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成瘾”、社交为零,留学美高的小小少年如何破除“心病”?
一般而言,美高留学生群体大多在15岁到19岁的年龄群体中。
从决定出国的那一刻起,十三四岁的孩子就注定要经历同龄人无法理解的难关。从标化、活动、面试的多重考验,百里挑一的竞争,到背井离乡远离父母的失落,每一项都是真切的考验。
小留学生的心理健康却往往会被忽视。留学的光环过盛,以至于有时人们都忘记了,这是一群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面容青涩,心智稚嫩,又一下子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和长辈的督导。他们在成长的同时,也会迷茫,独立的同时,更需要外界的关心和引领。
#1 “非适应性的完美主义”
“非适应性的完美主义”,根据休斯顿大学的Brené Brown博士的定义,有以下4种表现:
1
它会不断驱动个人脑子里产生一种观念:如果我看起来很完美,做事漂亮,我就可以避免由责备、批评,羞辱带来的痛苦感。
2
这种完美主义设立的是不现实的目标,这个目标更多来源于外界感知(比如父母,朋友,社会)而不是内在动力。
3
这种完美主义具有成瘾性,与第1条相呼应,当一个人面对责备,批评,羞辱时,他/她更多地将其归结为自己做得还不够好,而他们自己不会去怀疑这种逻辑。
4
这种完美主义事实上导致了一个人更频繁,更多地感到责备,批评和羞辱,并形成一个不断的恶性循环。
“非适应性的完美主义”就是众多小留学生在国内的国际学校以及美高不适应,乃至发展成心理疾病的原因之一。
常见的心理问题的成因还有以下方面:
#2 父母的期望和自己的压力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自费出国留学,他们身上背负了家庭更重的期盼(甚至是投资回报比的要求),包括对学业,标准化考试和大学录取的各种期盼。
这些期盼,就会慢慢地内化为孩子的目标,但这些目标并不一定现实。
为什么一个小孩睡了一觉醒来,第二天是18岁生日,就要变得成熟呢?
18岁并没有如此大的魔力
他们的知识确实是随着年龄在提高,但到了本科阶段,甚至本科毕业还在迷茫,怀疑,否定自我的大有人在。那些目标清晰,动力十足的人反而是少数。
不论成绩如何,起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且知道以自己目前的条件怎么能尽量达到或者靠近。
#3 对环境的无法融入
越来越多孩子出去读过美高,很多家长和学生也慢慢意识到了,美国的高中(特别是顶级高中)并没有比国内更轻松,反而更“卷”。
融入美国社会的困难很大部分在于美高学生与美国学生生活习惯、价值观、成熟度差异显著,缺少共同话题。
中国学生自幼就被灌输勤能补拙的理念,并强调勤奋是成功的前提。这种观念使得很多小留学生只关注学习成绩,而忽略了社交,课外活动等在美国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4 怎么解决?
预防大于治疗
与其出了问题再去补救,如果有可能的话,一开始就应该预防问题的发生。
这就要求家长在孩子去美高读书之前更加慎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01
孩子的心智成熟程度
简言之,其认知与其期望的差距有多大,如果期望和现实严重不匹配,就会催生“不适应性完美主义”。
父母的认知与现实的差距,毕竟很多孩子的期望和认知就是来源于父母和家庭。如果父母的期盼远高于或者远低于孩子真实的水平,那也是很不好的信号。
02
英语水平(而不是托福成绩)
起码在国内的国际学校就要做到能交白人和黑人朋友的水平,以及和Native Speaker老师无障碍交流。毕竟现在美高中介很发达,托福成绩低也有能去的学校。
03
孩子对美国文化,政治,经济,历史是否有一定的了解
04
孩子本身的性格
在美国,毫无疑问外向型的孩子更吃香,而内向型的要承受更多的社会压力(也不是说内向的孩子不能去,但孩子要有足够强大的内心,可以过滤掉这些压力)。
05
一定的心理学常识
父母本身是否有一定的心理学常识,会不会以为“就是小孩矫情”,“忍一忍就过去了”。
更多中国学生去美高读书,甚至低龄化都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相比于大学生或者研究生留学,美高留学生大多年纪尚轻且心智还不成熟,很有可能因为处理不好来自外界的压力而导致心理产生困扰甚至疾病。
因此,不管是留学生家长、老师、还是留学生自己,都应该认真审视并且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提前预防。无论是选大学还是高中,匹配度永远都应该摆在第一位。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SIE科唯”
关注、点赞、转发,为更多父母带去力量!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