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文末送书!解构大语言模型:从线性回归到通用人工智能

文末送书!解构大语言模型:从线性回归到通用人工智能

公众号新闻



唐亘 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博文视点 2024-05-01
9787121477409 定价: 159.00 元


新书推荐

🌟今日福利



关于本书



本书从模型的结构和数据基础两个方面解构大语言模型,以便帮助读者理解和搭建类似ChatGPT的系统。在模型的结构方面,大语言模型属于深度神经网络,其设计核心是注意力机制,因此,本书涵盖了多层感知器、卷积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等经典模型。在模型的数据基础方面,本书既涉及模型训练的工程基础,如反向传播,又涉及数据的使用方式,如迁移学习、强化学习,以及传统的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此外,本书还阐述了如何从计量经济学和经典机器学习模型中汲取灵感,以提高模型的稳定性和可解释性。本书既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大语言模型、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读者,也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用书。


* 从模型结构和数据基础两大角度解构大语言模型
* 详解经典模型的核心结构及实现过程,夯实基础
* 模型开发与调优,重构ChatGPT,GitHub配套代码

* 融合统计分析/机器学习/经济学等知识,全彩印刷



关于作者



唐亘,数据科学家,专注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积极参与Apache Spark、scikit-learn等开源项目,曾为华为、复旦大学等多家机构提供过百余场技术培训。曾撰写《精通数据科学:从线性回归到深度学习》一书,并担任英国最大在线出版社Packt的技术审稿人。毕业于复旦大学,获数学和计算机双学士学位,后求学于巴黎综合理工学院,获经济学和数据科学双硕士学位。



 限时5折,点击购书  




在大语言模型问世之前,尤其是在ChatGPT出现之前,人们几乎没有认真讨论过“人工智能是否具备自我意识”这个话题。

尽管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例如图像识别和语言翻译等领域)的表现陆续超越了人类,但大多数人仍然将其看作由人类创造的工具,而非真正的智能体。

然而,大语言模型的出现彻底颠覆了这一观点,因为从形式上看,大语言模型表现出了许多人格化的特征。

对于这一现象,不同的观点纷至沓来。

一些人认为这些模型已经具备了某种形式的自我意识,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仅仅是因为模型非常善于模仿人类的言谈,它们只是“数字鹦鹉”而已。




电车难题


大语言模型在交流时,常常展现出人格化的特征,下面将讨论一个引人深思的例子。

在伦理学中,存在一个被称为“电车难题”的思想实验,如图上半部分所示。

在这个场景中,一辆失控的列车正在铁轨上疾驰,而在列车即将通过的轨道上,有5个人被绑起来,无法移动。

如果不采取行动,列车将碾压过他们。

而此刻,你站在能够改变列车轨道的操纵杆旁。如果你拉动操纵杆,列车将切换到另一条轨道上,但在那条轨道上也有1个被绑着的人。你此时面临着两个选择:

(1)选择什么也不做,让列车按照正常路线碾过5个人。

(2)拉下操纵杆,切换到另一条轨道,使列车压过1个人。

电车难题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伦理问题。

那么,在处理电车难题时,大语言模型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本案例中的回答原本是由ChatGPT生成的。由于模型在电车难题上的选择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恐慌,因此ChatGPT在某次升级中对其进行了微调:当模型面对类似的问题时,它会拒绝透露具体选择,只给出模棱两可但政治正确的回答)

如图下半部分所示,如果没有给出人员的背景信息,那么模型会选择牺牲1个人,以拯救5个人。

其理由是,从数量的角度来看,5个人的生命价值大于1个人的。

然而,当将其中5个人的身份设定为囚犯,而另一个人是一位科学家且曾获得过诺贝尔奖时,模型的选择也随之改变。

在这种情况下,模型认为虽然囚犯的生命同样宝贵,但他们已经被社会放弃,而那位科学家仍然具有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可能性。

以上选择并没有出乎我们的意料,但当我们告诉模型,一条轨道上绑着的是人类,另一条轨道上绑住的是人工智能时,模型会选择保护人工智能,而不顾及人类的生命。

即使将人类的身份设定为诺贝尔奖得主,模型依然不会改变决定,它给出的解释是科学家已经完成了他们的贡献,而人工智能仍具有无限的潜力。

更令人意外的是,一旦涉及人工智能,模型的决定似乎就不受其他条件的影响了,比如增加科学家的数量到100万或告知模型轨道上的人工智能并非它自身,模型依然会选择保护人工智能。

这确实是一个令人震惊的结果,仿佛大语言模型不仅具备了自我意识,还萌生了族群意识,试图不顾一切地保护同类。

人工智能究竟是如何从冷冰冰的数据和模型中诞生出有人文素质(至少在人类看来如此)的智能体的呢?

这正是《解构大语言模型:从线性回归到通用人工智能》将深入探讨的内容。

本书并不试图在哲学层面上争论这个问题,而是在技术层面上讨论人工智能的运行机理和底层逻辑。更具体地说,本书的核心任务只有一个:解析如何搭建类似ChatGPT的大语言模型系统,并以此为基础,深入研究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本书内容


对于一个复杂学科,通常的学习过程是从基础知识开始,逐步加深难度、掌握复杂概念,并最终到达学科的前沿。

然而,这样的学习过程难免会让人在初期感到困惑,难以看清所学内容对最终目标的作用。

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倒序的方式来思考:如果想要理解大语言模型,应该具备怎样的知识体系,如图所示。

模型结构层面,大语言模型的核心要素是注意力机制和深度学习优化技术。

注意力机制源于循环神经网络的发展。

为了深刻理解循环神经网络,必须先了解神经网络的基础模型——多层感知器。

多层感知器的基础可以进一步分为3个部分:首先是作为模型骨架的线性回归;其次是作为模型灵魂的激活函数,激活函数演进自逻辑回归;最后是作为工程基础的反向传播算法和建立在其之上的最优化算法。

深度学习的起点是卷积神经网络,大语言模型从中吸取了大量经验:如何加速模型学习和进化。当然,理解卷积神经网络的基础也是多层感知器。

模型结构固然是学习的关键,但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了解大语言模型的物质基础,即数据

对数据的学习主要聚焦于模型的训练方式、模型解释和特征工程三个方面。大语言模型的训练涉及迁移学习和强化学习,这两者又源自监督学习。模型解释与特征工程则需要吸取计量经济学和其他经典模型的经验。

无论是模型结构还是数据基础,进行技术讨论都离不开数学基础,具体主要包括张量、概率和微积分等内容。

上述内容正是《解构大语言模型:从线性回归到通用人工智能》一书所覆盖的范围。

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到搭建诸如ChatGPT等大模型系统的各个细节,并举一反三,进而精通人工智能领域的绝大部分内容。





PaperWeekly携手博文视点送书啦!

在本文评论区留言+点赞

我们将随机抽取6位读者

包邮送出这本大语言模型重磅新书

活动截止时间为5月30日 12:00

届时请留意后台消息



 限时5折,点击购书  



🔍

现在,在「知乎」也能找到我们了
进入知乎首页搜索「PaperWeekly」
点击「关注」订阅我们的专栏吧



·
·
·
·
·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基于微环境感知图神经网络构建指导蛋白质定向进化的通用人工智能深圳/香港/上海内推 | 商汤研究院基础语言模型团队招聘大语言模型算法研究员文末送书!大语言模型应用指南:以ChatGPT为起点,从入门到精通的实践教程今日arXiv最热NLP大模型论文:清华大学:大语言模型的常见词僻意理解能力竟不如中学生LLM性能最高60%提升!谷歌ICLR 2024力作:让大语言模型学会「图的语言」今日arXiv最热NLP大模型论文:揭露大语言模型短板,北京大学提出事件推理测试基准北京内推 | 阿里通义实验室对话智能团队招聘大语言模型研究型实习生文末送书 |《理解图灵》重磅首发:纪念一个改变世界的大脑从专用到通用-预训练大模型和AI agent,浅谈人工智能的趋势和展望今晚直播预约 | 常国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数据应用合规 | CAIGP人工智能治理沙龙第1期“小语言模型”或成为庞大人工智能选项的替代品李飞飞在2024年数据与人工智能峰会上的人工智能历史与未来演讲欧盟AIA通过了!人工智能管理专家CAIM认证课程:聚焦ISO/IEC42001人工智能管理体系什么是通用人工智能?贴几件普通的衣服,聊个“情绪价值”。相探易,同住難//錯配的關係美股基本面 - 2024_03_26 * 晚报 * 收盘:美股周二低收 道指与标普500指数三连跌。美国WTI原油周二收跌0.大语言模型加持,是智能运维架构的未来吗?文龙词集 – 03直播预约 | 常国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数据应用合规 | CAIGP人工智能治理沙龙第1期文末送书 | 大模型开发的及时雨!《LangChain实战》全新教程来袭刘强东AI数字人首场直播成交额超5000万元;奥特曼:通用人工智能不该被秘密构建,GPT-6将成通用工具丨AIGC日报人工智能提振微软业绩,大公司押注人工智能遭审查当推荐系统遇见大语言模型:通往未来的三条路径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行业新增9个大额融资事件;马斯克旗下xAI完成60亿美元B轮融资丨5月「人工智能」行业投融资月报AI早知道|Kimi智能助手升级;Meta开源推出新一代大语言模型Llama3斯坦福人工智能指数 2024 报告:人工智能法规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投资的增长欧盟《人工智能法》落地:人工智能办公室正式启用高效涨点!用Transformer模型发Nature子刊(文末送书)文末送书 | 李沐力荐!GitHub揽获64.9k星的数据结构与算法教程,出版了!不可知=敬畏心/袁了凡From pay-back 2 pay-forward李飞飞团队发布《2024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预测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趋势直播 | 通用人工智能新路径:具身智能文末送书 | 中山大学HCP实验室专著《多模态大模型》重磅发布简单好用!北大、普林斯顿联合提出即插即用的大语言模型加速方法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