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宇宙空间站表面跟我脚上长着一样的生物?
是谁,定居地球十亿余载,在极度贫瘠的陆地上开疆辟土,构筑生命的摇篮?
是谁,既能合成抗生素,拯救无数的生命;又能酿就美酒,化作珍馐,带来味觉的享受?
是谁,能小到只有一个细胞那么大,又能大到超过1000个足球场?
又是谁,覆盖地球的任何角落,远到宇宙空间站表面,近到我们的身上、脚上都有它的身影?
……
没错,它就是——真菌!
真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是再常见不过了。餐桌上的各种蘑菇、银耳和木耳、酿酒和做面包用的酵母、食物和墙壁发霉的元凶等等都是真菌[1]。真菌的大小各异,有单细胞的酵母菌,也有一株生长在美国俄勒冈州马卢尔国家森林公园的奥氏蜜环菌(Armillaria ostoyae),占地超过890公顷,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生物。
图 | Extreme Science
阴雨绵绵的春夏之交,最适合真菌生长繁殖,因为它们最喜欢待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当然,恒温且出汗后湿润的人类体表也是真菌的好去处。
真菌能够治病,世界上的第一种抗生素以及临床上应用最广的一种抗生素——青霉素,就是由一种名叫青霉菌的真菌培养液中提取的。真菌也能致病,多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头癣、足癣、花斑癣等就是由它们造成的;当人体抵抗力低下时,真菌也会趁机侵入深部的组织和内脏。
在这个真菌肆意生长的季节里,真菌感染带来的各种健康问题逐渐增多——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足癣[2],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脚气”。
提起“脚气”,大家估计都不陌生。然而,“脚气”并不是望文生义的脚上有异味这么简单。
真菌感染引起的脚气会导致剧烈且顽固的瘙痒,反复发作的趾间浸渍、糜烂和出血,以及难以剥除的水疱和粗糙的鳞屑。日常生活中,脚气带来的烦恼也不少,瘙痒和疼痛会干扰睡眠、破坏情绪,人际交往也会受到影响,严重时连行走都有困难。
脚气是一种容易迁延不愈的顽固疾病,如果创口不及时处理干净,继发细菌感染,不仅会导致异味,还会引发急性淋巴管炎、丹毒、蜂窝织炎等大范围的深层组织感染;如果脚气控制不佳,真菌播散,甚至可能进展为全身癣菌疹,引起严重的全身播散性感染。
脚气最常见的致病真菌是红色毛癣菌 。研究人员将红色毛癣菌放在培养箱中观察,结果发现仅仅过了9天时间,它们就大量增殖,扩散到了整个培养皿。
真菌这种迅速增殖的特性,导致脚气的传播也格外迅速。它会因为两只脚之间的接触,从一只脚传播到另外一只脚;还会因为用手抓痒,传染给手、眼睛和其他身体部位;还会因为共用鞋子、脚盆、毛巾传染给别人或者被传染;就连光脚在健身房、游泳池、公共浴室行走都有可能被传染……可谓是防不胜防。
想要对抗脚气,就得针对脚气产生的元凶——真菌。
真菌其实是个相当难对付的家伙。它有结构复杂的细胞壁和细胞膜,包裹、保护着真菌胞质[3],让真菌可以抵抗外界环境的影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早在数亿年前荒芜的地球上,真菌就已经掌握了生存之道,还与藻类一起创造出地衣,让生命的种子得以生根发芽,最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球生态。
低温、紫外线和X射线都拿真菌没办法。因此,真菌们得以存在于高空中,存在于深海底,甚至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反应堆里现在都生活着大量的真菌。
真菌唯一的弱点可能就是不耐热了,高温可以破坏真菌的细胞结构,100℃之下大部分真菌都会在短时间内死亡。但是这一招在人体上又不适用!
于是,聪明的科学家想到了新的解决方法——通过药物破坏真菌的细胞结构,来瓦解真菌的绝对防御。
目前临床上运用最广的抗真菌药——唑类药物,就是通过破坏真菌细胞膜完整性,来抑制真菌的生长和繁殖[4]。
那么多种不同的唑类抗真菌药物,应该如何选择呢?如何更好地对抗脚气呢?
研究人员选取了2种市面上常见的皮肤外用唑类药物(酮康唑和联苯苄*)和常见的止痒药物成分糠酸莫米*,进行抗红色毛癣菌实验。
结果发现,同样比例的3种成分,酮康唑产生的抑菌圈面积最大,抑菌直径为52mm,而糠酸莫米*则没有产生抑菌圈。
抑菌圈实验本质上是一种药物敏感性实验,目的就是测量不同药物对真菌生长的抑制作用。
先将真菌接种在培养皿上,然后把含有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培养基中间。纸片中的药物会慢慢扩散开来,越靠近中心的药物浓度越高,越靠近边缘的药物浓度越低。能起到抑菌作用的药物浓度是有一定范围的,抑菌浓度范围内的真菌不能生长,就形成了一个透明的抑菌圈,而抑菌浓度范围之外的真菌可以继续生长。
加入同等比例的不同药物,会产生大小不等的抑菌圈。抑菌圈大,就意味着这种药仅需要很低的浓度,就可以发挥抗真菌作用,也即抑菌力越强。如果没有产生抑菌圈,那就是药物没有抑菌作用。
好比吃同样分量的一碗饭,有的小伙伴能跑一趟马拉松,有的小伙伴能跑八百米,而有的只能填饱肚子,走两步就累坏了。那在这些人里面,当然是能跑马拉松的体力最好啦。
在酮康唑、联苯苄*和糠酸莫米*这3种常见药物中,酮康唑产生的抑菌圈最大,说明想要发挥抗真菌作用,酮康唑只要用最低的浓度就可以了,而联苯苄*还需要用更高的浓度或者更大的剂量。浓度越高、剂量越大,就意味着抑菌力越弱、抑菌效率越低。反观糠酸莫米*这类糖皮质激素药物,毫无抑菌能力,只能起到一些止痒效果。
因此,在本次实验中的几种常见药物里,酮康唑的抑真菌力最强,对抗脚气的效果最佳;而糠酸莫米*因为不能抑菌,对于脚气仅能治标,毫不治本。
酮康唑卓越的抑菌效果在其他的国内外研究中也均得到证实。研究结果显示,仅需要极低的浓度(<0.125mg/L),酮康唑就能达到抑菌作用,所需浓度远低于咪康*等多种抗真菌药[5-7],与抑菌圈实验所得出的结论相同。
作为一种唑类药物,酮康唑的主要机理也是通过破坏真菌细胞膜来抑菌。它可以阻止真菌细胞膜结构成分麦角甾醇合成,使细胞膜结构产生缺陷,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膜上的许多生物酶活力改变,细胞完整性被破坏,胞内物质丢失,从而杀伤真菌细胞。同时,酮康唑还会抑制真菌细胞的正常代谢,导致有毒产物在真菌胞体内累积,加速真菌细胞死亡[5]。
酮康唑两面夹击真菌细胞,好比古时候打仗,在外攻城、在内放火,让真菌腹背受敌,起到高效杀伤作用,真正针对脚气产生的根源。
除了对抗上文抑菌圈实验中的红色毛癣菌,酮康唑对其他多种真菌乃至细菌也具有强大抗菌力,能一网打尽皮肤癣菌、马拉色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防止其他菌种滋生[8、9],避免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反复脚气和皮肤感染。抗菌谱更强大,覆盖面更广泛。
看到这里,屏幕前的你是不是以为要321上链接了?
不,这里没有套路,只有真诚的祝福,祝愿屏幕前的你也拥有一双健康的好足,脚下生风、昂首阔步地走在人生路上吧!
参考文献
-果壳商业科技传播部出品-
-广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