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票房冠军!孩子看乐了,我看哭了
如果说,在暑期推荐一部最适合大人孩子一起看的电影,那么我首推的就是《头脑特工队2》。
从育儿的角度出发,看完后你能读懂孩子为何总是反复无常,难以捉摸;
从自我成长的角度出发,你能透过故事来觉察自己内心,缓解焦虑,减少内耗。
并且,这是一部可以让所有人都产生共鸣的影片,因为它的主角是:情绪。
01
这一次,终于能搞懂自己了
这两年来,「情绪内耗」一词引起了非常广泛的讨论,这是一种内在各种情绪相互打架的状态。
很多时候,我们难以对此觉察得太清晰,毕竟这是一种很混乱的状态。
也因此,当人们处于情绪内耗时,常常会搞不懂自己,感到痛苦万分。
而在《头脑特工队》中,这一现象则以极其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
故事讲述了女孩莱莉的生活,她头脑中装着多个情绪小人,每一位成员都代表了一种情绪。
他们每天在大脑的控制室里活动,根据现实发生的不同情况,来操控大脑控制台,影响着莱莉的现实反应。
例如——
「乐乐」主要鼓励莱莉玩耍,让她快乐;
当被人冒犯时,「怒怒」拉下操控杆让莱莉发火,以此来警示对方;
当遇到迎面撞来的人,「怕怕」会按下按钮,让莱莉远离危险......
你会发现,头脑中原本复杂的心理活动,头一次变得如此清晰!
而在最近上映的《头脑特工队2》里,莱莉步入青春期。
大脑控制室又多了许多新情绪:焦虑、尴尬、爱慕、颓丧。
其中,最为重量级的便是「焦焦」(焦虑)。
本片的主题,正是探讨一个触及所有人的话题——
到底该如何平衡快乐与焦虑之间的关系?
故事讲述莱莉参加冰球特训营,想要努力融入新集体,但其背后的情绪活动却天翻地覆。
「乐乐」希望莱莉可以开开心心享受生活。
而「焦焦」则认为,做事不能那么任性,应该考虑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谨慎行事。
于是,由二人所代表的两大情绪阵型为了抢夺大脑的控制权,展开了跌宕起伏的冒险。
02
快乐和焦虑,两种处世哲学
故事一开始,莱莉的大脑由「乐乐」所主导,她主张乐观处事,纵情享受,时刻都想方法让快乐最大化。
在头脑中,每一份记忆都会变成一个记忆小球,被储存起来。
在「乐乐」的积极工作下,莱莉的大脑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快乐小球。
当它们积攒到一定程度后,莱莉的内心就形成了一个核心信念:我是好的。
当然,生活肯定有让莱莉感觉自己不好的事,形成不愉快的小球。
为了让莱莉的快乐最大化,「乐乐」准备了一台传送装置。
每当出现不愉快的回忆小球时,就把它传送到看不到的地方。
这一幕特别生动,像极了我们面对那些不愿想起的回忆时,把它们都压抑到潜意识里,眼不见为净。
但这也为后面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这天,莱莉要参加开学前为期3天的冰球训练营,和自己一直崇拜的学姐们一起特训。
一方面,她期待万分,另一方面,她又开始感到不安,担心自己表现不佳。
这时,莱莉的大脑控制室闯入了青春期的新情绪们。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顶着爆炸头,一副烧焦模样、拎着大包小包闯进来的「焦焦」。
生活中,我们常常都会相反设法摆脱焦虑,似乎它是个不好的东西。
但在影片中,「焦焦」给人的初印象却是踏实可靠。
莱莉在集训时遇到了过去的朋友,「乐乐」很开心,连忙主张和朋友们嬉戏打闹,可教练突然出现,把几人狠狠批评了一番。
于是,尬尬(尴尬)和「焦焦」连忙出来操控大脑,莱莉才安静了下来。
情绪们发现,如果全让「乐乐」来主导的话,莱莉只知道玩乐,毫无计划性,最终只会陷入窘境。
在所有情绪中,「焦焦」是最懂得做计划的,他会提前在头脑中预演100种可能发生的情况,然后去思考相应的对策。
同时他也会迫使莱莉早早起床,提前练习冰球技术,以确保跟上大家的步伐。
相比之下,「乐乐」的享乐主义,这时则显得在添乱。
因此,在「焦焦」的号召下,「乐乐」等几个原始情绪被驱赶出了控制室。
自此,「焦焦」成了莱莉的主导情绪。
03
被焦虑裹挟
「焦焦」主导大脑控制权的桥段,可以说是全片最扎心地方。
当在生活中遇到搞不定的工作、处理不好的关系时,我们就会感到焦虑万分。
大脑会控制不住地预演,接下来可能发生的困境,比如——
如果我这件事搞砸了怎么办?
对方会怎么看我,会看不起我的举动吗?
我会不会因此被人讨厌,遭到孤立?
焦虑会变得越来越大,甚至成了唯一的情绪。
在影片中,便是「焦焦」一人操控大脑控制台,其它情绪全部被置于后方。
慢慢地,其它问题却开始出现了。
由于「焦焦」拼命工作,莱莉变得夜不能寐,精神高度紧张,整天神经兮兮的,连看到老朋友打招呼,她也置之不理。
莱莉的一切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迎合眼前的队伍,以及通过老师的考验之上。
她认为,只要自己比赛表现好了,老师就会满意,允许她正式加入队伍,那么,自己未来的中学生活便能精彩度过。
过度的焦虑使莱莉变得不安和盲目,她夜里潜入办公室,偷看老师对她的评语,可却发现,老师对她的评价是「还没有准备好」。
这样的真相如五雷轰顶,眼看着训练营只剩下1天,「焦焦」变得更疯狂了,他决定要在最后的比赛上,独自取得3分来证明自己。
在冰球运动上,这是一个极高的目标,但「焦焦」就是铁了心要做,所有情绪都拦不住他。
其实看到这不难发现,焦虑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它的能量极其巨大,可以考虑的事情极多,让人集中所有精力来冲破眼前的困境;
另一方面,它又会快速透支人的精力,甚至会把其它情绪全部裹挟,让人变得钻牛角尖。
那么,「焦焦」为什么要如此执着呢?
04
当快乐与焦虑握手
前面提到,在「乐乐」的主导下,压抑了莱莉的负面记忆,只保留好的,于是莱莉形成了「我是好的」的核心信念。
而「焦焦」则是对此进行了延展:我必须保证自己始终是好的。
在此执念之下,他才变得无比疯狂。
尽管这个目标看似正向,但却难于登天。
「焦焦」使尽浑身解数,依然无法保证莱莉处处都表现好。
当大脑控制室处于一团混乱时,「乐乐」等人则是在大脑其它区域走迷宫,寻找回去控制室的路。
偶然间,「乐乐」发现了那些被她遗弃的负面记忆小球,看到这些负面记忆早已堆积如山,她终于明白了一切的真相。
原来,全因她选择不去面对这些「我不好」的记忆,才让「焦焦」如此执着去维持「我一直是好的」的状态。
这也是现实中,很多人长期焦虑的源头——
由于无法直面充满瑕疵的自己;
所以想要事事都做得完美;
结果在追求完美的路上,把自己逼得心力交瘁。
这种内在的撕扯,最终导致莱莉陷入情绪崩溃,无法比赛。
控制室里,「焦焦」由于工作疯狂过度,化作一团焦虑的风暴笼罩着控制台,其它情绪都无法靠近。
「乐乐」顶着风暴,握着「焦焦」的手,告诉他:“Let it go.”
最后,「乐乐」让负面记忆小球重新归回大脑意识层,霎时间,愉快的、不愉快的记忆全都交织在一起。
此时,莱莉脑中形成了一个新的核心:我是好的,我也是不好的。
这个过程,在心理学中称为「整合」。
在人格发展未成熟时,我们对自我的理解常常是非黑即白的,要么好,要么不好。
也正因为这样,我们容易执着于保持自己「总是好的」,然后陷入焦虑的漩涡当中。
而人格发展成熟的标志,便是学会整合看似冲突的自我认知——
既承认自己有不好的一面,
同时也肯定自己有好的一面。
唯有接纳不足,方可平息焦虑。
05
每种情绪,都爱着你
那么回到一开始的话题:到底该如何平衡快乐与焦虑呢?
影片中的一幕或许能给到大家答案——
一天夜里,「焦焦」在进行头脑风暴,预演着各种可能会发生的糟糕情况,导致莱莉无法入睡。
这时,「乐乐」在中间“捣乱”,提出也可能发生好的状况,比如第二天莱莉顺利完赛,并受到大家的喜爱。
这种假设虽然缺乏根据,但当「乐乐」把它输入到脑中时,却能让莱莉安然入睡,不再内耗了。
既考虑未来,但也别忘了快乐——这大概就是电影想要传递给观众的。
不过除了这一层含义,我想《头脑特工队》还有更加重要的理念传递给大家——
每一种情绪,都深深地爱着你。
在现实中,当人们在被某一种情绪煎熬时,有时会想把它「消灭」掉,与情绪对抗。
但实质上,每一种情绪的出现,都是来帮我们的——
当被人伤害了,我们会出现巨大且难以压制的愤怒,那是愤怒在提醒我们,要想办法保护自己,不可任由别人践踏尊严;
有的人裸辞后游山玩水,可玩乐一段时间后,就会开始焦虑未来的事,那是焦虑在提醒我们,得提前考虑生计,以免让自己陷入窘境。
类似的情形还有很多——
忧伤让人懂得哀悼和告别,
懂得尴尬让人更好适应集体的规则,
颓丧让人减少消耗,积攒能量......
在影片中,还有两幕特别动人的地方——
一幕是,「乐乐」在寻找回到大脑控制室的路时,经历了非常多的艰难险阻,连一向乐观的她,也急得哭鼻子,甚至一度怀疑,是否莱莉长大了,就不再需要快乐了。
另一幕则是在最后,「焦焦」为了让莱莉赢下球赛,化作焦虑风暴,紧握住操纵杆不放。
可当他得知,自己的行为让莱莉深陷痛苦,「焦焦」内疚地留下了眼泪。
看着这些情绪小人们的玩闹、争吵,观众会心一笑,也会直呼扎心。
但它们却并不讨人厌,甚至很可爱。
看完全片,你会由衷发出感叹——
它们(情绪们)都好用心啊,尽管闹得天翻地覆,但都是为了一个共同愿望:
希望主人过得好。
在个人成长过程中,执着于保持自己「总是好的」,常常陷入焦虑的情绪当中。
无法坦然面对自己,凡事想做到完美,不断内耗自我。唯有学会接纳,焦虑才慢慢停止。
如果你正在经历成长和情绪的困扰,推荐你来我们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
由我们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陪你一同探索个人议题,接纳自我,引导你发现改变现状的方向。
点击这里👉预约心理咨询,也可以添加咨询顾问,为你匹配专属的专业咨询师。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