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维特根斯坦何止是审视,简直是在不停地清算自己的生活。
与大多数名人传记不同,阅读关于哲学家的传记,读者很难把哲学家研究的哲学问题与他们的人生经历分割开,而只选择性地阅读其最精彩的人生经历——对于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这样的人物来说尤为如此。与之几乎形成一对悖论的是,很多读者正是因为对于现代西方哲学,尤其是维特根斯坦所研究的语言哲学和数学哲学既感兴趣又难以理解,才打算转而从这位哲学家的传记开始阅读,希望能够从中找到一个理解现代哲学和现代哲学家的入口。起码我的个人阅读经历正是如此。我曾经尝试阅读维特根斯坦的代表作《哲学研究》(Philosophische Untersuchungen),因为这本书足够薄,看上去适合作为入门读物。但当我开始尝试去理解书中带有数字编号的语句时,才发现自己进入到了一个文字和逻辑的异空间,根本无从发现其中词语和句子之间的脉络关系。书里的每个字我都认识,连在一起阅读却是如坠雾中——我认为造成我阅读障碍的根源,一方面当然是来自我对于现代哲学研究的无知,另一方面则可能是源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具有独特罕见的品质:既口语化,又煞费苦心地精确”。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摄于1930年(视觉中国 供图)阅读哲学作品受挫之后,我决定从这位哲学家的传记开始。选择一本适合阅读的维特根斯坦传记并不难。英国哲学家、作家瑞·蒙克(Ray Monk)在1990年出版的《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Ludwig Wittgenstein: The Duty of Genius)被公认是对这位哲学家的一生最全面且专业的讲述和解读。它的中文版由王宇光翻译。全书不算附录部分也长达590页。蒙克于1979年在约克大学获得了哲学一等学位,又在牛津大学花费两年时间研究维特根斯坦的数学哲学,获得研究型硕士学位。蒙克在牛津大学的导师之一,布莱恩·麦吉尼斯(Brian McGuinnessz),正是最著名的维特根斯坦研究者之一。麦吉尼斯曾与大卫·皮尔斯(David Pears)合作翻译了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正是在牛津大学两年的学习期间,让蒙克对成为一个职业哲学家失去了信心(他在毕业之后曾经做过一阵子园丁),同时也对维特根斯坦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兴趣,萌生出为他写一部传记的想法。在蒙克看来,维特根斯坦和尼采、克尔凯郭尔等哲学家一样,哲学研究都位于他们各自生命的核心位置,而非单纯为了生计或出于兴趣进行的研究。从这个角度来说,不理解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就难以真正理解他的人生。唯有受过专业哲学训练的作者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将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和人生并行讲述,在专业问题和可读性两方面进行平衡。蒙克出生于维特根斯特去世大约6年之后,在开始准备撰写这部传记时还不到30岁。在这部传记出版之前,还没有任何一部被大众所认可的关于维特根斯坦的人生传记出版。一方面,人们只能通过维特根斯坦当年的朋友和同事的回忆录以及对他的记录了解他的一生;另一方面,维特根斯坦的研究又成为哲学领域的“显学”,分析维特根斯坦哲学的专业文章数以千计。维特根斯坦的人生和哲学,呈现出了巨大的分裂。可以说,蒙克这部传记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弥合了这种分裂。正如作者在序言中写的:主导维特根斯坦生活上的和伦理上的关切与主导他工作的貌似很冷僻的哲学问题之间有什么联系——这本书为这条沟壑加上了桥梁。《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在1990年出版之后,立刻吸引到各界巨大的关注,获得了当年的“约翰·卢埃林·莱斯奖”(John Llewellyn Rhys book of the year award),次年又获“达夫·库珀奖”(Duff Cooper prize)。蒙克曾经多次表示,这部传记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维特根斯坦的几位遗稿管理人允许他接触大量的原始资料、往来信件,以及加密札记。正是这些坚实的第一手材料,支撑起一部将近600页的著作,详细讲述了一个复杂且深刻的生命。他也听说正是自己这部书稿的出现,促使导师麦吉尼斯迅速出版了自己关于维特根斯坦前半生的记录《维特根斯坦生平:年轻的路德维希1889~1921》。《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封面·哲学化的人生究竟该怎样度过?苏格拉底曾说过:“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哲学家周濂又为这句话加上了半句:“过度被审视的人生则没法过。”读过这本记述了维特根斯坦一生的传记,我们难免感叹,他的一生都是在自己的严格审视之下度过的。在周濂看来,维特根斯坦何止是审视,简直是在不停地清算自己的生活。这种强烈的道德感又激发出了他炽热的宗教热情,使他可以在宗教的庇护中一方面得以彻底洗刷负罪感,一方面寻找到绝对的安全感。维特根斯坦在1889年出生于当时奥匈帝国最为富有的家族之一。他的父亲卡尔·维特根斯坦是奥匈帝国的钢铁大王。在这个富有且艺术气息浓厚的家庭中,除了最小的儿子路德维希本人之外,他的几位兄长自幼都颇具天赋。但在路德维希的成长过程中有三位兄长相继自杀身亡。根据蒙克的描述,维特根斯坦有可能患有“爱因斯坦综合征”(Einstein syndrome):“他未显出早熟的音乐、艺术或文学才能,实际上甚至到4岁才开口说话。”相比于兄长们,他的智力发育相对迟缓,却更可能对某些问题有深刻的思考和理解。维特根斯坦的哲学人生始于一个问题。他在八九岁的时候,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撒谎对自己有利的时候,为什么要说实话?”在临终前,他说:“告诉他们我过了极好的一生。”他的生命终结于一个判断。在这期间,我们得以认识到一段独特的生命历程。维特根斯坦家族一直希望淡化自身的犹太血统,融入到奥匈帝国的日耳曼人之间。随着三位兄长的相继自杀,青少年时代的维特根斯坦也一直被自杀倾向所困扰,长久以来他渴望自己的天才得到承认,却又刻意与自己的家庭和师友疏远,对于亲密关系有心理障碍,经常生活在自我放逐和忏悔之中。维特根斯坦一家,右一为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视觉中国 供图)
在这部传记中,作者并没有回避维特根斯坦身上的一些时代特征。青少年时期的维特根斯坦曾经受一位偏激的作家奥托·魏宁格(Otto Weininger)的作品《性与性格》影响颇深,外加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他难免具有一定的种族主义倾向,对于女性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也持有否定态度。另外,关于维特根斯坦的性取向以及性经历,作者也都根据资料如实叙述。他总共有过三位同性恋人,其中对他影响最深的,莫过于在1918年的一次空难中去世的英国人大卫·品生特(David Pinsent)。维特根斯坦的第一部哲学著作《逻辑哲学论》便献给了品生特。维特根斯坦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战场上表现得格外勇敢。在第一次见到敌人时,他写道:“因为我站在这,盯着死亡的眼睛。”他曾被俘,而在被释放后之后像很多退伍老兵一样难以适应平静的生活。战争结束后,面对祖国战败,好友身亡,自己刚刚完成的著作《逻辑哲学论》找不到出版商……维特根斯坦长时间远离哲学研究。他放弃了自己的家族财产,去奥地利偏远贫穷的山村之中担任小学教师。辗转多所小学,维特根斯坦的教学成果却难言显著——他显然无法控制自己的脾气,经常对学生施加暴力,这引来了学生和家长们的强烈不满。尽管远避乡村,维特根斯坦仍然无法彻底断绝与剑桥一众与其有深刻精神交流的人物之间的联系。他最终在众多友人的召唤之下回到剑桥,获得博士学位,进而获得大学教职,在英国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厌倦了教学任务的维特根斯坦最终辞掉教职,在孤寂的生活中全心写作。在他去世两年之后,他的另一部著作《哲学研究》于1953年出版。单纯回顾维特根斯坦一生的经历,现代读者可能很难发现他生活的连续性和行事的内在逻辑。只有尽量尝试深入维特根斯坦的内心,理解他内心强烈的道德感以及哲学研究对他的感召,才有可能理解他做出的种种选择。正如维特根斯坦所信服的奥托·魏宁格所写:逻辑和伦理根本上是一回事,它们无非是对自己的责任。维特根斯坦的一生跨越了人类历史一段极其特殊的时间。他生于1889年,见识过被茨威格等欧洲作家深切怀念的“昨日的欧洲”。勃拉姆斯曾经常在维特根斯坦家的豪宅里演奏,克里姆特则为他的一位姐姐画过肖像,并且亲切地称呼卡尔·维特根斯坦是自己的“艺术部长”。维特根斯坦本人也曾经慷慨赞助过几位艺术家,其中便包括著名诗人莱纳·里尔克。维特根斯坦见证了奥匈帝国的覆灭,亲身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在英国和以维也纳为中心的欧洲大陆,在他的一生中与当时的众多欧洲知识精英发生过密切联系。在这本传记中也生动描述了这期间一些欧洲知识分子待人接物的风范。“唔,上帝到了。我在5点15分的火车上接到了他。”当维特根斯坦在1929年1月18日返回剑桥时,去迎接他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在信中这样记录。即便是在剑桥这样精英云集的地方,维特根斯坦也一直是人群中的核心人物——其中哲学家罗素往往充当维特根斯坦与他人交往的纽带,尽管后来维特根斯坦与罗素越来越疏远。在书中除了维特根斯坦本人之外,作者对罗素的描述尤为生动(蒙克之后又在1996年出版了一本关于罗素的传记),维特根斯坦与自己曾经的导师罗素之间的关系也最为耐人寻味。维特根斯坦在蒙克看来,维特根斯坦和罗素在某些意义上来说是完全相反但又互补的两个人:想要理解其中的一个人就必须理解另外一个。这样一对相对年轻和年长的哲学家,每个人都对对方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刚刚见面时,从曼彻斯特来到剑桥的维特根斯坦急切盼望得到罗素对他的哲学天才的肯定。可以说,正是罗素的肯定让他暂时放弃了自杀的念头。但后来两人的关系却发生了变化,他们后来成为同事和朋友,最终维特根斯坦成为罗素的导师。实际上,在这部书的第一页,作者就明确写出了这两人在对待哲学以及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罗素转向哲学,是希望在之前只有怀疑的地方找到确定性。而维特根斯坦,则是上述那种问题(撒谎对自己有利的时候,为什么要说实话?)激起的强制倾向把他拽进了哲学。两人最终分手,其根本原因在于维特根斯坦认为罗素不再严肃了,也无法理解自己所做的研究;而罗素则认为维特根斯坦陷入到了一种神秘主义倾向之中。即便通读这样一部关于哲学家的传记,对于没有受过专业哲学训练的读者来说依然很难对西方哲学,尤其是维特根斯坦研究的哲学问题有任何清晰的理解。但是如蒙克所说,维特根斯坦在生活中的种种烦恼,如疏远亲人和朋友、拒绝家族的财产、在亲密关系上始终存在困扰……其实都反映了他在哲学研究中的挣扎。读者可以通过另一个层面进入到这位哲学家的内心。对于一个严肃且真诚的人来说,生活能且只能是其内心的显现。书中写道:“他可能已经清楚,唯一值得过的生活是他负有的更大责任的生活:对自己的责任——对自己天才的责任。”尽管已经出版了30多年,这部《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依然是至今为止关于这位哲学家最被认可、也最值得信赖的传记作品。阅读这样一部生动且详细的个人传记,在深受感动之余,也难免让我们心生担心:这样的写作方式,在21世纪是否还可能成立?关于维特根斯坦一生的提炼,来自众多的通信、笔记、回忆录等文字资料。但是在移动网络时代,纸笔书写早已不是人们交流的首选方式。当一个人的生命结束,他在网络上的足迹被有意或无意地抹去,在社交网络上的动态被清零,一个生命又该如何被铭记和回顾?《维特根斯坦》剧照
排版:桃桃 / 审核:然宁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