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骑15万的自行车,会被看不起吗?
1.
/ 自行车:新晋轻奢单品 /
如今让北漂能全款拿下还要到处炫耀的,就是新晋生活方式顶流---自行车。 众所周知,目前北京的自行车价位,已经让我等穷人无法高攀,只能在共享单车边发呆。 当我对自行车的记忆,还停留在老牌凤凰,和上海永久牌自行车时。 北京骑行圈凭一己之力,就把自行车变成了中产阶级的奢侈品武器。 作为女编辑,对市面上大部分自行车,统一的理解就是代步工具,这玩意再贵能贵到哪儿去? 咱这个想象力基本也就到了这里,直到我亲自去小红书转一圈,才发现自己实在过于轻敌。 大几千块的人民币,在这个圈子里,扔进去连个响儿都听不到; 充其量就只能买到入门款,括号:还是女士入门款。 说到女士款,就不得不先提一提,今年火遍中产女骑的代步工具: brompton,俗称小布。 它的出现,和飞盘,露营,腰旗橄榄球,合称为京沪两地的生活方式道具。 外型看起来毫无杀伤力,但英伦复古的噱头和咔咔两下就折叠起来的设计,加码到上万元起。 要想成为一个潇洒的都市骑手,骑行消费主义这边就是下着猛药劝你: 骑车,不是在骑车,而是在巩固一种消费幻觉---贵总有贵的道理。 比如早年间男孩们梦中情车的品牌:捷安特和闪电,怎么也算是车界天花板。 但现在线下的门店里,几千块的车屈指可数,真正的门道,你还得抬头往上看。 挂在墙上的那一排,明显更有排面儿,低则3万,上不设限。 不给人生设限这个事儿,用在自行车圈是: 只要你不把兜里的钱花完,就还只是在骑行的入门阶段。
现如今,在北京想去买一辆自行车,兜里至少要揣够3万,才能买到性价比好那么一丢丢的方案。 再比如,长得并没有太大区别的自行车,咱也不清楚它具体暗含了什么高科技。 就听店家反复强调,这台车,碳纤维,整车碳纤维,张嘴要价就是15万。 他明明可以直接抢钱,但还是送了你一辆自行车; 你想让他送你一个车锁,墨迹半天还得要你三百。 此刻你对骑行是环保的想法完全被改变,地球是减负了,但你要负债了。 当你沉浸在全民骑行的氛围里,随便溜达进一家街边的单车门店。
2.
/ 骑行鄙视链,骑车到底在骑什么 /
有人骑车是为了早晚通勤2公里,装备老哥上来就要指指点点:
怎么不买崔克(万元豪车)?怎么不戴头盔?车座子怎么这么低?都不穿骑行服?
看起来是为了你考虑,但实际就想听你说出那句:
“兜里没那么多钱,就是随便骑骑。”
还有人语气卑微,想问问两千以内可以买什么车,得到的就是一句阴阳回答:电瓶车。
“尽管每天只有三公里的窝速,但我找到了丢失已久的自己,也找回了内心平和的方式。”
本文转载【ONE文艺生活】微信公众号,韩寒主编的ONE·一个 文艺阅读应用官方公众号,复杂的世界里,一个就够了。关注可搜索微信号:one_hanhan 。
金八传媒往期获得奖项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 添加八妹微信,爱我,就别错过~*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来源: qq
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