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又抠又怂,但我还是想说:我妈,好酷!!
我妈常说:等你有了孩子,你就懂了…
我以前真不懂,现在才发现,为人父母之后,就连看剧的心态,都会变。
最近重温《请回答1988》,常常感叹,这剧才播出六年半吗?为什么现在看,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以前,沉迷于回忆杀和扑朔迷离的爱情线,内心孤独的阿泽、不善表达的狗焕、温柔懂事的善宇…每一个都让人共情,让人心疼。
如今,除掉青春玫瑰色的滤镜,最能共情的,竟然是中年人努力活着的身影…
我不得不承认,《1988》最动人的地方,不是吊足观众胃口的猜老公,不是什么意难平的暗恋与错过,也不是被夸上天的年代感还原…
而是成功塑造了几对为家庭奔波的中年父母,尤其是,三位母亲。
她们那么熟悉、亲切,她们有时脾气不好,唠唠叨叨,但如果哪天再也听不到,又会感到无尽的寂寞…
在不懂事的年纪,妈妈是我们生活的背景板,默默地维持着家的秩序。
玩到天黑,总有一把声音,叫你回家吃饭。
我们甚至不会管,饭菜是哪里来的,怎么做熟的。
翻箱倒柜找一件衣服,找不到了,可以把气撒在妈妈头上,怪她太爱收拾。
明明全靠她做家务,她还一脸愧疚,近似于讨好地帮你找…
煤炉不热,妈妈去换煤球,马桶堵了,妈妈去通,不小心割到手,“妈妈牌”药箱立刻抵达现场,血都不会多流一滴…
最初看《1988》,妈妈们是低调的存在,孩子们热血的青春、朦胧的情感才是主线,妈妈们藏在身后…
她们仿佛没做什么,总是在门口一边择菜,一边聊八卦,有时做做头发,开开黄腔,还喝点小酒。
这恰恰是编剧的高明,越是生活艰难,越是举重若轻。
又仿佛一个隐喻:年轻时的我们,从未留意过妈妈的付出…
当妈,哪有那么容易呢?
壹丨妈妈的抠
我们都知道,德善爸爸乐善好施,不是去帮衬买土豆的老奶奶,就是买穷亲戚的胎教磁带…
这本来没毛病,偏偏,他是穷人。
他一高兴花出去的钱,就要德善妈来填坑。
一家五口人要吃饭,三个孩子要交学费,德善妈妈每天愁眉苦脸地算账,一分钱掰开两半来花。
贫贱夫妻百事哀,贫贱母女也容易有矛盾。
很多人都记得第一集,德善受了天大的委屈:
冰箱里只有两个鸡蛋,妈妈做给了姐姐弟弟,没有给她;
全家吃炸鸡,姐姐弟弟一人一个鸡腿,她只能吃鸡翅;
过生日必须跟姐姐一起过,姐姐吹完了蜡烛,再重新点上,让她吹…
德善气炸了,放声大哭,于是,有了那个出圈名场面,德善爸爸的道歉: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
但只要细想一下,妈妈从来不过生日,鸡蛋,从来轮不到妈妈吃。
炸鸡,妈妈推说“我不喜欢鸡肉,你们多吃点”,天底下的妈妈是不是都会这个套路?
可孩子毕竟是孩子,只在意当下自己的委屈。
穷人家庭当家有多难?每天早上一睁眼,就要为一日三餐发愁。
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吃好的穿好的?可现实逼得他们捉襟见肘,顾此失彼…
其实,如果再细心一点,还可以看到更多…
姐姐要换眼镜,买;
德善要修学旅行,给钱,给相机(结果还弄丢了,那一刻妈妈内心翻江倒海,却还要反过来安慰她)…
凡是能给的,妈妈都尽量满足。
可是有谁看到,妈妈的袜子上有破洞…
面霜用完了,还在拼命挤,用别针抠;
撕下来的日历留着,用来生炉子…
半夜里老公孩子睡了,独自发愁:这回又去找谁家借钱?
孩子每一个高枕无忧的夜晚,都有妈妈替你担心,她要确保所有的风雨都挡在外面…
可是妈妈抠抠搜搜的样子,有谁能理解,她的心累,又有谁能体会?
贰丨妈妈的怯
看上去整天乐呵呵的寡妇善英,其实心里怕得要命。
善英有个好儿子善宇,学习好、性格好,什么都愿意跟妈妈说,别人羡慕都来不及。
可是有一天,善宇变了。
脸上有伤,他说是自己不小心磕的,但眼神疯狂闪躲。
还有,他的床底下,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一包已经开封的香烟。
这孩子开始有秘密了吗?他跟别人打架了吗?跟坏孩子在一起学坏了吗?
善英的世界崩塌了,她忍不住冲儿子大吼:你什么时候学会骗妈妈了?你是因为你爸爸不在了,才这样对我吗?
善宇赶紧解释:脸上的伤,是刮胡子弄伤的,人家说,第一次都会这样…
原来,所有的担心不过是一场误会。
急得浑身发抖的妈妈,一下子愣住,伸长了舌头,然后,突然哭了出来。
那里面有心疼、有自责、有无助、有焦虑,也有如释重负…
抚养孩子长大,没有后悔药可吃,从来就是这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小的时候怕他长不大,怕他吃不饱穿不暖,大一点,怕他学习跟不上,怕他被人欺负…
生怕自己哪个环节没做足,耽误了孩子,哪个细节没注意,孩子留下心理阴影,长歪了。
妈妈太容易敏感,那是因为她太在乎,不小心跨过了边界…
罗美兰女士,表面上很凶,私底下,是个怂包。
大儿子高考复读六年,依然整天不学习,关注学习以外的所有东西…
美兰无数次推开儿子的房门,都脑补自己一顿怒吼:你这个没用的饭桶,没良心的兔崽子!
但现实是,她peace and love,云淡风轻:没错,学校的知识不重要,继续做你的事吧…
孩子大了不能骂了,更重要的是,他有心脏病,活着就好。
内伤,就留给老娘憋着…
小儿子学习没得挑,但越来越不爱说话,进家门连招呼都不想打…
美兰要知道他的近况,得从其他妈妈那儿打听,你说这糟心不糟心。
这一次,她又从别人嘴里听说,儿子的球鞋被人抢了…
没其他人在场的时候,她试探性地问:正焕,你有什么事要跟妈妈说吗?
无应答。
再问,又碰壁。
于是,这个我们印象中的强势女人,居然上演了这一幕:
她坐在儿子的房间里,目光不知道往哪儿放,紧张到,要把玩一颗小跳棋,才能勉强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
她低声说:你的事妈妈都想知道,我好羡慕善宇妈妈…我也不要你全说,你就挑几件事跟妈妈说说好吗?不然和其他阿姨在一起,我觉得好丢脸!
那么卑微,那么小心…
因为关心,所以想知道,又怕问得太多,给你压力…
母子关系,其实跟世界上任何一种亲密关系没什么不同。因为在乎,所以会担惊受怕,会患得患失,会变得笨拙…
最后那一下拥抱,真的好生硬、好尴尬,但别嫌弃,那就是爱。
叁丨妈妈的勇
宝拉内心深处,有点瞧不起妈妈。
毕竟自己是学霸,首尔大学高材生,而妈妈连高中都没毕业。
妈妈好软弱,爸爸拿主意的时候,妈妈只会顺着他,妈妈好啰嗦,什么都要管,老把自己当三岁小孩…
那天参加游行示威回来,爸爸劈头盖脸把她臭骂了一顿,妈妈在旁边一个劲儿地要她道歉。
宝拉失望极了:呵,这对善恶不分的父母。
可是谁能想到,那个雨夜,面对警察的盘问,自己却怂了…
是啊,藏在人群里摇旗呐喊容易,但一个女孩,独自对抗两个壮汉,换谁都会怕吧?
但,妈妈不怕。
一向柔弱的妈妈突然冲出来,像母鸡护住鸡崽那样,本能地把她拉到身后。
她近乎哀求,却分明带着自豪地说:你们不能带走她,我女儿是这片区学习最好的孩子,超过了富人家的孩子,她考上了首尔大学,在我们国家,只有聪明的孩子才能进首尔大学,她还拿了奖学金,她的梦想是检察官…她是我的女儿,她不是那样的孩子!
她像一座高耸的山峰,隔开女儿和警察,你分不清,她脸上是雨水还是泪水…
女儿的每一件事,妈妈都记在心里,因为那是她的宝贝女儿。
宝拉后来才明白:也许有时,我们会觉得妈妈丢人,怪她为什么没有最低的体面和自尊,但那是因为,妈妈有比起自己更想守护的东西,那就是我。
一个人是否真正内心强大,不是看他能征服什么,而是看他能承受什么。
为了守护孩子,可以豁出一切,连自尊心都能抛弃的妈妈,真的很强大!
肆丨妈妈,也是人家的宝贝女儿
《1988》里的三个母亲都是家庭主妇,身上有各种各样的小毛病,搁在今天的互联网平台,也许会被人说:过时、落伍,妈味太重…
是的,她们不够先锋,不够女权,但她们几乎是我们这代人的妈妈的缩影。她们不完美,却特别真实。
难得的是,剧集没有歌颂苦难,渲染伟大,而是试图从多个角度,去呈现妈妈们的个性。
她们也爱美,也追星,甚至喜欢比自己小的男星;
爱唱歌、跳舞…
她们一言不合就开黄腔,彼此间却有着最干净的友情,心照不宣的默契。
你被人欺负了,我比你还生气,我摊上事儿了,你比我还发愁。
你需要钱,不用开口我就知道,我照顾你的面子,半夜偷偷摸上门给你送玉米,玉米下面悄悄放了个信封…
她们有硬刚的一面。
被婆婆欺负了,一向好脾气的善英敢怼回去,断然拒绝婆婆的接济。
她拍着胸脯说:我也是我妈宝贵的女儿,我妈要是知道我受了这些委屈,会哭得很伤心,为了我妈,我不想再听你说这些话了,你以后别来我家了!
撕逼时,她还不忘温柔地捂住小女儿的耳朵…
她们,也有脆弱的时候。
那是即使已经做了母亲,也还是想投入妈妈的怀里撒娇,在电话里叫一声“妈”,就忍不住要哽咽…
那是孩子要做手术,妈妈安抚好家里所有人,自己却躲在无人处默默流泪…
她们不是超人,她们假装坚强,假装厉害,只因为,有需要守护的人。
今天是母亲节。
在这个崇尚“做自己”的时代,谈母亲的付出和坚韧,似乎有些不合时宜。
但,那就是我们的妈妈真实经历过的人生啊。
我们的妈妈,曾经年轻过,曾经有自己的梦想,也曾经希望能“做自己”…
但她们中的大多数人,就像《1988》里的三位妈妈,把更多的时间精力奉献给了家庭,成就了今天的我们。
这个选择,不一定正确,但它是无私的、温暖的、让人尊敬的…
- 每天遇见一部好片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