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应届生,挤爆新能源大厂公众号新闻2024-05-30 01:05特斯拉毁约应届生的余波,还在持续发酵。 今年4月15日,马斯克宣布特斯拉将全球裁员10%,但几天后的4月23日,“特斯拉被曝毁约应届生”的话题就登上热搜,不少2024届毕业生在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平台,晒出自己被特斯拉撤回录用通知的信息,一时间引发热议。 然而,谁知特斯拉裁员的事情刚过,据21世纪经济报消息,5月中旬理想汽车也开始进行人员优化,优化比例将超过18%,涉及员工数超过5600人,集中在销售服务运营部、招聘部和智驾三个部门。 不只是位于新能源产业链下游的车厂,产业链上游的电池科技公司远景动力,也被曝出要求已签约的应届生延期入职。 小红书上,博主@Becca.J今年5月18日在一条名为《近期转行,慎选新能源赛道》的帖子中,形容自己不久前转行新能源的选择“有点像49年入国军”,并直言新能源行业“长期看确实是好赛道,但如果你想要找一个稳定的工作,那短期看,新能源赛道真的不太合适。” 而另一自称“985天坑电池方向拿过国奖的博士,居然连华为的简历关都没过”的网友更是忍不住感慨:“新能源火不到3年就歇菜,我妈早生我几年就好了。” 然而,这几盆来自不同方向的冷水,似乎没有给新能源行业起到降温的效果—— 在不久前的春招市场,新能源行业依然是今年应届生眼里的香饽饽,就连许多985高校毕业生,也在扎堆涌入新能源行业。 #01应届生扎堆新能源行业- 作为近两年的“风口”行业,新能源名副其实。 不久前,智联招聘发布了《2024年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 数据显示,2024年春招市场总体求职竞争指数为28,而新能源/电气/电力赛道的竞争指数为46.9,也就是说,平均每1个职位能收到47份简历。 脉脉发布的《2024春招高薪职业和人才洞察》也指出:2024年第一季度,新经济行业人才总体供需比为1.94,低于去年同期的2.05,但新能源汽车的人才供需比则由去年的1.34上升到2.08。 往年的数据更能说明问题。 去年,猎聘网的数据显示,2023届应届生新发职位同比增长最多的赛道中,新能源排名第二,同比增长93.90%,仅次于AI大模型。并且,在2023届硕士应届生需求增长最多的十个新赛道中,新能源汽车位居第一,同比增长151.06%。 再往前的2022年,智联研究院发布的《新能源行业人才需求与发展环境报告》显示,新能源招聘职位增速达64.4%,远高于全行业的10%。 从新能源产业链最下游、也是最热闹的车企招聘上,也能看出行业的火爆。 今年,小米汽车创始人雷军在北京车展上公开招聘,48小时内收到了7586份简历。 国内新能源车企老大哥比亚迪,2023年光是校招总人数就达到了惊人的3.18万人,其中硕士和博士的整体占比高达61.3%。 在社交网络上,网友也从晒BAT、字节、京东等互联网大厂的工作证,改为晒新能源车企工作证。 小红书博主@粥粥今天转正了没,曾在去年8月名为《应届生无脑冲新能源就对了!》的帖子中,丝毫不掩饰自己对新能源行业的热情,她列举的4条“无脑冲”的原因分别是:增速快、工资高、潜力大、岗位多。 彼时,@粥粥已在极氪做了70多天的实习生,在她的分享中,公司年轻、企业文化平等、人性关怀到位、弹性工作时间、不提倡加班、学习机会多以及“健身教练来工位带做运动”这样的细节,都是让她心动的因素,她表示:“毕业就想努力搞钱的应届生一定要投新能源行业。” 脉脉高聘人才智库《2023年人才发展报告》显示,位于新能源汽车热招岗位薪资Top1的是算法工程师,年薪超过60万。 与偏爱年轻劳动力的互联网行业不同,新能源行业从业者的共识是“越老越吃香”。数据显示,超过60%的从业者年龄在29岁以上,近50%的从业者有望在35岁时拿到30万以上的年薪。 已在新能源行业工作6年的阿斌,可以说是新能源企业求职里的佼佼者。2018年,他从东北大学硕士毕业,因为一则“2030年全面取消燃油车”的新闻,果断入局新能源行业,目前在长三角地区的一家新能源企业做硅电池材料方向的研发和生产。六年里,他从月薪5千的一线工人,做到一家几百人公司的中高层,年薪翻了将近10倍。 名为@33的外企打工记的网友,在他去年底的帖子,更是用了一个让人心潮澎湃的标题:《现在入局新能源相当于10年前加入互联网》。 许多文科专业也来新能源行业分一杯羹。在网上,“双非也能进新能源大厂”、“建议文科生冲一冲新能源”等帖子到处都是。比如去年比亚迪就以极其简单高效的应聘流程,获得众多文科生的青睐。 “去年叫迪子,今年叫爹迪”、“曾经的比亚迪你爱答不理,现在的比亚迪你高攀不起”,调侃似乎正在逐渐变为现实。一位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硕士毕业生甚至抱怨:“比亚迪都没给我面试的机会。” #02光鲜背后- 然而,新能源行业火得快,似乎冷得也快。 事实上,裁员不是今年才开始的。 小红书博主@喜洋洋解决信息差,发帖爆料她的一名211应届生好友,去年12月入职一家新能源头部企业做大客户销售。工资加上补贴,税前1万出头。然而仅仅4个月后,许多同事就相继被裁,她的朋友感觉很快就会裁到自己身上:“每天等着领赔偿走,走了也不知道去哪里。” 此外,新能源行业似乎也没有很多人想象中那么光鲜。很多岗位都有着不为人知的难处。 六年前毕业于东北大学,如今已是公司中高层的阿斌坦言,尽管觉得自己选对了行业,但一路走来还是相当不易。 刚做研发工作时,硕士毕业的他发现学校知识能用得上的很少,为了尽快适应工作,他依然要天天学习,看各种论文,“强度最大的时候,一周要看100篇博士论文”。 而且亲身经历告诉他,即使是研发生产岗位,仅仅有技术也是不行的。尤其是像他这样在几年时间做到中高层的人,需要很强的人际关系能力,“跟各部门打交道不能太刚”。 而非技术岗位的遭遇,往往更加不堪。博主@爱心电光花,今年5月13日也发布了一个名为《英专生求职新能源销售,我跑了》的辞职贴,吐槽了新能源行业非技术工种的种种遭遇。她毕业后选择了一家新能源公司的海外营销管培生,日常工作就是在领英、谷歌上通过各种方法开发客户,等客户池子变大后,便可以出差去国外拜访、谈项目。总的来说,这是一份需要耗费精力去维护客户的工作。 但很快,对于行业类似“三陪”的游戏规则,她就感觉力不从心。在她看来,陪吃陪喝陪玩的工作,本质上就是一种变相的加班,完全没有自己的生活。 此外,她发现虽然新能源是朝阳产业,但大家太会赚快钱了,导致很多产品性能远不如宣传得好,卖到国外有一堆售后问题,而这种行业性的问题,“不是我一个毕业半年的人能应付得了的”。 事实上,正如她所说,当下的新能源正面临着许多行业性的难题,比如最典型的问题还有:产能过剩。 以产业链下游的新能源汽车为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早在2020年,我国新能源车总产能就达到2669万辆。根据推算,目前国内新能源车的产能已超过3000万辆。 然而,国家统计局统计的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分别是958.7万辆和949.5万辆。 这意味着,我国新能源车利用率仅有30%左右。 一种声音说,过剩的产能可以通过出口解决。然而,从2023年底到2024年初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一系列变故,让本就产能过剩的新能源车企雪上加霜。 先是欧美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增收关税的反制措施,让国内新能源汽车出口之路受阻,再是由于动力电池的主要原料碳酸锂的价格骤降,新能源车企在国内打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价格战,其中比亚迪秦PLUS荣耀版和驱逐舰05荣耀版直接降到7.98万,将价格战一度推向高潮。 而价格战的直接结果,就是车企利润的持续减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汽车行业利润率为4.6%,低于工业企业4.9%的整体利润率,处于历史低位。 许多车企甚至因为承受不住压力而倒闭。今年初,网上流传很广的一张截图显示,原本的48家新势力品牌已倒下27家,包括威马、爱驰、拜腾这些曾经耳熟能详的品牌。 而行业的不确定性,传递到个人身上,则是各种焦虑。 在2017年进入新能源行业的袁成,如今像个失意人。他毕业后投的第一份简历就是锂电池企业,但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应聘上,最后进了一家燃料电池公司。 面对巨变的行业未来,袁成的想法是用几年时间尽可能尝试不同的岗位,把整个产业链都了解一下,然后再确定长期的方向。结果折腾几年,换了不下5份工作,工资一直没什么大涨,如今不仅方向依然不明确,甚至还想生出了转行的念头。 “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成了新能源行业的真实写照。 #03应届生的“风口焦虑”- 袁成的境遇,能让人们看到在新能源行业竞争激烈的现状背后,越来越普遍的就业焦虑。 调研显示,2024届毕业生比上一届毕业生找工作的时间更早,60.3%的人在2023年就开始找工作。其中,39.2%的毕业生已经投递了超过50份简历。 然而,从智联招聘调研数据公布的求职结果来看,截至4月中旬,求职的应届毕业生里,已获得offer的人数占比为47.8%,不如去年的50.4%。 要知道,202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1179万,比去年还多了21万。 一边是更多的毕业生人数,一边是不断裁员的行情,这届毕业生的焦虑并不难理解。 在这样的背景下,多数毕业生的选择,要么求稳,要么追随风口。 考公人数就是证明。今年的考公人数达到了史无前例的225万人,比去年多了大约70万人。与此同时,2024届求职毕业生中,62.7%的人想进入国企或者国家机关工作。其中,期望进入国企的毕业生比例连续5年上升,从2020年的36%持续上升至2024年的47.7%。 而处于风口上的行业,如今公认的,似乎只有新能源一个。 根据普通二本院校毕业的华子回忆,2018年毕业时,同为电气工程专业的几十个同班同学,大多进了电厂求稳,只有他和另外三个同学进了新能源。 这几年他先后做了光伏、储能,如今在宁德时代这样的大厂做锂电池。期间,他遭遇了光伏的骤然没落,也赶上了2021年、2022年储能的爆火。如今锂电池赛道虽然很卷,但幸运的是,他的客户都是中石化、中石油这样的B端客户,所以并未受到影响。 过去40多年,行业风口应了那句“风水轮流转”,从下海经商潮到互联网,从房地产到移动互联网,最后到新能源,每一次风口的出现,都能引发一阵造富狂潮,也让一些嗅觉灵敏的人率先积累了财富。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相比前几次风口,新能源的风口期似乎短了许多,人们常说互联网20年、移动互联网10年,但当谈到新能源的风口,如果从2020年算起,到现在不过4年时间,就已经有很多人开始说“慎选”了。 而四年的时间,几乎是一个大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多少学生咬牙迈过高考这座独木桥,满怀壮志走进大学精修,结果毕业走出校门一抬头,世界变天,行业完了。 但这就是毕业生不得不面临的现实。 个人奋斗和历史进程,究竟哪个更重要?对刚走出校门的应届生来说,可能很难回答。 袁成反思自己这几年的折腾,觉得是毕业的时候自我认识不够,所以在选择比较多的时候迷失了方向,但与此同时,他并不认为全是自己的原因:“试错肯定是有成本的。选对了有利于发展,选错了就是浪费时间。” 阿斌似乎属于那个选对了的人。但事实上,当时很多老师和同学都告诉他“取消燃油车”只是个噱头,但最终他还是决定赌一把。 而华子的选择,似乎更贴近大多数普通人。 刚毕业时的他,深知自己学历竞争力不大,进不去华为等大厂,所以只能在细分领域做得好的工科企业挑选工作。但这些年,相对于寄托于风口的变化,他把精力更多地放在了自己能力的提升。 华子说,他不看好应届毕业生扎堆新能源行业的做法,普通人还是从自身情况出发,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毕竟,“我觉得当所有人都看到一个事物兴起时,其实已经错过了行业最好的机会”,华子说。 -END-撰稿:笔下长青主编:宋函图片来源:《未生》、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商务合作请联系 xiaoguli423(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涉及人物均为化名)■ “书单”招人啦 创业第九年,我们依然在路上狂奔,目前已经有了一个靠谱的团队,但还需要更多牛人。我们正在寻找广告大客户销售经理、整合营销专家、拍摄剪辑实习生。☞戳这里,即可查看【3个空缺职位具体要求和应聘方式】。如果你热爱自由,擅长创意,喜欢脑洞大开,快把简历狠狠地砸过来吧,也欢迎大家转发推荐。■ 精选阅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