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的学生高三毕业了,看了他们的大学录取结果我陷入了沉思...
最近高考分数出炉了,很多家长都开始为报考志愿的事发愁,而在美国这边,美本录取的学校已经尘埃落定,毕业生们开始狂欢派对,也开始相聚。
前段时间,我接到了我十年前教过的一个学生的家长的邀请,参加他们的毕业重聚+派对活动。2015年,我是他们的班主任老师,那会他们还是可爱的小学生,一转眼,竟然已经读大学了!
我也很想知道他们现在到底怎么样了,忍不住好奇去了解一下他们的近况。
人生十年
这次见面孩子们都长大了,有了青少年的样子,让我惊讶的是,这一届简直是“学霸”届,2个班的孩子,就有5个去了UCLA,4个去了UC Berkeley,1个去了卡内基梅隆计算机系,2个去了西北大学,还有1个去了UCS等等,一个班将近30%的孩子考上美国Top 50的名牌大学。要知道在洛杉矶一些优质公立高中能考上UCLA和伯克利的比例也没有这么高!
再仔细看看这些优秀的孩子,他们长大后的优秀也能从他们儿时的行为窥探一二。
我还记得之前看过一部纪录片《Up》,这是一部来自英国著名的纪录片,由导演迈克尔·艾普特(Michael Apted)执导。该系列始于1964年,以《7 Up》为名首次播出。最初,导演挑选了14个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7岁孩子,并采访了他们的生活、梦想和未来的期望。这个独特的纪录片项目的目的是探索英国社会阶层对个人生活轨迹的影响。
从那以后,每隔七年,艾普特都会回访这些孩子,并拍摄新的纪录片,记录他们在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56岁,以及最新的63岁时的生活变化。通过对这些人一生的追踪记录,观众可以看到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各种挑战、变化和成就。
纪录片里孩子们的人生让人感慨反思。而这群孩子也离开我快十年了,我努力回想起他们小时候的样子,也不禁有了许多新的思考。
我的“最佳学生”
在我们学校,每年年末的时候老师都需要选出一个学生之星,那一年我选择的学生之星就是小A。小A是一个非常有自律的女孩,她好学、字迹工整、做事认真负责。
一开始我想选的是一个数学非常顶尖的男孩小B,他的父母是韩国人。之后我会细聊小B,小B不仅仅成绩优秀,还非常有做大哥哥的风范——他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最后小B考上了卡内基梅隆的计算机和数学系。
不过,因为小B在一年级已经拿到过“学生之星”了,所以根据规则他不能再拿。所以综合考虑之下,我选了小A。
小A是一个成绩也很优秀的女孩,但是不算最拔尖,不过综合起她尊师爱幼和优秀的上课表现,我还是选择了她。
得知我选了小A作最佳学生以后,我的搭档老师打趣说:“你选的不是小A,是小A的妈妈!”
为什么呢?因为小A的妈妈真的非常关心孩子,也非常地热心参与班级事务。比如,每次班级派对她都会积极参加,在小A的生日的时候在班上发“礼物”,让小A感到自己被重视和满足。再比如,她会特地发请求来定期讨论小A的学习进度。最让我感动的是她还收集了全班同学的过去一年的照片,做成了一本影集,给全班。
不得不承认,我当年选小A的时候,也有些许感激她妈妈为班级做的贡献的成分。今年得知小A拿到了UCLA和伯克利的本科offer,我想,这和积极的小A妈妈密切相关!
我的体会是:重视教育、愿意为孩子的教育投入时间的父母,孩子的结果都不会太差。
学霸“小B”
小B的妈妈是老师,他们是一个三胎家庭,小B还有一个弟弟和妹妹。
有了三个孩子以后,小B的妈妈就辞去了工作。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有一次学校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需要一个教练,当时刚好其他学校的老师都没有时间,小B妈妈以前就是教数学的,自告奋勇来做辅导老师。
我们也有家长做辅导老师的先例,所以小B妈妈就做了我们学校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教练,当然小B也在队伍里,最后她带领孩子们获得了金牌!那次带着孩子们去领奖的画面我仍然记忆犹新。直到多年后的今天,我了解到小B被卡内基梅隆的数学系和计算机系录取,内心的想法是——妈妈必然在这个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帮助小B更早地认识到自己的兴趣和优势,从而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学业道路。
后来我也陆续当了小B的弟弟和妹妹的班主任,虽然小B和弟弟妹妹小时候都在公立学校,但我得知后来他们都考上了美国当地顶级知名的私校,三个孩子走的路线也不一致——妹妹去了女校,弟弟去了顶级学霸私校,哥哥高中读的公立但是最后去了UCLA。不得不说,能培养出三个这么优秀的孩子,小B妈妈的育儿策略是非常有规划的!
“天才少女”的陨落
美国的公立小学三年级都需要做一个“天才学生”的测试,而小C的测试结果让我感到很惊讶。
小C的成绩一般,但是通过了“天才学生”的测试,被定义为了“天才”。后来我跟Gifted部门老师沟通,老师表示“天才学生”的脑回路是不一样的,天才不一定学习成绩好,而是思考方式不一样的,所以一定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这些“天才孩子”。
在家长会上,我和小C的妈妈聊了这个话题,关于小C的测试报告,关于如何引导小C的方法。
然而小C的妈妈当时显得心事重重,可能是家里的事情太多,也可能她本身就对孩子的教育不够上心。
这次聚会了解到,小C高中去了一个艺术学校画画,而读不读大学,尚在决定中。
✦
•
✦
看到孩子们都有了不同的人生路径,也给我自己的育儿有了启发。通过我的学生们这十年的发展我也有了以下一些感触:
1
家长的态度影响了孩子的高度
虽然有的孩子的确是自鸡娃,但是在美国大学升学,成绩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素,更多在于家长如何去规划孩子的兴趣、义工等课外活动。我发现当年那些在班级里非常踊跃的家长,孩子最后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
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
尽管有些学生在小学表现平平,但是在高中有了非常大的进步,申请上了很好的大学。这让我深信,每个人的学习曲线都不尽相同,关键在于持续的学习和适应。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的任务不仅是关注当前的成绩,更是激励孩子们保持学习的动力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
社交与情感智能同样重要
在教育这些孩子们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的社交能力和情感智能对他们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那些缺乏“情商”的学霸,到高中的走向都没有学习好又情商高的孩子走向好。
与同学的良好关系、解决冲突的能力以及情绪管理技能,不仅有助于他们在学术上取得成功,更能在日后的生活和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下一个十年,不知道他们又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毕竟,踏上大学之门,才是成年后人生的第一步,期待看到十年后我发光的学生们!
回复以下关键字,就可以看到对应的推送啦
回复【往期精华】更多美国小学资源文章
回复【英语资源】获取海量国外顶尖学习资源、网站、素材
回复【书单】获取各个年龄阶段年度书单总结
回复【思维导图】开发最强大脑、批判性思维
回复【自然拼读】获取自然拼读资源和方法
回复【情商】美国小学最火的实操情商训练
回复【单词】单词墙、背单词技巧、单词小游戏
回复【阅读写作】阅读技巧、写作方法、家庭阅读角布置
回复【剑桥英语】免费练习口语、写作修改网站
回复【教材】了解美国小学英语/数学教材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