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中的平衡思维模型
导读:从物理学中对于我们理解经济、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有许多借鉴意义。
在做中学物理力学题目的时候,经常要做的一件事是受力分析,如果受力平衡,那么牛顿第一定律,也就是惯性定律就能够满足,物体将维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
这样一个物理学概念最早是被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引入到了经济学中,在商品市场上,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那么价格和产出都会比较稳定。企业会按照原来的生产模式生产,消费者也会按照原来的消费模式消费。
当然,对于平衡的分析,可以从静止的角度来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短期概念,或者说超短期范畴;而更现实一点的是动态平衡,在考虑到各种变量后进行的平衡分析。
经济分析中,平衡的前提条件是理性人,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能够在现有条件下,做出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一个决策。但是这个前提条件往往是有问题的,人们很容易被一些非理性的因素所驱使,比如说情绪,还有就是受制于群体效应或者权威。
现实中还可能还会有些国家在教育中强调对政府的信任,但是却随着时间推移,往往会看到政客们不断地出卖民众的信任,获得自己私利,走向人民的对立方,这种通过教育在人们心中形成的植入观念,这也是一种非理性的行为。因为任何人,不管是处于什么角色,都是一个人而已,不会因为他是政府官员就变得高尚。
对于股市中,平衡的观点可以体现在两种理论上,一是金融学生比较熟悉的有效市场假说,来自尤金·法玛,研究生阶段通常会要求读他的论文,当时我读得比较痛苦的,这个假说的基本观点是市场价格会反映所有公开可得信息(这个是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说)。
另外一种则是内在价值假说,即股票存在着某种内在价值,只要给予足够长的时间,股票价格将回归内在价值。
对于股票市场而言,跟一般平衡不同的是,研究平衡的我们是股市中的一部分,如果假设有个上帝视角,不带偏见地看着股民们以及影响股民行为的其他利益方的行动的话,或许确实能够看到某种平衡。
这种平衡自然是动态的,同时也不仅包括股市的参与者,还包括场外的被称为政策制定者的群体,包括他们的私欲以及基于私欲的行为。
而如果我们站在参与者视角,常常就不能将场外的非经济性主体考虑在内,而是只能给定的制度环境下,对市场参与者行为进行分析,比较有效的工具是供求分析,即分析股票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包括股票的供求,也包括资金的供求。
在给定制度和政策环境下,市场经过长期运转之后,会形成某种平衡态的运动结果或者运动模式。比如A股这种长期运动模式,也可以体现为一种平衡结果,是在特定的制度条件下的一种产物。当然,可能会存在一些新的变化,比较典型的就是政策的影响力在逐步削弱,因为公信力在逐步丧失,人们对于很多呼吁、吆喝或者某个岗位的换人,都更多采用观望态度,这样的状态可能会达到某种新的平衡。
平衡是一种思维模型,其实也是一种物理学的类比,既然是平衡嘛,肯定是存在多种力量,所以模型的基础自然就是受力分析。在股票市场中,供给和需求是两种常见的力;另外还有就是政府的外力,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不同国家的股票市场不同,常常就体现为这种政府外力的差异;此外,还有偶然性这种自然力。
然后就是探究这些力的决定因素了,其中前面三种力往往都是人的行为,都受到人性的制约,这里比较容易忽视的是政府行为,常常容易被认为是超个体强制力,尤其是我们文化中,为了服务于统治阶级,儒学或者道家都强调什么圣人、明君等等,但是政府都是由一群人组成的,不管是职位有多高,不管他拥有怎样的称号,都是人而已,分析人行为的模型对他们同样生效。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