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家书:一纸情深,笔墨传情
一直以来,“两岸关系”问题,可以说始终是中文互联网上最受关注、最容易引起共鸣、也最能承载家国情怀的话题之一。从国家层面的统一远景,到民间层面对过去近一个世纪以来两岸关系问题的回忆、讨论,宝岛台湾与大陆之间的历史问题,牵动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
每一场涉及两岸关系的公共讨论,都不乏专家大咖站出来进行全面解读,从政策、行业等等各种宏大的话题引入,试图为观众描述一幅更加完整的两岸局面。然而,最真实的民情民意,可能藏在更具体的小话题里,比如一个普通人,对彼岸某山某处某人的牵挂。
1、家书抵万金
个体的生活与情感轨迹,往往就是历史与社会的缩影。以民众故事作为一种微观视角,重看海峡两岸的过往经历,也许能更深刻地揭示两岸人们共有的心绪。
六集人文纪录片《两岸家书》,以溯源民间家书往返两岸的曲折历程,重访台湾近现代重要历史现场,借影像的方式,勾勒出台海两岸三百多年间的共同记忆。
太平年代,家书也许是最寻常不过的日常问候。唯有在特殊的年代语境里,我们才能真正体会什么是“家书抵万金”。而《两岸家书》想要捕捉的,正是这样一种在过往关于两岸关系的叙事中,并没有被我们特别关注到的一条历史脉络。
摄制组通过多种渠道,在两岸多地机构收集了超12000封家书,并最终筛选出近20个最感人肺腑的家书案例,构成了剧集主体。而这些书写者的经历横跨了几个世纪,从大陆移民开发台湾时期(17-19 世纪)、日本殖民统治台湾时期(1895-1945)、台湾光复初期(1945-1949),直到1949 年之后两岸分隔到两岸“三通”时期。
纪录片借剧集的形式,将不同时期主角们的原乡情怀,串联起来;又用每集40分钟的节奏,拆解与重述着每封家书里最私人的梦想与情感——以此解读为何“回家”,是两岸民众跨越时代,恒久不变的信念,并循序建构一部能联通两岸民间共有记忆,触发年轻一代情感共鸣的影像化民众史。
2、史由民书传
百年前的一纸家书,透过电子屏幕,还能让观众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深情,这离不开纪录片团队的创意策略。影片结合了多种视觉叙事模式,多维度地描述着家书内外的故事:例如以动画建模复现经典历史场景,生动演绎主角人生中的重要时刻;邀专家受访解读书信背后的社会变迁,深挖两岸家书的文化价值;请家书亲历者直面镜头,向观众讲述最原初的记忆与体验;更随家书作者的后代离台祭祖,记录他们探访原乡,抚摸家书,和过去对话的旅途……
整部纪录片的前三集,花了大量的篇幅,诠释清楚了这种以家书为线索的微观史观与台湾构建自我历史叙述体系的理念是统一的。无论是明清之际闽粤移民开发台湾,日本殖民统治时期还是台湾光复初期。
如何在动荡的年代与时局中还原、延续、记录台湾历史,本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在其中,经由一封封家书、一段段口述历史、一辈又一辈知识分子根据民间资料整理而成的微观史料,显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回到三百多年前,康熙统一台湾近二十年后,一位泉州青年就带着争取功名的理想,赴台再战科考,却意外壮大了当地的移民拓垦事业。29岁的闽南士子张士箱,将近而立之年却携幼子去异乡重启人生,确实有跟其他读书人不一样的眼光。
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台湾人民的两岸情感,是北望王师,期盼收复失地的离乡之情。当故土被外敌夺走,人们才真切地体会到什么是国难家殇。1895年,清廷在甲午战争一败,导致台湾被割让给了日本。两岸文人志士,誓不低头,将悲愤与志向抒发于诗文。
台湾文学家林海音,就曾在年少长居北平时,向台湾亲人写信述说有家不可归的痛苦。史学家连横,难忘台南老家被日本军队强制征用时的屈辱,临终之前都在劝勉后人,要坚定光复台湾之路;更预测中日必有一战,带着浸灭寇焰,夺回故地的心愿,他为即将出世的孙子,取名为“战”。
4、梦想与热爱
复合型的叙事结构不仅让本身基于严肃主题的纪录片,内容显得更加丰富有趣;更在描述关于家书的各方声音时,以表现形式的拼构、交汇,巧妙地象征着主题的传承与融合。
镜头还不时穿越台海,游走在当代台湾与大陆原乡,将两岸的文化风貌并置展现。这既保留了台湾本土的独特风情,又如实再现着两种近似的地方气质,借这些氛围化的空镜画面隐隐传达着两岸文脉的深刻关联。
正是影片独特的呈现方式,强化了两岸民众同文同种的归属感,也延续着四百年间,两岸民间始终如初的,对团聚与回归的期愿……
20世纪中期两岸的突然分峙,冲散了无数家庭,同样在国民政府撤陆时期,跟随部队赴台的国民党大陆籍官兵王德耀,被迫离开了新婚不到一月的妻子。这一别,就遇上了两岸分峙,从此另岸无讯三十余年。
与本纪录片前半段主要讲述的台湾开发史不同。后续几集中,导演试图通过这么多封来自平民的家书,还原当时因为两岸中断往来而导致的诸多家庭悲剧史。
实际上非常真实地记录了这批被迫前往台湾,难以返乡的男丁在台湾的生存状况和精神状态。同时也借此还原并阐述了为何澎湖湾在历史上,会成为一批又一批来台的闽南民众心目中如此重要的地标——一海相隔的大陆与台湾,其同宗同脉,高度一致的文化底蕴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也包含着这类相对悲剧的历史现实。香火传承的文化传承史,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其实也是一部悲痛欲绝的思乡史。
其中,老兵高秉涵辗转回乡,受老乡之托,将已逝老兵的骨灰送回家安葬的故事,则更进一步地延展探讨了这种“思乡之情”在海峡两岸交流的历史上所发挥的历史作用。高秉涵担任送信人,借圆满别人的家庭,填补自己心中的遗憾。
如果没有这些送信人,恐怕也就不会有那些家书。这些“送信人”的送信初衷无非是出于同理心,希望帮助遭受过和自己一样遭遇的人,也能够享受到团圆带来的快乐。而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批送信人,所以在延续至今的两岸交流过程中,民间力量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起官方层面的努力,民间力量对于延续两岸共同记忆、弥补疗愈历史特殊问题带来的心理创伤,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三百多年来,两岸家书不断,载着关于梦想、爱情与亲情的心声飘过台海,紧紧牵住对岸亲人的心,也传递了两岸民间共有的“回家”的呼声。
4、永恒家国史
如果说,在整部纪录片中,祈望两岸必将统一,梳理讲述两岸历史渊源是叙事的骨架的话,那么通过家书所呈现出来的情感,则是更为重要的血肉。
用情感共鸣带动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认同,用一家人的故事感动千家万户,是这部纪录片在结构构思上想到的非常准确有效的核心叙事思路。
而在其中,作为主要视听语言的音乐与画面起到的情绪渲染作用功不可没。
为这部纪录片制作配乐的是台湾“音乐鬼才”范宗沛,在采访中,范宗沛讲述了一个因为两岸隔阂、暂时未能统一而发生的一个颇为遗憾的故事。范宗沛认为,生活在北京的音乐人林海,不仅是他非常重要的伙伴,同样也是他在音乐上高度共鸣,志同道合的知音。但两岸来往的不方便让知音之间的合作并不能非常顺畅。他希望未来两岸统一之后,他和林海一起创作音乐的夙愿可以实现。
在配乐制作的思路上,范宗沛认可了片方希望音乐“不要有太大的历史包袱,不要很沉重,只是有一种怀念跟思念”的主体风格。小提琴与大提琴演奏充分融合了这首配乐所需要的厚重与轻快两种基调,给观众一种事过境迁,轻舟已过万重山、充满希望的感觉。
通过描述普通民众的经历,《两岸家书》重现了近代台湾与大陆之间真实而具体的社会过往。银幕上以个体为主角的寻亲故事与乡愁感悟,更易抵达观者内心,引发观众共鸣。尤其是影片强调在宏大变迁里,个人对理想的坚守,对归家的追求,这不仅是在讲“家”的不可分割,也是以小喻大,盼“国”的和平统一。
另一方面,纪录片借家书这种私人角度去剖析当事人的心境,向观众展示了在时代巨变和社会动荡带来的挑战面前,人们如何守护心底最初的信念。
《两岸家书》对个体情感的细致解读,既保留了历史类纪录片的客观立场,又在现实基础上附着一层极富感染力的人文色彩。它不光是以民写史,还是为民写史,为民众记录他们的人生,讲述他们的悲欢离合。
《两岸家书》由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哔哩哔哩、中国外文局解读中国工作室、福建教育出版社联合出品,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卫视中心与台湾头部纪录片团队CNEX共同打造,自播出以来,取得良好的收视率和口碑,推荐观看。
本文作者:胡大喵、海妖
编辑:张劳动
凹凸镜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镜DOC
推广|合作|转载 加微信☞zhanglaodong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关心普通人的生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