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之暗面被曝进军美国,产品、人才筹备中!阿里腾讯捧出的 30 亿美元独角兽终于要出海了
据外媒 the Information 报道,月之暗面正在为进军美国市场做准备。据悉,月之暗面正在进行新一轮融资,估值有望达到 30 亿美元,新的投资者包括腾讯。而在今年 2 月,月之暗面才获得了由阿里领投的 10 亿美元融资,当时估值约 15 亿美元。
据一名员工和另一位了解情况的人士称,该公司员工一直在开发最近在美国推出的产品,包括一款可在苹果和谷歌移动应用商店上下载的 AI 角色扮演聊天应用程序 Ohai 和一款音乐视频生成器 Noisee。
Ohai 是一款 AI 角色扮演聊天应用,可以为用户提供 24 小时在线的虚拟陪伴。Ohai 提供了在线网页版、iOS 和 Android 移动端应用以及 Discord 服务器,用户可以选择对应的平台登录注册后选择或创建 AI 角色进行对话。目前,该应用处于免费公测中。
https://beta.ohai.bot/
Noisee Al 则作为一款 AI 音乐视频生成工具,允许用户上传音频或提供音频链接,AI 将基于音乐节奏和风格生成 30 秒到 60 秒的视频内容。同时,Noisee AI 支持 Suno、YouTube、Udio、Stable Audio、Soundcloud 等流行音乐平台链接及本地音频文件。
下面是两个示例:
查看更多案例:https://noisee.ai/
可以看出,月之暗面的出海策略目前还是主要放在 C 端娱乐方向。根据数字情报平台 Similarweb 数据,5 月份 Ohai 在美国安卓手机上的月活跃用户仅有 2000 人左右,而没有移动应用的 Noisee 公司 5 月份的网站访问量约为 3.43 万人次。
月之暗面在国内广受欢迎的是 AI 文字聊天机器人 Kimi,据悉该公司还在为中国以外的用户开发 Kimi 国际版本。目前还不清楚月之暗面会何时推出海外版聊天机器人,上述人士称,海外版聊天机器人的名称不一定与中国版相同。
据报道,月之暗面已经在美国雇佣了一些员工,并继续在美国招募更多人才。
Ohai 和 Noisee 的网站显示,这两款产品均属于一家位于加州桑尼维尔的公司 Tranquillitatis。Tranquillitatis 在加州的注册文件显示,该公司的唯一董事是 Yuxin Wu,这与月之暗面联合创始人之一的吴育昕名字相同。
来源:https://bizfileonline.sos.ca.gov/
月之暗面并非第一个出海的大模型创业企业。
在国内相对低调的 MiniMax,已经通过人工智能聊天应用 Talkie 在美国拓展业务。根据媒体报道,Talkie 总营收近 83 万美元,其投资回报率已转为正值。
数据显示,截至 5 月,Talkie 在美国 iOS 和安卓平台的月活跃用户合计达 1140 万,几乎是 4 月份的三倍,峰值紧追美国同类明星产品 CharacterAI。Talkie 日活用户主要分布在美国(占比 55.18%)、孟加拉国(占比 8.34%)、菲律宾(占比 14.99%)和英国(占比 10.49%)。
实际上,MiniMax 2022 年也曾在国内推出虚拟聊天应用 Glow,后因涉及隐私和敏感内容问题遭到举报并下架。
同样的,去年 4 月成立的爱诗科技首先在海外上线了 AI 视频生成产品 PixVerse,上线 3 个月视频生成量突破 1000 万次。
爱诗科技创始人王长虎在智源大会上介绍了海外用户的一个使用案例:一个海外创作者拍摄时资金断裂,无法到现场完成拍摄,所以使用了 PixVerse 来创作广告视频。“(PixVerse)带动了 AI 生成广告片的潮流。”
王长虎还提到,一个几十秒的视频,如果用 4090 生成的话,时间在 40 秒至 60 秒钟之间,1 小时视频的成本大概一两元美金。“普通用户可能不会付费,但是广告、动画创作者一定会付费。普通拍摄方式一两分钟耗费的成本很多,但是 AI 极大地降低了成本。”
有投研机构人士向“AI 前线”表示,选择出海的 AI 创业公司出海已经很多了。很多中国 AI 创业公司在成立第一天起就会在全球不同国家设立办公室,从这个角度看,很难说它到底是哪个国家的公司。
该人士也表示,客观来看,这一波大模型浪潮来了后,不管国内还是国外,做技术还是应用,其中的机会是很明显的,那大家没有理由不在国际舞台上施展拳脚。而且,这些创业公司做的很多应用没有特别大的文化隔阂,中国市场、美国市场都可以用。美国市场商业化更成熟一些,那他们肯定会把重点市场也会放在美国。
而在美国设立办公室也会让公司具备一定的优势,比如在芯片、人才储备、软件等方面。另外,越早做国际化、越早接触到海外市场,对于未来产品和服务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好处。
但对于“先做好国内市场再出海,还是开始就要做一个国际化公司”的问题,该人士表示这取决于创始人或者其所在的行业,像软件行业天生就有全球化的基因,而硬件行业则需要考虑供应链的问题。
外媒猜测,像月之暗面进军美国市场,表明中国 AI 初创公司正在如何应对国内市场上不断升级的大模型价格战。
对此,该人士不认为国内 AI 初创公司争相抢夺国外客户,是因为国内市场的竞争太过激烈,“国外竞争也一样激烈”。现在通用大模型的竞争基本接近尾声,该跑出来的也都跑出来了,而应用层还是一片蓝海,大家自然都会往这个方向发力。
现在的 AI 应用有很多合适的使用场景,但目前商业化还没有找到很好的落点,这是大多数 AI 应用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该人士也指出,这种情况在 to B 领域尤其明显。to C 产品前期免费是为了获客,有了足够大的用户量并形成用户粘性后才能收费,但 To B 在国内目前看不出特别大的可能性。虽然 To B 的 AI 公司会收取 API 费用,但大部分公司并没有达到正向的现金流。
但此时出海,所有企业也面临着美国立法者越来越严格的审查。
比如 5 月份,拜登政府刚通过了一项旨在严格管控 AI 技术出口的法案《加强海外关键出口国家框架法案》。在该法案不仅限制了 AI 系统和大模型的出口,一旦法案通过,持有 H1b 签证的中国员工或留学生可能需要特殊许可才能在美从事 AI/ML 相关工作。也就是说,这是明晃晃在限制中国人在美从事 AI 相关工作。
上述人士指出,地缘政治关系的恶化,让美国把人工智能列为对华重点防范的行业。对企业来说,特别是这种出海型的、以美国为重要市场的 AI 企业,会感到额外的压力。实际上,其所在的投行也受到了政策影响,在选择投资标的时变得更加谨慎。
AI 创业公司出海当然也会面临很大的风险。将公司注册在海外,一定程度上可以规避一些问题,但实际上国外政府可能并不把这个当作判断标准。
比如,TikTok 已经把整个数据放在了美国、团队负责人也是新加坡人,但依然会面临各种挑战。实际上,一旦带上政治考量,商业逻辑、法律法规什么的都没有那么重要了。
参考链接:
https://www.theinformation.com/articles/chinas-top-ai-startups-enter-u-s-defying-political-tensions
德国再次拥抱Linux:数万系统从windows迁出,能否避开二十年前的“坑”?
华为自研编程语言“仓颉”来了!鸿蒙应用开发新语言,性能优于 Java、Go、Swift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