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周报34》M1为何大降?/中美居民谁的债务负担更高?/美股还能投资吗
数据周报034(8月5日-8月17日)
摘要:
1.上半年结婚数同比减少49.8万对
2.7月房地产:尚未到底
3.外国车企在华全线溃败
4.美股还能投资吗?
5.中美居民谁的债务负担更重?
6.7月出口同比增长7%
7.人民币为何大涨?未来走向如何?
8.政府延长应届生"保质期"
9.二季度直接投资差额-856亿美元
10.新备案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调整为2.5%
11.7月社融:贷款罕见减少,企业居民缩表
正文
1.上半年结婚数同比减少49.8万对
近期,中国民政局就《婚姻登记条例》修订向社会征求意见,草案的核心改变是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都不再需要户口簿,也取消了过去对登记的地域管辖的规定,以后结婚只需要身份证和书面材料。这项条例的修订可以结合近期结婚数据来看。
上周,民政部发布2024年二季度民政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结婚登记对数仅为343万对,与去年同期的392.8万对相比,减少了49.8万对。
2013年全国结婚登记数曾达到1346.9万对的历史高位,随后连续九年呈下降趋势。2023 年,疫情后结婚登记数回升至768万对。2020年-2022年疫情因素令许多情侣选择推迟婚期,因而 2023 年出现了补偿性结婚潮。但是,今年上半年结婚登记数的下降表明,疫情后的补偿效应已经减弱。
2024年上半年结婚登记数仅为2014年同期694万对的一半左右,根据往年历史经验,预计2024年全年结婚登记对数将不足660万对,这将是自1980年以来的最低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2000年至2019年间,我们见证了离婚数的持续攀升。然而,随着结婚人数的显著减少,可以预见,未来生育率还将持续下降,且单身人口占比上升,这将深刻地改变中国经济走势。
2.7月房地产:尚未到底
本周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最新的房地产数据,有别于统计局的累计数据,我们计算了7月份房地产的投资、销售、融资等信息,并作专业分析。
详细分析过程与图表可以扫码进入《中国房地产走势跟踪及分析(2024年)》中查看
这里仅节选部分内容
我的观点是:
一是以目前的数据来看,房地产的投资、销售、融资和价格尚未止跌企稳,虽然有些数据的降幅有所收窄,但距离回正还比较远,尤其是销售与价格;
二是综合未来的经济形势、政策指向和居民预期预测,这轮房地产价格整体需要回到2015年之前才可能触底;
三是即便止跌企稳,除了一线城市的核心区,大部分城市的房价将维持长期低迷状态。
3.外国车企在华全线溃败
中国汽车市场正经历着一场大变革,本土品牌,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迅速抢占外资、合资品牌燃油车市场。本土品牌将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43%大幅提升至62%,几乎占据了市场的三分之二。
在这场本土品牌的崛起浪潮中,美国和韩国品牌首当其冲,市场份额预计将遭受重创:美国品牌从12%的市场份额跌落至7%,而韩国品牌则从7%跌至2%,几乎失去了在中国市场的立足之地。
与此同时,日本和德国品牌得益于这些品牌长久以来积累的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使它们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一定的竞争力,市场份额下降幅度相对较小。
不过,要说明的是,无论本土品牌的崛起还是汽车出口量的高速增长,都不能忽视国内乘用车总需求持续下降。
汽车销量的巅峰在2017年,当年达到2888万辆,之后连续三年下降。2021年在出口带动下汽车销量开始复苏,直到2023年才超过2017年的水平,达到3009万辆。
4.美股还能投资吗?
上周,美股受到亚洲市场冲击,以英伟达为代表的科技股出现重大回调,本周已基本恢复到之前水平。
根据智本社数据中心统计,从2023年以来,英伟达涨幅将近700%,Meta涨幅超过300%,亚马逊涨幅超100%,苹果、微软、谷歌、特斯拉涨幅超70%。
当前美股市场是否值得投资,需审慎考虑当前经济指标和政策动向。尽管美国经济呈现放缓迹象,但基本面依然稳健,加之美联储9月份可能的降息举措,为市场提供了潜在支撑。在美联储这轮降息周期内,美股大概率上涨。较大的不确定性是关注AI商业化进程对七巨头的影响。
投资者要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进行多元化和战略性资产配置。简言之,美股仍有机会,但需谨慎选择投资时机和标的。
5.中美居民谁的债务负担更重?
在《数据周报29》中,智本社数据中心对中国债务的规模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居民部门总债务的数字81.4万亿(2024Q1)。
居民债务的负担程度,国际通行的做法是用居民部门债务/名义GDP。利用这种算法,中国居民的杠杆率64%(CNBS,2024Q1),高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47%和G20国家的61%,接近发达经济体水平,发达经济体70.8%、日本66.2%、美国73.1%(BIS,2023Q3)。
然而,这种计算方式可能并未完全捕捉到居民收入结构的微妙差异,以及中国居民的收入和其他国家比较在GDP中的占比较低。
为了更真实地反映居民的债务感受,智本社数据中心采用了居民可支配收入这一更为贴近真实体感的指标,对中美居民债务进行了比较。
如下图所示美国居民的债务杠杆率,自2001年以来,从...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