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悲剧!藤校中国留学生不幸离世!天才模范生为何走向死亡?

悲剧!藤校中国留学生不幸离世!天才模范生为何走向死亡?

公众号新闻

作者: 棕榈君 

转载:棕榈大道本科申请


直播预告



正文


最近几天,相信大家都关注到一则“藤校中国女博士在美国失联”的寻人启事,没想到搜救多日,最终传来了噩耗。


当地时间5月21日,达特茅斯学院Guarini研究生和高级研究学院院长Jon Kull在发给全校的一封电子邮件中通告:心理和脑科学系二年级、中国留学女博士在失踪5天后被证实死亡,遗体在康涅狄格河被发现。


当地警方目前初步排除了谋杀的可能性。同时据校方消息,学生在失踪前2日,因心理健康问题住进了Dick’s House医务室。


考虑到隐私问题,更多细节就不多说了。但必须提醒学生和家长们——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Photo by Summer Hargrave / The Dartmouth


“我有一位学生,在过去三周里几乎每天都会给我发邮件说‘我今天实在无法起床’。”


美国一位大学教授曾接受采访时提到,不需要看调查,我就知道一场心理健康危机正在大学中蔓延。


但如果看调查的话,美国大学生抑郁、焦虑、自杀的情况,比很多人想象中更糟糕。


美国大学健康协会对5.5万名本科生进行的2023年春季健康评估调查显示,受访大学生中,79%在过去30天内承受中度或高度压力,36%患有焦虑症,25%患有抑郁症。


更令人揪心的是,31%的受访大学生产生过自杀念头,3%在过去一年尝试过自杀,13%在过去一年故意伤害过自己。


中国留学生也被心理危机风暴席卷。


KnowYourself2020年做过的一项调查显示,高达83.95%的受访留学生经历过至少一次心理崩溃,44.58%想过放弃学业。


除了冰冷的数字,相信大家也看到过一些美国大学生或留学生“抑郁”、“退学”、“自杀”等带有悲剧色彩的新闻:


2023年10月,哥伦比亚大学大二学生Giovanna Canonici疑似因抑郁症自杀;


2022年5月,普林斯顿大学运筹学与金融工程新生Justin Lim,在家中自杀,家人证实他一直患有焦虑症,严重到患上了进食障碍。


2019年8月,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亚裔女孩Jenny Lu,因心理问题在开学仅3周后选择退学;


......


01

为什么有如此多大学生

会被负面情绪裹挟?


2023年春季全美大学生健康评估调查里做出了说明,影响心理健康的诱因有很多,包括:


1,学业压力


2023年春季学期,约52%的受访学生表示过去12个月里,学业遇到巨大挑战,其中88%的学生表示学业压力给自己带来巨大痛苦。


很多美国大学都是出了名的“学术高压锅”。


例如,斯坦福有“鸭子综合症(Stanford Duck Syndrome)”的说法,形容学生表面看似很好,实则内心被同辈压力压到喘不过气。


芝大有“Where fun comes to die(快乐消亡地)”之称,西北大学以“节奏快且考试多”著称,普林斯顿、MIT、哥大、康奈尔等,都在压力最大的美国大学排行榜上牢牢占据一席之地。


巨大的学业压力和繁重的课业压力下,精神长期处于紧绷状态,情绪没有宣泄口,一旦学习成绩不理想很容易导致心理问题。


2,孤独


小编遇到过,也在网络上刷到过留学生哭诉自己被孤独笼罩。


有留学生说:“留学最大的苦痛是无法排解孤独,不敢轻易崩溃,因为崩溃了都不知道第一时间可以打扰的人是谁”。


还有留学生说:“感觉自己孤独得快抑郁了,越来越难受,有时会莫名其妙想哭”。


Inside Higher Ed教育网站在去年发布的一篇文章中,将孤独比喻为“校园新型瘟疫”。


多项调研显示,长期感到孤独的年轻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出现焦虑和抑郁症状,而病症会进一步加剧孤独感。



3,遭遇暴力和歧视


据美国大学健康协会调查,2023年,19%受访大学生遭遇过歧视,12%遭遇过性骚扰,7%遭遇过恐吓,3%遭遇过网络暴力,1%遭遇过霸凌。


跨性别的学生比顺性别的学生更容易遭受暴力和骚扰。46%在过去12个月内经历过微歧视,28%遭遇过歧视,21%遭遇过性骚扰。


*微歧视(Microaggressions)是指不易察觉的歧视行为,表面上未有露骨的攻击行为,但在日常语言、肢体语言上会对特定人群(如少数族裔、有色人种、残疾人、女性)进行有意或无意的歧视和侮辱。


毫无疑问,有过这些不好的经历,再加上没有获得正确的疏导,学生很容易产生强烈的抑郁症状,甚至会酿成悲剧。


4,担心没能满足家长的期望


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一名研究员的研究显示——父母的高期待可能导致孩子产生焦虑和抑郁,而孩子焦虑或抑郁时,成绩就会降低。


知乎上有位留学生的自述,可以说是真实写照:


我学习压力太大了,觉得自己英语很差。最怕也最讨厌presentation,每次和外国同学比起来,我的presentation简直就是shit,觉得自己很无能......


很孤单,经常想家经常哭,有时候真的觉得自己得了抑郁症。想到父母那么辛苦赚钱送我留学,觉得必须要好好读书,可是每天就是做不到!坐在书桌上就是想打开电脑看电视,玩手机刷微博微信,想通过这种方式排遣压力。可是越这样越学不进去,成绩不好总担心挂科,更焦虑了!


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到头?我也纠结以后到底是回国还是在国外工作?很害怕将来收入不能对得起父母这么辛苦,这么贵的学费,这几年的艰辛......(内容很长,有删减)



除了以上4点,Mayo clinic healths system网站还补充了酗酒或吸毒,抑郁症家族史、感情破裂、性别认同调整困难、生活压力等,都可能是学生们“心理健康问题”的诱因。


该网站还提到了一个数据令人惊讶:75%患有抑郁的学生不愿意寻求帮助。


02

为什么患有抑郁的人不懂求救?


大部分学生羞于启齿心理疾病,可能与大众的刻板印象和家人的不理解有关。


Reddit论坛上有位学生分享:“自从有一次我选了一门不太喜欢的专业,无法完成堆积的课业导致挂科后,如今作业一旦变多,即便我有充足的时间去完成,都会不受控制地恐慌,不能正常吃饭,总想吐,还会腿软,胸闷。


网上说我这是焦虑症,但因为家人反对我没能看医生。


他们总是说,如果我无法控制自己,那么医生也无能为力。医生只会给我开药,而他们不想我对药物产生依赖。”



哈佛大学华裔学生Sara Surani在接受哈佛校报采访时透露,她曾在家里提到过“抑郁症”,家人却回复:


你抑郁?不,你只是没睡好觉,太累罢了。


你焦虑?不,那是因为你还不够努力,所以才会担心。



(截图自哈佛校报)


由于类似的遭遇,很多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通常会选择隐藏痛苦,拒绝流露出悲伤的情绪。


所以,小编呼吁大家正视学生们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予更多的包容和关心,以便帮助他们走出阴霾!



那么,假如有学生患有心理疾病,到底该如何缓解负面情绪?身边的亲人朋友能给予哪些帮助?


小编特别邀请到本科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心理专业的小编大道首席导师Sherry老师,从心理学角度给予大家最实用的建议!


03

面对心理问题,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首先简单做个自测:


你是否会莫名其妙想哭或者突然感到失落?


你是否食欲有改变,例如比往常吃得更多或吃得更少?


你是否有睡眠障碍,例如失眠或者睡眠过多?


你是否对喜欢的活动或事物失去兴趣,或者变得不想跟朋友出去玩?


如果有这些症状,可能你有患焦虑或抑郁症的苗头。但你要明白,对抗心理或精神类疾病,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老师、教授、科研学者等,很多人都曾在大学阶段有过困惑和迷茫的时刻,前人探索和实践出新的方法和理论以帮助后者顺利度过难关。


接下来,我要分享的建议或许你会嗤之以鼻或者不赞同,但我还是劝大家先了解并尝试,一旦你迈出第一步,很可能会看到不一样的自己(或孩子)!


学生们,请这样做:


1.积极寻求心理健康方面的社会支持!


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并且能够缓冲负面情绪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寻求社会支持。


不要压抑和隐瞒自己悲伤的情绪,勇敢地寻求社会和他人的帮助,对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作用。例如,知乎平台上有很多求助帖,可以多浏览正向积极的内容排解郁闷的情绪。




2.咨询校内Counseling。


一般大学都会开设针对本校学生的心理咨询室,如果发现自己最近情绪波动较大或有一些心理问题的早期特征(如食欲大幅度下降或增加,对任何事物都提不起兴趣,排斥与人交流等),不要犹豫直接预约学校心理咨询办公室,接受评估是否需要转介到校内或校外的个人干预治疗。


3.保持充足的睡眠并找到新兴趣。


尝试戒掉睡前玩手机或看平板电脑的习惯,保证自己有更高质量的睡眠,对缓解焦虑情绪非常有帮助。


另外,尝试拓展更多的兴趣爱好,如和朋友约着打网球或排球等以前没参与过的运动,转移注意力。



4.吃一些改善情绪的食物


包括核桃、杏仁、腰果等坚果,鳄梨、豆类、绿叶蔬菜(菠菜、甘蓝)、以及蓝莓等新鲜水果。


5.情况严重可寻求更专业的临床干预治疗。


不同于单纯的心理咨询,临床干预是由有执照的心理健康专业人士管理,可以更有针对性、更深入的进行心理健康治疗。


一些常见的临床干预方法在对自己不会产生危害的情况下,也可自己进行(最好由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比如可以尝试由鹿鸣心理分享过的“牛奶、牛奶、牛奶”练习:


即在脑海中不断重复某个词语或想法,持续45秒左右。可以帮助自己有效消除因某个词语或想法带来的焦虑情绪。比如,可以尝试重复“挂科”或“无能”等词语,以减少它们对自己带来的不适感。


作为家长/朋友,可以这样做:


1.正视心理疾病,给予更多关心。


如果发现孩子或身边朋友心理状态不好,可以多陪伴他们聊聊天,回忆快乐的时光,接受并允许他们产生负面情绪,尝试鼓励他们向专业的心理人士寻求帮助。


比如,有小编读者曾留言表示自己通过开解劝说帮助朋友走出了低迷的情绪,为TA点赞。




2.如果周边很难找到心理健康咨询资源,鼓励他们在线咨询。


国际自杀预防热线:1-800-273-8255;


短信心理咨询Crisis text line:发送“HELLO”至741741。


最后,小编有话说


还是那句老话,在你无论如何都“撑不下去”的那个至暗时刻,请允许自己偶尔的“软弱”。学会接受平凡和不完美,学会与自己和解,或许会让自己拥有更多的快乐。


你不需要对自己说: 如果我再坚强一点,就不会抑郁了;如果我再努力一点,就不会焦虑了。而是要对自己说:我只是病了,需要对自己更呵护。


放松点,你不需要一个人承受那么多。


今日互动话题


你还知道哪些缓解负面情绪的方法?


在评论区留言,帮助更多人吧!


References:

1.https://www.nea.org/nea-today/all-news-articles/mental-health-crisis-college-campuses

2.https://www.bestcolleges.com/research/college-student-mental-health-statistics/


中国学生美本录取大数据:


相关阅读:

研究建议:养成这7种好习惯,能有效提升幸福感,远离抑郁!

抑郁了,需要休学和辞职吗?

研究发现:这些常见运动,是对抗抑郁的最佳方式!



作者:棕榈君 ,申请转载棕榈大道本科本文经授权转载,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所有。



喜欢本文?欢迎关注/置顶/点赞/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揪心!藤校中国女留学生骑自行车失踪,已五日下落不明!不可知=敬畏心/袁了凡From pay-back 2 pay-forward痛心!26岁藤校中国女留学生遇难:失联数日,浮尸河中!自行车弃在树林!贴几件普通的衣服,聊个“情绪价值”。失踪5天后,藤校中国女博士生确认过世新!藤校宾大2023年各学院毕业生「就业数据」公布!竟有专业达到100%就业率?痛心!投行经理每周工作120小时 ,不幸离世相探易,同住難//錯配的關係痛惜!26岁藤校中国女留学生,在美国失踪5天后,遗体在河中被发现.......悲剧!温哥华中国留学生被绑架,横尸宾利豪车!父母追讨$30万赎金!悲痛!26岁藤校中国留学生失踪5天,已被证实身亡…遗体被发现于康涅狄格河悲剧!加拿大两男子在Costco门口起争执:86岁老人不幸跌倒去世!喜报!藤校放榜,普林斯顿+1,哥大+2,布朗+3,加州伯克利+15!缩水三成!藤校仅向中国学生发出165枚录取官方确认,已不幸离世!年仅21岁……悲剧!中国留学生被绑架,横尸宾利豪车!父母追讨$30万赎金!至少20位名校中国留学生遭遣返!警卫护送上飞机、五年禁入境悲痛!26岁藤校中国留学生失踪5天,已被证实身亡…浮尸于康涅狄格河征集了100个25季留学申请疑难问题!藤校学霸和招生官们终于出手了!| 留明教育名师会客室最新!藤校录取新低 普娃逆袭招生官宠儿? 码住10关键...杜海涛不幸离世!藤校中国在读女博士生失踪!已五日下落不明!官方确认,已不幸离世!年仅30岁...“宇宙第一中学”人大附中的优秀毕业生为何纷纷走向平庸?芒格的这句话点醒了中国家长纽约州呼吁禁止传承录取!藤校=拼爹背后传承录取的真相...最新!藤校录取新低,普娃逆袭招生官宠儿? 码住10关键!悲剧!藤校中国留学生不幸离世!那些天才模范生,为何走向死亡?美国24岁少女喉咙痛竟确诊为患皮肤癌,7月后不幸离世“隐形杀手”频频出没,年轻女孩不幸离世!医生发出警示……美股基本面 - 2024_03_26 * 晚报 * 收盘:美股周二低收 道指与标普500指数三连跌。美国WTI原油周二收跌0.“宇宙第一中学”人大附中的优秀毕业生为何纷纷走向平庸?芒格的这句话点醒了中国家长……美本转学成功率全公开!藤校里谁最慷慨?加州系可以“随便转”?惨剧!20岁名校中国留学生校门口撞亡!骑摩托炸街"翘头"被甩飞!刚出国3个月!警卫护送上飞机、五年禁入境,至少20名校中国留学生遭遣返文龙词集 – 03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