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无可忍!Nature发布劫持性期刊目录
Bringing medical advances from the lab to the clinic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术出版领域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学术交流更加便捷,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期刊劫持现象便是其中之一,它不仅对学术出版的诚信性构成了严重威胁,也对研究人员的职业生涯和学术声誉造成了潜在的风险。
期刊劫持(Hijacked journals)是一种网络犯罪行为,恶意第三方通过创建假冒的学术期刊网站,冒充合法的学术出版物,以此来骗取研究人员的版面费,同时发布未经同行评审的论文。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出版商的声誉,还可能对学术界造成深远的影响。由于这些假冒期刊通常具有高度的欺骗性,它们能够模仿真实期刊的名称、标识、甚至国际标准序列号等重要细节,使得研究人员难以辨识真伪。
2024年7月23日,Jackson Ryan 教授在国际著名期刊 Nature Index上发表了题为 Hijacked journals are still a threat — here’s what publishers can do about them 文章【1】。
文章强调了期刊劫持现象严重损害了学术出版的诚信,对出版商的声誉、学术记录的准确性以及研究人员的职业生涯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出版商需要加强网站的安全性,研究人员在投稿时应仔细甄别期刊的真实性;
文章呼吁,学术界和科技企业应加强对此类问题的关注度和应对措施。
(如需原文,请加微信healsana获取,备注20240723NI)
期刊若没有Online Presence,易遭到劫持
编者按:
本研究分析了期刊劫持现象的成因、特点及其对学术界的影响,对于维护学术出版的诚信、促进学术界的健康发展以及保护研究人员的权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期刊劫持现象对临床医疗和科研领域提出了严峻挑战。
它不仅可能误导医生和临床决策者,影响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还可能损害医学教育的质量和医生的职业发展。
这一现象凸显了加强同行评审、使用可信资源、以及提高研究人员对学术出版伦理的认识的重要性。
科研人员需要提高警惕,避免将研究成果提交到非法期刊,同时,研究机构、技术公司和学术界应加强合作,共同开发工具和方法来识别和防范期刊劫持。
此外,教育和培训、政策和法规的制定与实施,以及透明沟通和建立有效的应对机制,对于减少期刊劫持的负面影响至关重要。
期待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促进学术研究的诚信,确保研究成果的可靠性,从而维护临床医疗和科研领域的健康发展。
【1】https://doi.org/10.1038/d41586-024-02399-1
【2】Retraction Watch Hijacked Journals Checker
【3】目录: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ak985WGOgGbJRJbZFanoktAN_UFeExpE/edit?gid=5255084#gid=5255084
声明:
本文只是分享和解读公开的研究论文及其发现,以作科学文献记录和科研启发用;并不代表作者或本公众号的观点,更不代表本公众号认可研究结果或文章。
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完整而客观的信息视角,我们有时会分享有冲突或不同的研究结果。请大家理解,随着对疾病的研究不断深入,新的证据有可能修改或推翻之前的结论。
作者:Amber Wang;助理:ChatGPT
编辑:Jessica,微信号:Healsanq,加好友请注明理由。
美国Healsan Consulting(恒祥咨询),专长于Healsan医学大数据分析(Healsan™)、及基于大数据的Hanson临床科研培训(HansonCR™)和医学编辑服务(MedEditing™)。主要为医生科学家、生物制药公司和医院科研处等提供分析和报告,成为诸多机构的“临床科研外挂”。
网址:https://healsan.com/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