万美元Pre-A轮融资,自研E-PLUS技术,实现单车与电单车无缝切换|36氪首发「光驭科技」完成1亿元A轮融资,持续推进光子晶体超材料技术创新和商业应用|36氪首发【首发】津合生物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打造国际前沿的酶电技术平台「脉络能源」完成PreA轮融资,持续推动钙钛矿电池规模化量产|36氪首发一键成片,内容商业AIGC视频应用平台「筷子科技」完成近5000万元B1轮融资|36氪首发「咖爷科技」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自研商用全自动咖啡机「Smart X」|36氪首发专注于增程系统开发,济铃科技完成数千万元融资|36氪首发量产存储检测设备,德伽存储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36氪首发李小牧畅销书自传《歌舞伎町案内人》而闻名日本主营电动工具DIY场景,「铁腕创新」完成近2500万元天使轮融资|36氪首发【首发】济辰生物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打造生物制药高质量国产生物反应器合成数据企业「光轮智能」获数千万Pre-A轮融资,加速端到端自动驾驶与商业出海|36氪首发基于AI打造潮玩服饰,「TOP FAVOR」完成第四轮融资|36氪首发UniUni完成由DCM领投的5000万美元C轮融资,打造北美尾程配送物流平台|36氪首发《三体》改编的奈飞版看完了,我觉得不错「联想系」大模型公司「诺谛智能」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武岳峰科创领投|36氪首发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