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问才能获得更多信息?——从亲戚的一个问题到医患沟通公众号新闻2024-07-22 04:071亲戚家的孩子医学院校毕业,找不到工作,问我有没有门路。我心里明白,他所说的门路指的是什么,我直接了当的回复:没有。讲真,我是真的没有这方面的门路。老家的亲戚可能以为,我工作那么多年,总该有点人脉资源,在行业里多少有点“面子”,这次我干脆统一回复下:这些我都没有。而且,我连“副主任医师”这个职称都没有。也就是说,多年来,我唯一的一次升级就是从“住院医师”到“主治医师”,然后就“停止不前”了,而且,我也没打算继续“向前”——主治,就是我的终身职称。几年来,身边关心我的朋友都会问:诶,你怎么不去搞副高啊?看你一副不着急的样子,我看着都着急啊。我的回复都是:懒得搞。我说的是实话,是真的“懒”——一想到申报副高需要那些个条件和材料,我就不想要了。如果说细点,那就是,同样一份时间,我不想花在申报副高那里,我更愿意花在其他我觉得更有趣的地方(包括发呆之类),哪怕这份“有趣”并不会带来收入或职场地位上的获益。家人时常会觉得我有点“傻气”,于是我也会时常表示:我对现在的状态很满意。不过,从他们的反应中,我对他们是否真心相信我表示怀疑,毕竟,这个世界上有一个词叫“酸葡萄心理”。但不管怎么说,我的“任性”在最近几年里是有点出名了,而且,这种任性很让家人意外,要知道,我小时候可是村里最乖的孩子(之一吧)。这种“反差”一度让他们有点担心,以为我是不是受了什么刺激。不过,担心的迹象渐渐没有了,可能是因为他们看着我每天都在正常吃饭和玩耍吧。2直接回复“没有”后,家人说我“太刚”,说拒绝要委婉一点。我说,这不能怪我,他提问的方式决定了我的回答方式。他问“有没有”,这是一个封闭式的选择题,我只能选“有”或“没有”。我如果说有,他会跳到下一个问题接着问;如果我说没有,那个这个沟通就可以结束了——对他来说,这是非常高效的。当然,这一切只是我的猜测,也许他并没有想这么多,只是一不小心问了一个不那么好的问题。相对较好的问题是什么呢?如果是我,我会问一个开放式的问题:毕业了,还没找到工作,现在很迷茫,不知道工作多年的你是否可以给我点建议?这个时候,我会问:你什么专业,学历,对工作城市有什么想法,对医学的热爱程度,等等。这样一来一回,先不说我的建议有多好了,提问者本人也会对自己的处境有更多的了解。你直接来个“有没有门路”,那我只能回答“没有”了。所以,如果你想要获取更全面的信息,你需要使用开放式的问题,而不是给别人做选择题。3在门诊,我问患者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开放性问题。有多开放呢?比如,患者进来坐下,问好之后,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嗯,您说,我在听。然后我就等患者开口说,这期间,我要做的事就是“不打断”。这个方法会带来很多好处,最有价值的有2个:第一个好处,是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建立我和患者之间的信任关系;第二个好处,是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第一个好处好理解。第二个好处我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假设,患者一进来就告诉我头痛,如果我瞬间启动“封闭式提问”:痛多久了,怎么个痛法,哪个部位痛,每次痛多长时间等等,虽然也能搜集到头痛的很多信息,但这种密集的一问一答容易让医生过早地陷入到一个狭窄的“思路胡同”里——只是关注了头痛的鉴别诊断,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可能,那就是头痛可能只是其他某个疾病的症状之一;甚至还有可能:头痛都不是患者此次来看病的主要原因,他只不过是先想到有头痛,而更困扰的还没说出口。如果用开放式提问呢?画风可能是这样的:“嗯,您说,我在听。”“医生,我头痛……”描述了一段头痛的情况。“嗯,还有吗?”继续开放式提问。“还有心慌……”又描述了一段心慌。“继续,还有吗?”“常常莫名其妙一阵发热,晚上睡眠也常常被热醒……”“还有吗?”“好像就这些了。”“对生活有什么影响吗?包括心情之类的?”继续开放。“记性不好,常常忘记事情;心情也不好,会感觉生活没什么意思……”到此,我没有针对任何一个症状“深挖”,只是问“还有吗”,“继续”,我就搜集到了非常多的症状组合了,而这些组合在提示我:病人的头痛很可能就不是神经内科的那几种头痛,而是某个系统性问题的症状之一。如果这是一位50多岁的女性,那么我接下来会重点考虑是不是有“更年期综合症”,也许还伴有“抑郁状态”,接下来就可以问一些相对封闭式的问题来确认细节了。你看,这样我就可以在全局范围内找到纷乱疾病的那根“线头”,可以很好的缩小诊断范围,当然,后面的治疗方案也就更容易针对疾病的关键环节。比如,在刚才的那个例子中,我就不会在止痛药的选择上耗费精力了,而是直接讨论针对雌激素水平下降和抑郁状态的处理方案。也就是说,前面那种封闭式的一问一答,看似高效,实则低效且容易犯错;后面开放式的问答,看似“慢节奏”,实则高效且更准确。用医学人文之父威廉·奥斯勒(William Osler)的话就是:“倾听患者,他正在告诉你诊断是什么”。其实不仅仅是诊断,倾听还会告诉我,治疗的方案该如何选择。因为,疾病虽然在病理上是一样的,但每个患者的生活困境是特殊的,个体对疾病的理解,以及疾病对他生活带来的影响是特殊的。这方面涉及到“疾痛的意义”这个话题,以后再聊。4不过,这里有个问题:这样沟通,病人会不会变成“话痨”而一直说下去?我在刚接触这种医患沟通模式的时候,也曾困惑过这个问题,这也是我在给同行分享这个话题时最常遭遇的问题。好消息是,研究数据和我后来的自身体会给我提供了很答案:不会。早在1984年,Beckman和Frankel两位的研究发现,绝大部分被允许开放式自述的患者,用时少于60秒,即使鼓励他们继续,也不会超过150秒(3分钟不到)。而且,哪怕是对疑难杂症,患者的自由陈述时间也不会很长。2002年,Langewitz团队发表了另外一篇关于“倾听”的研究,他们的研究对象是就诊于瑞士三级转诊中心的内科门诊的首诊患者(这家机构以收治疑难杂症为特点)。研究分析了335名患者和14名有经验的内科医生的沟通资料,结果发现:尽管病情复杂,但患者陈述的平均时间只有92秒,78%在2分钟内结束。7名患者用时超过5分钟,但医生认为他们提供的信息非常重要,不应该被打断——和之前的研究一致。汇总来说,鼓励病人自由表达,哪怕是疑难慢性病,占用的时间多数也不会超过2分钟。也就是说,如果门诊繁忙,每个病人平均只能分配到5分钟的话,这种开放式提问和倾听模式也值得尝试。当然,在沟通时间非常充裕的国际部门诊或优质的私立门诊(比如我现在所在的怡禾),就更有条件实施这种更友好的沟通模式了。一不小心,从亲戚找工作的提问方式想到了医患沟通的技巧,写的比较散,如果非要总结出一个“中心思想”的话,那就是:如果你想从对方那里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在开始阶段,试着多问“开放性问题”,而不是给对方做选择题。当然,我有时候也会忘记,所以,共勉吧。作者:余周伟公众号:睡眠与科学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