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卖!苹果超贵的Vision Pro来中国了!但给了我们这两点启发
▲ 点击订阅,抓住风口
你好,我是王煜全,这里是王煜全要闻评论。
最近,苹果公司的MR头显Vision Pro国行版上市,售价29999元起,比美版的价格还贵了约3千块钱。不过,据说目前苹果各个旗舰店的Vision Pro试戴非常火爆,需要在官网预约,如果你想现场直接去试用,估计要排很久的队了。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Vision Pro会在中国大卖。
今年1月Vision Pro在万众瞩目中上市,开售后不到半个小时就售罄了,着实在网上大火了一波,大家都惊艳于极佳的体验和各种新奇特的玩法。但半年过去了,Vision Pro的市场反应却比较平淡。被称为“最懂苹果的分析师”郭明錤表示,苹果已将Vision Pro的出货预期下调至40-50万台,远低于市场之前的70-80万台预期。他还说,包括他在内的许多人买了Vision Pro后,用几次就不用了。
我们创新地图的小伙伴也去旗舰店体验了,他觉得,虽然Vision Pro的显示效果和眼动追踪技术确实令人惊艳,但真的是有点重。试用十分钟后,他就明显感受到了颈部的压力,他觉得这可能是阻碍Vision Pro普及的重要因素之一。
知名投资人段永平倒有不同看法,他分享了Vision Pro的日常使用感受,说自己每天或多或少都会用一下。他还对Vision Pro的观影体验给出了极高评价,认为任何影院都非其对手。但他也承认,目前Vision Pro还不是必需品,对苹果的营收帮助有限。
其实,在Vision Pro发布之初、市场异常火爆的时候,我就不看好。原因也很简单:高昂的价格成了拒绝大多数消费者的门槛。同样具有透视效果的Meta quest 3头显,售价只要499美元,加上Meta在VR领域深耕多年的用户基础与技术积累,随着下一代quest头显的推出,实现了和Vision Pro相当的体验感,必然会对Vision Pro造成更大冲击。
所以前段时间,面对市场的冷淡反应,苹果做出了调整。据外媒报道,苹果已暂停下一代Vision Pro的开发,转而争取推出一款更便宜的新机型N109。这款新产品重量更小,摄像头更少,但最关键的可能是,屏幕的供应商将从索尼换为中国厂商以压低成本。据称其价格会与高端iPhone差不多,约1500美元。这一举动印证了我们之前的分析:昂贵的价格是Vision Pro的一大败笔。
不过,可以看出,库克的降价策略仍然是半遮半掩,无法一步到位。1500美元的价格,让人不禁联想到Meta Quest Pro的遭遇,同样的定价,但因为销量不佳而黯然停产。
我认为,苹果MR头显的价格区间要达到500~600美元,才有可能取得巨大成功。因为较低的价格使得它不再是少数人的奢侈品,有机会成为大众普遍可以接受的产品,从而带来销量的大幅提升。
这不仅有助于摊薄前期的研发投入和固定成本,更重要的是,这有可能形成一个正向循环:低价策略吸引大量用户涌入,庞大的用户基础催生丰富的应用生态,应用生态反哺销量,销量再推动技术进步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如此往复,苹果MR头显将有望复刻iPhone的成功路径,构建起一个坚不可摧的产业生态护城河。
同时,也只有将MR头显价格降到足够低的水平,与Meta的Quest等竞品正面交锋,才能真正激发市场的活力,将VR/MR头显目前处于的千万级别市场规模,推向更高级别。到时候苹果也才能分到足够大的市场,取得足够大的营收。
但遗憾的是,库克采取如此激进的定价策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正如我之前所说,库克毕竟不是乔布斯,是守业者而不是创业者,他必须要考虑苹果公司的收入和利润,要保障股东们的收益,所以不敢做出风险太大的决策,也就使得他很难像当年乔布斯推出iPhone那样豁得出去,给出600美元的定价,通过一个较低的价格去赌未来巨大的成功,从而引爆了智能手机市场。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Vision Pro的尴尬处境也给中国厂商带来了宝贵的启示。
要引领产业发展,单纯靠卖硬件,难以支撑企业的长远发展,唯有强大的应用生态才是关键。Meta亏本卖硬件、靠生态赚钱的模式,靠的就是其前期耗巨资培育的庞大用户基础。反观国内,字节跳动去年年底取消PICO 5的发布,团队大幅收缩,PICO 4即使每台亏损500元,也未能达到预期销量。但构建自己的生态体系并不容易,既需要好的产品和烧钱,更需要有维护生态的决心和动作。不过,采用中国企业擅长的跟随策略仍然可行,最关键的就是要找准入局时机。
好的时机是什么呢?
要注意,任何新产品的市场爆发往往有滞后期。当年苹果手机刚推出时,中国的一些手机厂商们虽然跟进得很快,却基本上都失败了。直到4年后,以小米发布第一款手机为标志,中国手机产业才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
所以,现在或许还不是中国厂商全面进入VR/MR市场的最佳时机。当苹果和Meta等巨头培育了市场,带动着全社会逐步接受时,中国厂商再凭借性价比优势和技术创新进入,才更有可能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我常说,看懂表象背后的产业逻辑,才能做出正确决策。经过这8年的积累,我们已经形成了系统且经过事实验证的科技产业分析框架,欢迎你加入科技特训营前来学习探讨,先人一步,看清未来。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更多详细的产业分析和底层逻辑,我会在科技特训营里分享,欢迎关注全球风口微信号,报名加入。
王煜全要闻评论,我们明天见。
【哨科技特训营第四季】
6. 本课程为虚拟内容服务,年费订阅服务制。一经订阅概不退款,线下活动需另行支付差旅成本,请您理解。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