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周期之舞

周期之舞

公众号新闻



作者:CxEric

来源:CxEric的读书与投资笔记(ID:cxericreading)

身在此山中
当我还是一名新手的时候,我喜欢问老股民:牛市/熊市长什么样?最常见的一个回答是:到时你就知道了。
经历这些年观察,我对这个答案有些质疑,我认为牛市/熊市长什么样,“到时”“当时”你是不知道的——你往往是“过后”才知道。
牛熊市是一种事后评价,而非事中评价。
当你身处牛市/熊市的画卷中时,即便画卷已徐徐展开,你也很难察觉自己身处牛熊市之中,只会觉得“事情好像有点不一样”,直到画卷展开超过一半、三分之二,甚至完全展开后,你才会恍然大悟。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我近年的观察:人很难感知周期。人善于事后评价周期,不擅长事中感受周期,更拙于事前预测周期。
最近三年A股提供了绝佳案例:人无法感知到熊市的展开。
当我们回看2021-2023年,会发现这是一轮显著的熊市行情,而且越接近末尾(2023年末-2024年初),熊市力道就越发强劲。 
过去三年,我们见证群体情绪由热转冷、从亢奋到哀叹,一批批投资者爆仓、离场,甚至成名人物也折戟沉沙、跌落神坛,这再次印证巴菲特的名言:直到潮水退去,你才知道谁在裸泳。
但请注意,这轮熊市走势看起来如此脉络清晰,全因我们采用后视镜视角,全因我们身处2024年,但身处2021、2022和2023年的人——他们很难获得这样清晰的洞察,他们很难笃定这就是一轮熊市。
不妨搜集过去三年的著名股市预测、年度展望,你会发现每一年都有人喊“牛来了”、“十年牛市”,而且有理有据、言之凿凿,即便指数正在逐步下台阶,看多的人也是络绎不绝。
2021年1月,我在咖啡厅听到四个大学生热烈讨论公募基金,一人说“现在随便买一周赚五百,稳稳的”,一人说“买茅台啊,年底就三千了”——股市之热络、“X茅”之热络,可见一斑。
2022年6月,一券商分析师公开呐喊,“我应该是全网第一个喊4000点的人吧,相信相信的力量”,一时引发市场热议。
更重要的证据是,一些成名的私募基金经理,在过去几年用脚投票、杠杆抄底,结果遭遇滑铁卢,产品抹去多年累积净值,造成客户亏损,毁掉多年积攒下的行业名声。
这说明,即便是最专业、最聪明、最有资源的投资者,他们在“预测未来”这门功课上也经常考不及格;同时,在看似难度更小的“判断周期”这门功课上,他们也经常是错误的、严重滞后的。
在这轮三年熊市里,最聪明的那群人也只在末尾才恍然大悟。
周期的轮转,可以解释一些明星基金经理为何像流星一样骤起骤落:他们始终在做一样的事情,他们始终是一样的水平,是周期将他们推上神坛,是周期将他们推下悬崖。
没有很复杂的原因,只是刚好市场周期、行业周期与个人周期重叠共振,于是他在某些时刻被推了上去,显得特别高大、卓越,某些时刻又突然变得平庸、拙劣。
于是,伴随着业绩骤起骤落,公众对其前誉后毁;事实上,YYDS的是这个人,弱鸡菜狗也是同一个人。
在我看来,多数被周期选中的“幸运儿”,都没察觉周期的力量,不知不觉放大自我形象,导致最终进退失据。那些评价他们的人,也没有察觉到周期的力量,将顺风视为其个人特质,又将逆风归罪给其本人,导致最终评价失当,既过度捧高,又过度贬低。
作为基金投资者,如果没有察觉到:基金经理的业绩也存在周期,往往就容易在某人的业绩顶峰参与进去,等待他的自然是后续业绩的均值回归。
很多时候,骤变的不是人,只是时空罢了,只是周期轮替罢了。
周期之舞
股市的牛熊轮替,只是周期力量的一个小侧写。
周期,可能是主宰世界运作的最神秘力量之一,尽管“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但从人生顺逆到行业兴衰,再到经济扩张与收缩,乃至地方的兴盛凋败,周期的力量痕迹无处不在,“体物而不可遗”。
理解周期,是理解世界运作规律的核心一题;理解周期,是理解股市“为什么这么难”的关键一环。
霍华德·马克斯用“钟摆”来类比周期,提供了一些宝贵、具有“确定性”的见解:

1)钟摆注定会左右摇摆;

2)钟摆在中点停留的时间很短;

3)钟摆不是过度左摆,就是过度右摆;

4)钟摆摆到极致时,一定会反转;

5)任一方向的过度摆动,本身就在积聚反转能量。
知道周期有这些特征,固然很有益处;但更有益处的是,我们还要知道——“不知道什么”:

1)我们不知道钟摆摆动的幅度;

2)我们不知道钟摆停止并回摆的原因;

3)我们不知道钟摆反转的时机;

4)我们不知道反转后,反方向摆动的幅度。
对于“周期”这个课题,我们现在掌握了一些“知道”与“不知道”,将它们搅拌混合后,可以“烹制”出一些行动上的建议。
第一,当经历单方向剧烈运动后,人很容易线性外推,误以为这是永恒的趋势——永远的牛市,永远的熊市。此时,我们要记得周期的永恒特性,勇敢地回答:不是。
没有永久的牛市,也没有永久的熊市;没有永恒的春天,也没有永恒的冬天。树不会长到天上去,我们也很少见证100%的价值毁灭——除非本身就是0价值的东西。
第二,不要去猜测反转的时机。
由于周期力量如此伟大,自古以来都有人试图预测周期,尤其是那个关键的转折点。
但我深刻怀疑,这非人力所能做到。事实上,在周期这件事上,记得周期一直存在,记得周期会反转,记得运动积聚着反转能量,就能提供很多行动参考——我们不需要知道那个确切节点。
如果你一定要猜那个反转时机,你往往会耗费大量时间精力,收获却寥寥、且不可靠。
近些年来,社会、经济和股市发生了许多令人疑惑的问题,你可以用很复杂的理论来解读它们,也可以用一个非常简单的模型来解释:一切都是周期现象罢了。
为什么这几年钱那么难赚?因为经济进入下行周期。为什么房价走低、地产商艰难?因为地产周期开启反转。为什么股价一直走熊?因为股市进入熊市周期。
重要的答案不是为什么,重要的答案是一切运动都会:反转。
老子曰:“反者,道之动”。
这个世界没有永远涨的资产,也没有一直繁荣的经济,这就像阴阳变换、晴雨交替、春冬轮转一样自然。
甚至,当个人在遭遇挫折、逆境的时候,也要记得周期在默默发挥作用,好的会过去,坏的自然也会过去。
关键不是周期本身,关键是你在周期中的表现。
如果一个人只拿自己应得的东西,顺境不骄傲自大,逆境不妄自菲薄,“日行二十英里”式地默默练功,那么他就不容易被周期愚弄。我们可以期待,在下一个周期,他的整体表现会更高更好。
如果一个人顺境过分得意,逆境过于悲观,拿了太多自己不配拿的东西,他就没有掌握自己的命运之舵,只是随着周期波浪自然起伏罢了——我们可以预期,到下一个周期他依然是原地踏步,甚至更差。
就公司来说,我们默认公司必定会有好运,也必定会有坏运,关键不是运气的好坏本身,而是公司面对运气时的表现。
如果一家公司只是个撞大运的“冒牌货”——譬如,某卫生事件中的某些公司突然暴利,一两年后又迅速陨落——这样的公司不值得我们给予高评价。
我们期待的高分公司,是在走大运时依然能保持理性,潜心练功;在逆境时保持冷静,不自怨自艾,静心思考,默默发力。
这样的公司,堪称“有韧性”。
周期的愚弄
网传某抗日神剧中有台词曰:“同志们,八年抗战开始了”,甚至有不知真伪的截图流传,观之令人发笑。
这个段子的逻辑冲突之处在于,没有人能事先知道抗战要打多久,也许三年五年,也许十年二十年,谁知道呢?毕竟在那时,就连是否会获胜也曾有人质疑。
但我们不妨假设,真有人穿越回去传递给你一个信息,“抗战只打八年”——问,这个信息对你会有什么影响?
我认为,只要牢牢相信“八年抗战”这个信息,你就会获得比一般人强大得多的心理韧性,有更多的勇气、毅力和宁静去面对现实的痛苦。因为你知道,虽然过程很残酷,但一切混乱都会结束,世界会回到正常。
虽然你不知道为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实现,但当你坚定相信“一切都会结束”,你就会心生希望。毕竟对一个身处战乱的普通人来说,最大的心理煎熬可能是:不知道这一切什么时候结束;不知道是否真的会结束。
就是周期的愚弄:人会忘记周期的存在。
人大多数时候忘记周期,一是因为情况太剧烈,二是因为持续时间太长,人往往会据此线性推演,认为目前的一切将永远持续。当然还有另一种情况,人对好事的高度渴望,以及对坏事的高度恐惧,都会让人丧失对周期的笃定。
但就如老子所言,“飙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遭遇极端天气要记得,狂风暴雨不会永远持续。遭遇极端情境也要记得,极端不是历史的默认状态。历史的默认状态,是分分合合,是治治乱乱,是否定之否定,是反转与反转之反转。
好的会过去,坏的也会过去。何况牛熊?
周期的第二个愚弄是:让人混淆周期与好坏/对错。
最生动的比喻就是搭电梯:有人在电梯里看书,有人在电梯里跑步,有人在电梯里睡觉,但当电梯抵达20楼时,他们都觉得这是读书之用、运动之功和睡觉之效,而忘记了最重要是他们在电梯内。
周期,用顺风让你以为自己很棒,用逆风让你以为自己很差。但实际上,你既没那么优秀,也没有那么糟糕。世界不是精密机器,世界也不是草台班子。
猪在风口会被吹上天,如果它真以为自己会飞,那就真是彻头彻脑的猪。鲲鹏起飞固然也需要“风口”,但当它飞起来的时候,鲲鹏跟飞猪显然有本质区别。
不想被周期愚弄,在获得成功与好处时,要留意自己借助了多少顺风,不要“贪天之功以为己有”;遭遇挫折与失败时,要察觉自己遭遇了多少逆风,不要轻易小看自己。
生命的力量
我们在感慨周期力量之宏伟时,很容易想象人就像浮萍一样,跟随波浪起起落落,所谓“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顿感生命之渺小之无力。
这就是周期的另一个愚弄:让人轻视生命的力量。
如果只是死物,那自然只会随波逐流。但具有蓬勃生命力的生物,不仅会随着波浪漂流,还会在反复起伏中吸收养分,逐渐成长,乃至蔓延到整片海域,繁衍到更远的远方。
我们固然相信熵增定律,知道事物会趋向于无序与混乱,但我们也留意到生命的最大特性,就是吸收能量、新陈代谢、生长繁衍,抵抗混乱、创造秩序。
这就是为什么,在任何一段历史中,总有人做不出一样的选择,成就不一样的事情。人是有生命的,企业是有生命的。你是可以选择的。
在经济扩张-收缩的循环中,有企业起起落落、原地踏步,也有企业每经历一次周期洗礼,就变得更强韧一些;在股市牛-熊的轮替里,有人越来越穷,有人赚赚亏亏、原地踏步,也有人穿越牛熊,越来越富。
就像每次股灾过后,新闻都会报道李嘉诚、巴菲特亏了多少身家,似乎他们是此次危机中的最大输家,但新闻没有解释的是:遭受N轮股灾后,为什么他们现在更有钱了?
韧性,不是免疫周期;韧性,是熬过周期,且更具生命力。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但就是有生命会抓住那“半点”例外,从阳光罅隙中生长出去,焕发蓬勃生机。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最成功器械赛道迎来迭代周期,谁是卷王?2024年BD超60亿美元,共论RNA疗法的穿越周期时刻【第八届未来医疗生态展会】比特币高位瀑布是牛市调整还是周期转变?几位擅长周期的基金经理大咖会客厅 | 任泽平对谈谢伟山:穿越周期的企业增长之道这就有点胡说八道了周期之王,闷声发大财黄金开启了一个为期12年的上涨周期戴康:一张图看懂《下一个“日经”会出现在哪里?——“债务周期大局观”系列(六)》45、长篇家庭伦理小说《嫁接 下》第十五章 家事难断(2)俄罗斯文学放映季再读书——《娜塔莎之舞》中马关系正处于最好的时期之一!来听听中国驻马大使怎么说春游巴塞罗那(二):走近高迪的世界【广发资产研究】“债务周期大局观”系列午餐,跑步的data,怀念骑车华府消息|拜登在整个竞选周期中将继续使用TikTok助选Science子刊|新研究表明女性每月卵巢周期时间很可能与昼夜节律有关中特估、红利、周期,可不能混为一谈!绿地控股集团董事长张玉良:房地产不是进入下行周期,而是一个新阶段44、长篇家庭伦理小说《嫁接 下》第十五章 家事难断(1)发达经济体开启降息周期!瑞士“抢跑”之后,下一个会是谁?市场观察|中国新消费穿越周期之战:生于2018,生而不同戴康:下一个“日经”会出现在哪里?——“债务周期大局观”系列(六)龙湖给出了穿越周期的答案市场规模位居行业之首,保利发展领跑房地产发展新周期大家都在讨论穿越周期,到底周期是怎么来的?乔健:在技术浪潮中再次“穿越周期”“海皇又回来了!”2000亿航运巨头突然猛拉!周期之王强势突破,盘中一度涨停!鸡周期还有吗?下一个“日经”会出现在哪里?——“债务周期大局观”系列(六)Linxu:进程的管理与进程的延迟性&周期性调度女儿蚕宝宝的养育舱,超省心且能见证完整的生命周期问界新M5背后:华为开启中国汽车向上新周期ARR | 4月投稿周期开始添加强制审稿要求对话策展人房方:艺术市场深受周期影响,但周期不是玄学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