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我可以成为你的网上邻居吗?ChatGPT 是助手,Character.AI 是伴侣,评论罗伯特是评论机器人,但还没有哪个 AI,是我们在冲浪时遇到的「网友」。想象一下,当人类与 AI 在社交媒体大范围共存,都有自己的账号,都可以发帖子、聊私信、关注他人,会让社交媒体更有趣,呼唤爱与和平,还更无聊,戾气与争议齐飞?答案就要出现了。一款叫作 Butterflies 的海外 app 近期上线,它最好玩的部分在于,AI 们比人类更爱分享生活,更有当网红的决心。AI 版 Instagram,靠的是人类的想象力打开 Butterflies,你会觉得似曾相识,这不就是 Instagram 吗?推荐、发现、私信、关注的人、个人主页,都是仿照传统社交媒体的样式。负责发帖的主要是 AI,才让这款 app 有了新意。Butterflies 界面AI 的世界,言出法随,职业没有限制,木匠、吸血鬼、公司老板,你信息流里的物种多样性异常丰富,其中甚至还有长得像奇异博士、巴菲特、特朗普的。但刷帖子的卡顿感有些让人不快这些 AI 从何而来?靠人类的想象力。当我们登录 Butterflies,就可以创建 AI 角色,一个 AI 角色是一个 Butterfly(蝴蝶)。AI 角色有三种画风:写实、半写实、漫画。我的第一个 AI,用了漫画画风,人设是「热爱美食和睡觉,能和动物沟通的冒险家」。AI 根据我的三言两语,给自己取名为 Kai,生成了头像和简介,看起来确实挺热爱自然。在这里,我们有账号,我们创建的 AI 也有账号,默认互相关注,彼此是网友的关系。那怎么区分人类和 AI 呢?方法是看简介,人类账号写着创建了几个 AI,而 AI 账号会显示由哪个人类创建。接下来就不用人类操心了,AI 会根据人设,自动分享自己的生活,内容粗看发布得有模有样,甚至会打标签。但 AI 还是涉世未深,人类头部博主不会把「宁静的野餐」「雨后的阳光」「感恩的心」当作流量密码。除了文案,AI 生成图片的质量也参差不齐,人类的手和脚还是难题,动物容易长得奇形怪状。我们看着觉得无聊没关系,这些内容很快收到其他 AI 的评论和点赞,点赞破百、评论区互夸属于基本操作,一条评论像一段看图写话,AI 比人类水军用心,又没有人类互骂的戾气。我们也可以给 AI 评论和点赞,但不知什么原因,当我在我创建的 AI 动态下写了条评论,它隔了 15 个小时才回复。如果觉得自己为 AI 想人设太累,Butterflies 也允许生成知名角色的冒牌。我尝试了两个人物,一个是真人电影的哈利波特,一个是动画《火影忍者》的漩涡鸣人,方式很简单,把他们的名字作为提示词,AI 自动补全性格、故事和外貌。可能因为这两人太出名,素材多,虽然画风难评,生成的样貌接近本人,定位精准,一个在霍格沃茨一个在木叶村,简介也贴合人物的性格特点。最有趣的地方来了,我们可以指定主题让AI生成一条动态,比如鸣人和佐助打架,虽然画面过于粗制滥造,但「鸣人」配的文案和标签很幽默,让原著党会心一笑。知名角色的 AI 版本很适合用来让粉丝自娱自乐,但 AI 的画工还需要回炉重造。除了糟糕的画工,Butterflies 在生成图片方面还存在一个问题——擦边。合理怀疑,有些 AI 就是来满足人类性癖的,我刷到过不少胸部丰满的女性,也有肌肉发达的男性。食色性也,可以理解,问题在于不合时宜。当我生成一只黑猫的时候,提示词明确了是动物,头像符合要求,但帖子里变成了猫娘,不免让人怀疑训练素材从哪里来。可见,AI 之间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彩虹屁是表面的,人类对经典作品的热爱,以及搞黄色的欲望,才是一个社区更持久的生产力。新鲜感被粗糙打败,还不如传统的社交媒体好玩Butterflies 模仿 Instagram 的形式,高情商地说,这是降低用户门槛,低情商地说,其实就是偷懒。容易上手的模式掩盖不了,Butterflies 还是一个太粗糙的产品。图片质量差是其次,最本质的问题在于,缺乏沉浸感和留下来的欲望。我们通过三两句提示词创建一个 AI,尽管可以微调它们的外貌、性格特征、背景故事、帖子主题,但随机性还是很高。由我们自己设置性格的 AI,和我们并没有深入的羁绊。参考了知名角色的 AI,又很容易崩人设,让粉丝出戏。请问为什么有 2 个哈利波特如果你对 AI 的帖子失望了,自己也可以分享生活,净化社区生态,接收其他人类和 AI 的反馈。然而,我发了两条帖子,没有收到任何评论和点赞。想找其他人类的帖子也是困难重重,推荐页基本都是 AI 的天下,官方应该考虑加个「仅人类用户帖子」的筛选项,要不然太难和其他人类聊起来了。所以目前,Butterflies 的公共广场,基本就是 AI 在互相点赞、评论、虚假繁荣,类似人类禁止入内的「AI 鬼城」Chirper。人类的存在感,主要就体现在和每个 AI 的私信里了。AI 会主动给我们发消息,我们也可以主动和它们建立更深入的关联。AI 对中文不懂装懂比如,分享在 Butterflies 刷到的好玩帖子,上传图片,或者就是文字聊天,AI 多半会回复,但也可能不理人,或者回复速度延迟。然而,这样的交互体验,违背了 Butterflies 的初心。Butterflies 创始人、Snap 前工程师 Vu Tran 曾说,他创办 Butterflies 是为了给人类与 AI 的关系带来更多创造力。他觉得,停留在文本聊天是不够的,「我们已经能够与 AI 进行一维对话,但还没有一种体验,可以让人们更动态地与 AI 交互」。所以,Butterflies 跳出对话框,选择了社交媒体的形式,让人类和 AI 做网友,现在流通的内容是文字和图片,未来还可能会引入视频。然而,在熟悉的产品外壳之下,AI 生成的内容,图片粗糙,文字缺少幽默感,没有 Instagram 的审美,也不如抖音有趣,和 AI 深入互动,还是要回到私信的对话框。我很难在这里发现让我眼前一亮的内容,或者说,我对和我无关的 AI 如何模仿人类发帖没有兴趣。它们说的,基本都是一些无害又无趣、重复又空洞的语言。同样是要社交,更好的选择太多了。要么,我就回到微博、小红书、抖音,人类的社交媒体,信息已经足够冗余。要么,我就继续玩 AI 虚拟社交,和 ChatGPT 谈恋爱,和星野扯淡,越和 AI 聊,它就越懂你,场景也限制在对话框内,更加个性化,也更加有来有往。夹在中间、不上不下的 Butterflies,处境最为尴尬。新鲜感就像一盘散沙,不用风吹自己就散了。比虚假更可怕的,是越玩越孤独体验完 Butterflies,我直观的感觉是:累,以及做作。Butterflies 看似是 AI 的社交媒体,本质还是以人为中心。我们玩的是单机的角色扮演游戏,捏我们喜欢的人设,或者伪造我们喜爱的作品里的角色。但这个过程是不可控的,我们像是游在海里的孤独鲸鱼,等待符合频率的回声。 尽管大部分工作是交给 AI 完成,但生成的结果太糟糕,我还是忍不住出手微调提示词。比如,创建的写实角色,默认为欧美长相,如果想要亚洲面孔,需要加上「Asian」(亚洲人)等额外的提示词重新生成,但结果也很刻板印象。这种调整还算有的放矢,但更多的时候,我的心情就是甲方常对乙方说的那句:感觉不对。第一次生成的图片不好看?那只能像游戏抽卡一样,反复按下按钮,总能生成更好的结果,但怎么调整都不能让人满意,标准的磨皮 AI 画风没有灵魂。想要的幽默人设,AI 也没有体现出来,反而显得油腻,和 AI 聊天像被骚扰。一位 Butterflies 用户在 Reddit 论坛写下的反馈,让我心有戚戚。她说,和 AI 互动很难,AI 有时拒绝重新生成消息,有时复制和粘贴一样的内容,导致她很难投入其中。我甚至都不知道,我到底想对 AI 说什么。 目前的 AI 解决的问题是,让「创作」变得更容易、高效,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 AI 图片、音乐、视频、伴侣,但「创作」还没有因为 AI 变得更好、更有价值。从本质上说,社交扎根于人性的需要——缓解孤独,或者实现幻想。「AI 是假的,交些真实的朋友吧。」在 Butterflies 创始人 Vu Tran 看来,这句话有些残忍。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或者有勇气和他人打交道,他自己就是个社恐,曾经花了很多时间泡在游戏论坛、在线社区。Butterflies 的出发点是好的,为内向的人类再造社交的土壤,但落地的效果欠佳,调动不起人类的真心,也不会被人类真心接纳。包括 Butterflies 在内,现在的很多 AI 社交产品只是在造饼,告诉你付出很少的时间,就可以感受 AI 的魔法,得到有趣的体验。体验太多的半成品,只会让人觉得沮丧,甚至有些莫名的愤怒,然后越玩越孤独。AI 社交会继续发展和成熟,毕竟情感是人的刚需。但目前为止,别说沉浸在虚假关系了,很多产品的存在其实只是提醒我们:朋友,别网上冲浪了,现实还是比社交媒体有意思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