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盛:赢在AI时代,今年的KPI是和AI聊一百万句话
为什么说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程序员的时代到来了?
为什么说未来私有数据才是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今天上午,猎豹移动董事长兼CEO、猎户星空董事长傅盛做客混沌,为大家阐析AI思维的时代内涵,讲述建立AI思维的方法,分享企业落地AI思维的路径。所有创业都是躬身入局,在时代变革中让我们共同建立AI思维,找到自己的位置。
创业思维的革新
我毕业的学校其实非常普通,当时找工作很不容易,也没什么信心,所以一开始北漂我是想考北京的研究生,而不是为了创业。我去北京的时候口袋里就剩下400块钱,住过地下室,生活费也很贵,于是就开始打工。
幸运的是,我在2002年接触了互联网,我发现互联网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组织模式。一个人一旦建立起了一套强大的底层思维逻辑,就迅速拉开了和别人的差距。当时我把这个感悟写成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人和人最大的差距叫认知》,这篇文章让我积累了百万体量的公众号粉丝,我想创业者原来不是天生注定的,是可以在锻炼和学习中成长起来的。于是我放弃了考研,开始认真学习互联网。
2010年我创办了猎豹移动,2014年猎豹就在纽交所上市了。上市的时候我真的在想,凭什么是我?一部分原因肯定是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但很重要的一点是在意识到思维模式的重要性之后,我重新思考了很多问题,做很多事情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我当时在想,美国企业和中国企业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其实也是思维方式的不同。我总结了两点:一个是Think Big,一个是Think Different。这两点想通之后,我在2010年、2011年的时候就坚决地选择出海。为什么猎豹移动能够四年就上市?因为当时我就认识到中国的APP在全世界做得都算是比较好的,那时候很少人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当猎豹清理大师做到月活几个亿的海外用户时,上市就顺理成章了。
2016年AlphaGo的出现,让我们认为AI的革命已经到来,可以从图像、语音识别迅速到语言理解、自动驾驶,并全力喊出了“All
in AI”这个口号。不过之后的几年,一直到2020年,AI始终没有迈过语言理解这道坎。技术的发展就是这样,并非一个平缓的线性过程。终于在2022年,ChatGPT的横空出世标志着通用智能时代的到来。
到今天为止人类有三个科学奇迹年,第一个是1666年,牛顿开辟光学,创立微积分,推导出引力公式。第二个是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狭义相对论、质能方程等四篇论文。第三个就是2023年,GPT引领AI浪潮,对整个科技范式的重构达到了一个从所未有的高度。著名的科普大V严伯均说,他觉得AI会重构物理学,因为传统物理学是通过现象总结公式,再反推出现象,而AI则不需要这种中间层,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直接得出结论。通过这样的方式,AI模型就在生物研究领域发现了一种全新的抗生素类型,有助于解决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
蒸汽机的发明让人类能量的范式发生了改变,让热能转化成了动能,而在此之前所有的动能都来自于人或大型牲畜,这就是一场生产力革命。互联网是一次很伟大的生产关系的变革,但不是生产力变革,因为互联网不创造内容和价值,只是把大家创造的成本降低了。但ChatGPT带来的是社会生产力革命,AI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补充性工具,而是一套崭新的思维范式和生产力范式,让机器完成人类的脑力劳动成为可能。
在这场生产力范式的变革中,国家之间的竞争力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在未来这将是算力之间的比较。算力是脑力劳动的生产力,是另一个意义上的人口。现在很多硅谷创业公司考虑自己的能力,也不再是看我有多少人力生产力了,而是我有多少智能生产力。
ChatGPT首先是一场生产力革命,但它本身又带来了交互革命,带来了工具的重构。当工具引发底层范式变革的时候,它不是补充,而是新的底层基础,将重构所有技能,这被称为“某某思维”。
什么是“AI思维”?
在去年的年终战略会上,我们一开始讨论说AI思维就是“万事不决问AI”。后来我顿悟了,真正的AI思维应该是“万事问AI”,因为当你“不决”的时候,你就已经用你的逻辑思维进行一次判断了,不过是以你故旧的思维模式为主导的判断与新技能相结合。AI思维的核心是以AI思考为起点一点一点地完善。
当我树立了这个思维之后,我发现我的改变挺大的。我爱去的滑雪场特别大,以前我经常在雪场里迷路,现在我去滑雪场就让AI帮我做滑雪线路和时间规划,几点起床,几点去坐哪个缆车,怎么去,它全给我规划好。过去开会的时候,我们都是大家之间相互讨论,现在开会一个问题出来,就有同事开始问大模型,我们再直接根据大模型的答案进行讨论。
当现在你需要开一家餐馆时,你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从网上获客,这就是互联网思维。当你需要从事某项工作时,你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用AI去完成,这就是AI思维。“AI思维”不是技能补充,而是刻在骨子里的DNA。
重视AI和AI思维是不同的。重视AI是后发补救、被动适应、问题驱动、局部优化,而AI思维是先发思维、主动变革、创新驱动和整体策略。这些不是我总结的,其实也是AI总结的。当我脑子里冒出“AI思维”的时候,我就去问AI,让它帮我总结一下AI思维是怎么回事。所以现在我跟同事聊个什么事,都先问AI一遍,如果你的想法还不如ChatGPT给我讲的,水准没有AI强,那你就要考虑一下了。
点击下方海报,学习前沿好课
建立“AI思维”的第一步?
我觉得建立AI思维的第一步要从基础性的东西做起。我在2023年7月10日就提出:建立AI思维 如果只学一个技术点应该是什么?那就是Prompt!
Prompt是嫁接大模型逻辑能力和应用需求的桥梁。如果生成结果不太满意,也先别着急怀疑AI的能力,而是反思自己的Prompt技术过不过关。
Prompt其实解决了几个关键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说我们讲大语言模型叫做自然语言接口。我们每天大概有80%到90%的工作是在跟人交流,这就是一个Prompt的过程,因为自然语言天然的压缩性导致了天然的歧义性,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不是靠一句话就能解决的。如果我说“我热爱苹果”,你肯定知道我是热爱苹果手机,但陕西的农民就可能觉得是红富士。
第二个是人和大模型之间的交流。大模型虽然能复刻人类的一些思维模式,但是它的核心思维模式还是以编程语言为主导,和人的思维方式还是有所不同的。所以ChatGPT是一个天然的翻译机,但是你要懂得和AI沟通的一些口径。
第三个是行业和大模型之间的交流。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属性,非常不一样,各家的大模型也非常不同,各有优缺点。如果你不用Prompt,你就永远不知道大模型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可以帮你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只有把Prompt用起来,大模型才能成为你工作的一部分。
八十年代对人才有三大硬性要求,会电脑、会外语、会开车。没有掌握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工具,何谈业务的向上迁移呢?人的行为会被过去的轨迹所束缚,很多重要的事情都无法成为优先处理事项,但我觉得与大模型对话真的得被列成优先级任务。
AI思维不是一时兴起,而是要刻意练习。那天我见了一个清华教授,他说他今年制定的目标是跟大模型聊100万句话,今年你和大模型沟通了多少次?我觉得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应该多和大模型聊天,并且要制定一个与大模型沟通的KPI,聊出不同的效果。
Prompt不是随意的三言两语,而是让AI做一件事的操作性定义。Prompt也不是草率的单向发问,而是启发式提问,通过多轮沟通构建思维链。
有一次哪吒的导演跟我说,AI用起来还可以,但是距离我的要求还差一点,所以现在还用不了。他给我举了个例子,说他需要一张张艺谋风格的照片,但用AI怎么都搞不到。他的设计师虽然搞了两三天,但做出来的照片他非常满意。我就反问了他一个问题,这个设计师跟你几年了?他说三年。我说这三年里你一直不停地Prompt你的设计师,在你的设计师身上花了很多时间,AI再聪明,你不花时间在它身上,它依然不明白你的想法。
很多时候你觉得AI不懂你,是因为语言是有歧义性的,你给的例子不够格式化。我以前用大语言模型写了一个贪吃蛇的游戏代码,一群程序员笑话我,说它是复制代码的,或者说它写不出王者荣耀这样的游戏。我说如果你们不知道它的代码不是复制粘贴,而是一个字一个字重新写的,那么你们对这一轮的AI大模型变革就完全没有认知。另外,就算今天它写不出王者荣耀,总有一天它会写出来,所以说未来以会写代码为核心能力的岗位一定会消失,这个变化在我们公司已经出现了,我们CFO的助理是学艺术的,自从我们搞全员AI之后,他就开始学着写了一堆程序辅助他工作。
企业建立“AI思维”的抢先四步
过去一年,我们通过实践总结了企业建立AI思维的四部曲:一把手先用,全员AI先行,年轻人先上,AI生产力部门先冲。
第一,一把手先用。AI思维就是一把手面对新时代竞争的创新之路。作为企业的创立者和一把手,如果你不去掌握AI这一技能、不了解一些基本的范式,一方面就像最初创业时不会用电脑、不会开车一样,很容易被时代淘汰,另一方面你推动公司AI革命时,是没有抓手的。作为创业者,如果连这都做不了,我觉得就不要创业了,老板得有意愿自己先动起来。
ChatGPT4发布之后,我决定让它写一个贪吃蛇的游戏。我就告诉它我是Mac电脑,使用的是Python,一句一句地问它该如何搭建,再根据它的提示一步一步改正错误。看着代码一行行往外蹦,我心情非常激动,因为我只在二十多年前学过相关课程,从来没有写过程序,就这样在没有看任何书籍、没有搜索任何网页资料、没有求助任何人的情况下,我把这个开发环境搭建起来了,并且贪吃蛇这个游戏真的运行起来了。
我做AI之后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老板你不懂别乱讲,AI这东西不是博士干不了。我就是一个三流本科的,我怎么跟你对话,但后来你发现AI也就是个工具。
第二,全员AI先行。全员AI第一阶段我们搞的是兴趣组,先搞试点。十几个项目组中表现最突出的就是CFO的助理,全公司的程序员看到他的表现之后就知道他们的好日子不多了。第二阶段做的就是全员AI的硬性考核了。我们一季度所有人都必须用AI写个小工具,无论你是行政、HR,还是法务,每个人都必须写,跟绩效挂钩,老板要是没写就得出奖品。
第三,年轻人先上。新的范式变革下,过去的常识全部是阻碍。抛弃常识的年轻人,才是新趋势的中坚力量。马车夫总认为刚出来的汽车还不如马车,铁匠总认为机器压制出来的刀具太粗糙,但真正崛起的是那些没有“传统手艺”的年轻人。没有什么躺平、垮掉的一代,年轻人只有一代更比一代强,只要为他们提供这样的机会,他们就愿意往上冲。我们一定要相信涌现的力量,老板重视之后,就会有越来越多熟练各种AI工具的人涌现出来。这里我们说年轻人先上,也不是说35岁、45岁以上就怎么样,只要心态年轻愿意冲都可以。
第四,AI生产力部门先冲。我一个做全国最大母婴服饰的朋友跟我讲他们的设计师来不及做一张图了,能不能帮他们做。我们一个小时就给了他们几张设计图,他们的设计师完全看懵了,说怎么这么快就做出来了。AI这么火,他们的设计师碰都没碰过。我的设计师说,他跟很多设计行业的人聊AI,大家都知道它,但动手去做的人很少。
高效是这个时代的核心突破点,你可能觉得这些图稍微粗糙了一点,但我们可以先做出来,用户不满意再改。当你的生产效率是原先的三四倍时,水准是可以稍微降低一点的。就像制作刀具一样,你觉得你制作的刀具极其精美,但现在突然出现一个机器,可以短时间内生产出刀具,虽然粗糙,但是成本是你的几十分之一,且可以满足更多的需求。你的刀具也许可以作为艺术品,但不再会是生产工具了。
企业如何落地“AI思维”?
企业如何真正落地AI思维呢?我们认为Think Different依然是AI创新的不二法门。
以前去美国的时候,我就想明白了一个道理,在所有运营效率相关的业务上、已经成熟的赛道上,美国公司一贯打不过亚洲公司,因为亚洲人足够聪明、勤奋且内卷。但是美国总是Think Different,总是在下一个赛道上等着你,你刚在汽油车上成功了,特斯拉就出来了;你刚击败诺基亚,苹果就崛起了;你在电视领域占据优势了,人家却去搞太空旅行了。
时代的变革是给创业者最大的机会,我觉得大家在恐慌、忧虑的时候,应该更多地根据行业发展规律和竞争对手的差异性,找出一个行业机会。AI时代的来临就为所有创业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谁能用好AI,谁就有可能在这波创业中重新走到前面。今天AI虽然很热门,但仍然处于发展早期,整个产业链条并不完整。我希望大家都能建立起AI思维,然后一点一点地学习,一点一点地行动,所有的创业都要躬身入局,只要你花的时间比别人多,学的技能更加扎实,最后你的思路和公司的能力都一定会涌现。
点击下方海报,学习前沿好课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